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第288章 看着还行!有几分特色
热门推荐:
全民游戏,我搬运小说开创功法
我在乡下有座仙山
从杀死一只蚊子走向无敌
九零:捡回来的养女竟是烈士孙女
天之初之紫微大帝
刀王之王
我在国际上做祸害的那些年
灵气复苏后,我从一支苍蝇拍开始
阴阳眼之山村鬼事
“怎样?这身衣服好看吗?”
半个小时后,宋芫换了一身民国时期样式的国军女军官服装站在了常顺的面前,问他道。
这套女装,船形帽、短西装领夹克式军服,搭配一双女靴。
看着像是变了一个人,妥妥的制服范儿。
常顺自己也换了一身与其相搭配的衣服,是男装国军军装,高级将领的样式。
既然照相,那就照的有特色点。
“还行!看着让人眼前一亮。”
他实话实说道。
此时不仅仅只是他俩换了衣服,常静、叶雨晴、方玲、田斌、梁建兴也都换了着装。
常静跟叶雨晴换上的是那种“大家闺秀”式的衣服,上身短旗袍的样式,下面搭配一条长裙。
方玲穿的跟宋芫一样,也是国军女军官款式。
田斌、梁建兴跟常顺穿着相同,都是那种高级将领的衣服样式。
男装相对比较单一!
“你们看他们三人哪个更像将领?”
大家换好了衣服,聚在一起,方玲问宋芫、叶雨晴、常静道。
“这还用说吗?阿顺哥看着更加沉稳一些!”
叶雨晴想都没想,直接说道。
“是啊!我哥确实更加沉稳!”
常静道。
“玲玲,你问了一句没有营养的话!”
宋芫笑着道。
“好像也是!将领通常都很成熟稳重!”
“你们的意思是我显老呗!只有显老的人看上去成熟稳重!”
常顺看着她们,开着玩笑道。
“你可不显老,只是眼神看上去有些沧桑,之前我看见一个人穿这种将领的衣服照像,一点都不像个军官,所以才随口问了一句。”
“人不可貌相,不是说长得像就一定是军官,很多长得不像的,反而才是真正的军官。”
方玲的话,常顺并不认同,他说的很客观。
“你的意思是你不像吗?”
她接着又问道。
“我本来就不是好不好,大家都只是换了一身行头而已,你不要着相了!”
说到这里,他不由想起了后世的直播或者“段子大军”,很多看手机的人着相了,把那些扮演者往往当成真正的形象去看待。
只看到表象。
完全不看到另外一面,不更加深入的分析,不去想那些段子的视频只是人换了衣服或者戴了面具,用了一些道具人为拍摄出来的。
而很多人就是靠博眼球,搞噱头火起来的。
当然,也有人能够透过表象看清本质,把那些仅仅当个乐子看。
“我当然知道你不是!只是说你比较像一点而已。”
方玲撇了撇嘴。
“好吧!那我就比较像好了!”
“要不我们先在房子里面照几张,然后再去外面照,这房子里有一些道具、牌匾,还有一辆边三轮,我们可以坐在那上面照几张。”
他刚说完,田斌说道。
“我还没坐过边三轮呢!以前看电影或者电视剧战争片,有很多这样的三轮车子。”
常静很感兴趣,跃跃欲试。
边三轮摩托车,也有人称之为“八嘎车”,那些老电影抗战片,确实很常见。
“我也没坐过!”
叶雨晴笑着道。
宋芫、方玲都说还是第一次真正看见这样的车子。
“那就先在里面照,照好了再去外面。”
梁建兴跟着说道。
之前买票,并没有等多久,十一假期,售票窗口比平时多。
可能也是考虑到了人多的原因,里面同样有一名专业照相的师傅在为大家照相,不然根本忙不过来。
“咋样?我们三人的形象好不好?”
当三名男士都坐到了边三轮摩托车上后,坐在驾驶位置的田斌笑着问四女道。
此时常顺坐在了“铁盒子”里,梁建兴坐在田斌身后。
这辆边三轮刷着绿漆,年份不是太早,到不了民国,估计是七八十年代的。
那时很多“警用摩托车”都是这种三侉子。
“看着还行!有几分特色。”
常静笑着道。
“前面骑车的那位,头稍微抬低一点,后面坐着的那位,头略微往左偏一点,好了,就这样,看着镜头,保持动作不变。”
照相师傅说完,见他们按照要求已经保持了身形,很快把三人这时的状态“定格”了下来。
“好了,该我们了!”
