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305章 石头珠子,有多大?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第305章 石头珠子,有多大?

    摆放在地面上的物品,随着过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购买的人也越来越多。

    很快就售出了近乎一半。

    以常顺经常逛地摊的经验,类似这样把东西摆在特定区域的地方,很多时候比集中开交流会或者赶集时候还要更好售卖一些。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生活中并不缺乏那些喜欢跟风的人。

    或许他们之前是没想着购买或者不打算购买的,但看见别人都在买,就跟着买了。

    这次出去收购的这批藏品,在老太太家装车前,他们就数过数量,大小器物一共有261件。

    里面掺杂着的一些其它仿品瓷器,刚刚别人购买东西时,也买走了不少。

    相对于真品,很多时候,仿品更有卖相。

    “老板,剩下的打包吗?要是打包,我都要了!”

    见没有人继续购买了,一位年龄40岁左右,鼻子很大的男人走了出来。

    他这样一说,大家都看向了他。

    “除了这边的16个,其它的都可以打包,不过价格不便宜。”

    沈老板看了对方一眼,有些意外。

    “那16个我知道,也看得出来那是你们选出来的最好的。

    你就说下这些普通的多少钱吧?”

    “剩下的这些,还有差不多120个。

    你想要,我也不多说,好坏不论,给3万块钱!”

    沈老板思索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之前出售的那些被别人选走的近百件瓷器,已经卖出去了差不多4万块钱。

    其中也有在这边古玩市场开店的人购买,比如说汤老板。

    “少点,我也不说两万五了,给你两万六,怎样?”

    大鼻子男人还价道。

    “你这一下子还的也太多了,两万八!行就拿走,不行算了。

    剩下的这些,比之前卖出的数量要多不少。”

    “行吧!那就按你说的,两万八!我打电话让人送钱过来!”

    一番讨价还价,两人最终达成了共识。

    随后,对方就拿出手机操作起来。

    “你买这么多瓷器干嘛?”

    大鼻子男人打完电话,等待他找人送钱过来完成交易时,李老板有些好奇。

    其他人也看向了他。

    “我准备存点货,明年开店!”

    这样说,大家也算是明白了。

    “你打算在哪里开店?”

    有围观的人问道。

    “就在沄州古玩城那边。”

    “沄州古玩城吗?那我们是邻居了,我就在那边的古玩城,不过我基本上不玩瓷器,主要经营纸类藏品!”

    “大鼻子”这样说,李老板笑着对他说道。

    “是吗?那我们以后还真是邻居!你怎么称呼?”

    “我姓李,你喊我老李就行,你呢?”

    “我姓唐!”

    ………………

    大家聊着,过了大概20钟,一辆面包车开到了附近。

    车上下来了两个男人,都是三十多岁。

    他俩就是唐老板叫过来送钱完成交易的。

    把钱拿出来几人数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唐老板他们就把购买的瓷器物品装车离开了。

    “好了!我们把剩下的这16个瓷器分了吧!”

    见买回来的东西差不多都处理完,沈老板笑着对其他几人说道。

    本钱早就回来了,这些精品是净赚。

    常顺、李老板二人并没有参与分那些瓷器。

    分了并不是说就是自己的,需要按照市场价,再按内部价、友情价出钱购买。

    16样,除了周老板多分了一样,刘老板、沈老板各分了5样。

    周老板多分的,是他最后拿过去的那个粉盒。

    等忙完这些事,已经差不多五点了。

    沈老板去银行存了钱,晚上大家又一起去酒店吃了晚饭。

    “结婚的事情总算忙完了!”

    离开酒店回去的路上,宋芫长吁了一口气。

    “是啊!”

    一边开着车,他一边回道。

    相对于宋芫,常顺肯定是更加忙碌一些。

    很多事情,都是他在操办。

    他知道,等孩子出生了,会更忙。

    但成年人的生活,都要经历这些。

    人都是这样过的。

    从出生到长大,再到成年、结婚生子,把儿女养大,到老,然后驾鹤西去。

    这是人生的过程。

    过好每个阶段,让生命的旅程无怨无悔,没有遗憾,才是最重要的。

    正想着,手机响了起来,是父亲打来的,他接通了电话,顺便按了免提:

    “阿顺,你们晚饭吃好了吗?”

    那边听起来是在渣土场,手机里有推土机的噪音。

    “吃好了,我现在在返回的路上,你打电话是不是有啥事情?”

    “你要是把芫芫送回去了,来我这边一趟。

    我这里发现了一些石头制作的珠子,看上去应该有些价值,你要是不忙,可以过来挖一些。”

    “石头珠子,有多大?”

    “有大有小,最大的有乒乓球那么大,小的只有麻雀蛋大小。”

    “好,你说下地方,在哪个土场?我一会儿过来。”

    “在…………”

    又聊了几句,他们就都挂了电话。

    “你是回去还是跟我一起?”

    刚才接电话,宋芫也是听见了的。

    “我跟你一起吧!然后等你忙完,我们一起回去!”

    她这样说,他们就一起去了土场。

    车上工具、探测器、头灯、做事穿的旧衣服等都有,不需要回去拿。

    八点半左右,两人就到了地方。

    常顺把车停在不影响施工的位置,让宋芫下车透了会气,然后换了衣服,戴上头灯,让她在车上等他。

    他就拿着工具向着施工倒土的地方走去。

    晚上渣土车比较多,捡铁的人也有不少。

    三舅、三舅妈都在这边,看见后,常顺跟他俩打了招呼。

    其他人,认识的,常顺同样跟他们打了招呼。

    “常老板,我刚才捡了一个石头制作的盆子,你看下要不要?”

    在跟捡铁的当地人,余师傅打招呼时,对方说道。

    “我看看!”

    对方这样说,他没有急着向父亲所在的位置走去。

    刚才在跟三舅、三舅妈打招呼时,他俩也说捡到了石头珠子,表面土层没有了,需要挖,他们就没有捡了。

    两人捡到的不多,也就三四十个,还拿出来给他看了会儿。

    这些珠子,确实有大有小。

    常顺入手试了下,它们的材质并不是石头,而是瓷的,只是颜色是青灰色,看着很像石头。

    当然,他们不是内行人,没看出来不奇怪。

    刚才他用头灯扫视过,父亲所在的地方,那里的渣土已经被推平。

    他目前在被推土机推开的土层最前端,也就是坡坎位置用小洋镐正扒拉着泥土。

    不用说,应该还是在寻找着珠子。

    “走,我放在三轮车那边!”

    余师傅说完,向他停车子的地方走去,常顺跟在了他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