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抢来空间跟傻子双双把家还 第42章 不简单的大丫
在院子里看热闹的村民们见已经分完了家,也渐渐地三五成群地散了。
不过付老爷子为了给孙子还赌债,把孙女给高价彩礼嫁给二婚头的事情已经传开了,村里讨论得沸沸扬扬的。
大伙们回到自家,还主动点起油灯,兴趣盎然地跟没去现场的家人们分享这一消息。
“天啊,这付家大房大儿子还真是飘了,居然敢去打牌赌钱?!败家啊!这要是在我家,我家老爷子肯定是要打断他的双腿!这一对比,我家儿子也不算混哩,就是懒了一些……”一个妇女幸灾乐祸地道。
她家儿子好吃懒做,手脚也有点不干净,邻居们颇有意见,村里那些大嘴巴总笑话他们家儿子没用,现在有了付家这败家子,她家儿子都能被少念叨很多。
“可不是,谁家的钱经得起赌鬼的折腾,那赌博跟鸦片一样会上瘾!我看啊,他那性子不会改的,就算还了这一次,还是会有下一次!以前我们家那远房表舅爷不就是,迷上了抽鸦片结果……”一个稍上了年纪的男人一副过来人的样子,摇头果断道。
“这家分了也好,瞧付家二房在他们手下讨生活过得,也就比村里那寡妇寡子的生活强一点点……”
“付老爷子也是老糊涂了!!一个孙子废了,还有其他孙子哩,非得宠着这么个糟心玩意儿!迟早其他孙子都不待见他们老两口……”
一碗水端不平很正常,可像付老爷子这么偏心的,村里也没有多少户人家,除了梁傻子那家丧良心的除外。
“可怜大丫那丫头了,造孽啊,被大房一家糟蹋的,抢走未婚夫,还要给他家儿子还赌债,嫁给个不知道大她多少岁的二婚头,还得做后妈!”
一个深有感触的妇女唏嘘道:“也幸好张小芳那人现在支棱起来了,以前面得人人都能欺负一把,为母则强啊这是……”
“欸,孩子他爹,你说我们家能不能也分出去……”他们家是家里老三,虽然老两口没有像付老爷子那么明显偏心大房,但多多少少也吃了不少亏的,现在见到付家成功分家,她心里也是蠢蠢欲动的。
“你想也别想!咱家爹妈还在哩,哪里能分家。更何况,大哥他们也没有要卖咱家闺女哩!”她男人白了她一眼,略生气的回道。
他就看不上付国强这窝囊种,任由自己媳妇儿闹分家,一个丫头片子算个啥,还能嫁到城里娶去哩,就他家不识好歹地跟长辈闹腾!
长辈还在,一般都不会分家,要是闹着分家就是不孝!他自认自己是个孝顺的,才不会做出闹分家的事,传出去丢脸的很!
“我……我就是说说而已,睡觉睡觉,明天还得下地干活。”妇女见她男人不赞同还一脸的凶样,就认怂了。
……
也有几个老一辈的不赞同付妈的做法,“她一个妇道人家,不敬长辈还敢说分家,大队长是糊涂了!破坏祖辈传下来的规矩!这古往今来,都是长者在不分家!以后下去了,看他们还怎么面对祖先们……”
“爷爷,现在是新时代了,老师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一个小姑娘忍不住回嘴说,她学校里的老师说现在男女平等,妇女也是同样能顶半边天,不比男人差多少。
“我看你是把脑袋学坏了!女娃娃还读什么书,以后不能读了,给我回来下地好好赚工分!”那长辈吹胡子瞪眼道。
“我不!!我爹妈都让我去读的……”小姑娘大声反驳后,就跑回了屋子,她是村里少有的独生女,爹妈都疼她得很,也有自己的主见,她才不信爹妈会不供她上学的。
不少人家也因付家分家一事意见不同,起了争执……
付妈可不管村里人会怎么看他们家,她现在高兴得很,招呼自家儿子把分得的粮食搬进自家屋里,以后他们就能自己做吃食,不用再看老两口脸色吃饭。
付玉兰对于能顺利成功分家,心情也是很不错的,不过还跟大房他们住一起,以后难免会有摩擦,也不是长久之计。
她现在兜里的钱也不少,对于分家后的日子并不担心,但她不着急现在就搬出去盖新房子。
估摸等她把婚事退了,这家人不是要取消分家就是要他们净身出户了,到时候再搬出去也不迟。
付妈支开了付爹,让他去菜地摘几颗青菜回来,转头拉着付玉兰的手,走到角落里悄声问:“闺女,你真的确定能把婚事退掉吗?”
