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德械师,从伪军到独裁元首 > 第129章 七七事变:开端

开局德械师,从伪军到独裁元首 第129章 七七事变:开端

    当孙园朗收到最新报道之后,一脸便秘的表情。

    “我们这位白学弟手握重兵,刚刚拉拢完,高层又搞这么一出,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262旅的旅长彭英正在孙园朗的指挥部喝茶。

    闻言也放下茶杯,无奈道:“最高层的脑子里,往往充满了权力和制衡,从古至今一直都是。”

    “我不理解的是竟然能跟日本人达成默契!”

    现在司令部内只有两人,彭英也不用顾忌言辞,直言道:“高层里面可是有不少亲日派,甚至委座也未尝没抱着和平解决争端的念头……

    最起码希望国际方面能给予更多的支持,甚至调停解决矛盾。”

    “唉——”

    孙园朗长叹一声。

    现在,他和他的精锐八十八师,吃得用的全是高层拨款,他没资格说太多。

    晋省内,也有一位新晋少壮派上校愤愤不平。

    “真是丧权辱国,九一八以来一直都是这样!”楚云飞将报纸拍在指挥部的桌子上,为自己的老同学忿忿不平。

    不光是楚云飞,不少出身黄埔的其他学子也大多感同身受,心有戚戚,有些有能力的,甚至把电话要到了白远的指挥部亲口安慰。

    全面抗战还没开始,这些军校生还没有成长为大佬,彼时的他们依旧算得上单纯,怀揣一腔热血。

    边上的副官方立功开口道:“团座,这是中央军委的意思,我们还是不要多置喙为好……

    再说削弱白远,对阎长官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方立功说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

    之前于学忠在冀北的时候,整个阎先生的地盘直接被白远给半包围了。

    考虑到黄河天险,将南北天然隔绝,说是被白远全包围了也不为过。

    这让掌握着表里山河的阎先生吃不下睡不好。

    看看之前被欺负成啥样了吧:

    白远麾下有种编制,叫卫队旅,卫队旅下辖一个炮营,武器装备为主力部队裁汰的各种型号的重炮、步兵炮、迫击炮,还有相当数量国内军工厂生产的山野炮。

    这些山野炮,白远从奉天迁走的兵工厂产能是远远不够的,毕竟有原材料作为限制。

    那剩下的产能从哪找补呢?

    答案是太原兵工厂。

    晋造大炮,用过都说好。

    虽然由于军队数量问题,晋系的火炮数量是满足使用需要的,但是谁会嫌弃自家仓储的火炮数量太多呢?

    还不是畏惧白远,才不得不卖给对方。

    总之,白远的存在让阎先生每天都活在担忧之中。

    《北平协定》作为削弱白远的一项条约,他是举双手赞成的。

    虽然白远没签,但效果还是起到了。

    中央已经派出了汤集团前往北线,甚至听说还要组建更多的部队用来牵制白远,把对方锁死在西北。

    楚云飞斜眼看了方立功一眼,半劝导半训斥:“都是大夏的国防力量,不去对付日本人反倒消耗在自己人身上,这对么?”

    方立功俯首,但听没听进去只有他自己知道。

    ……

    白远怒气冲冲的回到西北后立即召开会议。

    首先明确表示让柳满楼加快部队建设的脚步,还有在察省北部布置重兵。

    小日子不是想打草原的主意么?

    白远偏偏让他们连一个大头兵都放不进去。

    任何敢进去的部队直接让骑兵部队吃掉。

    第二条是以边境安全为借口,将马红宾调到了西北的北部,也就是接近外草原一带。

    保留了他的兵权,但是继续驻扎在原地是别想了。

    说白了他还是信不过这些从北洋时期就活跃在台前的军阀。

    对他们来说改变立场实在是不值一提的事儿。

    当白远和南府蜜月的时候,他能老实麻利的倒向白远。

    可要是中央那边有人向他抛出橄榄枝,难保不会产生不一样的想法。

    二月春风似剪刀,剪去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事,白远的心态也复归平静。

    今年过年比较晚,农历二月已经到三月中旬了。

    许久未见的苏玄机首次来到白远的西北行营。

    “中央送给我的大红袍,尝尝。”

    白远亲自泡好茶水,为苏玄机斟了一盏。

    色泽均匀的水流嘟嘟嘟地冒着泡堆满小茶盏。

    苏玄机:“我记得我们第一次见的时候就是喝茶。”

    白远回忆了一下,点点头:“确实有这回事。”

    “我听武藤说你给我准备了惊喜?”