他们起身后,几位女孩走了过去。
边三轮位置有限,最好是坐三人。
坐不下,常静没有坐,她只是站到了车子的后面。
在常顺的搀扶下,宋芫坐到了车盒子里。
这次方玲“开车”,叶雨晴坐到了她的身后。
四女按照要求摆好造型,师傅很专业的照了一张。
接下来,他们又分别在“八嘎车”旁边照了几张。
常顺骑车跟宋芫、常静三人照了一张合影。
房间里面有一块“蒋校长戎装”照。
这个照片很大,挂在墙上,照片上写着“陆军军官学校”。
戎装照的两侧还有文字:
“坚苦卓绝、精诚团结。”
这是一处专门用来拍照的取景点。
在这边,他们又照了几张。
期间在房子里面看着时,常顺发现里面有一些民国时期的老照片,主要是以蒋校长、抗战为题材。
他好奇,还问了老板,问那些照片卖不卖?
人家自然是不卖的,就算出售、转让,价格不便宜。
清末、民国题材的老照片,沪市拆迁区,常顺收到的也有一些。
那些他也没有急着出售。
关于抗战题材、名人题材的,只要是真品原照,价值都很大。
“蒋校长,我感觉这名游客看上去比你更像校长呢!”
刚走到门外,他就听见了一道说话的声音。
顺着声音看去,扫了一眼人群,只见那些人里面有一名光头男人。
这人年龄四十多岁,嘴唇上有一些胡须,猛一看来,真有几分蒋校长风貌、形似跟神似。
要是再换上一身长衫,拄个拐杖,很大可能比先前的扮演者更像。
“是啊!他要是来这边跟游客拍照,是不是会抢你的饭碗?”
又有游客说道。
“我觉得人家不会来,你看他穿着打扮,不像缺钱的人,人家没必要来这里赚钱。
老弟,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站在很像蒋校长的光头男人不远处的一名五十多岁的男人说道。
“你说的很对!我的工作并不在这边,我也不会这边的方言,至于说不缺钱,这年头没人嫌钱多。
说不定以后我买些道具,再装扮一下,在我们那边也开个这样的照相馆呢!”
光头男人笑了笑。
“你这个想法要是在民国时期风格的特色影视城可以,要是其它地方,估计照相的人会很少。
真正投资的话,要考虑清楚,小心谨慎一点。”
蒋校长模仿者说道。
别人不在这里抢自己的饭碗,那就不是敌人,他也很乐意提示一下。
“我随便说说,要真的像你一样靠这个吃饭,我会慎重选择地方的。”
他说完没有多待就转身离开了。
现实中长得很像的人,要真找起来,其实比较多。
常顺他们走到蒋校长扮演者的旁边,按照几人的要求,在跟拍照的师傅商量好,站好位置后,就开始照了起来。
半个小时后,宋芫换了一身民国时期样式的国军女军官服装站在了常顺的面前,问他道。
这套女装,船形帽、短西装领夹克式军服,搭配一双女靴。
看着像是变了一个人,妥妥的制服范儿。
常顺自己也换了一身与其相搭配的衣服,是男装国军军装,高级将领的样式。
既然照相,那就照的有特色点。
“还行!看着让人眼前一亮。”
他实话实说道。
此时不仅仅只是他俩换了衣服,常静、叶雨晴、方玲、田斌、梁建兴也都换了着装。
常静跟叶雨晴换上的是那种“大家闺秀”式的衣服,上身短旗袍的样式,下面搭配一条长裙。
方玲穿的跟宋芫一样,也是国军女军官款式。
田斌、梁建兴跟常顺穿着相同,都是那种高级将领的衣服样式。
男装相对比较单一!
“你们看他们三人哪个更像将领?”
大家换好了衣服,聚在一起,方玲问宋芫、叶雨晴、常静道。
“这还用说吗?阿顺哥看着更加沉稳一些!”
叶雨晴想都没想,直接说道。
“是啊!我哥确实更加沉稳!”
常静道。
“玲玲,你问了一句没有营养的话!”
宋芫笑着道。
“好像也是!将领通常都很成熟稳重!”
“你们的意思是我显老呗!只有显老的人看上去成熟稳重!”
常顺看着她们,开着玩笑道。
“你可不显老,只是眼神看上去有些沧桑,之前我看见一个人穿这种将领的衣服照像,一点都不像个军官,所以才随口问了一句。”
“人不可貌相,不是说长得像就一定是军官,很多长得不像的,反而才是真正的军官。”
方玲的话,常顺并不认同,他说的很客观。
“你的意思是你不像吗?”
她接着又问道。
“我本来就不是好不好,大家都只是换了一身行头而已,你不要着相了!”
