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眉庄:纯元不死你等不过尔尔 > 第108章 周全

眉庄:纯元不死你等不过尔尔 第108章 周全

    -养心殿-

    甄嬛、眉庄做沉默状,两人皆沉默不语,皇上见状,便有些疑惑的问道:“你们怎么不说话了,想什么呢,弘澈的事情自有太医和钦天监的人打理,不用太过操心。”

    皇上自以为她们是还在替弘澈的事情担忧挂心。

    甄嬛顿了顿,理了理自己的思绪,然后缓缓开口道:

    “近日安妹妹大喜,本是喜事一桩,却让臣妾心中涌起无尽的回忆。

    回想起当年,我们三人——臣妾、安妹妹和眉姐姐,一同入宫侍奉皇上,彼此扶持,情同姐妹。

    我与眉姐姐都诞下了自己的孩儿,不过眉姐姐因为安妹妹的冲撞而导致早产,臣妾希望她不要有此祸事。”

    “是啊,陵容本就体虚,可得好好的养着这胎才好。”

    眉庄眼神淡淡的,表情淡然的附和道。

    “昨日在景仁宫时,皇后娘娘在谈及六宫妃位时,不无感慨地说了一句:“六宫妃位多悬,是时候该充实后宫,以正宫闱之序。”

    这句话如同石落湖心,激起了臣妾心中的涟漪。臣妾亦有同感,宫中确实有许多资历深厚、德行贵重的嫔妃,她们或温婉贤淑,或才情出众,都是后宫中的佼佼者。

    臣妾自问,能够忝居高位,实在是皇上的恩宠与垂怜。

    然而,这份殊荣在臣妾心中,却常常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让臣妾时刻感到不安。臣妾深知,与宫中诸多姐妹相比,无论是资历、德行还是才智,都有人不逊色于臣妾,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说起来六宫之中,也是许久没有大封过一次了,朕一直忙于前朝的事,却也忽略了六宫,若皇后不提及,朕也实在想不起来这回事。”

    “臣妾斗胆,齐妃她虽因畏罪而自戕,按照宫规,确实是不应予以追封的。然而,臣妾思虑再三,仍忍不住要为齐妃求一份恩典。

    三阿哥日渐长大,他已开始懂得人事,对于母妃的境遇,他心中必有牵挂,身为皇子,未来的路还长,若是母妃的名声就此蒙尘,不仅会给他带来终身的遗憾,也恐伤了皇家颜面。

    臣妾恳请皇上,念在齐妃曾为皇室诞育子嗣的份上,能够网开一面,给予她一个追封的名分,也好让三阿哥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有所依托,不必因母妃之事而感到自卑。

    臣妾知道,这样的请求或许有些逾矩,但臣妾实在是出于对三阿哥的关爱和对齐妃的同情。皇上圣明神武,定能体察臣妾的拳拳之心,给予一个妥善的决断。臣妾在此,先行跪谢皇上的慈悲与恩典。”

    既然皇后要抬举安陵容妃位,那何不有福大家享,自己做一个顺水推舟的人情。

    皇上点了点头,表示认可甄嬛的建议,然后说道:“既然如此,朕便不再拘泥于往日的规矩。

    那些已经仙逝的嫔妃们,她们也曾是朕的后宫之人,也曾为皇室增添过光彩,即便她们已故去,朕也不忍见她们的名声随风而逝。

    就一并追封了吧,让她们在九泉之下,也能感受到朕的一份关怀。

    年羹尧与隆科多,他们的罪行虽已得到应有的惩罚,但朕治理天下,向来是以宽仁为本,不愿因此落得一个苛待后宫的名声。

    华贵妃,追封为皇贵妃,以此彰显她的尊贵与朕对她的深切怀念。

    愿这份追封,能够稍稍抚慰那些已故嫔妃的在天之灵,也让朕的后宫得以安宁,让世人知道,朕并非无情之人,对于后宫的每一位成员,朕都怀有深深的哀思与尊重。”

    甄嬛见意达到了五分目的,便继续开口道:“臣妾心中所思,与皇上不谋而合。对于那些已经故去的嫔妃,她们的追封固然是对她们生前的一种尊重,但毕竟已是过往云烟,可以暂且放一放。

    而宫中这些朝夕相处的姐妹,她们仍在皇上身边尽心尽力,她们的位份,确实是时候该好好晋一晋了。后宫和睦,不仅能够为皇上提供一个温馨宁静的休憩之地,对于皇上前朝的稳定与和谐,也是大有裨益的。

    臣妾只求皇上能够答应一件事,无论皇上如何加封宫中的各位姐妹,只请皇上一定要将端妃姐姐置于臣妾之上,让她居于更高的位份。端妃姐姐德高望重,为人谦和,深得宫中上下敬仰,她的品性、才智、资历,无一不是臣妾所不能及。

    “端妃进宫最久,皇贵妃这个位子本也当得,只是朕心里总是更属意于你,既然你这样说,那就按你说的这样办。”

    甄嬛淡然一笑的说道:“皇上心里有臣妾,臣妾心里明白,不愿在名位上计较,臣妾有皇上独一无二的宠爱便足矣。”

    “既如此,那朕就册封端妃为皇贵妃,朕早些年很委屈了惠妃,从前是朕忽略了你的感受。”

    皇上说到此,眉庄便向前走了几步,皇上将手伸了过去握住了她的手,然后继续说道

    “就册封你为贵妃,与熹贵妃并尊吧,另外,欣贵人也是伺候朕多年,就册为欣嫔,宁贵人为宁嫔吧。”

    “臣妾谢皇上隆恩。”皇上的话说完,眉庄便跪下谢恩。

    眉庄心里起了些许波澜,原本对于位份是不怎么在意的,只是不甘与安陵容位列同等。

    这样高出一个位份,也好让她晓得她不过是个小门小户的出身,若不是当初有她们相助,她怎么可能有今日这样的体面。

    “皇上天纵英明,思虑之周全,非臣妾等后宫女子所能及。臣妾实在是万万想不了那么深远和周全。”

    甄嬛这样奉承的话说的是越来越上道了,纵使这些都是她的主意,但是由皇上口中说出,便更多了一些皇家的体面与尊严。

    皇上饶有趣味的打趣道:“你哪里是想的不周全,不过就等着朕开口罢了,不过后宫是许久没有这样大封过了。”

    -内务府-

    乌泱泱的太监站了三排,都等着内务府总管江淮的示下。

    江淮:“如今后宫中谁做主,大家心里都揣明白点,永寿宫的事最大,如今大封,都警醒着点,麻利的干活。”

    “莺妃的封号是谁选的?怎么选的,想巴结吗?也不看看该不该巴结,别哪天把自己巴结到了阎王殿都不知道是为什么!”

    人群中央出来了两个小太监,听到总管的训斥,两人都哆嗦了起来。

    “拉出去各打四十大板!”

    “公公饶命啊,奴才知错了……”

    两人求饶的声音回荡在内务府,所以看风使舵不是后宫的奴才天生就有的本领,而是现实培养出来的,没抓到正确的风向,那便是离死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