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之,娶炮灰女配后的人生 > 第69章 为官之道

穿越之,娶炮灰女配后的人生 第69章 为官之道

    今日下午仅剩策论一场比赛。

    参加策论比赛的学子共十二名。今日策论场比赛的题目,由四家书院山长共同讨论后定下。

    因着举人们往上再进一步便是进士,若是成为进士后,也就能做官了。

    做官者,应当为民谋利,方才对得起寒窗苦读。

    所以山长们此次出的策论题便是:“问君该如何做官,如何做一名好官?”

    这题说白了就是要看学子们一但成为官身后,自己该有怎样的为官之道。

    场上十二名学子,拿到此次考题后,全都开始皱眉思索。

    说实话,大多数学子应当都有做官的愿望,但应当怎样做官这事,想来很多人从来没想过。

    天下读书人众多,许多人读书基本上都是走不到为官这一步。

    不说别人,就是场上这十二名学子,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做官的可能。

    有些学子或许就卡在了举人功名上。即使真有学子考中进士,能被派官者也不多。

    所以场中学子猛然看到这种题目,都有些不知所措。

    做官以后要干什么?这种问题是自己现下该想的事吗?

    林然不知别人是如何思考这题的,自己穿来大楚这些年,还真没想过这事儿。

    以前的自己,开启读书之路,完全是为了能在古代过上好的生活。

    但心里并没有一定要做官的概念。更何谈要如何做个好官。

    林然也是在看到题目的这一刻,才开始真正思考自己以后的人生路。

    自己要做官吗?倘若做官,那自己的为官之道又该是怎样的?

    策论场比赛的时间,相比其他场,时间上显然要长许多。

    但眼下场上学子们却都觉得,在短短一刻钟时间,就要思考自己整个人生该面对的问题。

    显然时间上很不够用。

    林然此刻坐了场内,沉下心来开始思索这题,今日这题也该算是自己直面人生的一场比赛。

    此时场上慢慢开始有学子拿起笔,开启本场策论的作答。

    “各位,看来咱们这题还是很有难度的啊,这些举子们好像都还没想过这事。”

    这会儿博雅书院的山长笑得幸灾乐祸!

    “这题出得好,也该让这些学子们适时叩问本心,认真思考将来之事。”

    苟山长沉声接了句。

    时间又过去半刻钟,场上学子都已开始答题,林然才将将整理完思绪,拿起桌案上的毛笔。

    问君该如何做官,如何做一名好官?

    答:“为官者,当清正廉洁,守心中正义。

    其一,需以民为本,民为邦本,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百姓安乐则国兴,故应察民生之苦乐,解民众之困厄。

    其二,不可贪墨钱财,一丝一缕皆民脂民膏,若染指财货,则失民心而身败名裂。

    其三,秉持公正,断狱讼之时,不偏私不枉法,使善者得其赏,恶者受其罚。

    其四,广纳贤言,朝堂之上,无论官职高低,皆有可取之处,听谏言而自省吾身,改己过而求进步。

    其五,重视教化,民智开则民风纯,建学堂,育人才,国家方有长远发展之根基。

    如此,方能称之为好官,不负圣恩,不愧于民。”

    林然洋洋洒洒写完自己所思所想,放下笔长舒一口气。

    今日这番思索于他而言已是收获颇丰,未来之路仿佛也在眼前逐渐清晰起来。

    林然停笔时,比赛时间也将将来到最后。

    这会儿有些学子已经早早答完,坐于桌案上闭眼休息。

    说实话,今日的策论考题,真真是给场上几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或许很多年后,在场几人成为官身后,也还能想起今日这一幕。

    不止场上参赛者,现在场外围观的百姓与学子们,心里也在思索着答案。

    百姓们大多数所想的是,自己所居之地能否出一好官。

    何为好官?

    在大家心里只要不贪污受贿,不欺压百姓,这便是一好官了。

    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底层百姓们在生存需求上都是很容易满足的。

    这场策论比赛答完后,考卷由四院山长共同批阅。

    四人批阅十二人考卷,一人也不过要看三张答题纸。

    几人阅卷很快,因为学子们是仓促面对这题,许多人的发挥并不好。

    这会儿林然的考卷正在文澜书院方山长手里。

    林然此次书院大比,前几日并没有参赛,除去今日算学出了风头,其真正在科举方面的实力,很多人并未看到。

    等文澜书院的方山长拿到林然的考卷时,却是看了许久。

    此子这篇策论卷在自己看来,答得是真的好,将自己的为官之道阐述的明明白白。

    其思路清晰,从立身开始,由多个方面表述了自身的为官之道。

    且言行间更是将自己做官的标准定的很高。

    若是所有学子在做官后都能依照这些标准,我大楚怎能不海晏河清!

    看过林然的考卷后,方山长心里已经认定,本场比赛的首名,应当出自自己手里了。

    等大家全都批阅完手里考卷,几人又相互调换考卷观看,稍后便能决定出名次。

    本场比赛,优异者其实有两名,且这两名学子,全都来自青云书院。

    另一张考卷得众位山长青睐的,便是谢青。

    谢青面对考题时,内心也多有触动。

    上一世自己为官时走得是中庸之道,在官场上,多是左右逢源。

    其实要自己来说,为官之道最保险的也确实是中庸之道。

    但有时候,做人做事如果一直随波逐流,便会很容易丧失本心。

    今次谢青在考卷上,便推翻了前世自己的作法,反而选择了跟随本心而为之。

    因此,这种直指本心的论调,也很得众位山长之心。

    眼下几人显然还是要从这两人中选一人。

    在一翻争执后,四人还是做出了选择,将名次写于纸条上,传给了下首等着公布名次的夫子手中。

    夫子拿到纸条后,随即来到考场中间,大声宣布今次策论场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