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娶炮灰女配后的人生 第103章 轮转六部,君臣畅聊
热门推荐:
灾荒之年:一条鱼就能换一个老婆
刚想艺考你说我跑了半辈子龙套?
官欲道
一天一个补偿包,反手打爆商业圈
重生年代,我的1978
修仙没有灵根又如何
僵尸:九叔,女鬼都留给我超度吧
综影视之召唤师玩家
融合后的盗墓世界
殿试结束后,进士们该是要进行授官。
今年的进士授官,完全是楚帝做了决定。
往年的前三名,先是要进翰林院历练一番,但今年楚帝除了将状元放了翰林院里,郭子言与林然却另外做了安排。
这会儿两人正跟着传旨太监全公公,走在进宫的路上。
别看全公公是楚帝身边第一人,但眼下其跟着两位新科进士跟前,却没任何派头。
虽然宦官也是官,但全公公心里明白,自己这品阶,管着些手底下的孩子们还是那么个事,对着这些圣上看中的人,可不兴自抬身价。
因此,等林郭两人有些忐忑的向全公公打听情况时。
全顺也是耐着性子回话。
“两位别怕,圣上既然另有安排,想必该是要重用您二位。”
全公公这话说出来,林郭两人可算是松了口气。
毕竟大楚开国以来,还真没有皇帝将榜眼与探花,从翰林院里摘出来的先例。
等两人到了御书房前,郭子言先一步进了里面,林然则是在偏殿等待。
郭子言进了御书房后,先给楚帝请了安,随后才起身聆听圣训。
楚帝自打人进了殿里,直接便开始向其问起出海一事。
说起来楚帝为何对出海这事上心,还是因为之前广南府之事。
广南府发现的大岛礁,如今朝廷过去的人,已经从上面开采出金矿,这些金矿正源源不断的充实着国库。
楚帝从这事上看到了出海的好处,毕竟没人会嫌钱多。
因此,今日叫了郭子言来,主要还是问询海外一事。
郭子言没想到圣上对外海也抱有跟自己同样的想法。
一时心里高兴不已,父亲终于有救了。
“回圣上,我所有对外海的了解,全都来自我的父亲。”
“我父曾经在海外生活过五年之久,且海外航线,也是其首先发现的。”
郭子言将父亲搬了出来,并详细讲了父亲的事。
楚帝没想到这其中还掺杂了地方官为祸百姓一事。
“郭卿可愿去渡口县做知县?”
楚帝之所以想要郭子言从翰林院出来,也是想让其大力发展渡口县。
将渡口县作为大楚另一处通往外海的起始点。
郭子言听闻,自然是叩头谢恩。
虽然留在翰林院能让自己以后上升的更快,但眼下,还是父亲性命重要。
郭子言从御书房出来时,心里一直以来压着的巨石,终于卸了下来。
楚帝等郭子言走后,其端了桌案上的热茶,轻轻呷了一口,才让全顺去宣林然来觐见。
因着偏殿同御书房只隔了一道墙,宫里又安静的很。
所以林然这会儿坐了偏殿里,自然也就听见了御书房那边的动静。
一则房间里两人并未刻意压低声音,再者,这里是皇宫,楚帝在自己的地盘上说话,可不用顾忌任何人。
所以林然可是把两人谈话,囫囵吞枣的听了个遍。
这会儿其心里还有些着急。
不愧是圣上,仅从郭子言的考卷上,便想的那么远。
只是,林然对于圣上的安排,心里还有些其他想法。
不知一会儿轮到自己觐见时,要不要同圣上说上一说。
正在林然坐了圈椅里琢磨这事时,全公公从隔壁来了偏殿。
“探花郎,圣上宣您前去。”
“好,多谢公公过来一趟。”
林然跟着全公公身后,等人打开了御书房的一扇门,自己才躬身进了里面。
“参见圣上!”
林然这会儿规规矩矩的朝上首之人行礼,再不敢随意窥视圣颜。
“起吧。”
楚帝让人起身后,看着站于底下的年轻人,心里满意的很。
“林爱卿,不必将头垂那么低,咱们也不是没见过面。”
楚帝这会儿见底下的年轻人,头快要垂到了胸口,忍不住朝其打趣道。
林然自然是明白楚帝说的是殿试那会儿的事。
这会儿听到上首之人打趣自己,忍不住脸上带了笑。
低垂的头也慢慢抬了起来。
楚帝是很欣赏林然的,这会儿最后留了其觐见,自然是想好好同人说上一会儿话。
林然对于楚帝的提问是有问必答,两人也没直接说授官一事,而是聊起了其他事。
一通闲话家常后,君臣两人好似拉近了不少距离。
起码林然现在就觉得,楚帝是个非常有魅力的帝王。
理解年轻人,尊重臣子的想法,而且思想也很包容。
所以趁着眼下气氛融洽,林然主动提起了郭子言一事。
但其好在还没傻到直接将自己偷听两人的话说出来,只是侧面说了下二人关系。
“圣上,没想到我跟郭兄如此有缘分,当时我俩考试时,还在同一排。”
林然将郭子言一事讲与楚帝听,直听的楚帝也觉两人缘分不浅。
“郭爱卿之后可是要回到地方做一方县令的。”
林然讲了半天,楚帝这会儿终于将话头说到了此处。
林然心道来了!
