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穿越七九,我要娶祖孙三代的女神 > 第134章 姓韩的尾巴露出来了

穿越七九,我要娶祖孙三代的女神 第134章 姓韩的尾巴露出来了

    李银刚接着说道:“等到了晚上一点多,我和麻杆儿就悄悄翻墙进去,除了老头那间;

    正房和东厢房的门窗都捂得严严实实的,一丝缝隙都没有,门也锁得严严实实的;

    我们又不敢撬锁进去,怕惊动了他们。但凑近了闻闻,有股子粮店里的味道。”

    周知点点头,以姓韩的还有要拿钱堵住同伙的嘴的需求,又有仓管员的身份,周知不相信这丫的不动心?

    只是每年吃点损耗,都能让这丫的发达起来;

    要是再动点心思,一年弄上万只是洒洒水。

    看看<天下粮仓>里那些人,各种贪腐花招层出不穷,要是搞大发收拾不了了,就给你来个‘火龙烧仓’;

    这丫的或许不敢这么干,但小打小闹肯定是有的。

    周知沉思了一会问道:“那姓韩的是一个人去那里吗?他在那里呆了多长时间?”

    “嗯,他是自己骑着车去的。他是六点多进去的,大约9点才出来。”

    周知瞅了眼李银刚手腕,连块表都没有,难怪说时间都是说大概。

    伸手在书包里捣鼓一阵,从空间里拿了块电子表塞在李银刚手里;

    嫌弃道:“你们天天在高第街上串来串去,就不知道给自己买块表?”

    李银刚接过电子表,不好意思的说:“那两天事情太多,忙忘记了。这表看着比那街上的好,挺贵吧?”

    “正品货,当然贵……。”周知摆摆手。“别说表的事,那姓韩的车上带东西没有?”

    “这倒没有。”

    周知有点不解,这姓韩不带东西去,那屋子里的粮食味是从哪来的?

    还有那厮怎么一去就是两三个小时,吃饭也不能吃那么久啊?

    又问道:“那雨花胡同里住的人多不多?”

    李银刚摇摇头,“那胡同不过三四十米长,本就没有多少户人家,又有好几幢四合院都塌了,也就没住多少人。”

    “行,下午吃过饭,你带我去认认那个地方?”

    “好。然后,我们还发现那姓黄的这段时间出去的很频繁,但都是往医院去,面瓜有次跟得紧,看到他是去找骨科的什么专家去了。对了,还带着他儿子去了两次。”

    周知想了想,说道:“估计是想把他儿子的腿治好。其他的还打听到了什么?”

    李银刚抓抓头,“还有件事,你不是让……。”

    这时,有个一口东北话的汉子问道:“兄弟,你这牛仔裤怎么批的?还有这羊毛衫又是什么价?”

    李银刚立即站了起来,“哥们,咱们这里批货是按数量给价,比如这苹果牛仔裤;

    咱单卖的价格是32元一条,五条以下都是这个价,五到十条那就是二十五块六一条。”

    东北老乡撇撇嘴,“贵了,那边才15块一条。”

    周知听出这老乡是吉省的,操着一口吉省话上线了,拿起一条牛仔裤,递给东北老乡;

    “老乡,这苹果牛仔裤是香江那边的正牌货,你先摸摸这裤子的质量,看谁的手感更好?”

    翻开裤脚,让老乡看里面,“你再看看这布料厚度和密度,你试着撕撕看,是不是撕不动?我告诉你,这是正宗牛仔布,不是劳动布。”

    又指着那几颗纽扣,“还有这几颗铜扣上的图案,你看是不是压的特别清晰?一分钱、一分货,正品的牌子货就是要贵一点。”

    这点周知还真没忽悠老乡,这批苹果牛仔裤还真是香江过来的水货。

    东北老乡认真的看了看这条牛仔裤,挠挠头,“我知道你这货好,可是贵了我拿回去不好卖啊,一般牛仔裤一天就能卖五六条,这种贵的一天也就是一两条。”

    “兄弟,你卖衣服是摆摊啊,还是开店?”

    “那开店多费劲儿呐,我摆摊的。”

    周知化身居委会大妈,苦口婆心的劝道:“老乡,便宜货有便宜货的好处,但卖的人也多,你是不是没以前生意好了?”

    东北老乡像见了鬼似的,问道:“你咋知道的?我以前一天能卖十多条,现在少了一半多。”

    周知继续说道:“这不是很正常吗?卖衣服这行当,只要能搞到一两千块钱就能干起来;

    你现在卖的少,是因为卖衣服的人多了;听老弟一句劝,这次你回去弄个门脸,专门卖正品、卖精品;

    这一类人的市场还是很大的,你们那边企业多,工资高,这些人就是你的目标客户。”

    东北老乡被周知说懵了,嗫嚅了半晌,问道:“啥是目标客户?”

    呃,整猛了。

    周知顿了顿,“你想想啊,买十五块钱裤子的是什么人?是不是普通人?”

    老乡点点头。

    周知又接着说道:“那买一条裤子花百八十块的人有没有?”

    “那必须有啊。我们那嘎达有些人就是喜欢买贵的,千八百的亮丝梦特娇眼睛都不眨就买了,还是短袖的。”

    “对呀,这些舍得花大钱的人,就是你的客户,卖东西你要找准你的客户,你卖五条普通牛仔裤,才抵得上卖一条苹果牛仔裤赚的钱,你说你费那个劲儿干啥?”

    东北老乡沉思了半晌,摆摆手,“听不太懂,不过我觉得你说的还是有点道理。那啥苹果牛仔裤,给我拿五条去试试,真好卖了又来找你。”

    “要什么尺寸的?”

    “照我的身高拿三条,再照…。”说着,指了指身边路过的一位一米六五左右身高的女同志。

    “照那女同志的身高拿两条。”

    李银刚翻了一会,“老乡,你这身高的只有一条了,稍等一下,他们去拉货了,马上就来。”

    周知也指着凳子说:“老乡,坐着休息一会吧。”

    东北老乡把自己脚下的大包挪动了一下,一屁股坐了下来。

    “老弟,你这吉省话还差那么点意思,在我们那插过队?”

    周知笑了起来,“我这是说着玩的,我插队在晋山省。”

    接着又问道:“你们那嘎达接下来要冷了吧?”

    “备不住下月就开始冷了。”

    “那你们过冬穿的衣服主要穿什么?”

    东北老乡诧异的说:“大棉袄啊,还能穿什么?”

    “羽绒服不穿吗?”

    “那玩意挺贵,没多人买得起。”

    周知摇摇头笑道:“刚才我和你说的你都忘了。”

    东北老乡一拍脑瓜子,“嗨,还真是。你说的开店真能搞?”

    “能搞,要不信,你这次回去试试呗。”

    东北老乡点点头,低头想着什么,不再言语,又坐了几分钟。

    说道:“兄弟,我跟你打听个事。”

    周知笑眯眯的答道:“你说。”

    “你知道夕照胡同要怎么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