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四合院,开局就报案 第251章 闫埠贵的极限算计
“不会吧,闫埠贵守着那么钱财不给闫解放治病。
看着儿子活活病死,虎毒还不食子呢,他怎么忍心的啊?”
“还真让许大茂说对了,闫埠贵还真是有钱不花,真是死要钱。
在金钱面前,儿子的命都不叫事。”
“闫埠贵他就不怕,到老了,家里孩子不管他?”
“我记得闫埠贵是小业主,家里有那么多家底也不足为奇,只是眼睁睁看着儿子死也不愿意花钱,不知道他留着钱干嘛?”
“幸好闫埠贵被学校开除了,不然就他这样的人品教书,能教好孩子才怪了。”
“说起来,咱们大院原先的三个大爷的人品都堪忧啊,坐牢也不奇怪了。”
本来就心急如焚的闫埠贵,听到周围邻居肆无忌惮的议论,闫埠贵立刻就意识到刚才的担心成真了。
原本他们家的名声就已经够坏的了,这一次不但家底全部丢光了。
名声真的要变得臭不可闻了。
不说已经逃到乡下的闫解成了,就是留在身边的闫解旷和闫解睇兄妹俩以后也是前途堪忧。
感受到周围人嘲讽的眼神,第一次闫埠贵对他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周就受穷的家风产生了怀疑。
不过,这还不是最让闫埠贵难受的。
现在是家里的钱财全部都被偷了。
闫解放的尸体还在家里,虽然闫解放还没有结婚,可他已经成年了,闫埠贵原本打算给他点最后的体面。
可现在他连一口薄棺的钱财都拿不出。
最终,在派出所的公安调查结束离开后,闫埠贵只能借钱租了一辆板车,一家人用草席裹着闫解放,拉到城外草草掩埋了。
“老闫,以后我们不能再这样了,不让解旷和解睇要是再出事以后我可怎么活啊。”
等回到家,闫埠贵一边为养了那么多年的儿子血本无归心疼,另一边为丢失的钱财心疼的时候,一旁流着泪的杨瑞华对他说道。
显然,在心里杨瑞华也觉得是闫埠贵太节省导致闫解放意外殒命的。
“是不能这样了,现在家底都没有了,再像以前的话,这辈子都攒不出家底了。
以后,每个月的细粮粮票和肉票之类的票,咱们都攒起来,我去换了。”
显然两口子是裤裆里放屁弄两岔里去了。
杨瑞华的意思是不想因为抠门再伤到孩子了,毕竟作为一个母亲,在金钱和孩子面前,杨瑞华的心还是偏向她的孩子的。
可闫埠贵心里不是这样想的,他现在满脑子都是丢失的家底。
要知道,当初他入狱两年,藏起来的家底他都没有舍得用。
现在被人一锅端了,闫埠贵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流血,以至于盖过了闫解放死亡的悲伤。
“老闫,现在四个孩子已经因为你算计失去了两个,难道你还没有意识到问题吗?”
虽然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可闫解放的死亡,让杨瑞华的清醒了过来。
可她的话,遭到了闫埠贵无情的拒绝。
“瑞华,你错了,我算计就是为了他们俩。
你想想,不说我们家的成分,就是我们家现在的问题,如果到时候不多吃点彩礼,解旷凭什么娶媳妇?
可我们家现在的收入,如果不提前准备,到时候哪弄钱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算计点以后他们俩结婚怎么办?”
作为枕边人,杨瑞华怎么能不知道闫埠贵此时就是在强词夺理。
可家里的事情一贯是闫埠贵做主,她一个妇道人家,即便是有不同意见,最终还是只能听闫埠贵的。
“可我们不吃细粮可以,也可以不吃荤腥,可两个孩子都在长身体,一直吃粗粮的话,身体坏了怎么办?”
“这你放心,我都想好了。
现在定量已经恢复了,钓鱼的人也少了很多,我以后下了班以后就去钓鱼。
这样的话既能补贴家用,小鱼也能给两个孩子补充点营养。
而且,以后我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也会注意把能够卖到回收站的东西都挑出来,这又是一笔收入。”
“老闫,你去捡垃圾?”
