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荒之燧火不熄 第149章 拜师:三人行,必有一个胖子焉
热门推荐:
娶个总裁老大姐,我逆袭了!
今夜离婚,我转身二嫁顶级大佬
黑道的不良王
NBA:浪子老板,打造紫金十冠
末日:人族崛起
快穿之女配醒悟后
人在大学,校花给我生了四胞胎
末世我小心翼翼,现代我重拳出击
浴血杀倭
不周山西北七万万里,玉泉山。
玉泉山阳面,燧人的身影在时隔数万年之后,再次出现在一线天渊之外。
然而眼前一幕却让他惊得目瞪口呆。
往昔那本该隐匿于深渊之下,外形宛如巨型鸡蛋般的椭圆空间,此刻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竖立而起,稳稳地夹在两座高耸入云的玉峰之间。
椭圆顶端探出地面,余下部分恰到好处地将深渊入口掩盖得严严实实的。
远远望去,恰似一双倒立的筷子,稳稳地夹着一颗圆润的鸡蛋,这般奇异的景象,实在是异常诡异且极为显眼。
一个九尺宽,三丈高的洞口,作为进出的门户,两扇老旧斑驳的石门,紧闭着将洞口封得死死的。
洞口左侧,矗立着一块饱经岁月侵蚀的残破石碑,石碑上歪歪扭扭地刻着 “金霞洞” 三个大字。
字迹虽已模糊,但仍依稀可辨。石碑几乎被层层青苔完全覆盖,若不凑近仔细扒拉着瞧,还真有点看不全。
不一会儿,一阵 “咯吱咯吱” 的开门声,打破了周遭的寂静。
两扇石门从内部被吃力地缓缓推开,仅仅开启了一条仅能容纳一人通过的狭窄缝隙后,便戛然而止。
燧人见状,无奈地轻叹一口气,随即身形一闪,迅速闪身进入洞中。
紧接着,石门又在 “咯吱咯吱” 的声响中缓缓关闭。
燧人一步踏入金霞洞,洞内的景象与他预想中的黑暗潮湿截然不同。
洞顶原本厚达九尺的玉石岩层,已被精心打磨成了薄薄的一层。
光亮透明,仿若一块巨大的天然水晶,将外界的光线毫无保留地照入洞中。
洞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空间相对窄小,却因这透光的洞顶而显得格外明亮。
洞中摆放着一张修长的玉石桌子,周围整齐地放置着五把玉石背椅,显然是被当作会客室使用。
下层空间则宽阔许多,然而却没有光线能够直射而入,显得有些昏暗。
寥寥几个蒲团随意地摆放着,这里便是修炼闭关之地。
玉鼎身着一袭白色儒衫,端坐在玉桌主位,一壶玉泉水正在炉火上咕噜咕噜地烧着,响个不停。
见燧人许久都未曾回过神来,他不禁微微一笑,轻声说道:“本尊若是不着急,何不坐下来喝杯茶后,再慢慢看也不迟。”。
燧人在玉鼎对面缓缓落座,隔桌向玉鼎看去,只见玉鼎肉身强度已媲美巫将圆满,妥妥的金仙大佬。
而他原本那冷若冰霜的面容,此刻已被温暖和煦的神情所取代,往昔那阴翳寒光的眼神也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
此刻的玉鼎,看上去确实如同一位隐居山中、已然得道的隐士,周身散发着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息。
片刻之后,燧人端起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刚将茶杯递至嘴边,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又缓缓将茶杯放下。
他伸手从腰间的炼妖壶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枚玉简,郑重地递给玉鼎,说道:“此前路过夸父部落的时候,顺便为你讨要了一份九转元功六到八层的功法,刚好适合现阶段的你。” 。
玉鼎接过玉简后,紧紧盯着手中这小小的一枚玉简,眼神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燧人此时说得这般轻描淡写,好像真的没费什么力气就得到了这份功法。
然而,他心里十分清楚,巫族的传承功法珍贵无比,又岂是那般轻易就能获取的,燧人在暗中必定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想到这些,玉鼎目光中满是感激地看向燧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后说道:“本尊有心了,只是这份功法在此时对我而言,却并无用处。” 那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惋惜。
燧人闻言,目光瞬间一紧,心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与不解,不禁问道:“哦,这是为何?”。
