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61:我赶山御兽带全家吃肉! > 第240章 记忆中的样子

重回61:我赶山御兽带全家吃肉! 第240章 记忆中的样子

    第二百四十一章

    吕彩兰又拉着唐素君坐下,仔细地问:“素君呐,你爹娘都喜欢啥?咱再想想,还有啥能带上的。”

    唐素君擦了擦眼泪,感动地说:“娘,您想得太周到了,我爹娘肯定会特别高兴的。”

    “他们就盼着能见到我,见到您这么好的婆婆,他们也会放心的。”

    有了儿媳妇这番话,吕彩兰更是彻底像被打了鸡血。

    “孩子等着!”

    说罢,吕彩兰便开始忙活起来,直接扭头去给兔舍卖嘴的李长贵也拉了回来。

    ……

    一番鼓捣,不到一天的时间,家里堆得满坑满谷。

    吕彩兰把晒得蓬松的棉被往樟木箱里塞时,李长贵正蹲在院门口给老母鸡褪毛。

    鸡血染红了青石板,唐素君举着搪瓷盆要接,被吕彩兰一把抢过去:“孩子你歇着!孕妇沾不得血光,去把柜顶那坛槐花蜜包上,给亲家带两罐。”

    看到吕彩兰这实在热情过头,唐素君不好意思。

    “娘,真的够了,我就回去报个平安就回来,带太多东西路上不方便。”

    “不方便啥!”吕彩兰往坛口糊油纸的手没停。

    “咱虽说穷,也不能让亲家觉得咱怠慢了。”

    她忽然想起什么,从针线筐里摸出个蓝布包,“对了,把你那些信都带上,路上慢慢看。”

    唐素君实在劝不住,只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李冬生。

    李冬生无奈苦笑,看着樟木箱里层层叠叠的物什直咋舌:“娘,您这是要搬家啊?”

    “搬家咋了?”吕彩兰把最后一双千层底塞进角落。

    “要不是去不成,我恨不得自己跑过去给……”

    “娘!”李冬生打断她,凑过去搂住吕彩兰忙个不停的手。

    “行了行了,您的好意我会替你传达的,我明早去公社开介绍信,你让素君歇着,这些粗活我来干,您歇会儿……”

    好说歹说,总算没让吕彩兰把整个家都给塞进去。

    第二天。

    天还没亮透。

    李冬生就揣着介绍信往县城赶。

    公社办公室还亮着灯,徐书记正就着煤油灯看文件。

    “徐书记!”

    徐长江见李冬生进来忙递过搪瓷缸:“冬生阿,来来来,坐!”

    “不坐了!”李冬生喘着气,“虎子昨天来过了吧?”

    徐书记笑了笑,“年轻人就是性急,干啥都着急。”

    说着,他从抽屉里掏出一封信纸,“给你开好了,去四九城要换两次车,介绍信有效期三天,路上抓紧。”

    “谢谢陆叔。”李冬生接过介绍信,突然想起什么,“对了,车票......”

    “车票的事我托人了。”徐书记往窗外看了眼,“老杨头家的儿子在县车队,说是有趟明早的加车,不过......”

    李冬生当即点头,“不会亏待人家,两斤粮票的事儿嘛!”

    “咳咳……”徐书记咳嗽了一声。

    李冬生尴尬的摸了摸口袋里准备好的粮票,正要说什么,就听见院子里传来吵嚷声。

    推开门,只见石虎正跟个戴袖章的年轻人拉扯:“我哥的介绍信是陆支书开的,你凭啥扣人!”

    “证件不全就想坐车?”年轻人晃着手里的车票,“公社介绍信要公社盖章,你这盖的是大队的!”

    李冬生赶紧上前:“同志,这是徐书记开的......”

    话没说完,就看见徐书记黑着脸从屋里出来:“小周,这是我亲自开的,有问题吗?”

    叫小周的年轻人一见徐书记,气焰顿时矮了半截:“书记……我这不按规矩办事嘛......”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徐书记把介绍信往桌上一拍。

    “李同志是咱们省的先进个人,为咱公社出了多少力!你要再为难他们,我明儿就去县革委会说道说道!”

    小周赔着笑把车票塞给李冬生:“误会误会,您拿好,明早七点发车。”

    李冬生无奈苦笑,人情这东西真是少了一点就寸步难行啊……

    ……

    回到家时,吕彩兰正往蓝布包袱里塞熟鸡蛋。见李冬生进门,忙不迭问:“介绍信拿到没?车票呢?”

    “都办妥了。”李冬生把车票和介绍信递给唐素君,“明早七点发车,得提前一个时辰到县城。”

    李冬生看着唐素君摸着车票上的油墨字,突然想起什么:“哎呦!忘了!咱娘让咱带了些多东西,我还没给爹娘买礼物呢!”

    “买啥礼物!”吕彩兰把包袱往炕上一扔,“你人回去就是最好的礼物。”

    她从柜底翻出个铁皮盒,“来,素君,把这个戴上。”

    盒子里躺着枚褪色的银镯子,内侧刻着“长命百岁”四个字。

    唐素君认得这是吕彩兰的陪嫁,忙推辞:“娘,这太贵重了......”

    “贵重啥!”吕彩兰硬把镯子套在她腕上,“你嫁过来时,我就该把这镯子给你,好好戴着,你是俺老李家媳妇。”

    唐素君羞涩的点了点头。

    李冬生见此,知道是自己多虑了,于是不再打扰这娘俩,一个人出门去了。

    刚走出门,就见到石虎蹲在门槛上啃玉米。

    石虎见李冬生出来忙问,“哥,都妥当没?”

    “都妥了。”李冬生踢了他一脚。

    “你小子别光吃,去收拾收拾,明早我们去县城。”

    “得嘞!”石虎把玉米芯往地上一扔,“我这就去给轮胎打气!”

    ……

    ……

    临行前一夜,当晚。

    夜色渐深,唐素君坐在油灯下整理信件。

    李冬生看着她微驼的背影,突然想起什么:“素君,把你爹当年送你的钢笔带上吧,他见了肯定高兴。”

    唐素君从木箱底层取出个天鹅绒盒子,钢笔的金笔尖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她轻轻拧开笔帽,在信纸上写了行字:“爹,娘,我们回来了。”

    窗外的槐树沙沙作响。

    夜已深了,道唐素君完全没有一点困意。

    她望着窗外的月亮,突然觉得这五年的等待,都化作了此刻的安宁。

    李冬生摸了摸唐素君微微隆起的肚子,那里正孕育着新的希望。

    “不用激动,该来的总会来。”

    “睡吧。”李冬生吹灭油灯,“明天还要早起。”

    黑暗中,唐素君往他怀里蹭了蹭:“冬生,你说爹娘会是什么样子?”

    李冬生把妻子冰凉的手焐在掌心:“会是你记忆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