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七零,被首长家的纨绔盯上了 第288章 效果显着
热门推荐:
渣男带着白月光回家后,我重生了
从乡镇公务员到权力巅峰
穿越九零:卖辣条当厂长,创业忙
八零串场女配太惹火
萌宝三岁,发家致富全村宠
极品小姑不逃荒,进深山,猎猛兽!
丫头别怕,你只管前冲,本王断后
御兽:我有一双神之眼!
这里是娱乐圈!禁止随地大小癫!
姜宁和陆征一刻也不敢耽搁,当天便开始联系之前采访过姜宁的李记者。
好在那位李记者对姜宁印象深刻,接到电话后,听闻事情的严重性,当即表示会尽快赶来了解详细情况。
记者到来后,姜宁将吴霞被顶替上大学的事情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吴霞也在一旁补充细节,说到伤心处,忍不住再度落泪。
李记者听后,神情变得极为严肃,深知这是一个重大的新闻线索。
“这件事如果报道出去,肯定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李记者沉思片刻后说道,“不过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比如能证明吴霞同学成绩以及报考信息的材料。”
姜宁点头,“这些东西吴霞应该有留存,只是现在她从村里逃出来,一时拿不到。”
“没关系,我这边先展开调查,尝试从其他渠道获取一些相关资料。”李记者说道,“你们看看能不能联系上那个钱英,先把关键证据拿到手。”
陆征和姜宁谢过记者后,便开始想办法联系李家沟那边。
毕竟姜宁之前在李家沟待了好几年,对那边也有些了解。
在等待证据的这段时间里,姜宁和陆征没有闲着。
他们一边安抚吴霞的情绪,让她在文具店安心住下。
可能是见到姜宁的缘故,吴霞现在的情绪已经稳定了很多,还帮姜宁收拾下文具店。
侯嘉和贾天瑞刚到京市,还没来的及松口气,就被陆征忽悠着去了李家沟。
“你们两个都是热心肠,性情中人,见到这么不公平的事,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看着两人被陆征忽悠的根本来不及思考,就又登上了火车,她实在是不忍心,买了很多好吃的塞给了两人。
直到火车开动了,贾天瑞才猛地反应了过来:“不对啊!征子不是让咱俩来京市开店挣大钱的吗!怎么又让我们去什么李家沟?”
“你才反应过来!”侯嘉冲他翻了个白眼,这个傻子绝对是被人卖了还要帮人数钱的类型。
侯嘉恨恨的咬了一口肉饼,想到陆征送他们上车时对自己说的话:李家沟那个叫李国平的,当初欺负过姜宁,拿到证据后好好的收拾他!
吴霞看到姜宁和陆征为自己的事情如此奔波,心中充满了感激。
她主动提出帮忙整理文具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忙碌中,吴霞的情绪也逐渐平定,对未来重新燃起了希望。
随后,记者开始深入调查这件事,走访了师范大学招生办、相关工作人员以及一些知情人。
侯嘉和贾天瑞那边也很快传来了好消息。
经过一番努力,事情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李国平利用自己在当地的人脉关系,买通了一些人,篡改了吴霞的录取信息,将自己女儿的信息替换了上去,从而让女儿顺利进入师范大学。
记者将整个事件整理成一篇详细的报道,刊登在了报纸上。
报道一经发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大媒体纷纷转载,社会各界对冒名顶替上大学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教育部门也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调查组,对这起事件展开全面调查。
师范大学在得知情况后,也积极配合调查。
很快,顶替吴霞的李国平女儿被学校退学处理,参与此事的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而吴霞在姜宁和陆征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终于恢复了自己应有的身份,重新获得了进入师范大学学习的机会。
这件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反思和讨论,各地也纷纷展开自查,许多类似的冒名顶替案件被相继揭露出来。
教育部门也借此机会完善了招生制度,加强了监管力度,力求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吴霞入学那天,姜宁、陆征和郝向南一起去送她。
看着吴霞充满希望地走进校园,姜宁心中感慨万千。
“多亏了你们,我才有机会重新开始。”吴霞感激地说道。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当初在李家沟吴霞姐也没少帮我。”姜宁微笑着说。
送走吴霞后,姜宁的生活又回归到了正轨上。
侯嘉和贾天瑞从李家沟回来后,三人便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开店的各项准备工作中。
侯嘉和贾天瑞在李家沟不仅顺利拿到了关键证据,还好好地“教训”了李国平一番。
虽说没有动用武力,但两人凭借着机灵劲儿,不但把李国平从村主任的位子上踢了下来,还把他送去了农场劳改。
听到侯嘉带回来的消息,姜宁笑着看了陆征一眼,她知道陆征这是替她报仇呢!