“什么捡垃圾,这本来就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只是把垃圾分类了而已。”
“可这一个月也没有多少收入啊?”
“不急,我想好了,明天我们一起去街道办去申请点手工活。
现在我们家被偷光了,街道办总不能看着我们家饿死吧?
到时候我们多申请点,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起做,这样的话,每个月又多了几块钱的收入。”
“老闫,这事你说的靠谱,我们家现在可以说是最困难的家庭了,街道办理应照顾我们。”
“还有,解旷现在也不上学了,可以去打零工了。
以后每个月让他交五块钱,解睇一个女孩子认识几个字就好了。
反正我们家的情况,她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前途,干脆就不要再上学了。
如果她想多识字,在家我自己可以教她。
这样下来,一个月又是几块钱。”
“解旷那么小,他到哪里挣那么多钱去?
再说了,解睇她也做不了什么啊?”
“没有关系,解旷如果交不了那么多,就先交三块钱。
解睇可以去挖野菜,这事她熟悉,前几年挖了那么多她也知道那些野菜能吃。
现在挖野菜的人少了,咱们可以不把野菜当主食吃,平常可以当做菜吃,这样的话,每个月的菜钱又能省下来一些。”
“老闫,这样能行吗?”
“你这话说的多新鲜啊,怎么不行?前几年把野菜当主食吃都行,现在当菜吃怎么不行了?
再说了,都是这我们炒青菜吃不是一个样吗?”
尽管杨瑞华心里有些担心,可自从家底被偷光之后,闫埠贵心里始终在琢磨怎么能够攒点家底。
“我的意思是,我们俩这样吃没有问,两个孩子长期这样吃,不会吃出毛病吧?”
“不会,你放心吧!
大不了,以后我们多吃几次鱼不就行了吗?
你要知道,前几年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甚至大部分人还没有这样的生活。
你看咱们大院的人,不都熬过来了吗?”
打定主意的闫埠贵,尽力说服这杨瑞华。
看着儿子活活病死,虎毒还不食子呢,他怎么忍心的啊?”
“还真让许大茂说对了,闫埠贵还真是有钱不花,真是死要钱。
在金钱面前,儿子的命都不叫事。”
“闫埠贵他就不怕,到老了,家里孩子不管他?”
“我记得闫埠贵是小业主,家里有那么多家底也不足为奇,只是眼睁睁看着儿子死也不愿意花钱,不知道他留着钱干嘛?”
“幸好闫埠贵被学校开除了,不然就他这样的人品教书,能教好孩子才怪了。”
“说起来,咱们大院原先的三个大爷的人品都堪忧啊,坐牢也不奇怪了。”
本来就心急如焚的闫埠贵,听到周围邻居肆无忌惮的议论,闫埠贵立刻就意识到刚才的担心成真了。
原本他们家的名声就已经够坏的了,这一次不但家底全部丢光了。
名声真的要变得臭不可闻了。
不说已经逃到乡下的闫解成了,就是留在身边的闫解旷和闫解睇兄妹俩以后也是前途堪忧。
感受到周围人嘲讽的眼神,第一次闫埠贵对他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周就受穷的家风产生了怀疑。
不过,这还不是最让闫埠贵难受的。
现在是家里的钱财全部都被偷了。
闫解放的尸体还在家里,虽然闫解放还没有结婚,可他已经成年了,闫埠贵原本打算给他点最后的体面。
可现在他连一口薄棺的钱财都拿不出。
最终,在派出所的公安调查结束离开后,闫埠贵只能借钱租了一辆板车,一家人用草席裹着闫解放,拉到城外草草掩埋了。
“老闫,以后我们不能再这样了,不让解旷和解睇要是再出事以后我可怎么活啊。”
等回到家,闫埠贵一边为养了那么多年的儿子血本无归心疼,另一边为丢失的钱财心疼的时候,一旁流着泪的杨瑞华对他说道。
显然,在心里杨瑞华也觉得是闫埠贵太节省导致闫解放意外殒命的。
“是不能这样了,现在家底都没有了,再像以前的话,这辈子都攒不出家底了。
以后,每个月的细粮粮票和肉票之类的票,咱们都攒起来,我去换了。”
显然两口子是裤裆里放屁弄两岔里去了。
杨瑞华的意思是不想因为抠门再伤到孩子了,毕竟作为一个母亲,在金钱和孩子面前,杨瑞华的心还是偏向她的孩子的。
可闫埠贵心里不是这样想的,他现在满脑子都是丢失的家底。
要知道,当初他入狱两年,藏起来的家底他都没有舍得用。
现在被人一锅端了,闫埠贵的心无时无刻不在流血,以至于盖过了闫解放死亡的悲伤。
“老闫,现在四个孩子已经因为你算计失去了两个,难道你还没有意识到问题吗?”
