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小说集世间百态 第33章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督脉病症治疗
热门推荐:
你惹她干嘛?军官老公护短还宠
亦是长生
我先天享乐圣体,反手就暴虐天骄
玄幻:重生配系统,我无敌很合理吧
庄神弄鬼
人在江湖:一个电力工程师的奇遇
末世:努力活的更好啊
唐奇谭
玄戟凌天,杀尽万族惊胆寒!
《孙思邈教我学针灸》督脉病症治疗
在中医这座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库中,经络穴位的学问深邃而神秘,其中督脉更是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督脉,被视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其循行路线贯穿人体的脊柱与头部,宛如一条连接生命能量的中轴线,对人体的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医庐里,弥漫着淡淡的药香,柔和的光线透过窗棂,洒在摆放整齐的药柜和诊疗台上。就在这片宁静之中,一阵痛苦的呻吟打破了平静。一位患者在家人的搀扶下,艰难地迈进医庐的门槛。他的身体微微佝偻,每迈出一步都显得极为吃力,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脸上满是痛苦之色。
孙思邈抬眸,目光中带着期许看向我,说道:“徒儿,这位患者的病症与督脉相关,你且运用所学,为他诊治一番,切不可慌乱,仔细辩证。”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迅速整理思路,走向患者。先是耐心地询问他的症状、发病时间、日常习惯以及过往病史,接着对他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观察面色、舌苔,聆听呼吸,触摸脉象等。经过一番细致的诊断,了解到他久患腰痛,且伴有下肢痿软无力,日常活动都受到极大限制,稍微活动便疼痛加剧,疲惫不堪。我判断这与督脉阳气不足,气血不畅密切相关。
于是,我决定先在患者的命门穴施针。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人体阳气的重要汇聚之处,对温补肾阳、强壮腰膝有着关键作用。我手持银针,手法轻柔地进针,缓缓刺入穴位,感受着针下的阻力变化,当达到合适的深度后,采用补法,以激发穴位的阳气。我运用捻转补法,缓慢而均匀地转动针柄,使针感向四周扩散。在操作过程中,我时刻关注患者的表情和反应,患者微微皱眉,我便放缓捻转的速度,并轻声询问他的感受,确保他能耐受。
接着,我又选取了腰阳关、委中、肾俞等穴位配合治疗。腰阳关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可祛寒除湿、温经通络。施针时,我让患者放松腰部,然后垂直进针,得气后,通过提插补法,让温热的针感在穴位处传递,仿佛将温暖的能量注入他的身体,驱散寒湿之邪。委中为膀胱经合穴,位于腘横纹中点,善治腰背疼痛。我精准找到穴位,运用提插泻法,快速地提插针体,以疏通经络,排除病邪,加强治疗效果。肾俞则能补肾益精、强健腰膝,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我采用补法,将针缓慢刺入穴位,然后轻轻捻转,激发穴位的补益作用,滋养肾脏,增强其功能。
经过数次针灸治疗,配合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指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腰部伸展和下肢力量训练,像缓慢的腰部扭转、抬腿练习等,每次锻炼都控制在适当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腰痛症状逐渐缓解,下肢力量也有所增强,从最初需要家人搀扶,到后来能逐渐正常行走。他感激地说:“我以为这辈子都要被这病痛折磨了,没想到你们给了我新的希望!”这次成功的治疗让我对督脉穴位的应用有了更多自信,也深刻体会到中医治疗的魅力。
正当我沉浸在这份喜悦与成就感中时,孙思邈双手快速结印,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光芒闪耀,十个和督脉相关的男女患者出现在医庐里。
第一位患者,面色苍白如纸,时常头痛眩晕,精神萎靡不振,连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都难以正常进行。经过仔细的诊断,我判断他是督脉气血不畅,清阳不升所致。头部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滋养,就如同大地得不到阳光雨露的润泽,生机渐渐枯萎。我先为他进行艾灸治疗,选取百会、神庭等穴位。将艾条点燃,保持距离穴位2 - 3厘米,让温热的气息缓缓渗透进穴位。艾灸百会时,能感觉到一股暖流从头顶向四周扩散,百会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是诸阳之会,艾灸此处有助于提升阳气,让阳气如阳光般照耀头部,改善头部气血供应;艾灸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可以调节头部的经络气血,驱散头部的阴霾,缓解头痛眩晕。在艾灸过程中,患者逐渐放松下来,他说能感觉到头部有一股暖流在流动,疼痛似乎也减轻了一些。同时,我建议他多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升阳作用的食物,如山药、红枣、小米等。可以将山药和红枣一起煮粥,每天早晚食用,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小米健脾和胃,三者搭配,既能滋补身体,又有助于提升阳气,改善头痛眩晕的症状。