处理好吴霞的事,姜宁就决定要往南方跑一趟了。
陆征是一定要跟着去的,侯嘉和贾天瑞需要留一个人在京市办手续。
两人为了谁跟着去争执不下,最后还是姜宁决定让他们两人抽签,毕竟这个办法最公平。
最终,侯嘉抽到了跟姜宁和陆征去南方的签。
贾天瑞虽然有些失落,但还是拍着胸脯保证会在京市把开店手续办好,让他们放心去。
临出发前一天,还是被郝向南知道了他们要去南方的消息。
郝向南执意要跟着他们一起去,“姜宁姐,我发现自从上了大学开始,你就老想甩掉我。”
看着郝向南快要红了的眼眶,姜宁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好吧!只要郝爷爷和郝奶奶同意,明天你就跟我们一起去。”
姜宁之所以这么说,就是觉得郝爷爷一定不会让郝向南去的。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姜宁在火车站吃惊的看到了穿的像花蝴蝶一样的郝向南,呆愣在原地。
“姜宁姐,你们怎么才来啊?火车快要发车了。”郝向南兴奋的跑向了姜宁。
姜宁跟陆征三人对视一眼,什么都没有说。
“向南,你爷爷奶奶放心你跟我们一起去那么远的地方?”陆征无奈的问道。
郝向南没有听出陆征话里的另一层意思,兴奋的对姜宁说:“爷爷听说我是跟姜宁姐一起去,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说着还挥了挥手里的车票,“爷爷还给我和姜宁姐买了卧铺票。”
好在那位李记者对姜宁印象深刻,接到电话后,听闻事情的严重性,当即表示会尽快赶来了解详细情况。
记者到来后,姜宁将吴霞被顶替上大学的事情原原本本讲述了一遍,吴霞也在一旁补充细节,说到伤心处,忍不住再度落泪。
李记者听后,神情变得极为严肃,深知这是一个重大的新闻线索。
“这件事如果报道出去,肯定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李记者沉思片刻后说道,“不过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比如能证明吴霞同学成绩以及报考信息的材料。”
姜宁点头,“这些东西吴霞应该有留存,只是现在她从村里逃出来,一时拿不到。”
“没关系,我这边先展开调查,尝试从其他渠道获取一些相关资料。”李记者说道,“你们看看能不能联系上那个钱英,先把关键证据拿到手。”
陆征和姜宁谢过记者后,便开始想办法联系李家沟那边。
毕竟姜宁之前在李家沟待了好几年,对那边也有些了解。
在等待证据的这段时间里,姜宁和陆征没有闲着。
他们一边安抚吴霞的情绪,让她在文具店安心住下。
可能是见到姜宁的缘故,吴霞现在的情绪已经稳定了很多,还帮姜宁收拾下文具店。
侯嘉和贾天瑞刚到京市,还没来的及松口气,就被陆征忽悠着去了李家沟。
“你们两个都是热心肠,性情中人,见到这么不公平的事,怎么能袖手旁观呢?”
看着两人被陆征忽悠的根本来不及思考,就又登上了火车,她实在是不忍心,买了很多好吃的塞给了两人。
直到火车开动了,贾天瑞才猛地反应了过来:“不对啊!征子不是让咱俩来京市开店挣大钱的吗!怎么又让我们去什么李家沟?”
