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我走后,你连皇位都坐不稳 第40章 匈奴下战书
热门推荐:
双穿:开局买下美女丫鬟
小师祖真不浪,她只是想搞钱
残破系统开启逆天之路
穿越后一言不合就搬空敌人库房
女帝主天下,侍夫都想父凭子贵
封天觅道
给你玉女心经,没让你用双修证道
从虚空领主开始无敌
清穿之绝色美人
李铭辰都有些后悔了,早知道他不那么早将李易赶走。
因为李易在的时候,他父皇虽然一直都在提防着对方,但却一直都在拉近他。
说实话,这让当时的李铭辰都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父皇是为了他,想让他这个最受宠儿子做太子。
最主要的是,父皇在他面前也提了不少次。
之前连母后也是一样,两人都快将他当做未来的帝王培养,李铭辰自己都觉得未来可期。
没成想李易才离开不久,父皇承诺立他为太子的事情,一拖再拖。
这段时间李铭辰一直私下调查,发现朝廷并未有大臣反对立他为太子。
因此他觉得父皇是故意的,所以就只能找母后倾诉,想让后者在父皇面前说说此事。
可最终的结果,让他非常不满意。
母后说父皇担心立他太早的话,就会引起朝中一些老臣的不满,因为李易的事情刚过去不久。
李铭辰当时就炸了,这特么不是和之前的话术一样!
曾经支持李易的老臣,早就被父皇给逼的辞官了,根本不存在有老臣不满。
同样他们没有理由不满。
很明显,这只是父皇暂时不想立自己为太子,恐怕也是担心他成长为下一个李易。
“果然父皇他还是没变!”
当年,就是因为身为太子的李易风光无限,抢了李敖天这个皇帝的风头,所以他父皇一直对此心有芥蒂和担忧。
李铭辰正是看出这点,于是他想方设法挑拨两人的关系。
最严重那次,就是他父皇在李易出兵打仗期间,公然下旨撤回了大部分兵力,最终也导致李易成为废人。
原来李铭辰觉得,父皇的嫉妒和担忧是只对李易,现在看来自己也摆脱不了这个命运。
“不行,必须要做点什么!”
李铭辰可不想一直做个皇子,哪怕今后武皇帝临死之前,大概率会将皇位传给他。
只是中间绝对会有变数,他必须要有所行动才行。
既然父皇嫉妒英才,那他想要考立功坐上太子之位,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唯一方式就是让父皇病倒,那样对方被迫也要立太子监国!
如今最适合的人,显然是他这个文武双全的三皇子,到时他说不定有机会请父皇退位,他就能坐上梦寐以求的帝王之位!
另外,他一直觉得林如烟拖着不同意婚约,就是自己没成为大武的太子。
这眼高手低的女人,可能暂时看不上他。
但是等他成为帝王的时候,林如烟这种女人还不乖乖爬到他床上。
想到这里,李铭辰的心中一横,打算就这么去办。
父皇他是一名武者,因此平常也不会生什么病,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下毒。
“呵呵,下个不要命的慢性毒药就行,再怎么说他也是我父皇啊!”
……
与李铭辰相比,李易这边没有勾心斗角。
又过去三天时间,如今他除了每天发展和改造大秦之外,平时还算得上悠闲。
就连他一统北境的计划,一样在按部就班进行着。
当然李易也很清楚,之后的事情绝不会那么顺利,原因出在北境各大势力一直没表态。
比如郑国、周国、江国、许国、应国,以及匈奴、义渠、戎、狄等部落。
他们在北境之中,都算是比较大的势力。
而李易最关心的是,郑国和匈奴这两个最大势力没表态,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收编的主要对象。
哪怕他和匈奴起了冲突,可只要对方在北境地区,那就必须要表态才行。
他们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同意,但他大秦的铁骑会将他们踏碎!
短暂的冲突,是为了更好的和平!