第二位患者,被失眠多梦所困扰,入睡困难,常常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进入梦乡。即使好不容易睡着了,也会频繁醒来,梦境纷扰。白天精神不振,头晕脑胀,影响工作和生活。我采用了按摩的方法。先让患者平躺在床上,放松身心,闭上眼睛,深呼吸几次,放下心中的杂念。我用手指轻轻点揉他的印堂、神庭、百会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3 - 5分钟。点揉印堂时,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气血汇聚,轻轻按压可疏通局部气血;点揉神庭穴,沿着穴位周围缓慢打圈,刺激穴位,激发其调节作用;点揉百会时,用指腹轻轻按压,让患者感受穴位处的酸胀感,以促进头部的气血循环,调节神经系统。按摩过程中,患者渐渐闭上眼睛,呼吸也变得平稳,仿佛进入了一种宁静的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按摩,他的失眠症状有了明显改善,每天都能睡个好觉,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
第三位患者,长期被便秘所折磨,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如羊屎,每次排便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十分痛苦。肠道就像一条堵塞的河道,垃圾和废物无法顺畅排出。我除了在长强、大肠俞等穴位施针外,还建议他每天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蜂蜜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香蕉等。施针时,在长强穴采用斜刺的方法,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 - 1寸,得气后,运用捻转补法,刺激肠道蠕动,长强穴位于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是督脉的起始穴位,刺激此处可激发阳气,促进肠道的传导功能;大肠俞则直刺0.8 - 1.2寸,位于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采用提插泻法,以清热利湿、通调大肠腑气。同时,我教他一些简单的腹部按摩方法,以促进肠道蠕动。让他仰卧位,用手掌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 - 1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就像给肠道做一次温柔的按摩,帮助它恢复正常的蠕动节奏。
第四位患者,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即使在温暖的季节里,手脚也总是冰凉的,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是肾阳不足的典型表现。肾脏就像人体的火炉,肾阳不足,火炉的火力就会减弱,身体就会失去温暖。我在命门、关元等穴位艾灸,温补肾阳。将艾灸盒放置在命门和关元穴位上,每次艾灸15 - 20分钟,使温热的药力渗透到穴位深处。命门是人体阳气的根本,艾灸命门可激发肾中阳气,让肾脏的火炉重新燃烧起来;关元为任脉穴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与督脉相呼应,艾灸关元能培补元气、温肾固精。并推荐他食用羊肉、核桃等温热性食物。可以将羊肉与当归、生姜一起炖煮,做成当归生姜羊肉汤,每周食用2 - 3次,羊肉性温热,能补肾助阳,当归养血活血,生姜温中散寒,三者搭配,既能温暖身体,又能滋补肾脏。
第五位患者,是一位女性,月经不调、痛经,每次月经期间腹部疼痛难忍,脸色苍白,冷汗淋漓,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情绪也受到很大影响,变得烦躁不安。我在腰阳关、次髎等穴位施针,调理气血。在腰阳关直刺0.5 - 1寸,采用提插补法,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腰阳关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此处受寒邪侵袭,会导致气血凝滞,引发痛经;次髎则直刺1 - 1.5寸,位于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运用捻转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同时,建议她经期前后喝红糖姜水,注意保暖。可以用红糖和生姜煮水,每天饮用2 - 3次,红糖性温,能补血活血,生姜散寒止痛,两者搭配,可暖宫散寒、缓解痛经。在月经期间,让她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第六位患者,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在工作中频繁出错,严重影响了他的职业发展和自信心。大脑就像一台运转的机器,缺乏能量和保养,就会出现故障。我按摩其百会、四神聪等穴位,改善脑部供血。用手指指腹分别点揉百会和四神聪穴位,每个穴位按摩3 - 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度。百会为诸阳之会,按摩百会可提升阳气,醒脑开窍,让大脑重新充满活力;四神聪位于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处,按摩四神聪能增强记忆力、改善注意力,就像给大脑的各个角落注入活力。