“圣上,我听闻郭父在外海呆过,那这种稀有人才,咱们可要好好对待啊。”
“你所说之事我已经交与郭爱卿处理。”
楚帝自然明白林然的意思,郭父这种海上向导可是大楚第一人。
自己绝对会将人保护好了。毕竟之后的出海,还是要靠着这人。
林然听楚帝的意思,往后出海还会让郭父前往,但想到郭父的年龄,其还是将心中想法说了出来。
“圣上,我从前南下游学时,因着广南府一事,心中便有了对外海的一些看法。”
“不知能否同您说上一说。”
楚帝听闻林然这话,想到其一直有些奇奇思妙想,这会儿也来了兴趣。
想知道自己欣赏的年轻人,又有了什么新点子。
“圣上,我以为,郭父还是要出海的,但其不能仅当做向导一用。”
“从前广南府一事,让臣深刻的明白了,这世界上竟然不止大楚一个国家,咱们已经知道的,陆地上同我们接壤的便有北地那些小族,想来海外应当也有一方世界。”
林然御书房里讲与楚帝听得,无非是想让其对外海以外的国家早早有应对之策。
毕竟大楚眼下就是同北地小族都能打的有来有往,万一海上再有其他强国寻来,大楚到时岂不是还要面临别处的压力?
林然这话说出来,可是有理有据。
毕竟前些年广南府一事,便是很好的例子。
当时那小国的造船技术并不差,好在自己弄出来了土炮。
否则真要在海上打起来,谁胜胜负还是两说。
林然的话让楚帝心底沉了沉。
这事自己从前不是没想过,只是当时大楚最终还是打了胜仗,自己才将其搁置在了脑后。
但若真像林爱卿所说,海外还有强国,只怕大楚不一定还能有今次的好运。
因着林然这番话,御书房里的气氛也冷了下来。
全公公这会儿站了一旁,不由替林然捏了把汗。
这人是真敢说啊!
楚帝沉默了会,才抬头看向底下的年轻人。
“林爱卿,既然你想到了此处,可是也想到了应对办法?”
楚帝可不傻,不相信林然没有解决方法就敢在御前说这些。
“回圣上,我确实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楚帝:“说来听听。”
“咱们出海还是要出的,但是不能仅仅只是出去做生意,出海最重要的,还是要摸清附近海域还有哪些国家。”
“郭父既然在海外待了五年之久,想必应当是知道一些。”
“咱们可以先造船,造大船,让郭父带着郭兄一起出海。“”
“毕竟说实在的,郭父年龄大了,其必然没有年轻人灵活,在出海一事上,还是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
“郭兄完全可以子承父业,跟着郭父一起出海。”
“郭父负责做生意,郭兄则负责整理海外各个国家的信息。”
“替朝廷多了解海外诸国,让朝廷能提前加以防备。”
“当然,咱们也不能只是让手无寸铁的商人前往,大船上自然要配备武器装备与士兵保护。”
“若是哪个国家想对我们的人不利,咱们也能顺势扬我国威。”
林然最后一句话说完,楚帝看着底下的年轻人,忽然笑了出来。
“好,好,林爱卿说的好。”
林然这话说完,楚帝立时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果然是后生可畏啊!不愧是让自己欣赏的年轻人。
“至于渡口县,你可还有看法,也说与朕听一听。”
“关于渡口县一事,臣以为,朝廷还需借调广南府水师与造船工匠,加快渡口县的建设。”
楚帝听林然这话,立时明白,这是要朝廷尽快在莱阳府成立水师了。
林然在御书房里待了许久才出来,今日御书房里,君臣畅聊之下,可是将莱阳府以后的发展都提前定好了。
从宫里出来后,林然也知道了自己以后的去处。
没想到楚帝对自己如此重视,相比庶吉士们的六部观政。
楚帝直接便给了其实权,并将人首先发配去了工部。
楚帝的原话是:林爱卿你的才华该是要全都发挥出来才好。
所以林然以后不仅要先去工部待半年,其后面还要六部轮转。
至于具体轮转几年,还要看后面楚帝的安排……
今年的进士授官,完全是楚帝做了决定。