玉鼎思索了了片刻后说道:“我千年前便已踏入九转元功第五层,体内的剑煞虽已全部融入身体,但肉身散发的煞气对元神的冲击却一如既往。”
“元神吸收的灵气也大半都用来抵御剑煞的冲击,因此在没有元神功法之前,九转元功我暂时不会修炼,以免剑煞消融元神,最终得不偿失。”。
燧人听闻此话,脸色瞬间变得有些沮丧难看。自己辛辛苦苦,耗费了如此巨大的代价换来的功法,此刻却如同鸡肋一般,弃之可惜,食之却又有毒。这让他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失落。
玉鼎见状,又接着说道:“本尊也不必如此沮丧,当前不就有个天大的机遇摆在眼前吗?”。
“若按照后世流传的剧情发展,我拜师成功后,此问题便很有可能迎刃而解,或许更上一层楼的可能也说不定。” 。
燧人闻言,微微点了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脸色这才逐渐由阴转晴。
语气颇为庆幸地说道:“是啊,三清为盘古元神所化,他们所修的功法那必然就是元神功法了。”。
燧人说着说着,突然猛地使劲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站了起来,决然的说道:“事不宜迟,为防有变,明日一早我们便出发前往昆仑山吧!。”。
。。。。。。
玉泉山向西北方向而去,一路上,原本高大茂密、遮天蔽日的乔木林,却是逐渐变得稀疏低矮了起来。
随着二人不断飞行,到最后,竟只剩下寥寥几丛灌木,稀稀拉拉、零零星星地分布在荒野上。
视野虽然变得愈发开阔起来,然而,一股苍凉且干燥的气息,却扑面而来。
这对于长期居住在东海之滨、习惯了温润潮湿气候的燧人来说,实在是有些难以适应。鼻子总感觉干干的,总感觉不舒服。
但值得庆幸的是,途中偶尔也能停下来稍作休息。
燧人便顺手捕捉几只栖息在悬崖峭壁上的岩羊,以此来满足一下口腹之欲,缓解这日复一日不停赶路所带来的单调乏味生活。
一日深夜,燧人、玉鼎二人急匆匆地赶了一整天的路,来到一处崖壁延伸出来的山崖下歇脚。
二人在崖下燃起了一堆篝火,将一只肥美的岩羊架在火上烤炙。岩羊的外皮便被烤得金黄酥脆,滋滋地冒着油光。
燧人适时地撒上了一些随身携带的自制香料,顿时一股诱人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燧人、玉鼎二人正要动手大快朵颐之际,一道急切的声音,突然从远处悠悠传来:“两位道友,可否留一口吃的予我?”
燧人、玉鼎二人闻言,瞬间如临大敌,迅速站起身来。
在起身的同时,燧人毫不犹豫地祭出燧灯,将其稳稳地立于头顶,紧接着,数朵燧火环绕在他的周身。
玉鼎则迅速将燧人赠予的三炫环祭出。
白色的地炫环悬浮在头顶上方,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金色的天炫环悬于半空,闪烁着耀眼的光泽。
而黑色的人炫环则被他紧紧握在手中,严阵以待。
二人在短短片刻之间,便已做好了战斗准备,四目警惕地向看向四周,耳中隐隐有脚步声靠近。
不一会儿,在闪烁跳跃的火光照射下,一只白嫩嫩、鼓鼓囊囊的大肚腩率先映入二人眼帘。
紧接着,一位身披一袭敞开的蓝衫、头戴道冠、一脸人畜无害模样的胖道人,从黑暗的夜色中缓缓走了出来。
胖道人仿若完全无视燧人、玉鼎二人那警惕防备的眼神,径直小跑着来到篝火边。
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篝火上香气四溢的烤全羊,喉咙不自觉地吞咽了两下,了。
几滴口水顺着嘴角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甚至还拉出了长长的丝。
此时,篝火上烤羊朝下的一面,已经被烤得有些焦糊了。
胖道人见状,一脸的惋惜之色,心中暗自可惜,如此美味的食物,眼看就要被白白浪费了,怎么还不赶紧开吃啊。
胖道人这般想着,不由自主地抬起头,看向篝火对面依然保持着警惕的燧人、玉鼎二人。
直到此刻,胖道人似乎才突然反应过来自己的失态,尴尬地摸了摸头。
脸上露出一抹憨厚的笑容,笑着说道:“哈哈,两位道友见谅,忘了自我介绍了。”
轻咳了几下,他清了清略显干燥的嗓音,然后抬头挺胸,挺了挺那圆滚滚的大肚子,带着丝丝自豪的语气自我介绍道:
“吾名太乙,道场位于洪荒西南的乾元山金光洞。刚才多有冒昧,还望两位道友多多见谅。”
他的声音洪亮而爽朗,让人听了就有一种放心的好感。
燧人、玉鼎二人闻言,相互对视了一眼,眼中皆是泛起了浓浓的疑惑。
他们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这个自来熟的道士,真的就是后世所熟知的那位大名鼎鼎的太乙真人?