说到这里,他不由想起了后世的直播或者“段子大军”,很多看手机的人着相了,把那些扮演者往往当成真正的形象去看待。
只看到表象。
完全不看到另外一面,不更加深入的分析,不去想那些段子的视频只是人换了衣服或者戴了面具,用了一些道具人为拍摄出来的。
而很多人就是靠博眼球,搞噱头火起来的。
当然,也有人能够透过表象看清本质,把那些仅仅当个乐子看。
“我当然知道你不是!只是说你比较像一点而已。”
方玲撇了撇嘴。
“好吧!那我就比较像好了!”
“要不我们先在房子里面照几张,然后再去外面照,这房子里有一些道具、牌匾,还有一辆边三轮,我们可以坐在那上面照几张。”
他刚说完,田斌说道。
“我还没坐过边三轮呢!以前看电影或者电视剧战争片,有很多这样的三轮车子。”
常静很感兴趣,跃跃欲试。
边三轮摩托车,也有人称之为“八嘎车”,那些老电影抗战片,确实很常见。
“我也没坐过!”
叶雨晴笑着道。
宋芫、方玲都说还是第一次真正看见这样的车子。
“那就先在里面照,照好了再去外面。”
梁建兴跟着说道。
之前买票,并没有等多久,十一假期,售票窗口比平时多。
可能也是考虑到了人多的原因,里面同样有一名专业照相的师傅在为大家照相,不然根本忙不过来。
“咋样?我们三人的形象好不好?”
当三名男士都坐到了边三轮摩托车上后,坐在驾驶位置的田斌笑着问四女道。
此时常顺坐在了“铁盒子”里,梁建兴坐在田斌身后。
这辆边三轮刷着绿漆,年份不是太早,到不了民国,估计是七八十年代的。
那时很多“警用摩托车”都是这种三侉子。
“看着还行!有几分特色。”
常静笑着道。
“前面骑车的那位,头稍微抬低一点,后面坐着的那位,头略微往左偏一点,好了,就这样,看着镜头,保持动作不变。”
照相师傅说完,见他们按照要求已经保持了身形,很快把三人这时的状态“定格”了下来。
“好了,该我们了!”
他们起身后,几位女孩走了过去。
边三轮位置有限,最好是坐三人。
坐不下,常静没有坐,她只是站到了车子的后面。
在常顺的搀扶下,宋芫坐到了车盒子里。
这次方玲“开车”,叶雨晴坐到了她的身后。
四女按照要求摆好造型,师傅很专业的照了一张。
接下来,他们又分别在“八嘎车”旁边照了几张。
常顺骑车跟宋芫、常静三人照了一张合影。
房间里面有一块“蒋校长戎装”照。
这个照片很大,挂在墙上,照片上写着“陆军军官学校”。
戎装照的两侧还有文字:
“坚苦卓绝、精诚团结。”
这是一处专门用来拍照的取景点。
在这边,他们又照了几张。
期间在房子里面看着时,常顺发现里面有一些民国时期的老照片,主要是以蒋校长、抗战为题材。
他好奇,还问了老板,问那些照片卖不卖?
人家自然是不卖的,就算出售、转让,价格不便宜。
清末、民国题材的老照片,沪市拆迁区,常顺收到的也有一些。
那些他也没有急着出售。
关于抗战题材、名人题材的,只要是真品原照,价值都很大。
“蒋校长,我感觉这名游客看上去比你更像校长呢!”
刚走到门外,他就听见了一道说话的声音。
顺着声音看去,扫了一眼人群,只见那些人里面有一名光头男人。
这人年龄四十多岁,嘴唇上有一些胡须,猛一看来,真有几分蒋校长风貌、形似跟神似。
要是再换上一身长衫,拄个拐杖,很大可能比先前的扮演者更像。
“是啊!他要是来这边跟游客拍照,是不是会抢你的饭碗?”
又有游客说道。
“我觉得人家不会来,你看他穿着打扮,不像缺钱的人,人家没必要来这里赚钱。
老弟,你说我说的对不对?”
站在很像蒋校长的光头男人不远处的一名五十多岁的男人说道。
“你说的很对!我的工作并不在这边,我也不会这边的方言,至于说不缺钱,这年头没人嫌钱多。
说不定以后我买些道具,再装扮一下,在我们那边也开个这样的照相馆呢!”
光头男人笑了笑。
“你这个想法要是在民国时期风格的特色影视城可以,要是其它地方,估计照相的人会很少。
真正投资的话,要考虑清楚,小心谨慎一点。”
蒋校长模仿者说道。
别人不在这里抢自己的饭碗,那就不是敌人,他也很乐意提示一下。
“我随便说说,要真的像你一样靠这个吃饭,我会慎重选择地方的。”
他说完没有多待就转身离开了。
现实中长得很像的人,要真找起来,其实比较多。
常顺他们走到蒋校长扮演者的旁边,按照几人的要求,在跟拍照的师傅商量好,站好位置后,就开始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