还建议他多吃黑芝麻、桂圆等补脑食物。可以将黑芝麻炒熟后研磨成粉,每天早晚各食用一勺,黑芝麻富含营养,能滋养肝肾、益精养血;或用桂圆干泡水饮用,桂圆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以滋养大脑、提高记忆力。同时,建议他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第七位患者,癫痫反复发作,发作时突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场面十分吓人,家人十分担忧。癫痫就像身体里的一场风暴,随时可能爆发,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我在大椎、筋缩等穴位施针,配合艾灸,调节督脉气血。在大椎穴直刺0.5 - 1寸,大椎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得气后,采用提插泻法,以清热熄风、醒脑开窍,大椎是人体阳气汇聚之处,刺激此处可调节阳气,平息内风;筋缩穴向上斜刺0.5 - 1寸,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运用捻转泻法,平肝熄风、解痉止搐。施针后,在大椎和筋缩穴位上进行艾灸,每次艾灸10 - 15分钟,以温通经络、扶正祛邪。同时,叮嘱其避免情绪激动,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因为情绪波动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都可能诱发癫痫发作。建议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第八位患者,痔疮出血,肛门疼痛,坐立难安,连日常的行走和坐下都成了一种折磨。肛门周围的血管就像膨胀的气球,随时可能破裂出血。我在长强、承山等穴位施针,清热利湿。在长强穴采用斜刺法,得气后运用捻转泻法,以清利湿热、消肿止痛,长强穴靠近肛门,刺激此处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承山穴直刺1 - 2寸,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采用提插泻法,疏导膀胱经气、凉血止血。并建议他多吃粗粮,如玉米、燕麦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可以每隔1 - 2小时起身活动10 - 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痔疮症状。同时,建议他每天用温水坐浴15 - 20分钟,清洁肛门周围,缓解疼痛和肿胀。
第九位患者,项强背痛,颈部和背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仿佛被绳索紧紧束缚,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连转头、弯腰等简单的动作都难以完成。我按摩其风府、大椎等穴位,放松肌肉。用拇指指腹点揉风府穴,力度适中,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点揉3 - 5分钟,风府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可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用手掌大鱼际在大椎穴及其周围进行揉按,每次揉按5 - 10分钟,大椎为阳气汇聚之处,揉按此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还建议他进行颈部拉伸运动,如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旋转等,每个动作重复10 - 15次,每天进行2 - 3次,以改善颈部和背部的活动功能。同时,提醒他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弯腰,减轻颈部和背部的压力。
第十位患者,遗尿、尿频,尤其是夜间频繁起夜,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困扰许久。肾脏和膀胱的功能就像一个漏水的容器,无法正常储存尿液。我在关元、中极等穴位艾灸,固摄肾气。将艾灸条点燃后,在关元和中极穴位上方2 - 3厘米处进行悬灸,每次艾灸15 - 20分钟,以温热不烫为度。关元为人体元气汇聚之处,艾灸关元可补肾培元、固涩止遗;中极是膀胱的募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艾灸中极能调节膀胱功能、固摄尿液。同时,建议他睡前少喝水,进行提肛运动。每天进行3 - 4组提肛运动,每组收缩肛门3 - 5秒,然后放松,重复10 - 15次,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遗尿和尿频症状。还建议他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注意腰部和腹部的保暖。