然而,即便心中充满了疑问,他们心中的警惕防备之心,却是丝毫没有减少半分。
刻之后,燧人率先开口问道:“不知道友何去何从?”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与试探。
太乙看着依旧对自己充满警惕的二人,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恼怒之色。
他随口便回道:“我欲前往昆仑山拜师学艺,远远地便嗅到了这诱人的肉香,肚中的馋虫实在是闹腾得厉害,就忍不住循着香味找了过来,想着满足一下口腹之欲,叨扰两位道友了。”
太乙的回答坦诚而直接,丝毫没有隐瞒自己的目的。
燧人、玉鼎见太乙的回答坦诚而直接,丝毫没有隐瞒,两人再次相视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放下些许戒心。
燧人缓缓将环绕周身的燧火收入燧灯之中,然后稳稳地一把握住燧灯。
玉鼎则迅速收回金色的天炫环和黑色的人炫环,而白色地炫环则依然悬浮在头顶的,护住周身。
做完这一切,玉鼎脸上带着一丝友好与热情,微笑着说道:“哈哈,原来如此,看来道友与我二人是同道中人啊,快请坐下来一起享用美食吧!”。
太乙的肚中馋虫早已按捺不住,闻言一屁股坐下后,也毫不客气,伸手就扯下一只肥美的烤羊腿,大口大口地啃食了起来。
燧人、玉鼎二人看着如此毫无防备之心的太乙,也是一愣。
在这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洪荒世界中,像太乙这般心大、毫无防备的人,估计也仅此一例了吧。
次日清晨,原本一直是两个人赶路的身影,此刻又多了一个胖胖的身影,变成了三个人一同赶路。
太乙实在是有些过分自来熟了,一路上嘴巴就没停过,喋喋不休问东问西。
起初,燧人、玉鼎二人还会出于礼貌,偶尔应付他几句。
然而,到了最后,二人实在是被他说得有些招架不住了,索性都懒得搭理他,只顾埋头赶路。
而太乙却仿若浑然不觉,见二人不理自己,依旧自顾自地说着,仿佛是有说不完的话。
玉泉山阳面,燧人的身影在时隔数万年之后,再次出现在一线天渊之外。
然而眼前一幕却让他惊得目瞪口呆。
往昔那本该隐匿于深渊之下,外形宛如巨型鸡蛋般的椭圆空间,此刻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竖立而起,稳稳地夹在两座高耸入云的玉峰之间。
椭圆顶端探出地面,余下部分恰到好处地将深渊入口掩盖得严严实实的。
远远望去,恰似一双倒立的筷子,稳稳地夹着一颗圆润的鸡蛋,这般奇异的景象,实在是异常诡异且极为显眼。
一个九尺宽,三丈高的洞口,作为进出的门户,两扇老旧斑驳的石门,紧闭着将洞口封得死死的。
洞口左侧,矗立着一块饱经岁月侵蚀的残破石碑,石碑上歪歪扭扭地刻着 “金霞洞” 三个大字。
字迹虽已模糊,但仍依稀可辨。石碑几乎被层层青苔完全覆盖,若不凑近仔细扒拉着瞧,还真有点看不全。
不一会儿,一阵 “咯吱咯吱” 的开门声,打破了周遭的寂静。
两扇石门从内部被吃力地缓缓推开,仅仅开启了一条仅能容纳一人通过的狭窄缝隙后,便戛然而止。
燧人见状,无奈地轻叹一口气,随即身形一闪,迅速闪身进入洞中。
紧接着,石门又在 “咯吱咯吱” 的声响中缓缓关闭。
燧人一步踏入金霞洞,洞内的景象与他预想中的黑暗潮湿截然不同。
洞顶原本厚达九尺的玉石岩层,已被精心打磨成了薄薄的一层。
光亮透明,仿若一块巨大的天然水晶,将外界的光线毫无保留地照入洞中。
洞内分为上下两层。上层空间相对窄小,却因这透光的洞顶而显得格外明亮。
洞中摆放着一张修长的玉石桌子,周围整齐地放置着五把玉石背椅,显然是被当作会客室使用。
下层空间则宽阔许多,然而却没有光线能够直射而入,显得有些昏暗。
寥寥几个蒲团随意地摆放着,这里便是修炼闭关之地。
玉鼎身着一袭白色儒衫,端坐在玉桌主位,一壶玉泉水正在炉火上咕噜咕噜地烧着,响个不停。
见燧人许久都未曾回过神来,他不禁微微一笑,轻声说道:“本尊若是不着急,何不坐下来喝杯茶后,再慢慢看也不迟。”。
燧人在玉鼎对面缓缓落座,隔桌向玉鼎看去,只见玉鼎肉身强度已媲美巫将圆满,妥妥的金仙大佬。