李易知道北境以为势力众多,再加上资源稀缺,没能力抢平原地区的大国,他们只能内斗互相抢夺其他势力资源。
正因如此,无论以前还是现在,北境这边的势力一直都冲突不断。
什么时候消失一个部落,什么时候覆灭一个小国,可以说是常有的事情。
这导致北境人口虽少,但每年都出现大量伤亡,普通人生活在这里都提心吊胆,饱受战乱之苦。
所以,李易才想着一统北境,这样不仅能壮大他们大秦帝国,还能让这里的人都和平起来。
可谓是两全其美!
这天李易照常视察皇宫的修建进度,杨奇却突然找上了他。
看着对方一脸凝重的样子,李易就知道不是什么好消息。
事情也如他所料,杨奇来到他面前后先是行了一礼,接着便开口汇报。
“陛下,郑国的国君已经对外宣称,说他们郑国不畏强权,势必要与不公抗争到底!”
听闻此言,李易很清楚郑国不会归顺大秦,并且也不会从北境搬走。
仔细想想也很正常,不管怎么说郑国都是北境第一大国的,他们的城池比柔然多得多。
所以让他们搬离北境的话,确实是不太现实,既然不搬也不归顺,那肯定是想和他们大秦死磕到底。
对于这个结果,李易其实并不意外,接下来就只能武统郑国了。
思索着,他突然看到杨奇手中似乎拿着什么,于是便直接开口询问。
杨奇在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将手中的东西递了出去。
“陛下,这是匈奴单于送来的战书!”
他是怕陛下得知此事不高兴,刚才就一直犹豫该怎么说这事。
匈奴既然敢下战书,那说明就是将他们大秦视作敌人,这等于在挑衅大秦的底线,同样也是在挑战陛下的。
可令杨奇没想到的是,李易不仅没有丝毫的生气,反而是笑道。
“真没想到,匈奴也会下战书那一套了。”
“不得不说这匈奴部落确实硬气,看来是对上次的事情非常不满!”
上次匈奴二十万大军被他灭,李易就知道之后匈奴也不会配合,毕竟他们可是出了名的记仇。
这可是二十万大军,想必匈奴人早已将其视作深仇大恨。
所以最终选择给大秦下战书,那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这可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李易冷笑一声,他最喜欢这种刺头了,特别还是大势力做刺头。
那样只要灭了匈奴,想必其他势力都要掂量一下,自己对于是否归顺大秦抉择了!
“杨将军,你托人带信给匈奴单于!”
“就说这个战书朕接下了!”
因为李易在的时候,他父皇虽然一直都在提防着对方,但却一直都在拉近他。
说实话,这让当时的李铭辰都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父皇是为了他,想让他这个最受宠儿子做太子。
最主要的是,父皇在他面前也提了不少次。
之前连母后也是一样,两人都快将他当做未来的帝王培养,李铭辰自己都觉得未来可期。
没成想李易才离开不久,父皇承诺立他为太子的事情,一拖再拖。
这段时间李铭辰一直私下调查,发现朝廷并未有大臣反对立他为太子。
因此他觉得父皇是故意的,所以就只能找母后倾诉,想让后者在父皇面前说说此事。
可最终的结果,让他非常不满意。
母后说父皇担心立他太早的话,就会引起朝中一些老臣的不满,因为李易的事情刚过去不久。
李铭辰当时就炸了,这特么不是和之前的话术一样!
曾经支持李易的老臣,早就被父皇给逼的辞官了,根本不存在有老臣不满。
同样他们没有理由不满。
很明显,这只是父皇暂时不想立自己为太子,恐怕也是担心他成长为下一个李易。
“果然父皇他还是没变!”
当年,就是因为身为太子的李易风光无限,抢了李敖天这个皇帝的风头,所以他父皇一直对此心有芥蒂和担忧。
李铭辰正是看出这点,于是他想方设法挑拨两人的关系。
最严重那次,就是他父皇在李易出兵打仗期间,公然下旨撤回了大部分兵力,最终也导致李易成为废人。
原来李铭辰觉得,父皇的嫉妒和担忧是只对李易,现在看来自己也摆脱不了这个命运。
“不行,必须要做点什么!”
李铭辰可不想一直做个皇子,哪怕今后武皇帝临死之前,大概率会将皇位传给他。
只是中间绝对会有变数,他必须要有所行动才行。
既然父皇嫉妒英才,那他想要考立功坐上太子之位,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唯一方式就是让父皇病倒,那样对方被迫也要立太子监国!
