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快穿摆烂哪家强,宿主第一称大王 > 第179章 名垂青史第一文臣(22)

快穿摆烂哪家强,宿主第一称大王 第179章 名垂青史第一文臣(22)

    虞小将军虞锦绣,与她手下的将领们这一两年都驻扎在京都,一是为了震慑京都可能出现的叛贼,二是在郊外驻扎地练兵之余努力种地。

    是的,在虞舒的提议下,李凤仪下令让虞锦绣带着大家伙们,把郊外原先荒废已久的土地全都犁了一通,每日除了练兵,便是勤勤恳恳种地。

    旱灾那会送过去的粮食,大部分出自虞锦绣他们这处,兵多有兵多的好啊,李凤仪感叹,虽有人进谗言劝她提防虞家,虞家二姐妹一文一武,他日虞家若是造反,虞家恐将一呼百应。

    李凤仪听听,但不当真。

    她看人绝计不会出错,虞家二人,虞锦绣压根没这个心眼子,若不是现在京都还要用人,她估计早求令前去镇守边关了,早前虞舒之所以能说动虞锦绣参与宫变,给出的便是这个承诺。

    事成之后,想法子让她去驻守边城。

    承诺虽是虞舒许下的,但最后的执行还得她来,虞锦绣既志在守卫国土,她身为帝王,自然乐成其见。

    还是因虞舒早前观天象,观出旱灾,几人商讨之后,虞锦绣同意先留下带着大家种地,守卫边城是为人民,此时留下种地也是为民,等顺利过完旱灾再领旨前去也不迟。

    天灾一事平稳度过,虞锦绣便也领到了她心心念念的诏令。

    虞舒吧,先不说她本就极是信任,且根据多年相处了解,虞舒心眼子虽多,但并不是多勤勉一人。

    她早看出来,虞舒每天五更来上早朝时,身上都有股浓得化不开的怨气。

    要不是因为爱臣心里好像有某种要为国为民努力筹谋的意念在坚持,她大概早就告病还乡去了......

    未来她要想留住自己的爱臣,估计得颇费一番功夫。

    那边虞锦绣携着一大伙人风风火火的赶赴边城,所有人都很高兴,除了虞母。

    女儿好不容易安全回来了,战事也终于停了,她便开始为女儿们筹谋人生大事,此时正到处相看儿郎,一纸诏书,竟又将女儿派去边关。

    虞母日日郁郁寡欢,皇权在上,她倒没有那么胆大包天敢教唆女儿抗旨,但如今小女儿正当官呢,她便时常在幺儿面前念叨,希望幺儿去替姐游说一二。

    虞舒只应,多的话并不敢说。

    要让她母亲知道,阿姐去边关这事有她大半功劳,虞母得气成什么样,真是想都不敢想。

    日子便在虞舒的“尽力游说”中悄然走过,虞锦绣还是如她们原计划一般启程了。

    虞母虽知此事既已下令,转圜余地便不多。

    天家人的命令,哪有朝令夕改的事,但在家见着两个女儿还是难免有些闹心,最后收拾了行囊,决定跟着一块前去。

    幺儿尚且年幼几岁,婚事无需着急,锦绣却不行,锦绣今年便要二十有二,她在她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早已生下她们大哥了。

    送行那日,虞小将军面色沉重,虞舒却是面若春风。

    虞小将军在家全靠练兵种地繁忙一事,才得以从虞母安排的相看宴中逃脱,如今......

    虞舒所想,母亲,逮了阿姐,可就别逮我了喔。

    阿姐成婚嘛,母亲得盯着一二,成婚之后若是碰巧又有了娃儿,母亲便更放心不下了,这娃有了可不又得养。

    这一来二去的,时间转瞬便过。

    母亲忙起来,一来无空管辖她,二来不必因思念父亲和哥哥们日日伤神。

    有姐还是好啊,虞舒送行时,脸上的笑别提多真心了,看得虞锦绣牙酸得很,忍不住走过来给了妹妹一个栗子。

    刚给完,后背便被虞母一拍。

    “欺负你妹妹干什么?!”虞母此时要跟着大女儿去边城,正是最爱小女儿的时候。

    只恨自己分身乏术,不能两边都顾上。

    虞舒嘴角的笑压都压不下去:“母亲,您和姐姐有什么事随时给我来信。”

    该给虞锦绣准备的丹药这些,她早提前塞给她了,此时送行除了送一送,再说说话,旁的事情一概没有。

    虞母感动之余,又是一睨虞锦绣,“还是你妹妹懂事,你真是白白长了幺儿几岁。”

    -------

    虞舒上任枢密院经手的第一件大事,便是与李凤仪商讨送姐出京。

    随后部署几年,在枢密院完成的最后一件大事,便是调动兵力,协助虞小将军攻打蛮军。

    西南部蛮国老巢,国虽小,本事不小。

    回回缺东西了,闹灾荒了,甚至闲得没事干了,就来庆国边关骚扰一番,欺负欺负边城百姓。

    有人来打了,拍拍马屁股就跑,让人烦不胜烦。

    虞舒刚来这个世界,那年蛮国在边关发起的战争,原主父兄便战死在此,阿姐也险些折在里边。

    当时是没有打的条件,虞锦绣镇守边关之后,他们虽还是时不时派小股军队前来骚扰试探,但比之当时,已是收敛不少。

    早在虞锦绣前去时,虞舒就叮嘱过她,庆国与蛮国必定还有一战,在此之前,切莫冲动。

    虞锦绣极是信任小妹,便忍了又忍。

    朝堂上为这个问题争吵多次。

    “大胆蛮军!又来挑衅!”

    “给他们打回去!!”

    “不好吧?上次打得那么艰难,此番若是打输了呢?”

    虞大人日常听着其他人争吵,不发一语,只在李凤仪最后问建议时,拱手提议:“臣以为,此时不是最好的时机。”

    次数多了,朝廷其他臣子都以为虞大人是坚定的主和派。

    直到这一次,虞舒不只原地拱手了,出列了。

    左相与虞舒共事这么久,对她也算是有些了解了,见虞舒不似往常那般漫不经心,他脸上的表情也变得郑重起来。

    想来又要有大事发生了。

    果不其然,虞舒请陛下下旨攻打蛮国,惊掉朝廷一众主战派的下巴。

    庆国内部已然接近稳定,大后方稳如泰山,此时不打更待何时?

    虽因来的时间问题没有保住原主父兄,但如今庆国没灭国,再把蛮国打了收入庆国版图,也算是替她父兄报仇雪恨。

    打蛮国嘛,虞舒想得很简单,一来扩大庆国版图,这个工她既然要打,那就要打得红红火火,惊天动地,多干几票大的。

    二来顺道替原主父兄报仇,想来原主在天有灵,定然对她的任务完成度十分满意。

    是以,李凤仪的密令飞跃山海,送到了虞锦绣手中。

    蛮国这次来骚扰的军队,还是如以往一般,嬉嬉笑笑而来,嘴里骂着:“瞧这些庆国孬种!”

    “开城门放我刘爷进来,刘爷保证,到时候定不砍杀你等!”

    “嘿嘿,城里那些庆国的娇娇娃子们,我肖爷也会宽待你等的~”

    城门下,传来蛮军们肆无忌惮的嘲笑声,然而这一次,和他们以往嘲笑完无人搭理不同。

    往日里死死关着的城门,“轰”的一声,全数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