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 第51章 借诗出名!

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第51章 借诗出名!

    “啊!”

    潘凤惨叫一声,这下真引起了周围士兵的注意。

    “大帅!”

    那些人大喊一声后,就朝着潘凤冲了过来。

    ……

    北境,大秦帝国。

    在前两天李易的安排下,现在不少百姓都收到了一本古诗词。

    当然都只是一个小本,毕竟大秦才刚建立起来,资源还是很有限的,这种免费的东西也需控制成本。

    由于现在大秦帝国的百姓,大部分人都是原柔然部落的族人。

    即便是后面归顺的势力,照样是北境原部落。

    他们多数都是文盲,因此连任意一首完整的诗都读不出来,更别提理解其中的含义了。

    但负责发放书本的人,已经告诉他们要好好保管,后续会有文学老师来教他们。

    至于要不要来学,就纯属个人自愿,大秦朝廷不会有任何人强求。

    不过,李易此举像是做了筛选一般,让有一些曾经有机会读过书的人,一眼就看出这些诗词的含金量。

    这别说在整个北境,就算在全天下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特别是当他们得知,这书中诗词都是出自陛下手中时,所有人第一反应就是震惊。

    “真……真是没想到,陛下竟还有如此文采,原以为他是武神转世,没想到竟还是文曲星下凡!”

    “这些诗中的任意一句拿出来,都可以称得上是千古绝句!”

    说到这里,那些大秦子民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唉,不知道那大武皇帝怎么想的,居然曾经那般对待我们文武双全的陛下!”

    其实多数人都知道,武皇帝之所以将李易贬为庶民,就是因为后者丧失了武功。

    可这世上不一定要以武为尊,毕竟光凭武可治理不了国家,还必须要有文。

    正所谓以文治国,只有学识够高的人,才更能将国家治理起来。

    思绪至此,一些人眼中浮现出一抹憧憬。

    “有着陛下带领我们大秦,想必要不了多久,我们就能一同走向繁荣!”

    “到时候,武皇帝他后悔都来不及!”

    大秦一些文人都愤愤不平,他们觉得自己也该为大秦做点什么,只有都贡献出一份力,大秦才能更加强大。

    没多久,李易这边也得到消息,大秦不少文人都纷纷向朝廷申请,说要做私塾先生。

    这让他大喜。

    虽然他并不缺有学识的文人,来做大秦的教书先生,因为他每天能在领地技能中获得。

    可是,现在申请做大秦私塾先生的文人,都是原柔然或者其他部落的人。

    即便这些有学识的人确实不多,但他们能表态为大秦效力,说明他们真的想让大秦好起来。

    这同样也说明了,他的大秦建立的非常成功。

    他大秦子民已经开始团结起来,甚至有了信仰。

    “嗯,给这些人先找个合适的地方安顿下来,接下来加快建造私塾、书院的数量,尽快让他们上岗!”

    李易对面前的中年男人吩咐道,而对方就是暂任吏部尚书的呼延义。

    “臣遵旨!”

    那呼延义在应了一声后,就立即退下了。

    因为原来的柔然可汗聂无尽,一直学中原王朝的朝政制度。

    所以,他在将自己制定的大秦朝政制度实施下去时,也是非常的顺利。

    唯一不好的是,皇宫现在建造速度明明很快了,但至少也要一个月后才能建出来朝堂。

    而在这之前,他只能在自己所处的小院子里办公,就连平时让官员们开会,那也是在这个地方。

    至于开会的内容,就是处理朝政的杂事,说白了就是上早朝,只是不再朝堂上开会罢了。

    想着,这时典韦从外面走了进来。

    “陛下,杨将军求见!”

    “让他进来!”

    “是!”

    典韦回应后,就出去通知杨奇了。

    由于典韦更适合做一个保镖,所以李易就将他留在身边,做贴身侍卫。

    或许是怕他出意外,之前在他出去视察的时候,典韦一直都在暗中护着自己。

    说实话,即便他李易已经是大宗师,但每次看到典韦的时候,还是觉得安全感满满。

    不仅如此,近些日子他感受到,典韦身体的内力开始变得不稳定,似乎有将要突破成为大宗师的迹象。

    半分钟过去,杨奇从外面走了进来。

    他在对李易行了一礼后,便立即开口汇报。

    “陛下,末将派出的斥候已经传回消息,说匈奴大军预计只需两日,就要到达我们大秦边境的沙城!”

    “还有……郑国那边传来消息,郑国皇帝下令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正朝着大秦的方向赶来。”

    听言,李易神情并无太大变化。

    “呵呵,看来朕没有猜错,这郑国果然和匈奴联合起来了。”

    冷笑一声后,李易便直接下令。

    “让人继续盯紧他们,每隔四个时辰汇报一次敌军位置。”

    “是!”

    杨奇应了一声,同时见陛下如此的淡定,他的心里也十分的佩服。

    要知道,这郑国和匈奴加起来,就足足有七十万大军,还没有算其他一些蠢蠢欲动,打算一同对付他们大秦的势力。

    而他们大秦,现在连二十万正规军都没有。

    陛下却还能面不改色,这种心性其他帝王或领袖都没有。

    杨奇很相信陛下的能力,后者显然也胸有成竹。

    果不其然,接着李易的声音再次响起。

    “至于匈奴那边,他们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开始按计划行事,必须要将他们全部铲除!”

    由于敌军越来越近,李易也不得不放下悠闲的心情,将精力都投入到接下来的战争中。

    不管怎么说,敌人有这么多的兵力在,李易还是觉得谨慎一点更好。

    对于匈奴大军接近大秦的事情,几乎所有大秦百姓都已知晓,但他们却无任何的恐慌。

    因为上次他们陛下,灭二十万大军的事情,已经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

    看来战神不一定是当年的战神,但兵仙绝对是当年的兵仙,多数人都觉得有陛下在,不会有事的。

    可在这个时候,一位刚路过此地的他国秀才,见到大秦百姓的反应后,却感觉十分意外。

    “他们就这么相信李易吗?”

    当然,这话他不敢明着说,只能心中腹诽。

    不过他也不在意,自己只是从此地路过,见大秦的沙城还没封闭城门,就打算进来好好吃一顿。

    毕竟,他还要赶路去大武王朝参加诗会,所以必须要填饱肚子才行,顺便多买一点干粮备用。

    “嗯?那是什么?”

    那秀才正走着,突然看到前面一名大秦百姓的口袋里,掉出了一本蓝色的书。

    他并未声张,而是等对方走远之后,才上前将其捡起来。

    王秀这辈子最喜欢读书,所以就好奇的将书打开,看里面的内容。

    片刻后,他的眼神从疑惑变成震惊!

    “这……这些诗词也太绝妙了!”

    他忍不住感叹一声,即便只是看了书中诗词各一首,他就发现这是自己这辈子,接触过最高水准的诗词。

    接下来,他忍不住将其全部看了一遍,心脏跳动的速度一直在加快。

    直到看到最后一页,那一行小字后,他心中更是震惊的无以复加。

    “落笔人竟是李易!”

    他实在没有想到,那个以武闻名天下的李易,在诗词上还有如此高的造诣。

    接下来,他左右打听了一下,得知这是陛下前不久所作的诗,为的是以供他们大秦人学习。

    王秀心里突然浮现出一个想法,那便是现在这些诗词,还没从大秦流传出去。

    那他要是用这些诗词,以他的名义参加大武王朝诗会的话,恐怕很快就会名扬天下!

    他这辈子不甘平凡,做梦都想在史书上留名,无论用什么方式。

    因此,他觉得这是个大好的机会。

    “没错,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