如今最适合的人,显然是他这个文武双全的三皇子,到时他说不定有机会请父皇退位,他就能坐上梦寐以求的帝王之位!
另外,他一直觉得林如烟拖着不同意婚约,就是自己没成为大武的太子。
这眼高手低的女人,可能暂时看不上他。
但是等他成为帝王的时候,林如烟这种女人还不乖乖爬到他床上。
想到这里,李铭辰的心中一横,打算就这么去办。
父皇他是一名武者,因此平常也不会生什么病,最好办法就是给他下毒。
“呵呵,下个不要命的慢性毒药就行,再怎么说他也是我父皇啊!”
……
与李铭辰相比,李易这边没有勾心斗角。
又过去三天时间,如今他除了每天发展和改造大秦之外,平时还算得上悠闲。
就连他一统北境的计划,一样在按部就班进行着。
当然李易也很清楚,之后的事情绝不会那么顺利,原因出在北境各大势力一直没表态。
比如郑国、周国、江国、许国、应国,以及匈奴、义渠、戎、狄等部落。
他们在北境之中,都算是比较大的势力。
而李易最关心的是,郑国和匈奴这两个最大势力没表态,因为他们都是自己收编的主要对象。
哪怕他和匈奴起了冲突,可只要对方在北境地区,那就必须要表态才行。
他们当然也可以选择不同意,但他大秦的铁骑会将他们踏碎!
短暂的冲突,是为了更好的和平!
李易知道北境以为势力众多,再加上资源稀缺,没能力抢平原地区的大国,他们只能内斗互相抢夺其他势力资源。
正因如此,无论以前还是现在,北境这边的势力一直都冲突不断。
什么时候消失一个部落,什么时候覆灭一个小国,可以说是常有的事情。
这导致北境人口虽少,但每年都出现大量伤亡,普通人生活在这里都提心吊胆,饱受战乱之苦。
所以,李易才想着一统北境,这样不仅能壮大他们大秦帝国,还能让这里的人都和平起来。
可谓是两全其美!
这天李易照常视察皇宫的修建进度,杨奇却突然找上了他。
看着对方一脸凝重的样子,李易就知道不是什么好消息。
事情也如他所料,杨奇来到他面前后先是行了一礼,接着便开口汇报。
“陛下,郑国的国君已经对外宣称,说他们郑国不畏强权,势必要与不公抗争到底!”
听闻此言,李易很清楚郑国不会归顺大秦,并且也不会从北境搬走。
仔细想想也很正常,不管怎么说郑国都是北境第一大国的,他们的城池比柔然多得多。
所以让他们搬离北境的话,确实是不太现实,既然不搬也不归顺,那肯定是想和他们大秦死磕到底。
对于这个结果,李易其实并不意外,接下来就只能武统郑国了。
思索着,他突然看到杨奇手中似乎拿着什么,于是便直接开口询问。
杨奇在犹豫了一下后,还是将手中的东西递了出去。
“陛下,这是匈奴单于送来的战书!”
他是怕陛下得知此事不高兴,刚才就一直犹豫该怎么说这事。
匈奴既然敢下战书,那说明就是将他们大秦视作敌人,这等于在挑衅大秦的底线,同样也是在挑战陛下的。
可令杨奇没想到的是,李易不仅没有丝毫的生气,反而是笑道。
“真没想到,匈奴也会下战书那一套了。”
“不得不说这匈奴部落确实硬气,看来是对上次的事情非常不满!”
上次匈奴二十万大军被他灭,李易就知道之后匈奴也不会配合,毕竟他们可是出了名的记仇。
这可是二十万大军,想必匈奴人早已将其视作深仇大恨。
所以最终选择给大秦下战书,那也是情有可原。
“不过,这可不是个明智的选择!”
李易冷笑一声,他最喜欢这种刺头了,特别还是大势力做刺头。
那样只要灭了匈奴,想必其他势力都要掂量一下,自己对于是否归顺大秦抉择了!
“杨将军,你托人带信给匈奴单于!”
“就说这个战书朕接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