而他原本那冷若冰霜的面容,此刻已被温暖和煦的神情所取代,往昔那阴翳寒光的眼神也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
此刻的玉鼎,看上去确实如同一位隐居山中、已然得道的隐士,周身散发着一股宁静祥和的气息。
片刻之后,燧人端起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刚将茶杯递至嘴边,似是突然想起了什么重要的事情,又缓缓将茶杯放下。
他伸手从腰间的炼妖壶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枚玉简,郑重地递给玉鼎,说道:“此前路过夸父部落的时候,顺便为你讨要了一份九转元功六到八层的功法,刚好适合现阶段的你。” 。
玉鼎接过玉简后,紧紧盯着手中这小小的一枚玉简,眼神逐渐变得复杂起来。
燧人此时说得这般轻描淡写,好像真的没费什么力气就得到了这份功法。
然而,他心里十分清楚,巫族的传承功法珍贵无比,又岂是那般轻易就能获取的,燧人在暗中必定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想到这些,玉鼎目光中满是感激地看向燧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后说道:“本尊有心了,只是这份功法在此时对我而言,却并无用处。” 那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惋惜。
燧人闻言,目光瞬间一紧,心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与不解,不禁问道:“哦,这是为何?”。
玉鼎思索了了片刻后说道:“我千年前便已踏入九转元功第五层,体内的剑煞虽已全部融入身体,但肉身散发的煞气对元神的冲击却一如既往。”
“元神吸收的灵气也大半都用来抵御剑煞的冲击,因此在没有元神功法之前,九转元功我暂时不会修炼,以免剑煞消融元神,最终得不偿失。”。
燧人听闻此话,脸色瞬间变得有些沮丧难看。自己辛辛苦苦,耗费了如此巨大的代价换来的功法,此刻却如同鸡肋一般,弃之可惜,食之却又有毒。这让他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失落。
玉鼎见状,又接着说道:“本尊也不必如此沮丧,当前不就有个天大的机遇摆在眼前吗?”。
“若按照后世流传的剧情发展,我拜师成功后,此问题便很有可能迎刃而解,或许更上一层楼的可能也说不定。” 。
燧人闻言,微微点了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脸色这才逐渐由阴转晴。
语气颇为庆幸地说道:“是啊,三清为盘古元神所化,他们所修的功法那必然就是元神功法了。”。
燧人说着说着,突然猛地使劲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站了起来,决然的说道:“事不宜迟,为防有变,明日一早我们便出发前往昆仑山吧!。”。
。。。。。。
玉泉山向西北方向而去,一路上,原本高大茂密、遮天蔽日的乔木林,却是逐渐变得稀疏低矮了起来。
随着二人不断飞行,到最后,竟只剩下寥寥几丛灌木,稀稀拉拉、零零星星地分布在荒野上。
视野虽然变得愈发开阔起来,然而,一股苍凉且干燥的气息,却扑面而来。
这对于长期居住在东海之滨、习惯了温润潮湿气候的燧人来说,实在是有些难以适应。鼻子总感觉干干的,总感觉不舒服。
但值得庆幸的是,途中偶尔也能停下来稍作休息。
燧人便顺手捕捉几只栖息在悬崖峭壁上的岩羊,以此来满足一下口腹之欲,缓解这日复一日不停赶路所带来的单调乏味生活。
一日深夜,燧人、玉鼎二人急匆匆地赶了一整天的路,来到一处崖壁延伸出来的山崖下歇脚。
二人在崖下燃起了一堆篝火,将一只肥美的岩羊架在火上烤炙。岩羊的外皮便被烤得金黄酥脆,滋滋地冒着油光。
燧人适时地撒上了一些随身携带的自制香料,顿时一股诱人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
燧人、玉鼎二人正要动手大快朵颐之际,一道急切的声音,突然从远处悠悠传来:“两位道友,可否留一口吃的予我?”
