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七九,我要娶祖孙三代的女神 > 第124章 回旋镖

穿越七九,我要娶祖孙三代的女神 第124章 回旋镖

    这个档口是从一幢唐楼的一楼分隔出来的,未分隔前,一楼宽4.5米,深10.3米;

    为了出租,屋主把一楼隔出一条90公分的通道直达上二楼楼梯,档口宽度就变成了3.6米;

    又把隔出来的一楼一分为二,档口面积稍大,有18.6个平方,里面那间用于住人,只有15个平方多一点。

    里面那一间就租给了其他人,当时周知也想过把后面那间租过来给阿生、阿海两人住,可那租客说死都不转租。

    现在怎么变了性了?

    “怎么租到的?”周知好奇的问。

    “呃,七叔遇到他一个同学,那同学来和租客说说,不知怎么就租了。”

    “哦,这样啊。”租到就是好事,晚上也能看着点档口。

    周知指着那女仔问道:“这位是……?”

    “她、她……。”

    那女仔见叶发海半天说不出什么来?

    大大方方的说道:“我是陈凤兰,是叶发生的同学,听说你们档口还招人,我就来了。”

    嚯,这女仔的性格很冲闯啊,档口就是需要这样的人,阿海还是太腼腆了点。

    周知仔细打量了一下陈凤兰,留着运动头发型,皮肤有点黑,粗手大脚,一看就是平时经常劳动的;

    就是虽然谈不上很漂亮,但也不丑,人长得很精神;

    或许是刚才在整理货物用了力,脸蛋红彤彤的,自有一股劳动美。

    周知笑着点点头,“陈小姐,你好,我……。”

    话没说完,直接被陈凤兰堵住了;

    只听她爽朗的说:“同志,别叫我陈小姐,我不是什么地主资本家的小姐;我是劳动人民的女儿,你直接叫我陈凤兰,或者叫我阿兰、阿凤都行。”

    叶发海在一旁急得不行,连连给陈凤兰使眼色。

    周知真是太欣赏这种女仔了,穿越前那个大家都戴着面具生活的年代,极少能碰到这种泼辣爽朗性格的女人,;

    这种性格的人,如果有人带,将来大多能做出一番成就。

    便笑着道:“那行,我就叫你小凤吧。”

    陈凤兰不悦的说:“小凤?我看你还没我大,你怎么不叫我凤姐呢?”

    周知哈哈笑了起来,凤姐可不是随便能叫的,八字不够硬,是扛不住的;

    没见历史上叫凤姐的,可没几个好下场;

    李凤姐抱上正德皇帝龙腿,未来大有可期,却在回宫途中身亡;

    前些年网络红人凤姐,背井离乡、远避海外,才逃过劫难。

    “行行行,那我叫你阿凤。阿凤,那你晚上住什么地方?”

    陈凤兰一指后面,说道:“今早,阿荣让人来隔了半层楼出来,我住上面,阿发和阿海住下面。”

    “这,这短时间住一下还行,要是长时间住可不方便。”周知迟疑的说。

    “没什么不方便的,在家里和几个弟弟一间屋住了多少年了。”

    周知决定还是要在不远处另外租点房子,一个是考虑到男女混住确实不方便,你陈凤兰豪爽觉得不影响,但内向的阿海未必这样想;

    另外则是业务扩大以后还要招人,办公得有场所,员工住宿也得解决了;

    要是租到一幢唐楼,那就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等见到叶添荣再和他说这个事吧。

    继续问道:“那你们吃饭怎么办?”

    陈凤兰不以为意的说:“嗨,那有什么难的,阿荣说会弄个炉子来的。”

    “那行。你们先忙吧。对了,阿荣说没说哪天开张?”

    “周生,七叔说后天开张。”

    小透明叶发海终于说话了。

    “嗯,阿海,我先回宾馆,你和阿荣说,晚上大家一起吃个饭,让他找个饭店。”

    “好的,周生。”

    周知摆摆手,“你们忙吧。”

    说着便出了档口,背后传来陈凤兰的问话:“阿海,这个周生是干什么的?”

    ……

    次日早上九点,周知便已站在羊城宾馆大门口。

    直到十点多钟,才见到四个人东张西望的朝宾馆大门走来。

    领头的正是李银刚,周知便迎了上去。

    问道:“怎么这个时候才过来?火车晚点了吗?”

    李银刚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火车倒是没有晚点,我们找错了地方,找到白云宾馆去了。”

    周知更是奇怪,“地址我不是让我爸记在纸上给你吗?他没给?”

    “周叔给了,但是纸条在湘沙时被偷了。一开始是记得地名的,但是睡了两觉后就有点整混了。”

    周知有点哭笑不得,他还记得两三年前,他跑到穗城时给旅馆服务员编的谎话;

    说自己的同事在湘沙被人偷了,忙着抓小偷,就没赶上火车。

    这回旋镖现在砸到了李银刚头上。

    周知忍住笑,“走吧,先进去歇一会,洗把脸。”

    才进大门,就被服务员拦住,周知说带朋友搬点东西,顺利把人接了进酒店。

    几个京城来的,也被这富丽堂皇的装修镇住了,一路说话都是低声细语的。

    进了房间才放了开来。

    李银刚指着几人一一介绍,“周知,这几位都是我信得过的哥们。”

    指着最左边一个看上去很老实的壮实青年说:“这是闷三儿。”

    又指着中间很瘦的那青年,“这是麻杆儿。”

    最后指着最右边那个其貌不扬的青年,“这是面瓜。”

    这叫面瓜的青年仔细看了周知几眼。

    李银刚转手一指周知说道:“这是小唧鸟儿。”

    周知也是服了,都说京城人爱给人取外号,这是一点没错,介绍人都只介绍外号,不介绍名字;

    对着几人笑着点点头,转头问道:“那你的外号叫什么?”

    麻杆儿笑道:“这还用问?你看他样子就知道啊。”

    几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周知有点纳闷,看了半天,最后摇摇头,“我没看出来。”

    叫面瓜的那人说道:“他还能叫什么?长得弯腰驼背的,只能叫罗锅儿。”

    周知哈哈大笑起来,“只听过刘罗锅儿,还是第一次听到李罗锅儿。”

    李银刚黑着脸不做声。

    面瓜面不改色,慢吞吞的问:“小唧鸟儿,你先别笑,你以前是不是有个外号叫知了狗?三五班的。”

    周知面色一变,我艹,这丫绝对是以前的熟人或仇人。

    面色不善的问道:“你是谁?”

    “我是三二班王兴。”

    周知想了半晌,摇摇头:“不记得了。”确实是不记得了。

    面瓜王兴笑道:“不记得了?我手臂上可还有你咬的疤。”

    说着,一撸袖子,露出左上臂,指了指肱二头肌,细细一看,果然上面还有个淡淡的牙印。

    周知抓住面瓜胳膊搓了搓,见果然是真的疤痕;

    笑道:“不至于吧,不过是咬了一口就留下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