往年的前三名,先是要进翰林院历练一番,但今年楚帝除了将状元放了翰林院里,郭子言与林然却另外做了安排。
这会儿两人正跟着传旨太监全公公,走在进宫的路上。
别看全公公是楚帝身边第一人,但眼下其跟着两位新科进士跟前,却没任何派头。
虽然宦官也是官,但全公公心里明白,自己这品阶,管着些手底下的孩子们还是那么个事,对着这些圣上看中的人,可不兴自抬身价。
因此,等林郭两人有些忐忑的向全公公打听情况时。
全顺也是耐着性子回话。
“两位别怕,圣上既然另有安排,想必该是要重用您二位。”
全公公这话说出来,林郭两人可算是松了口气。
毕竟大楚开国以来,还真没有皇帝将榜眼与探花,从翰林院里摘出来的先例。
等两人到了御书房前,郭子言先一步进了里面,林然则是在偏殿等待。
郭子言进了御书房后,先给楚帝请了安,随后才起身聆听圣训。
楚帝自打人进了殿里,直接便开始向其问起出海一事。
说起来楚帝为何对出海这事上心,还是因为之前广南府之事。
广南府发现的大岛礁,如今朝廷过去的人,已经从上面开采出金矿,这些金矿正源源不断的充实着国库。
楚帝从这事上看到了出海的好处,毕竟没人会嫌钱多。
因此,今日叫了郭子言来,主要还是问询海外一事。
郭子言没想到圣上对外海也抱有跟自己同样的想法。
一时心里高兴不已,父亲终于有救了。
“回圣上,我所有对外海的了解,全都来自我的父亲。”
“我父曾经在海外生活过五年之久,且海外航线,也是其首先发现的。”
郭子言将父亲搬了出来,并详细讲了父亲的事。
楚帝没想到这其中还掺杂了地方官为祸百姓一事。
“郭卿可愿去渡口县做知县?”
楚帝之所以想要郭子言从翰林院出来,也是想让其大力发展渡口县。
将渡口县作为大楚另一处通往外海的起始点。
郭子言听闻,自然是叩头谢恩。
虽然留在翰林院能让自己以后上升的更快,但眼下,还是父亲性命重要。
郭子言从御书房出来时,心里一直以来压着的巨石,终于卸了下来。
楚帝等郭子言走后,其端了桌案上的热茶,轻轻呷了一口,才让全顺去宣林然来觐见。
因着偏殿同御书房只隔了一道墙,宫里又安静的很。
所以林然这会儿坐了偏殿里,自然也就听见了御书房那边的动静。
一则房间里两人并未刻意压低声音,再者,这里是皇宫,楚帝在自己的地盘上说话,可不用顾忌任何人。
所以林然可是把两人谈话,囫囵吞枣的听了个遍。
这会儿其心里还有些着急。
不愧是圣上,仅从郭子言的考卷上,便想的那么远。
只是,林然对于圣上的安排,心里还有些其他想法。
不知一会儿轮到自己觐见时,要不要同圣上说上一说。
正在林然坐了圈椅里琢磨这事时,全公公从隔壁来了偏殿。
“探花郎,圣上宣您前去。”
“好,多谢公公过来一趟。”
林然跟着全公公身后,等人打开了御书房的一扇门,自己才躬身进了里面。
“参见圣上!”
林然这会儿规规矩矩的朝上首之人行礼,再不敢随意窥视圣颜。
“起吧。”
楚帝让人起身后,看着站于底下的年轻人,心里满意的很。
“林爱卿,不必将头垂那么低,咱们也不是没见过面。”
楚帝这会儿见底下的年轻人,头快要垂到了胸口,忍不住朝其打趣道。
林然自然是明白楚帝说的是殿试那会儿的事。
这会儿听到上首之人打趣自己,忍不住脸上带了笑。
低垂的头也慢慢抬了起来。
楚帝是很欣赏林然的,这会儿最后留了其觐见,自然是想好好同人说上一会儿话。
林然对于楚帝的提问是有问必答,两人也没直接说授官一事,而是聊起了其他事。
一通闲话家常后,君臣两人好似拉近了不少距离。
起码林然现在就觉得,楚帝是个非常有魅力的帝王。
理解年轻人,尊重臣子的想法,而且思想也很包容。
所以趁着眼下气氛融洽,林然主动提起了郭子言一事。
但其好在还没傻到直接将自己偷听两人的话说出来,只是侧面说了下二人关系。
“圣上,没想到我跟郭兄如此有缘分,当时我俩考试时,还在同一排。”
林然将郭子言一事讲与楚帝听,直听的楚帝也觉两人缘分不浅。
“郭爱卿之后可是要回到地方做一方县令的。”
林然讲了半天,楚帝这会儿终于将话头说到了此处。
林然心道来了!