付玉兰安抚地笑道:“妈,你就等着瞧吧,我自有办法让对方主动退。”
付妈拍了拍她的手,高兴又有些惭愧,“闺女,委屈你了……”
一旁跟着付妈的付玉珠,瞬间眼睛亮了起来,对哦,姐姐这么厉害,肯定有办法,不用嫁给别人当后妈吃苦的。
她难过的情绪随即一飞而空,转身跑去跟大哥分享这个好消息,她刚才可是看见了,大哥眼睛也是跟她一样红红的。
不一会,旁边房间也传来了两兄妹打闹说笑的声音……
付家分家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知情点也不例外。
大伙聚在一起唠嗑,就有人聊到了付家刚刚分家的事情。
最近一直忙着空间的董佳佳,听到这消息满眼的震惊,书里提到的付家,明明直到老两口相继去世才分的家,还差十几年呢。
大丫居然能把付家折腾到,现在就分了家,这重生的大丫不简单啊!
她忙找了个借口说是去上厕所,匆匆跑到旱厕,捏着玉佩进了空间,看着已经冒头的小麦苗,松了一口气,心里瞬间踏实很多。
不管重生的大丫多厉害,但她不知道书里剧情,她到手的空间应该不会有变卦,无论如何都会是她的底牌。
……
分家后,老两口怕出门被人指指点点,装病在家休息,而二房跟大房照常出工。
大房他们也想躲家里不上工,但不上工一天就少一天的工分,粮食本来就是堪堪够饱肚子,要是再偷懒不上工,怕是到年底连米汤都喝不上了。
不过付老爷子为了给孙子还赌债,把孙女给高价彩礼嫁给二婚头的事情已经传开了,村里讨论得沸沸扬扬的。
大伙们回到自家,还主动点起油灯,兴趣盎然地跟没去现场的家人们分享这一消息。
“天啊,这付家大房大儿子还真是飘了,居然敢去打牌赌钱?!败家啊!这要是在我家,我家老爷子肯定是要打断他的双腿!这一对比,我家儿子也不算混哩,就是懒了一些……”一个妇女幸灾乐祸地道。
她家儿子好吃懒做,手脚也有点不干净,邻居们颇有意见,村里那些大嘴巴总笑话他们家儿子没用,现在有了付家这败家子,她家儿子都能被少念叨很多。
“可不是,谁家的钱经得起赌鬼的折腾,那赌博跟鸦片一样会上瘾!我看啊,他那性子不会改的,就算还了这一次,还是会有下一次!以前我们家那远房表舅爷不就是,迷上了抽鸦片结果……”一个稍上了年纪的男人一副过来人的样子,摇头果断道。
“这家分了也好,瞧付家二房在他们手下讨生活过得,也就比村里那寡妇寡子的生活强一点点……”
“付老爷子也是老糊涂了!!一个孙子废了,还有其他孙子哩,非得宠着这么个糟心玩意儿!迟早其他孙子都不待见他们老两口……”
一碗水端不平很正常,可像付老爷子这么偏心的,村里也没有多少户人家,除了梁傻子那家丧良心的除外。
“可怜大丫那丫头了,造孽啊,被大房一家糟蹋的,抢走未婚夫,还要给他家儿子还赌债,嫁给个不知道大她多少岁的二婚头,还得做后妈!”