在孙思邈的悉心指导下,我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针刺、艾灸、按摩、食疗等方法。每一次治疗,都是一次与疾病的较量,也是一次对中医知识的实践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比如患者对治疗的恐惧和不信任,病情的反复和复杂,但我始终没有放弃,不断调整治疗方案,耐心地与患者沟通和交流。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督脉在调节人体阳气、治疗疾病方面的关键作用,也更加坚定了我在中医道路上探索的决心。我深知,作为一名医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颗关爱患者的心,用自己的所学,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每一位患者的康复,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鞭策,让我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为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中医这座博大精深的智慧宝库中,经络穴位的学问深邃而神秘,其中督脉更是起着关键的调节作用。督脉,被视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其循行路线贯穿人体的脊柱与头部,宛如一条连接生命能量的中轴线,对人体的健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医庐里,弥漫着淡淡的药香,柔和的光线透过窗棂,洒在摆放整齐的药柜和诊疗台上。就在这片宁静之中,一阵痛苦的呻吟打破了平静。一位患者在家人的搀扶下,艰难地迈进医庐的门槛。他的身体微微佝偻,每迈出一步都显得极为吃力,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脸上满是痛苦之色。
孙思邈抬眸,目光中带着期许看向我,说道:“徒儿,这位患者的病症与督脉相关,你且运用所学,为他诊治一番,切不可慌乱,仔细辩证。”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迅速整理思路,走向患者。先是耐心地询问他的症状、发病时间、日常习惯以及过往病史,接着对他进行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观察面色、舌苔,聆听呼吸,触摸脉象等。经过一番细致的诊断,了解到他久患腰痛,且伴有下肢痿软无力,日常活动都受到极大限制,稍微活动便疼痛加剧,疲惫不堪。我判断这与督脉阳气不足,气血不畅密切相关。
于是,我决定先在患者的命门穴施针。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人体阳气的重要汇聚之处,对温补肾阳、强壮腰膝有着关键作用。我手持银针,手法轻柔地进针,缓缓刺入穴位,感受着针下的阻力变化,当达到合适的深度后,采用补法,以激发穴位的阳气。我运用捻转补法,缓慢而均匀地转动针柄,使针感向四周扩散。在操作过程中,我时刻关注患者的表情和反应,患者微微皱眉,我便放缓捻转的速度,并轻声询问他的感受,确保他能耐受。
接着,我又选取了腰阳关、委中、肾俞等穴位配合治疗。腰阳关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可祛寒除湿、温经通络。施针时,我让患者放松腰部,然后垂直进针,得气后,通过提插补法,让温热的针感在穴位处传递,仿佛将温暖的能量注入他的身体,驱散寒湿之邪。委中为膀胱经合穴,位于腘横纹中点,善治腰背疼痛。我精准找到穴位,运用提插泻法,快速地提插针体,以疏通经络,排除病邪,加强治疗效果。肾俞则能补肾益精、强健腰膝,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我采用补法,将针缓慢刺入穴位,然后轻轻捻转,激发穴位的补益作用,滋养肾脏,增强其功能。
经过数次针灸治疗,配合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指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腰部伸展和下肢力量训练,像缓慢的腰部扭转、抬腿练习等,每次锻炼都控制在适当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的腰痛症状逐渐缓解,下肢力量也有所增强,从最初需要家人搀扶,到后来能逐渐正常行走。他感激地说:“我以为这辈子都要被这病痛折磨了,没想到你们给了我新的希望!”这次成功的治疗让我对督脉穴位的应用有了更多自信,也深刻体会到中医治疗的魅力。
正当我沉浸在这份喜悦与成就感中时,孙思邈双手快速结印,口中念念有词。刹那间,光芒闪耀,十个和督脉相关的男女患者出现在医庐里。
第一位患者,面色苍白如纸,时常头痛眩晕,精神萎靡不振,连日常的工作和生活都难以正常进行。经过仔细的诊断,我判断他是督脉气血不畅,清阳不升所致。头部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滋养,就如同大地得不到阳光雨露的润泽,生机渐渐枯萎。我先为他进行艾灸治疗,选取百会、神庭等穴位。将艾条点燃,保持距离穴位2 - 3厘米,让温热的气息缓缓渗透进穴位。艾灸百会时,能感觉到一股暖流从头顶向四周扩散,百会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的中点处,是诸阳之会,艾灸此处有助于提升阳气,让阳气如阳光般照耀头部,改善头部气血供应;艾灸神庭穴,位于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可以调节头部的经络气血,驱散头部的阴霾,缓解头痛眩晕。在艾灸过程中,患者逐渐放松下来,他说能感觉到头部有一股暖流在流动,疼痛似乎也减轻了一些。同时,我建议他多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益气、升阳作用的食物,如山药、红枣、小米等。可以将山药和红枣一起煮粥,每天早晚食用,山药健脾益胃、滋肾益精,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小米健脾和胃,三者搭配,既能滋补身体,又有助于提升阳气,改善头痛眩晕的症状。