“你才反应过来!”侯嘉冲他翻了个白眼,这个傻子绝对是被人卖了还要帮人数钱的类型。
侯嘉恨恨的咬了一口肉饼,想到陆征送他们上车时对自己说的话:李家沟那个叫李国平的,当初欺负过姜宁,拿到证据后好好的收拾他!
吴霞看到姜宁和陆征为自己的事情如此奔波,心中充满了感激。
她主动提出帮忙整理文具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忙碌中,吴霞的情绪也逐渐平定,对未来重新燃起了希望。
随后,记者开始深入调查这件事,走访了师范大学招生办、相关工作人员以及一些知情人。
侯嘉和贾天瑞那边也很快传来了好消息。
经过一番努力,事情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李国平利用自己在当地的人脉关系,买通了一些人,篡改了吴霞的录取信息,将自己女儿的信息替换了上去,从而让女儿顺利进入师范大学。
记者将整个事件整理成一篇详细的报道,刊登在了报纸上。
报道一经发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各大媒体纷纷转载,社会各界对冒名顶替上大学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教育部门也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调查组,对这起事件展开全面调查。
师范大学在得知情况后,也积极配合调查。
很快,顶替吴霞的李国平女儿被学校退学处理,参与此事的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而吴霞在姜宁和陆征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终于恢复了自己应有的身份,重新获得了进入师范大学学习的机会。
这件事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反思和讨论,各地也纷纷展开自查,许多类似的冒名顶替案件被相继揭露出来。
教育部门也借此机会完善了招生制度,加强了监管力度,力求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吴霞入学那天,姜宁、陆征和郝向南一起去送她。
看着吴霞充满希望地走进校园,姜宁心中感慨万千。
“多亏了你们,我才有机会重新开始。”吴霞感激地说道。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当初在李家沟吴霞姐也没少帮我。”姜宁微笑着说。
送走吴霞后,姜宁的生活又回归到了正轨上。
侯嘉和贾天瑞从李家沟回来后,三人便紧锣密鼓地投入到开店的各项准备工作中。
侯嘉和贾天瑞在李家沟不仅顺利拿到了关键证据,还好好地“教训”了李国平一番。
虽说没有动用武力,但两人凭借着机灵劲儿,不但把李国平从村主任的位子上踢了下来,还把他送去了农场劳改。
听到侯嘉带回来的消息,姜宁笑着看了陆征一眼,她知道陆征这是替她报仇呢!
处理好吴霞的事,姜宁就决定要往南方跑一趟了。
陆征是一定要跟着去的,侯嘉和贾天瑞需要留一个人在京市办手续。
两人为了谁跟着去争执不下,最后还是姜宁决定让他们两人抽签,毕竟这个办法最公平。
最终,侯嘉抽到了跟姜宁和陆征去南方的签。
贾天瑞虽然有些失落,但还是拍着胸脯保证会在京市把开店手续办好,让他们放心去。
临出发前一天,还是被郝向南知道了他们要去南方的消息。
郝向南执意要跟着他们一起去,“姜宁姐,我发现自从上了大学开始,你就老想甩掉我。”
看着郝向南快要红了的眼眶,姜宁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
“好吧!只要郝爷爷和郝奶奶同意,明天你就跟我们一起去。”
姜宁之所以这么说,就是觉得郝爷爷一定不会让郝向南去的。
然而,第二天一大早,姜宁在火车站吃惊的看到了穿的像花蝴蝶一样的郝向南,呆愣在原地。
“姜宁姐,你们怎么才来啊?火车快要发车了。”郝向南兴奋的跑向了姜宁。
姜宁跟陆征三人对视一眼,什么都没有说。
“向南,你爷爷奶奶放心你跟我们一起去那么远的地方?”陆征无奈的问道。
郝向南没有听出陆征话里的另一层意思,兴奋的对姜宁说:“爷爷听说我是跟姜宁姐一起去,二话不说就同意了。”
说着还挥了挥手里的车票,“爷爷还给我和姜宁姐买了卧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