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福孕娇娘嫁到,病娇太子三年抱俩 > 第30章 告知

福孕娇娘嫁到,病娇太子三年抱俩 第30章 告知

    那家人姓夏,在燕城的商贾富户之中算不得多出挑,却也家资颇丰。

    夏家历来子嗣单薄,这一代的当家之人更是因为自幼体弱,被大夫断定不可能有子嗣。

    “夏家世伯生性豁达,并不执着于子嗣,十二年前也并非是想买一对儿女传承香火,而是那对龙凤胎生了重病,眼瞅着是救不过来了,拐子怒急之下要将兄妹俩掐死丢到乱葬岗去,恰好被夏家世伯碰上了,才花了银子将那对龙凤胎从拐子手里买了下来……”

    夏家夫妇都是好心人,将龙凤胎带回去之后,不仅请了最好的大夫,用了最好的药,还精心照顾了许久,才算是将那对龙凤胎的命救了回来。

    文氏的一颗心揪在了一起,双手也紧紧攥成拳,指甲戳进掌心,留下几个深深的月牙。

    “那,那……”

    “两个孩子,他们没事了吧?”

    “两个孩子在病榻上躺了小半年,才总算恢复了过来。”盛苓知道文氏心急,也不卖关子:“夏家世伯和伯母原是想将两个孩子送回家的,但两个孩子太过年幼,对于自己的身份来历也说不清楚,问了许久也只知道他们原本姓宋,乳名唤作福哥儿和……”

    话还没说完,文氏就陡然站了起来。

    “是我的福哥儿和宝姐儿!”

    太过激动之下,她的声音显得很是尖利。

    与此同时,泪如雨下。

    格外让人唏嘘。

    盛苓也缓缓吐出一口气。

    竟然……

    真的是夏家世伯和伯母收养的那两个孩子!

    如此一来,盛苓对自己先前的猜测就更有把握了。

    前世文氏也来找过盛苓,却被林景瑞拦下了,林景瑞许是借着自己去过边关作战,对边关也有一些了解为由,骗了文氏说他知道文氏一双儿女的下落,甚至还从边关找了一对兄妹假冒文氏的儿女,从而一跃成了定国公府的恩人。

    至于为何这般笃定林景瑞是找的人假冒文氏的儿女,那是因为夏家世伯和世伯母早就没在边关了。

    在盛苓回想着这些的时候,文氏也发出一连串的追问。

    “县主,福哥儿和宝姐儿呢?他们还在燕城吗?他们这些年过得好吗?”

    盛苓继续道:“夏家世伯和世伯母找不到那对龙凤胎的家人,膝下又无儿女,自然觉得这是一段天赐的缘分,便收养了这对龙凤胎……”

    “不过,福哥儿和宝姐儿并不适应燕城的气候,后来那几个月间又接连生了几场病,夏家世伯和伯母商量一番之后,便决定举家迁往了南方。”

    文氏的一颗心,随着盛苓的话不断起伏着。

    盛苓话一说完,她便迫不及待地开口。

    “县主!”文氏急切地道,“那福哥儿和宝姐儿,他们现在在何处?”

    苦苦找寻了十二年,终于听到了确切的消息,文氏又如何按捺得住?

    她只恨不得背生双翼,飞去见她的一双儿女。

    盛苓却没急着回答文氏的问题,而是郑重地道:“夫人,夏家世伯和伯母会收养两个孩子,并非他们有意为之,而是出于好心,最后无奈之下的选择!”

    “而且收养了两个孩子之后,即便搬离了燕城,夏家世伯和伯母也不只一次写信打听过两个孩子家人的线索,他们疼爱两个孩子,也因此更能体会两个孩子亲生父母的心情,若是可以,他们也希望两个孩子能与家人团圆。”

    “我能理解夫人丢了孩子苦寻十几年的心情,但夫人若是因此而迁怒了夏家世伯和伯母,那我……”

    “不会!”文氏斩钉截铁地道:“县主请放心,我不是狼心狗肺之人,县主的世伯夫妇不仅救了我的孩子们,还给了他们一个安稳的家,我对他们只有感激,又如何会迁怒甚至是怨恨?”

    只看夏家夫妇愿意为了两个孩子而迁离故土,就知道他们对两个孩子有多看重了。

    文氏只有庆幸与感激。

    “县主的世伯夫妇养育了福哥儿和宝姐儿十二年,定然在他们身上倾注了许多的心血,我便是寻回了两个孩子,也绝不会强行切断他们与孩子的联系。”

    “能多两个人疼爱福哥儿和宝姐儿,我只有高兴的!”

    “若是县主的世伯夫妇愿意进京,我不介意福哥儿和宝姐儿多一对爹娘!”

    所以,快些告诉她,她的儿女在哪里吧!

    文氏双眼紧紧盯着盛苓,眼中尽是这样的祈求。

    盛苓松了一口气:“夏家世伯和伯母带着两个孩子去了扬州,之后的每年都会与我爹娘通信……”

    她也不含糊,找了笔墨写下了地址。

    文氏攥着写了地址的信笺,仿佛这是世间无上珍宝。

    她抬脚便要往外走。

    她要赶紧吩咐下去,让人去扬州找她的福哥儿和宝姐儿!

    不,她应该自己亲自前往才对!

    分别了十二年,她的福哥儿和宝姐儿,他们还认得她吗?

    文氏的心头思绪纷飞。

    但她却被盛苓唤住了。

    “夫人,”盛苓意有所指,“您这般大张旗鼓,就不怕招了某些人的算计吗?”

    文氏脚步一顿。

    这一刻,她想了很多。

    她想起自己的一双儿女是如何走失的,想起这些年整个国公府,也只有自己一人仍将福哥儿和宝姐儿记在心上的愤怒与无奈,想起国公府的后宅里,那些虎视眈眈的姨娘,以及为了一点利益便能争得头破血流的庶子庶女们……

    文氏这才真正冷静了下来,她感激地看向盛苓,“多谢县主提醒,我知道要如何做了。”

    盛苓笑了笑,“夫人也只是关心则乱。”

    她不知道文氏的一双儿女是如何走失的,但想也知道,定国公府这样的人家,嫡子嫡女竟然如此轻易就走失了,这其中的文章定然不少。

    再想想定国公府那混乱的后宅……

    自然也就能猜个大差不差了。

    文氏深吸一口气,向着盛苓郑重地行了一个礼,太过突然之下,盛苓想避都没能避开。

    “县主,你告诉了我关于福哥儿和宝姐儿的消息,就是我文妙心的恩人,若是县主有需要,只要我能做到,绝不会有半分推辞!”文氏语气郑重,仿如在说着誓言。

    盛苓心头一动。

    她还真有一件事,需要拜托文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