第二位患者,被失眠多梦所困扰,入睡困难,常常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进入梦乡。即使好不容易睡着了,也会频繁醒来,梦境纷扰。白天精神不振,头晕脑胀,影响工作和生活。我采用了按摩的方法。先让患者平躺在床上,放松身心,闭上眼睛,深呼吸几次,放下心中的杂念。我用手指轻轻点揉他的印堂、神庭、百会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摩3 - 5分钟。点揉印堂时,用拇指指腹轻轻按压,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印堂位于两眉之间,此处气血汇聚,轻轻按压可疏通局部气血;点揉神庭穴,沿着穴位周围缓慢打圈,刺激穴位,激发其调节作用;点揉百会时,用指腹轻轻按压,让患者感受穴位处的酸胀感,以促进头部的气血循环,调节神经系统。按摩过程中,患者渐渐闭上眼睛,呼吸也变得平稳,仿佛进入了一种宁静的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按摩,他的失眠症状有了明显改善,每天都能睡个好觉,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
第三位患者,长期被便秘所折磨,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如羊屎,每次排便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十分痛苦。肠道就像一条堵塞的河道,垃圾和废物无法顺畅排出。我除了在长强、大肠俞等穴位施针外,还建议他每天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温蜂蜜水,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芹菜、香蕉等。施针时,在长强穴采用斜刺的方法,针尖向上与骶骨平行刺入0.5 - 1寸,得气后,运用捻转补法,刺激肠道蠕动,长强穴位于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是督脉的起始穴位,刺激此处可激发阳气,促进肠道的传导功能;大肠俞则直刺0.8 - 1.2寸,位于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采用提插泻法,以清热利湿、通调大肠腑气。同时,我教他一些简单的腹部按摩方法,以促进肠道蠕动。让他仰卧位,用手掌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环形按摩腹部,每次按摩10 - 1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就像给肠道做一次温柔的按摩,帮助它恢复正常的蠕动节奏。
第四位患者,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即使在温暖的季节里,手脚也总是冰凉的,稍微活动一下就气喘吁吁,是肾阳不足的典型表现。肾脏就像人体的火炉,肾阳不足,火炉的火力就会减弱,身体就会失去温暖。我在命门、关元等穴位艾灸,温补肾阳。将艾灸盒放置在命门和关元穴位上,每次艾灸15 - 20分钟,使温热的药力渗透到穴位深处。命门是人体阳气的根本,艾灸命门可激发肾中阳气,让肾脏的火炉重新燃烧起来;关元为任脉穴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与督脉相呼应,艾灸关元能培补元气、温肾固精。并推荐他食用羊肉、核桃等温热性食物。可以将羊肉与当归、生姜一起炖煮,做成当归生姜羊肉汤,每周食用2 - 3次,羊肉性温热,能补肾助阳,当归养血活血,生姜温中散寒,三者搭配,既能温暖身体,又能滋补肾脏。
第五位患者,是一位女性,月经不调、痛经,每次月经期间腹部疼痛难忍,脸色苍白,冷汗淋漓,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情绪也受到很大影响,变得烦躁不安。我在腰阳关、次髎等穴位施针,调理气血。在腰阳关直刺0.5 - 1寸,采用提插补法,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腰阳关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此处受寒邪侵袭,会导致气血凝滞,引发痛经;次髎则直刺1 - 1.5寸,位于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2骶后孔处,运用捻转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同时,建议她经期前后喝红糖姜水,注意保暖。可以用红糖和生姜煮水,每天饮用2 - 3次,红糖性温,能补血活血,生姜散寒止痛,两者搭配,可暖宫散寒、缓解痛经。在月经期间,让她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第六位患者,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在工作中频繁出错,严重影响了他的职业发展和自信心。大脑就像一台运转的机器,缺乏能量和保养,就会出现故障。我按摩其百会、四神聪等穴位,改善脑部供血。用手指指腹分别点揉百会和四神聪穴位,每个穴位按摩3 - 5分钟,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度。百会为诸阳之会,按摩百会可提升阳气,醒脑开窍,让大脑重新充满活力;四神聪位于百会前后左右各1寸处,按摩四神聪能增强记忆力、改善注意力,就像给大脑的各个角落注入活力。还建议他多吃黑芝麻、桂圆等补脑食物。可以将黑芝麻炒熟后研磨成粉,每天早晚各食用一勺,黑芝麻富含营养,能滋养肝肾、益精养血;或用桂圆干泡水饮用,桂圆补益心脾、养血安神,以滋养大脑、提高记忆力。