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洪荒之燧火不熄 > 第144章 天地玄黄玲珑宝塔

洪荒之燧火不熄 第144章 天地玄黄玲珑宝塔

    “立人教?享人族三成气运?”

    老子此言一出,仿若一道平地惊雷在首阳山巅炸响,刹那间打破了此前的平静,引得灵雾都为之震荡。

    女娲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地跟着重复了一句,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而后,脸色瞬间变得铁青难看,仿佛被一层寒霜所覆盖。

    她的双眉紧紧拧在一起,眼中满是愤怒与震惊,几乎是毫不犹豫地大声说道:“不可能,师兄,你这个要求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老子在提出这一条件之前,心中便已料到女娲大概率会拒绝,因而倒也没有流露出太多的失望之色。不过,他着实没想到女娲拒绝得如此干脆利落,毫无转圜的余地。

    然而,人族气运对于他日后的修为提升至关重要,在这件事上,他绝不让步,哪怕是半步都不行。

    想到这些,老子深吸一口气,很快又恢复了一脸淡然之色,那平静的神情仿若一潭深邃的湖水,波澜不惊。

    他语气平静的说道:“那师妹你说,要如何才能化解人族与我的因果呢?,灵宝什么的,师妹你就休要再提了,你也清楚我并不缺灵宝,即便是极品先天灵宝,于我而言,也并非没有。”。

    女娲闻言,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般,顿时凝噎起来。

    她的脸色渐渐恢复平静,只是微微低下头,眼神闪烁不定,心中暗自嘀咕: “人族十成气运。我创造人族才占六成,兄长占一成,燧人占半成,有巢、缁衣、九黎等人合起来估摸着占了半成,剩下的两成游离在人族之中。”。

    “老子一来就狮子大开口,要分走三成,就算我同意他分走人族之中游离那两成气运,那也还差一成啊,这一成又要从哪里出呢?。”。

    “兄长的那一成肯定是的不行,燧人半成也不够啊,其他人太少完全是杯水车薪,难道要从我这里抽出一成来给他不成。”。

    想到这里,女娲不禁猛地摇了摇头,仿佛是想把刚刚这个让她倍感纠结的想法甩出脑海,心说:“不行不行,最多只能给他两成,这是我的底线了。”。

    女娲思索完毕,缓缓抬起头,看向老子,脸上装出一副极为为难的模样,说道:“师兄,你要占有人族三成气运那是不可能的,最多只能两成。”。

    老子听闻此言,原本面色淡然的脸上逐渐皱起了眉头。

    他微微低下头,心中暗自思忖:“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看似只是少了一成,但以人族自身的繁衍速度,又有了配套的仙道天仙功法,人族定会快速发展壮大后,那以后这一成气运对于自己修为的提升而言,可就不仅仅是一星半点啊。”

    “三成气运,这是我经过深思熟虑后,觉得女娲和我都能接受的比例了,我总不能直接立人教强夺气运吧。这人族团结一致,心中只有女娲,如果女娲这关都过不了的话,就算我强立人教,估计一成气运我都占不到,怎么办呢?”。

    许久后,老子才缓缓抬起头,看向女娲,脸上依旧皱着眉头,带着一丝纠结的神色说道:“师妹,我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你看行不行。”。

    女娲闻言,轻轻点了点头,示意老子继续说下去。

    老子清了清嗓子,便接着说道:“我仍享人族三成气运,但这是一个固定的上限数值,意味着如何变化,我最多只能享受人族三成气运。”。

    “在这三成气运中,其中的两成气运是固定不变的,只要我立的“人教”还存在,且没有改变教义,这部分气运就不会变动。”

    “剩下的一成气运则是可变的,取决于“人教”的传道情况,如果加入“人教”的人增多,我会占据更多的气运;反之,如果加入的人减少,我占据的气运也会减少,这部分气运的变化由“人教”的兴衰决定。”

    老子说完,目光紧紧地盯着女娲,说道:“师妹觉得如何呢?”

    女娲闻言,并未立刻回复,而是再次低下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

    她的心中暗自盘算着:“老子这个办法倒是给双方都留有一定的余地,但是,如果以后他收了大量徒弟,再让他的徒弟在人族大肆传道,那这样一来,这一成可变的气运完全就相当于白给他了嘛,这可不行啊,我再好好想想看看。”

    女娲绞尽脑汁,思考了许久之后,终于想到了一个自认为看似稳妥的办法。她抬起头,看向老子,脸上恢复了一脸平静,说道:“师兄,我可以同意师兄刚刚所说的折中办法,但我也有一个条件,望师兄同意才行。”

    老子点了点头,平静的说道:“师妹你说。”。

    女娲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那就是师兄以后不能再收弟子,记名弟子也不行,玄都就是师兄以后唯一的亲传弟子。”。

    老子听闻此话,目光瞬间一凛,面色变得有些难看。

    他刚要开口表示不同意,可话到嘴边,又突然顿住,猛地想到:“女娲这看似苛刻的条件中,存在一个漏洞。我不收弟子,但没规定说我的弟子不能再收弟子啊。”

    想到这里,老子随即转头看向身后,一直安静立着的玄都,目光若有所思了起来,心中暗忖:“看来玄都才是自己能否获得这一成气运的关键所在啊。”。

    女娲见老子看向玄都,顿时也反应了过来,顿时心中一紧,随即便又放松下去,一脸平静,心想:“玄都虽然是老子徒弟,但他终究是人族,以后和他详细说明一下利害关系,他定然是会向着人族的。”。

