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 第306章 极限救援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第306章 极限救援

    骄阳似火,高悬于天际,炽热的光芒如万道金针,直直地刺向大地。

    然而,先帝皇陵之前,却是一片死寂,仿若被时间遗忘的角落。

    唯有那倒塌的巨石横七竖八地躺卧着,飞扬的尘土在半空中肆意弥漫,

    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这里曾经历的惊心动魄。

    皇陵的石门半掩着,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似是一位年迈的老者在痛苦地呻吟。

    周围的松柏在微风中瑟瑟发抖,枝头的乌鸦发出“呱呱”的叫声,更增添了几分阴森恐怖的气息。

    皇帝在魏公公的搀扶下,脚步踉跄地走从生门走出了皇陵。

    他的身形显得极为狼狈,龙袍上满是尘土和污渍,几缕头发凌乱地贴在额头上。

    脸上的慌乱尚未褪去,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恐与迷茫,

    每一步都踏得虚浮,仿佛踩在棉花上一般。

    “陛下,您没事吧?”魏公公紧跟其后,脸上满是关切之色。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还带着几分未散尽的惊恐。

    他紧紧地搀扶着皇帝,仿佛生怕一松手皇帝就会倒下。

    皇帝摆了摆手,面色尴尬,眼神闪烁不定,不敢直视周围众人。

    他定了定神,深吸一口气,清了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一些:

    “此次太子冒死来救朕,其心可嘉,朕深感欣慰。”

    说着,他目光缓缓扫过周围的皇子、大臣,像是在寻找着什么,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二皇子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他几步上前,脚步有些急切,声音因为焦急而微微发颤:

    “父皇,太子哥哥还在里面,我们该如何营救?”

    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甲深深陷入掌心,仿佛这样就能让自己镇定一些。

    皇帝眉头轻皱,微微低下头,沉吟片刻。

    他的手指在龙袍上轻轻敲击着,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缓缓开口道:“朕即刻安排人手全力营救,务必救出太子。

    ”话虽如此,可他微微躲闪的目光却让人捉摸不透,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和不安。

    救援队伍迅速集结,士兵们脱下铠甲,手持武器和救援工具,浩浩荡荡地开进皇陵。

    皇陵内,阴暗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腐臭味。

    墙壁上的火把闪烁不定,投下的阴影在地上不断晃动,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窥视。

    几天后,负责救援的将军一脸沮丧地跪在皇上面前。

    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铠甲上满是灰尘和血迹。

    他低着头,不敢抬头直视皇帝的眼睛,声音低沉地说道:

    “陛下,皇陵内机关重重,废墟又不断坍塌,

    救援进展极为艰难,太子生还的机会……实在渺茫。”

    皇帝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的眼神变得冰冷而锐利,紧紧地盯着他。

    他沉默许久,缓缓挥了挥手,语气有些疲惫:

    “起来吧,再想想办法。”

    可这话说得有气无力,透着明显的敷衍,眼神中闪过一丝如释重负的神情。

    又过了几日,朝堂之上,气氛压抑而凝重。皇帝坐在龙椅上,神色复杂。

    他的眼神中既有忧虑,又有一丝决绝。他扫了一眼台下的大臣,长叹一声:

    “太子为救皇室,丧命于皇陵,其忠心日月可鉴。

    朕决定,恢复太子之位。

    加封其为‘忠勇仁孝太子’‘护国贤王’,追封‘定邦公’,以彰其功绩。”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有大臣暗自摇头,心中明白这看似荣耀的加封,实则是皇上在为放弃救援找借口;

    也有大臣面露不满,却敢怒不敢言,只能将不满的情绪深埋在心底。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忍不住站出来,他双手抱拳,拱手进谏,神色忧虑:

    “陛下,太子生死未卜,此时加封追封,是否不妥?”

    他的声音虽然苍老,但却充满了坚定。

    皇帝脸色一沉,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语气强硬地说道:

    “朕意已决,无需多言。”

    他的目光扫视着朝堂,仿佛在警告众人不要再说废话。

    老臣无奈,只得缓缓退下,心中满是忧虑和无奈。

    消息传到民间,百姓们纷纷自发前往皇陵,献上花圈。

    一时间,皇陵前花圈堆积如山,人潮涌动。

    空气中弥漫着悲伤的气息,百姓们的脸上都写满了悲痛和惋惜。

    一位年轻的书生义愤填膺,他双手握拳,满脸愤慨地说道:

    “太子殿下一心为民,如今生死不明,皇上怎能如此轻易放弃?”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太子的敬佩和对皇帝的不满。

    一位老妇人抹着眼泪,满脸悲戚地说道:

    “是啊,这幽国若没了太子,可怎么办?”她的声音颤抖,充满了担忧和无奈。

    而在皇陵前,二皇子带着小公主和小皇子们,正奋力地搬运着碎石。

    二皇子满脸尘土,汗水湿透了衣衫,每一块肌肉都因用力而紧绷。

    他的眼神坚定而执着,仿佛只要有一丝希望,就不会放弃。

    “太子哥哥对我们恩重如山,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把他救出来!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二皇子咬着牙,大声喊道,声音在皇陵前回荡。他的声音充满了决心和力量。

    小公主双手磨出了血泡,鲜血染红了石块,但她却仍倔强地搬着石块,泪水和汗水交织在脸上:

    “太子哥哥,你快出来啊,我们好想你。”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充满了对太子的思念和担忧。

    小皇子年纪虽小,却也不甘示弱,小脸涨得通红,喘着粗气:

    “我相信太子哥哥一定还活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这时,一位大臣上前劝阻,他皱着眉头,语气有些急切:

    “二皇子,这都半个月过去了,太子殿下恐怕早已……

    您还是节哀顺变,莫要再白费力气了。”

    二皇子猛地转身,怒目而视,眼中布满血丝,他大声吼道:

    “住口!只要没见到太子哥哥的尸体,我就绝不相信他已经死了!

    你若怕累,就请回吧!”

    大臣被怼得满脸通红,灰溜溜地退下,心中满是尴尬和不满。

    夜幕降临,黑暗如一张巨大的帷幕,笼罩了皇陵。

    二皇子点起火把,火光在夜风中摇曳不定,映照着他们疲惫却坚定的脸庞。

    救援的队伍在火光中继续忙碌着,他们的身影在废墟上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坚定。

    京城中,皇帝坐在御书房内,望着窗外的明月,眉头紧锁。

    他的内心十分纠结,太子若活着回来,自己此前听信谗言、罢黜太子的事该如何收场;

    若太子不幸遇难,这皇位又该如何安排。

    “陛下,二皇子他们还在皇陵坚持救援。”

    魏公公轻声说道,打破了寂静。他的声音很轻,生怕惊扰了皇帝的思绪。

    皇帝微微一怔,沉默片刻后说道:“去,给他们送些物资和人手,让他们注意安全。”

    他的语气平淡,但眼神中却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日子一天天过去,救援仍在艰难地进行着。

    废墟下偶尔传来石块的滚落声,每一次都让众人心中一紧,可扒开石块后,却总是失望。

    众人心中的希望之火,在一次次的失望中,变得越来越微弱,但二皇子等人却从未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