同时,建议他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第七位患者,癫痫反复发作,发作时突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意识丧失,场面十分吓人,家人十分担忧。癫痫就像身体里的一场风暴,随时可能爆发,给患者和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我在大椎、筋缩等穴位施针,配合艾灸,调节督脉气血。在大椎穴直刺0.5 - 1寸,大椎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得气后,采用提插泻法,以清热熄风、醒脑开窍,大椎是人体阳气汇聚之处,刺激此处可调节阳气,平息内风;筋缩穴向上斜刺0.5 - 1寸,位于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运用捻转泻法,平肝熄风、解痉止搐。施针后,在大椎和筋缩穴位上进行艾灸,每次艾灸10 - 15分钟,以温通经络、扶正祛邪。同时,叮嘱其避免情绪激动,规律作息,保持心情舒畅,因为情绪波动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都可能诱发癫痫发作。建议他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第八位患者,痔疮出血,肛门疼痛,坐立难安,连日常的行走和坐下都成了一种折磨。肛门周围的血管就像膨胀的气球,随时可能破裂出血。我在长强、承山等穴位施针,清热利湿。在长强穴采用斜刺法,得气后运用捻转泻法,以清利湿热、消肿止痛,长强穴靠近肛门,刺激此处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承山穴直刺1 - 2寸,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尖角凹陷处,采用提插泻法,疏导膀胱经气、凉血止血。并建议他多吃粗粮,如玉米、燕麦等,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可以每隔1 - 2小时起身活动10 - 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痔疮症状。同时,建议他每天用温水坐浴15 - 20分钟,清洁肛门周围,缓解疼痛和肿胀。
第九位患者,项强背痛,颈部和背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仿佛被绳索紧紧束缚,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连转头、弯腰等简单的动作都难以完成。我按摩其风府、大椎等穴位,放松肌肉。用拇指指腹点揉风府穴,力度适中,以局部产生酸胀感为度,每次点揉3 - 5分钟,风府位于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可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用手掌大鱼际在大椎穴及其周围进行揉按,每次揉按5 - 10分钟,大椎为阳气汇聚之处,揉按此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还建议他进行颈部拉伸运动,如颈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旋转等,每个动作重复10 - 15次,每天进行2 - 3次,以改善颈部和背部的活动功能。同时,提醒他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弯腰,减轻颈部和背部的压力。
第十位患者,遗尿、尿频,尤其是夜间频繁起夜,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困扰许久。肾脏和膀胱的功能就像一个漏水的容器,无法正常储存尿液。我在关元、中极等穴位艾灸,固摄肾气。将艾灸条点燃后,在关元和中极穴位上方2 - 3厘米处进行悬灸,每次艾灸15 - 20分钟,以温热不烫为度。关元为人体元气汇聚之处,艾灸关元可补肾培元、固涩止遗;中极是膀胱的募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艾灸中极能调节膀胱功能、固摄尿液。同时,建议他睡前少喝水,进行提肛运动。每天进行3 - 4组提肛运动,每组收缩肛门3 - 5秒,然后放松,重复10 - 15次,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改善遗尿和尿频症状。还建议他避免食用生冷食物,注意腰部和腹部的保暖。
在孙思邈的悉心指导下,我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针刺、艾灸、按摩、食疗等方法。每一次治疗,都是一次与疾病的较量,也是一次对中医知识的实践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挑战,比如患者对治疗的恐惧和不信任,病情的反复和复杂,但我始终没有放弃,不断调整治疗方案,耐心地与患者沟通和交流。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督脉在调节人体阳气、治疗疾病方面的关键作用,也更加坚定了我在中医道路上探索的决心。我深知,作为一名医者,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颗关爱患者的心,用自己的所学,为更多的人解除病痛。每一位患者的康复,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鞭策,让我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医术,为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