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 第317章 有一个,不过是把断剑!

某在拆迁棚户区寻宝捡漏 第317章 有一个,不过是把断剑!

    晚饭之后,四人没有急着回宾馆休息,而是继续逛起了这边的小镇。

    王师傅虽然是“SY市”人,但他所在的县城距离此地还有差不多200里路。

    因为是山区,以前路并不好走,所以他来这里的次数也很少。

    据他所说,这是第二次来,之前是十几年前。

    十几年的时间,变化是很大的,那时虽然过来了,也是直接去的景区,并没有在镇上闲逛,他并不清楚镇上的情况。

    这个年代出行,自然没有后世科技时代方便,智能手机兴起的年代,一部手机搜索就能了解清楚所去地方的大概情形。

    沿着主路一路打听,四人向着武当山门的方向走去。

    “这里卖剑的门店这么多!”

    在一条主路的右侧,看着一家挨着一家的售卖宝剑的店铺,姚师傅有些吃惊道。

    “很正常啊!这里是道教圣地,不仅有剑,还有拂尘、道士用的其它东西。

    另外以前我们这边的地方电视节目,播放的广告,这里还有一处武术学校。”

    王师傅想了想,倒是没觉得有啥特别。

    “武术学校的路牌我刚才看见了,在一处墙面上,好像距离这边并不远。”

    常志武跟着说道。

    他说的,常顺也看见了。

    八九十年代有一股功夫热,因为电视节目的宣传,持续了很久的时间。

    在这股功夫热中,各种武术功法、气功绝学,甚至特异功能层出不穷。

    作为道教圣地,随着功夫热,开设一家武校并不奇怪。

    当然,除了武当山这边,其它地方,一些名山或者风景区,也有跟着热度创办武校的。

    “既然来了,我们进去看看!如果价格不贵,又有喜欢的,就买一把当做纪念。”

    常志武接着又说道。

    他是一个比较喜欢追求武道的人,说完向一家没有关门的店铺走去。

    其他三人跟在了身后。

    这家店铺的广告牌上写着“批发、零售各类宝剑、道教用品。”

    四人走入店铺时,也有其他游客在里面看着店里的东西。

    就像王师傅说的那样,店铺售卖的不仅仅只有剑,还有拂尘、道教各类神仙坐像、令牌、符牌等物品。

    但主要是以各类品质不一、大小长短不一、造型不一的宝剑为主。

    常顺看了一会儿这些剑的价格,通常在80元到300元之间。

    当然,也有更好的,500元以上,不过不多。

    这些普通样式的剑,他在拆迁区10元、20元买过很多。

    普通剑,品质都很差,哪怕是新剑,也只是个剑的样子。

    其它拂尘、神仙坐像之类的东西,一样是新的,对于他这种搞收藏的人来说,不是很喜欢。

    除非价格在500元以上,材质、工艺明显更加精湛,整个剑体浑然天成、合为一体,他还能勉强看上。

    “老板,这把剑我要是购买的话,你能优惠多少钱?”

    过了不久,一名顾客看中了一把剑,问店铺老板、一名年龄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道。

    常顺距离这人不远,对于这剑看得很清楚。

    只见此剑长约80公分,剑鞘长方形,面上写的有字: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镇宅辟邪之剑。”

    剑看上去还行,不是那种价格便宜,几十元的品种。

    “这剑原价300,你要的话,优惠40元,给260。”

    店铺老板看了对方一眼,给了他一些折扣。

    “再少点,我给你200元,怎样?”

    “你买剑回去是镇宅辟邪还是自己锻炼身体?”

    老板没有急着说是否同意这个价格,而是问了顾客一句。

    “我买回去当然是镇宅辟邪了!咋了?”

    顾客有些疑惑。

    “你要是买回去镇宅,就要有诚意,讨价还价,不就说明你心意不够诚、对此剑不敬吗?

    我说的优惠40,你要是再往下压价,你想想,买回去了,辟邪的效果是不是也会打折?

    如果买的是你自己锻炼身体用的剑,我倒是可以多优惠点。”

    老板似乎是一个很会做生意的人,估计他之前没少对顾客们说过这样的话。

    这还不是请的神佛坐像,如果是店里的三清坐像以及其它道家神像,他说的肯定会更加的顺口、理直气壮。

    “那行吧!就按你说的,260就260,这把剑我要了。”

    听老板这样一说,顾客真没再往下砍价,付了钱,他就拿着剑离开了。

    这人刚离开,老板又从柜台下面拿了把一模一样的剑放在之前的剑架上。

    看见这情形,常顺突然间想到了古玩地摊上的场景:

    某位顾客花了不少钱买了一样东西,本来以为这是个很好的物件——独一无二,没想到居然烂大街了。

    只要你想要,多少都有、管够。

    什么辟邪效果会减弱?对于那些机器工大批量制作的宝剑,他总觉得少了灵气。

    这就像去超市购买的盘子、碗等,千篇一律,批量生产,没有真正的灵韵在里面。

    如果是纯粹的机器工,就会很呆板,跟人制作的完全不一样。

    不过目前就是这样,机器时代,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也丧失了灵性。

    有得有失。

    当然,关于有没有灵性的说法,信之则有,不信则无。

    这个很玄奥。

    古代的铸剑大师,为了使铸造的兵器更有灵,据说还会用生灵祭剑。

    至于有没有效果,时间过久,没有人真正清楚。

    “常老板,你有没有看中喜欢的剑?”

    在店里又看了一会儿,王师傅问他道。

    “没有!我搞收藏,这里的剑或者其它东西都是新的。

    你们呢,看见想要购买的剑了吗?”

    他看向了对方二人。

    “我跟老姚都不买,买了没啥用,平时根本就没闲工夫练剑。

    老板,你这里有没有古剑,也就是年代久远一点的!”

    王师傅说着,又问店铺老板道。

    很显然是帮常顺问的。

    “有一个,不过是把断剑!”

    “那你拿出来我们看看!”

    王师傅再次对他说了一句。

    “给!就是它。

    这剑我放在这里很久了,要不是你们今天提到,我都快放忘记了。”

    等了大概两三分钟的时间,对方就把断剑拿了出来,还顺手找了个毛巾把表面的灰尘都擦拭了一遍。

    是铁剑,剑的剑身前面大部分都断掉了,几乎只剩下了剑柄、剑格。

    剑柄是木头做的,剑格也是铁的。

    看见它的第一眼,常顺就看出了木头的材质很不一般——是黄花梨。

    并且还是黄花梨中比较好的鬼眼瘤疤纹饰。

    “这样的破剑你还留着干嘛?要是我,早就有多远扔多远了!”

    王师傅只是简单扫了一眼剑,就露出了那种看见垃圾般的神态。

    “这你就不懂了!”

    店铺老板只是笑了笑,眼神中似乎有种你不识货的表情。

    随后看向了常顺,之前他说的“搞收藏”的话,被其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