    苏玄机微微一笑,也不卖关子:“我从东南亚帮你引进了一批人才,都是理工科的专家,最晚的月底也能到西北,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你?”

    白远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抖。

    “还真是惊喜,你可是帮我大忙了!”

    白远的手里一直捏着一个重建科研院所的决议,能为他提供一个额外的科研槽。

    但目前国内连个像样的科研院所都没有,他想挖人都挖不到!

    “你说我该怎么感谢你才好?”

    看着白远的兴奋模样,苏玄机内心也有些小得意。

    但她表面依旧不动声色,一副云淡风轻。

    “你能早一天让东北变成东北人的东北,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了。”

    苏玄机觉得自己说的话很有逼格……格局。

    “这是当然的……说实话,我想将你留下来!”

    “什么?”苏玄机怀疑自己听错了。

    当她看到白远依旧一脸认真的样子,脸色泛红之下拉开两人的距离,并不动声色的捂住自己的领口。

    “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你想哪去了?”白远脸色一黑,解释道:“我是想让你留在西北,主抓西北的经济!”

    “就像当年奉系的王永江一样,你来做西北的财神爷!”

    苏玄机认真思考一番后缓缓摇头:“现在东亚、南亚商圈的事情不少,尤其东南亚那一片,都是苏家的亲族,除了我其他人很难玩得转。”

    “从公司层面来看,你确实至关重要,但对我来说,你留在西北更重要,公司产生的利润哪里比得上直接收税呢?”

    “你留在西北,将西北建设好,获得的收益绝对比公司分红要来得多,毕竟生意上的事就算交给其他人,也不会差太多。”

    “而且这可是你进入政界的好时机,原始股哦~”白远循循善诱。

    苏玄机眉头紧锁,似乎在权衡利弊。

    倒不是为白远许诺给她的权力和利益心动,而是思考自己的抉择对局势的影响。

    “我先在你这边看看吧,顺便再考虑考虑。”

    白远现在确实很需要一位财政方面的人才来替他掌握钱袋子。

    这个人不光要有经济方面的才能,还要让他信得过才行。

    两个条件一叠加,苏玄机就是不二人选。

    由于军事实力膨胀,白远在西北的话语权很大,几乎就是说一不二。

    但这并不能改变他缺少核心政治人才的局面。

    现在的西北,仅仅是维持住之前的政治格局罢了,想要进一步压榨潜力,非要信得过的人才行。

    赵刚其实不错,但此时他还太稚嫩了,无论经验还是资历、威望都不够。

    况且他搞搞政治工作还行,财税这方面就别想了。

    “行,你好好考虑一下,这段时间就留在西北,就当放假了,想去哪散心招呼一声,我亲自给你做导游!”白远的诚意很足。

    ……

    虽然白远嘴上说随时给苏玄机当导游,但苏玄机明白白远日理万机,并没有打扰他。

    而是在白远亲兵的陪同下深入各个部门考察。

    一番巡察让她止不住叹息。

    虽然各部门都有白远派出的,来自军队的监督人员。

    但这种督察是有极限的。

    不少公务人员阳奉阴违,暗地里中饱私囊不知凡几。

    官官相护下掩藏的肮脏让她都觉得有些晦气。

    “西北看似欣欣向荣,但这只是高速发展带来的表面现象,一颗颗暗雷不知不觉已经埋藏其中。”

    “白公致不容易啊!”

    经历一个月的考察后,苏玄机最终还是留下了。

    白远在松了一口气之余,欣喜万分,拉着军政高层在见面会上,对苏玄机表示明确支持。

    给予了相当大的权力。

    其余人也没意见,主抓经济这事对白远的其余心腹来说真不擅长。

    日子如流水般一天天过去。

    由于清明稳定的政治生态和各种优渥政策,西北吸引了相当多的百姓迁居。

    虽说这里土地贫瘠,但底层的生活反倒比那些肥沃富庶之地好了很多。

    1937年7月7日,宛平城东面。

    几道尖锐的枪声在漆黑的夜里格外刺耳。

    一名日军翻译官手持大喇叭来到城下对守军喊话,声称丢失一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