燧人、玉鼎二人闻言,瞬间如临大敌,迅速站起身来。
在起身的同时,燧人毫不犹豫地祭出燧灯,将其稳稳地立于头顶,紧接着,数朵燧火环绕在他的周身。
玉鼎则迅速将燧人赠予的三炫环祭出。
白色的地炫环悬浮在头顶上方,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金色的天炫环悬于半空,闪烁着耀眼的光泽。
而黑色的人炫环则被他紧紧握在手中,严阵以待。
二人在短短片刻之间,便已做好了战斗准备,四目警惕地向看向四周,耳中隐隐有脚步声靠近。
不一会儿,在闪烁跳跃的火光照射下,一只白嫩嫩、鼓鼓囊囊的大肚腩率先映入二人眼帘。
紧接着,一位身披一袭敞开的蓝衫、头戴道冠、一脸人畜无害模样的胖道人,从黑暗的夜色中缓缓走了出来。
胖道人仿若完全无视燧人、玉鼎二人那警惕防备的眼神,径直小跑着来到篝火边。
他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篝火上香气四溢的烤全羊,喉咙不自觉地吞咽了两下,了。
几滴口水顺着嘴角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甚至还拉出了长长的丝。
此时,篝火上烤羊朝下的一面,已经被烤得有些焦糊了。
胖道人见状,一脸的惋惜之色,心中暗自可惜,如此美味的食物,眼看就要被白白浪费了,怎么还不赶紧开吃啊。
胖道人这般想着,不由自主地抬起头,看向篝火对面依然保持着警惕的燧人、玉鼎二人。
直到此刻,胖道人似乎才突然反应过来自己的失态,尴尬地摸了摸头。
脸上露出一抹憨厚的笑容,笑着说道:“哈哈,两位道友见谅,忘了自我介绍了。”
轻咳了几下,他清了清略显干燥的嗓音,然后抬头挺胸,挺了挺那圆滚滚的大肚子,带着丝丝自豪的语气自我介绍道:
“吾名太乙,道场位于洪荒西南的乾元山金光洞。刚才多有冒昧,还望两位道友多多见谅。”
他的声音洪亮而爽朗,让人听了就有一种放心的好感。
燧人、玉鼎二人闻言,相互对视了一眼,眼中皆是泛起了浓浓的疑惑。
他们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这个自来熟的道士,真的就是后世所熟知的那位大名鼎鼎的太乙真人?
然而,即便心中充满了疑问,他们心中的警惕防备之心,却是丝毫没有减少半分。
刻之后,燧人率先开口问道:“不知道友何去何从?”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谨慎与试探。
太乙看着依旧对自己充满警惕的二人,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恼怒之色。
他随口便回道:“我欲前往昆仑山拜师学艺,远远地便嗅到了这诱人的肉香,肚中的馋虫实在是闹腾得厉害,就忍不住循着香味找了过来,想着满足一下口腹之欲,叨扰两位道友了。”
太乙的回答坦诚而直接,丝毫没有隐瞒自己的目的。
燧人、玉鼎见太乙的回答坦诚而直接,丝毫没有隐瞒,两人再次相视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放下些许戒心。
燧人缓缓将环绕周身的燧火收入燧灯之中,然后稳稳地一把握住燧灯。
玉鼎则迅速收回金色的天炫环和黑色的人炫环,而白色地炫环则依然悬浮在头顶的,护住周身。
做完这一切,玉鼎脸上带着一丝友好与热情,微笑着说道:“哈哈,原来如此,看来道友与我二人是同道中人啊,快请坐下来一起享用美食吧!”。
太乙的肚中馋虫早已按捺不住,闻言一屁股坐下后,也毫不客气,伸手就扯下一只肥美的烤羊腿,大口大口地啃食了起来。
燧人、玉鼎二人看着如此毫无防备之心的太乙,也是一愣。
在这危机四伏、险象环生的洪荒世界中,像太乙这般心大、毫无防备的人,估计也仅此一例了吧。
次日清晨,原本一直是两个人赶路的身影,此刻又多了一个胖胖的身影,变成了三个人一同赶路。
太乙实在是有些过分自来熟了,一路上嘴巴就没停过,喋喋不休问东问西。
起初,燧人、玉鼎二人还会出于礼貌,偶尔应付他几句。
然而,到了最后,二人实在是被他说得有些招架不住了,索性都懒得搭理他,只顾埋头赶路。
而太乙却仿若浑然不觉,见二人不理自己,依旧自顾自地说着,仿佛是有说不完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