一个深有感触的妇女唏嘘道:“也幸好张小芳那人现在支棱起来了,以前面得人人都能欺负一把,为母则强啊这是……”
“欸,孩子他爹,你说我们家能不能也分出去……”他们家是家里老三,虽然老两口没有像付老爷子那么明显偏心大房,但多多少少也吃了不少亏的,现在见到付家成功分家,她心里也是蠢蠢欲动的。
“你想也别想!咱家爹妈还在哩,哪里能分家。更何况,大哥他们也没有要卖咱家闺女哩!”她男人白了她一眼,略生气的回道。
他就看不上付国强这窝囊种,任由自己媳妇儿闹分家,一个丫头片子算个啥,还能嫁到城里娶去哩,就他家不识好歹地跟长辈闹腾!
长辈还在,一般都不会分家,要是闹着分家就是不孝!他自认自己是个孝顺的,才不会做出闹分家的事,传出去丢脸的很!
“我……我就是说说而已,睡觉睡觉,明天还得下地干活。”妇女见她男人不赞同还一脸的凶样,就认怂了。
……
也有几个老一辈的不赞同付妈的做法,“她一个妇道人家,不敬长辈还敢说分家,大队长是糊涂了!破坏祖辈传下来的规矩!这古往今来,都是长者在不分家!以后下去了,看他们还怎么面对祖先们……”
“爷爷,现在是新时代了,老师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一个小姑娘忍不住回嘴说,她学校里的老师说现在男女平等,妇女也是同样能顶半边天,不比男人差多少。
“我看你是把脑袋学坏了!女娃娃还读什么书,以后不能读了,给我回来下地好好赚工分!”那长辈吹胡子瞪眼道。
“我不!!我爹妈都让我去读的……”小姑娘大声反驳后,就跑回了屋子,她是村里少有的独生女,爹妈都疼她得很,也有自己的主见,她才不信爹妈会不供她上学的。
不少人家也因付家分家一事意见不同,起了争执……
付妈可不管村里人会怎么看他们家,她现在高兴得很,招呼自家儿子把分得的粮食搬进自家屋里,以后他们就能自己做吃食,不用再看老两口脸色吃饭。
付玉兰对于能顺利成功分家,心情也是很不错的,不过还跟大房他们住一起,以后难免会有摩擦,也不是长久之计。
她现在兜里的钱也不少,对于分家后的日子并不担心,但她不着急现在就搬出去盖新房子。
估摸等她把婚事退了,这家人不是要取消分家就是要他们净身出户了,到时候再搬出去也不迟。
付妈支开了付爹,让他去菜地摘几颗青菜回来,转头拉着付玉兰的手,走到角落里悄声问:“闺女,你真的确定能把婚事退掉吗?”
付玉兰安抚地笑道:“妈,你就等着瞧吧,我自有办法让对方主动退。”
付妈拍了拍她的手,高兴又有些惭愧,“闺女,委屈你了……”
一旁跟着付妈的付玉珠,瞬间眼睛亮了起来,对哦,姐姐这么厉害,肯定有办法,不用嫁给别人当后妈吃苦的。
她难过的情绪随即一飞而空,转身跑去跟大哥分享这个好消息,她刚才可是看见了,大哥眼睛也是跟她一样红红的。
不一会,旁边房间也传来了两兄妹打闹说笑的声音……
付家分家的消息传遍了整个村,知情点也不例外。
大伙聚在一起唠嗑,就有人聊到了付家刚刚分家的事情。
最近一直忙着空间的董佳佳,听到这消息满眼的震惊,书里提到的付家,明明直到老两口相继去世才分的家,还差十几年呢。
大丫居然能把付家折腾到,现在就分了家,这重生的大丫不简单啊!
她忙找了个借口说是去上厕所,匆匆跑到旱厕,捏着玉佩进了空间,看着已经冒头的小麦苗,松了一口气,心里瞬间踏实很多。
不管重生的大丫多厉害,但她不知道书里剧情,她到手的空间应该不会有变卦,无论如何都会是她的底牌。
……
分家后,老两口怕出门被人指指点点,装病在家休息,而二房跟大房照常出工。
大房他们也想躲家里不上工,但不上工一天就少一天的工分,粮食本来就是堪堪够饱肚子,要是再偷懒不上工,怕是到年底连米汤都喝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