虽然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可闫解放的死亡,让杨瑞华的清醒了过来。
可她的话,遭到了闫埠贵无情的拒绝。
“瑞华,你错了,我算计就是为了他们俩。
你想想,不说我们家的成分,就是我们家现在的问题,如果到时候不多吃点彩礼,解旷凭什么娶媳妇?
可我们家现在的收入,如果不提前准备,到时候哪弄钱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算计点以后他们俩结婚怎么办?”
作为枕边人,杨瑞华怎么能不知道闫埠贵此时就是在强词夺理。
可家里的事情一贯是闫埠贵做主,她一个妇道人家,即便是有不同意见,最终还是只能听闫埠贵的。
“可我们不吃细粮可以,也可以不吃荤腥,可两个孩子都在长身体,一直吃粗粮的话,身体坏了怎么办?”
“这你放心,我都想好了。
现在定量已经恢复了,钓鱼的人也少了很多,我以后下了班以后就去钓鱼。
这样的话既能补贴家用,小鱼也能给两个孩子补充点营养。
而且,以后我在打扫卫生的时候,也会注意把能够卖到回收站的东西都挑出来,这又是一笔收入。”
“老闫,你去捡垃圾?”
“什么捡垃圾,这本来就是我的本职工作,我只是把垃圾分类了而已。”
“可这一个月也没有多少收入啊?”
“不急,我想好了,明天我们一起去街道办去申请点手工活。
现在我们家被偷光了,街道办总不能看着我们家饿死吧?
到时候我们多申请点,晚上我们一家人一起做,这样的话,每个月又多了几块钱的收入。”
“老闫,这事你说的靠谱,我们家现在可以说是最困难的家庭了,街道办理应照顾我们。”
“还有,解旷现在也不上学了,可以去打零工了。
以后每个月让他交五块钱,解睇一个女孩子认识几个字就好了。
反正我们家的情况,她在这方面也没有什么前途,干脆就不要再上学了。
如果她想多识字,在家我自己可以教她。
这样下来,一个月又是几块钱。”
“解旷那么小,他到哪里挣那么多钱去?
再说了,解睇她也做不了什么啊?”
“没有关系,解旷如果交不了那么多,就先交三块钱。
解睇可以去挖野菜,这事她熟悉,前几年挖了那么多她也知道那些野菜能吃。
现在挖野菜的人少了,咱们可以不把野菜当主食吃,平常可以当做菜吃,这样的话,每个月的菜钱又能省下来一些。”
“老闫,这样能行吗?”
“你这话说的多新鲜啊,怎么不行?前几年把野菜当主食吃都行,现在当菜吃怎么不行了?
再说了,都是这我们炒青菜吃不是一个样吗?”
尽管杨瑞华心里有些担心,可自从家底被偷光之后,闫埠贵心里始终在琢磨怎么能够攒点家底。
“我的意思是,我们俩这样吃没有问,两个孩子长期这样吃,不会吃出毛病吧?”
“不会,你放心吧!
大不了,以后我们多吃几次鱼不就行了吗?
你要知道,前几年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甚至大部分人还没有这样的生活。
你看咱们大院的人,不都熬过来了吗?”
打定主意的闫埠贵,尽力说服这杨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