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第64章 被骂小气的武皇帝!
热门推荐:
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
师弟,求你不要放过我
末世:战姬指挥官
女配快穿后,她风情万种
荒野淘金客
军婚火辣辣:白莲花她讹上黑阎王
废我圣子?我反手抱走魔教女帝!
从白胡子海贼团开始的怪物军团
都天神煞决
他这话一说出口,又有一人站出来附和。
“对,反正横竖我们都要死,还不如直接反了!”
“要是不这样做的话,到时手底下的将士们也要遭殃!”
说实话,他们这次吃了败仗事小,可最终狼狈的逃走事可就大了。
因为在大武的律法和军法中,士兵们只有战死,要是逃那无论什么原因都属于逃兵。
特别是在战败而逃的时候,那逃兵将会更加扎眼,到时他们带的四万士兵也不可能幸免。
他们先不说能不能保住一命,就算能也要被全部流放,或者被发配到边疆做苦力,今生不能再与他们的家人相见。
可要是造反就不同了,因为这次派出的军队可是有三十万人,这可是三十万个家庭。
现在战死了那么多士兵,朝廷也不可能知道有什么人已经战死,又有什么人逃走活着了。
就是这个原因,朝廷无法为难他们造反者的家人。
总不能乱做处罚,不然到时大武的百姓们,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将武皇帝淹死。
吕捕也正是看出了这点,所以打算说动剩下所有将士造反。
“行,那我们就反了!”
“不求荣华富贵,至少要先活下来,这样才能有以后!”
几人一拍即合,随即对在场所有士兵,做一些心理上的引导。
由于士兵们也清楚后果,更知道武皇帝的绝情,自己亲儿子都不放过,更别说他们这些小喽啰了。
因此,他们纷纷表示要反。
见到这一幕,吕捕也是非常的满意,随后开始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既然都已经反了,那肯定要占一块领地才行,不然等朝廷的平反大军杀过来,他们连个防守的阵地都没有。
“吕帅,那我们先攻占什么地方?”
吕捕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城池,嘴角微微翘起。
“这不近在眼前吗?”
“当然我们不需要攻,只需要占就行了。”
一听这话,周围一众将领似乎也明白了什么,索性先在此处歇一歇,等之后就以败军的身份,混入那座城池之中。
……
北境,大秦边境沙城。
正如李易预料那般,那些匈奴喀什变得沉得住气了,连续两天都没有选择攻城。
或者说,他们什么行动都没有。
全部退到了几十公里外,然后安营扎寨等待着。
李易十分清楚,他们在等郑国的军队,甚至还有其他北境实力的军队到,这样他们就能分几路一同攻打大秦。
可是李易并不慌张,因为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此时的他,站在沙城北城门的城墙上,见到一切都风平浪静后,就对着杨奇说道。
“呵呵,让城内的百姓吃好喝好就行,这些人还没有能力攻破沙城!”
“当然就算是大秦其他边境城池,同样也如此!”
李易之所以如此自信,当然他是有他自信的资本。
而且在他看来,敌人耽误的时间越久,那对他们大秦帝国来说就越有利。
他手底下的神机营和工匠们,现在没日没夜的制作、加工炸药,以及那些火器。
所以随着时间推迟的越长,他大秦的装备将会愈发充足。
他恨不得匈奴和其他的势力,能在外面等个几个月或一年,那时自己的军队才算是真正的壮大,无可匹敌。
如此一来,就算匈奴和郑国等势力不找上门,那他大秦军队也会主动找上他们。
身旁的聂莺,如今再次见到李易的自信之后,她并未有丝毫的怀疑。
就从对方之前给她透露的一部分计划中,她明白北境真的要有新的主人了,是整个北境的主人!
到时这里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比大武规模更大的霸主!
偷偷看了一眼李易后,聂莺不由暗叹道。
“相信那一天要不了多久了!”