“圣上,我听闻郭父在外海呆过,那这种稀有人才,咱们可要好好对待啊。”
“你所说之事我已经交与郭爱卿处理。”
楚帝自然明白林然的意思,郭父这种海上向导可是大楚第一人。
自己绝对会将人保护好了。毕竟之后的出海,还是要靠着这人。
林然听楚帝的意思,往后出海还会让郭父前往,但想到郭父的年龄,其还是将心中想法说了出来。
“圣上,我从前南下游学时,因着广南府一事,心中便有了对外海的一些看法。”
“不知能否同您说上一说。”
楚帝听闻林然这话,想到其一直有些奇奇思妙想,这会儿也来了兴趣。
想知道自己欣赏的年轻人,又有了什么新点子。
“圣上,我以为,郭父还是要出海的,但其不能仅当做向导一用。”
“从前广南府一事,让臣深刻的明白了,这世界上竟然不止大楚一个国家,咱们已经知道的,陆地上同我们接壤的便有北地那些小族,想来海外应当也有一方世界。”
林然御书房里讲与楚帝听得,无非是想让其对外海以外的国家早早有应对之策。
毕竟大楚眼下就是同北地小族都能打的有来有往,万一海上再有其他强国寻来,大楚到时岂不是还要面临别处的压力?
林然这话说出来,可是有理有据。
毕竟前些年广南府一事,便是很好的例子。
当时那小国的造船技术并不差,好在自己弄出来了土炮。
否则真要在海上打起来,谁胜胜负还是两说。
林然的话让楚帝心底沉了沉。
这事自己从前不是没想过,只是当时大楚最终还是打了胜仗,自己才将其搁置在了脑后。
但若真像林爱卿所说,海外还有强国,只怕大楚不一定还能有今次的好运。
因着林然这番话,御书房里的气氛也冷了下来。
全公公这会儿站了一旁,不由替林然捏了把汗。
这人是真敢说啊!
楚帝沉默了会,才抬头看向底下的年轻人。
“林爱卿,既然你想到了此处,可是也想到了应对办法?”
楚帝可不傻,不相信林然没有解决方法就敢在御前说这些。
“回圣上,我确实有些不成熟的想法。”
楚帝:“说来听听。”
“咱们出海还是要出的,但是不能仅仅只是出去做生意,出海最重要的,还是要摸清附近海域还有哪些国家。”
“郭父既然在海外待了五年之久,想必应当是知道一些。”
“咱们可以先造船,造大船,让郭父带着郭兄一起出海。“”
“毕竟说实在的,郭父年龄大了,其必然没有年轻人灵活,在出海一事上,还是需要培养更多的人才。”
“郭兄完全可以子承父业,跟着郭父一起出海。”
“郭父负责做生意,郭兄则负责整理海外各个国家的信息。”
“替朝廷多了解海外诸国,让朝廷能提前加以防备。”
“当然,咱们也不能只是让手无寸铁的商人前往,大船上自然要配备武器装备与士兵保护。”
“若是哪个国家想对我们的人不利,咱们也能顺势扬我国威。”
林然最后一句话说完,楚帝看着底下的年轻人,忽然笑了出来。
“好,好,林爱卿说的好。”
林然这话说完,楚帝立时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果然是后生可畏啊!不愧是让自己欣赏的年轻人。
“至于渡口县,你可还有看法,也说与朕听一听。”
“关于渡口县一事,臣以为,朝廷还需借调广南府水师与造船工匠,加快渡口县的建设。”
楚帝听林然这话,立时明白,这是要朝廷尽快在莱阳府成立水师了。
林然在御书房里待了许久才出来,今日御书房里,君臣畅聊之下,可是将莱阳府以后的发展都提前定好了。
从宫里出来后,林然也知道了自己以后的去处。
没想到楚帝对自己如此重视,相比庶吉士们的六部观政。
楚帝直接便给了其实权,并将人首先发配去了工部。
楚帝的原话是:林爱卿你的才华该是要全都发挥出来才好。
所以林然以后不仅要先去工部待半年,其后面还要六部轮转。
至于具体轮转几年,还要看后面楚帝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