    老子心中虽然已有玄都这个破局之法,但始终觉得有点不稳妥。

    他思考良久后,也没想出一个更加稳妥可行的办法来,于是只能无奈说道:“师妹,我同意。”

    女娲闻言,脸上顿时泛起笑容,为了早日确定,以防老子反悔,随即拍手说道:“好,我就知道师兄最是通情达理了。那为了早日化解师兄与人族的因果,立教的时间就定在半载后吧。”。

    此时此刻,老子也没什么再好说的了,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不一会儿,三人的身影便消失在山巅,为半载后立人教之事做准备。

    。。。。。。

    二月二,龙抬头。

    首阳山巅,碧空万里,湛蓝的天空宛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澄澈而纯净,不见一丝云彩。

    一座方形祭坛,稳稳坐落于山顶东方的边缘处。

    祭坛由一块块巨大的洁白大理石堆砌筑成,每一块大理石都打磨得光滑平整,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柔和而圣洁的光芒。

    祭坛共三层,层层递进,愈发高耸。最底层的长约三百丈,宽约百丈,每上一层都比下一层略小一些,整个祭坛呈现出稳重而庄严的梯形轮廓,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感觉。

    在祭坛的四个角,矗立着四根巨大的大理石石柱。

    左侧第一根大理石石柱周身刻满了先天符文,符文闪烁着荧荧微光。

    其后的一根大理石石柱周身,从上到下旋转雕刻着人族六大城池,分别是九黎城、有虞城、相士城、风兖城、缁衣城以及最下端的人族祖城,仿佛祖城承载着人族一般。

    右侧第一根大理石石柱,周身刻满生动形象的人物图。

    从上到下依次为女娲造人、伏羲启智、有巢搭屋、燧人钻木、缁衣织衣、九黎持矛、风兖造筏、相士驯马、有虞织网,烈山种稻共十幅图案。

    其后的一根大理石石柱上雕刻了一幅老子传法图。老子正盘坐在高台上讲道,身后左侧盘坐着玄都,右侧趴着一头青牛,台下是密密麻麻听道的人族。

    此刻,女娲站在台阶尽头左侧,身后的祭台中央处,稳稳坐落着一个四脚方形青铜巨鼎。

    方形青铜巨鼎内有四十九头毛色纯正,健壮肥硕的天牢祭品,其中有九头纯金黄色牯牛,十一头纯乌黑色刚鬣,二十九头纯洁白色羝羊。

    老子身着一袭庄重神圣的太极阴阳道袍,左手持着一柄洁白如雪的拂尘, 右手托着黑白二气不断旋转的太极图,目光坚定地望向台阶顶端,沿着台阶,一步一步沉稳而坚定地向上走去。

    祭台下,燧人、有巢、缁衣、九黎、玄都等人肃然而立,身后是数十万人族,密密麻麻地铺展在山巅之上。

    所有人的目光随着老子的身影缓缓移动。整个山巅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老子迈上最后一个台阶,与女娲对视一眼后,便一步跨到祭台中央的方形大鼎前。

    他随即左手拂尘一甩,仰头看天,高声说道:“吾为老子,盘古元神所化,今于首阳山创立人教,今后当教化人族,享人族香火气运,护佑人族万万世,吾以太极图镇压人教气运,天道诚鉴之。”

    老子说完,朝着冥冥中的天道躬身一鞠,待其直起身后,只见青铜巨鼎的九头纯色黄牛,十一头纯黑乌金,二十九头纯白羝羊瞬间消失不见。

    突然,九天之上,金黄色的天道功德如瀑布般向着老子倾泻而来,笼罩在老子身上的瞬间。

    与此同时,一团百亩大小,浓郁如实质的玄青色开天功德突兀的从老子的体内窜出至头顶。

    两者相触的后,玄青色开天功德如饕餮巨兽似的,大口大口吞噬着九天之上降下的海量金黄色天道功德,仿佛从来没有吃饱过似的。

    随着玄青色开天功德不断地吞噬消化,自身颜色逐渐由玄青变为玄黄,体积也在缓缓变大。而金黄色的天道功德却是如牛入泥海,激不起半点波澜,消失的无影无踪。

    玄青色开天功德窜出老子体内的那一刹那,老子的圣人气息再也掩藏不住,猛然从他体内喷涌而出,除了女娲外,其余众人皆是被瞬间压得趴在地上,动弹不得。

    老子的圣人气息以首阳山为起点,迅速向着四面八方蔓延开来,眨眼之间便已扩散万里、百万里、万万里,数个时辰后,终是遍布整个洪荒世界。

    过了许久后,金黄色的天道功德开始逐渐消散,老子头顶的玄黄色功德已变成万亩大小。

    它好似吃饱撑着了,不自觉地打了个饱嗝,喷出几朵金黄色的天道功德,而后又迅速吸了回去。

    不一会儿,它便又开始涌动翻滚了起来。自身向内凹陷收缩,越缩越小,也越凝越如实质,最后凝缩成一座尺许高的九层宝塔。

    九层宝塔呈八角形,完全由玄黄功德凝结而成,散发着玄黄色的光芒,神秘而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