……
另一边,大武王朝境内。
如今无论是大武东部,吴胜陈广领导的起义,还是东南地区那打着‘反武复楚’的起义军,他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攻占了周围不少的县、镇,而且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他们。
不过,比起打着‘反武复楚’口号的起义军,吴胜陈广这边反应更加强烈,愿意加入他们的人也更多。
毕竟吴胜这边宣传的思想,都是说让大武百姓过的更好。
另一方的起义军不同了,他们的目的可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复兴大楚王朝。
正因为如此,这支起义军壮大的速度,是完全比不上吴胜陈广那边。
现在双方其实都已经知晓,对方的存在,并且相互之间也传信试探过,但最终并未谈妥。
就比如合作这一项,那支打着‘反武复楚’口号的起义军,想要让吴胜的队伍加入他们,但是被对方给拒绝了。
没有办法,最终双方只能先妥协,最终都表示互不干扰。
毕竟强大的大武政权还没倒下,他们这些人内斗就更给了朝廷机会,所以才没有将对方视作敌人。
但他们暂时目的都一样,那即是推翻大武朝廷的政权。
双方也是为了这个目标,不断的攻占周围土地,继续各自壮大他们的队伍。
而他们的表现,在大武王朝也影响巨大,很多不知名的势力纷纷就组建起来,趁乱给自己谋取利益。
当然,有不少小势力模仿他们,开始反抗大武朝廷。
特别是当吴胜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话在传入他们耳中后,这些人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各个觉得自己有帝王之姿!
……
而远在皇宫之中的武皇帝,以及新上任的监国太子李铭辰,对于即将到来的风暴都不知道。
特别是李铭辰,直到现在还沉浸在权力之中。
“呵呵,这就是做皇帝的感觉吗?简直是太妙了!”
他现在可是替皇帝监国,并且拿着帝王的令牌行使权力,说实话和临时的皇帝没两样。
曾经只是对他稍稍敬畏的宫女、太监们,现在看到自己的第一反应就是害怕。
正所谓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他虽然还不是帝王,但现在的权力和帝王差不多。
就差那个身份了,只是那个身份的前提,需要让父皇退位才行,哪怕逼也要将他逼退位。
李铭辰也是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但还不是现在。
如今他父皇在朝中,可还有着很强的话语权,自己还无法撼动其地位。
况且,他还没有弄死那些不听话的大臣,所以逼迫父皇退位还需要一段时间。
只是他不知道,如今身在养心殿养病的武皇帝,在得知他今日在朝堂上的事情后,被气的大喘着粗气。
“太……太子怎会如此的不懂事!”
一旁照料武皇帝的柳敏兰,在听到这句话时愣了一下。
因为这句话,她曾经总是从李敖天的口中听到,不过当时这个‘太子’是指易儿。
现在刚立铭辰为太子,李敖天就将‘不懂事’三个字,安到了自己这个儿子的身上,说实话她都觉得对方不可理喻。
“铭辰不就是同意那些大臣们,拨发了一点款,你至于吗?”
“真是小气!”
“你……”
“对,反正横竖我们都要死,还不如直接反了!”
“要是不这样做的话,到时手底下的将士们也要遭殃!”
说实话,他们这次吃了败仗事小,可最终狼狈的逃走事可就大了。
因为在大武的律法和军法中,士兵们只有战死,要是逃那无论什么原因都属于逃兵。
特别是在战败而逃的时候,那逃兵将会更加扎眼,到时他们带的四万士兵也不可能幸免。
他们先不说能不能保住一命,就算能也要被全部流放,或者被发配到边疆做苦力,今生不能再与他们的家人相见。
可要是造反就不同了,因为这次派出的军队可是有三十万人,这可是三十万个家庭。
现在战死了那么多士兵,朝廷也不可能知道有什么人已经战死,又有什么人逃走活着了。
就是这个原因,朝廷无法为难他们造反者的家人。
总不能乱做处罚,不然到时大武的百姓们,一人一口唾沫都能将武皇帝淹死。
吕捕也正是看出了这点,所以打算说动剩下所有将士造反。
“行,那我们就反了!”
“不求荣华富贵,至少要先活下来,这样才能有以后!”
几人一拍即合,随即对在场所有士兵,做一些心理上的引导。
由于士兵们也清楚后果,更知道武皇帝的绝情,自己亲儿子都不放过,更别说他们这些小喽啰了。
因此,他们纷纷表示要反。
见到这一幕,吕捕也是非常的满意,随后开始商议下一步的计划。
既然都已经反了,那肯定要占一块领地才行,不然等朝廷的平反大军杀过来,他们连个防守的阵地都没有。
“吕帅,那我们先攻占什么地方?”
吕捕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城池,嘴角微微翘起。
“这不近在眼前吗?”
“当然我们不需要攻,只需要占就行了。”
一听这话,周围一众将领似乎也明白了什么,索性先在此处歇一歇,等之后就以败军的身份,混入那座城池之中。
……
北境,大秦边境沙城。
正如李易预料那般,那些匈奴喀什变得沉得住气了,连续两天都没有选择攻城。
或者说,他们什么行动都没有。
全部退到了几十公里外,然后安营扎寨等待着。
李易十分清楚,他们在等郑国的军队,甚至还有其他北境实力的军队到,这样他们就能分几路一同攻打大秦。
可是李易并不慌张,因为一切都在他掌控之中。
此时的他,站在沙城北城门的城墙上,见到一切都风平浪静后,就对着杨奇说道。
“呵呵,让城内的百姓吃好喝好就行,这些人还没有能力攻破沙城!”
“当然就算是大秦其他边境城池,同样也如此!”
李易之所以如此自信,当然他是有他自信的资本。
而且在他看来,敌人耽误的时间越久,那对他们大秦帝国来说就越有利。
他手底下的神机营和工匠们,现在没日没夜的制作、加工炸药,以及那些火器。
所以随着时间推迟的越长,他大秦的装备将会愈发充足。
他恨不得匈奴和其他的势力,能在外面等个几个月或一年,那时自己的军队才算是真正的壮大,无可匹敌。
如此一来,就算匈奴和郑国等势力不找上门,那他大秦军队也会主动找上他们。
身旁的聂莺,如今再次见到李易的自信之后,她并未有丝毫的怀疑。
就从对方之前给她透露的一部分计划中,她明白北境真的要有新的主人了,是整个北境的主人!
到时这里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比大武规模更大的霸主!
偷偷看了一眼李易后,聂莺不由暗叹道。
“相信那一天要不了多久了!”
……
另一边,大武王朝境内。
如今无论是大武东部,吴胜陈广领导的起义,还是东南地区那打着‘反武复楚’的起义军,他们都取得了不错的战绩。
短短几天的时间,就攻占了周围不少的县、镇,而且越来越多的百姓加入他们。
不过,比起打着‘反武复楚’口号的起义军,吴胜陈广这边反应更加强烈,愿意加入他们的人也更多。
毕竟吴胜这边宣传的思想,都是说让大武百姓过的更好。
另一方的起义军不同了,他们的目的可不是为了百姓,而是为了复兴大楚王朝。
正因为如此,这支起义军壮大的速度,是完全比不上吴胜陈广那边。
现在双方其实都已经知晓,对方的存在,并且相互之间也传信试探过,但最终并未谈妥。
就比如合作这一项,那支打着‘反武复楚’口号的起义军,想要让吴胜的队伍加入他们,但是被对方给拒绝了。
没有办法,最终双方只能先妥协,最终都表示互不干扰。
毕竟强大的大武政权还没倒下,他们这些人内斗就更给了朝廷机会,所以才没有将对方视作敌人。
但他们暂时目的都一样,那即是推翻大武朝廷的政权。
双方也是为了这个目标,不断的攻占周围土地,继续各自壮大他们的队伍。
而他们的表现,在大武王朝也影响巨大,很多不知名的势力纷纷就组建起来,趁乱给自己谋取利益。
当然,有不少小势力模仿他们,开始反抗大武朝廷。
特别是当吴胜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这话在传入他们耳中后,这些人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各个觉得自己有帝王之姿!
……
而远在皇宫之中的武皇帝,以及新上任的监国太子李铭辰,对于即将到来的风暴都不知道。
特别是李铭辰,直到现在还沉浸在权力之中。
“呵呵,这就是做皇帝的感觉吗?简直是太妙了!”
他现在可是替皇帝监国,并且拿着帝王的令牌行使权力,说实话和临时的皇帝没两样。
曾经只是对他稍稍敬畏的宫女、太监们,现在看到自己的第一反应就是害怕。
正所谓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他虽然还不是帝王,但现在的权力和帝王差不多。
就差那个身份了,只是那个身份的前提,需要让父皇退位才行,哪怕逼也要将他逼退位。
李铭辰也是有自知之明,他清楚这一天迟早会到来,但还不是现在。
如今他父皇在朝中,可还有着很强的话语权,自己还无法撼动其地位。
况且,他还没有弄死那些不听话的大臣,所以逼迫父皇退位还需要一段时间。
只是他不知道,如今身在养心殿养病的武皇帝,在得知他今日在朝堂上的事情后,被气的大喘着粗气。
“太……太子怎会如此的不懂事!”
一旁照料武皇帝的柳敏兰,在听到这句话时愣了一下。
因为这句话,她曾经总是从李敖天的口中听到,不过当时这个‘太子’是指易儿。
现在刚立铭辰为太子,李敖天就将‘不懂事’三个字,安到了自己这个儿子的身上,说实话她都觉得对方不可理喻。
“铭辰不就是同意那些大臣们,拨发了一点款,你至于吗?”
“真是小气!”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