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道风雪似你 第20章 红头癸
热门推荐:
诡中武道
重生末世:只想苟到天荒地老
我是贵族学院早死的白月光女配
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
我的怪物先生
风华正茂再重逢
斩神:当恶女成为腾蛇代理人
我一悍匪,被749局邀请加入?
无敌凡体,以剑证道,杀穿三千界
约莫半个时辰后,左如今送方昭出了门。
关于“顾小友”的真实身份,老头一句也没有再问。
临上马车前,方昭突然一拍脑门,“差点忘了。”
他说着,从袖子里抽出个东西。
那是一支破旧的竹笛,笛身不过六寸来长,许是因为闲置太久,早已生了霉斑。
左如今却眼底一亮,“这个居然还在?”
方昭:“前几天归置旧物,正好看到了,我琢磨着你或许想要,就带来了。”
“多谢掌院。”左如今双手接过去。
手里这个不起眼的破笛子,实则并不能吹响,而是内藏暗器。她摸到记忆中活节的位置,转身朝着旁边的空地轻轻按下去,没动静,显然里面卡住了。
左如今:“还是那么容易卡。”
“自己慢慢修吧,你不是最擅这些机巧之术吗?”方昭拈须而笑,“没有这破玩意儿,或许就没有今日的九重司司使了。”
左如今也笑了。
方昭说得没错,手心里这个不起眼的破笛子,当年却帮她争取到了改变人生的机会。
那时候,她连名字都没有,无定堂四处搜罗小乞丐,其中也包括她。可她实在不怎么起眼,瘦小枯干,那几日还偏巧被野狗咬伤了腿,要筋骨没筋骨,要力气没力气,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她曾经扒着学堂后墙偷学过几个字,可惜三个字写错了俩。
不出意外,她连初选都没过。
落选的小乞丐们每人领了几个馒头,被送出无定堂。走到门口时,她瞥见有个侍卫在低头调整自己的袖箭。她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打定了主意,转头挤回到方昭面前,“掌院,我会做那个!侍卫大哥手上的那个!”
方昭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你说袖箭?”
原来那东西叫袖箭……
她立刻点头,“对,袖箭!我会做,能让我留下吗?”
“你一个乞儿,为何做过袖箭?”
“我……没做过,但我见过,我知道里面是怎么回事儿,您给我时间,我肯定能做出来!”
方昭原本温和的面色稍稍冷下来,“你可知这些东西都是城主数一数二的能工巧匠所造,你小小年纪,只是见过,就敢口出狂言?”
他轻轻一甩袖子,立刻有侍卫过来,像拎小鸡似的拎着她出去。
她蹬着腿,“您让我试试,要是做不成,您再赶我走也不迟……”
没人听她的话,她很快被丢出门外。
方昭透过人群的缝隙,看到那小孩捡起地上掉落的馒头,一边大口咬着,一边瘸着腿默默离开了。
老头叹了口气,“她要是再挣扎一会儿,我没准真会让她试试。”
身后随从小声道:“这些孩子过得苦,为了讨生活,谎话张口就来,掌院不必挂心。”
方昭也的确没太挂心。他有太多的事要操劳,一个小乞丐而已,他转头就忘了。
然而几日后的傍晚,他在屋中看书,却听到窗口“啪”的一声,似有东西打在窗框上。
那时,方执仁已经成了方昭的亲传弟子。少年立刻上前查看,在窗框上发现一支细小的竹箭。竹箭做工粗糙,箭头入木也很浅,显然不是什么高人所为。
方执仁拔了箭追出去,一眨眼的功夫,便从墙头上抓下一个瘦小的孩子。
那小孩二话不说,递过一根小竹管,“掌院您看,我真的会做!”
方昭接过去,竟是支破破烂烂的笛子,内置的机簧也实在太过简陋,显然是她捡来的一堆破烂拼凑起来的。但透过音孔看里面的构造,竟然都是对的。
他对着地面按了三次,勉强按出一支小竹箭来。
那小乞丐一脸期待的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显然是在等待他的认同。
方昭问她:“你是在哪儿学的?”
“年前在破庙里见过一个受伤的大侠,他身上带着类似这样的东西,我看过……”
“就只是看过,便会做了?”
“是。”
方昭沉默了一会儿,没有说话。
小乞丐抬手行了个不太标准的礼,“只要掌院肯收留我,我什么都能学好。”
到此刻,方昭才注意到这孩子手上都是血口子。
他轻轻把那破竹笛放在桌上,“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名字。”
她的确没名字,有名有姓的那些都是曾经有过爹娘的孩子,她没有。没名没姓的小乞丐们也大多有个称呼,诸如“二狗”、“小豆子”之类,她也想过给自己取个称呼,可是每每有了这个想法,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后来,他们便叫她“小兔崽子”。
不过显然这个称呼是不可能说给方掌院的。
方掌院并没有再追问,起身从架子上取了根半截染红的竹签递到她眼前,“红头签最后一名,癸字,这就是你在无定堂的代号。”
接下来的几年都是怎么过的,她好像都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那支红头癸字签在学堂的五颜六色的挂签柱上越挂越靠上。后来,高过了所有人的头顶。她成了余师父的亲传弟子,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再后来,她又有了一个名字……
左如今把竹笛放在手心,和自己掌心的茧握在一起,再次向方昭施礼,“掌院知遇之恩,学生没齿难忘。”
方昭伸手拦她,老脸上露出点狡黠,“谢我,就凭一张嘴啊?”
她这儿诚心诚意的感谢,这老头突然开始要东西了,左如今笑,“信里说好的一百张硬弓,二十匹好马,这几日就给您送去。”
方昭并意犹未尽,“哎?我记得你前些年还会隔三差五还会鼓捣一些暗器出来,最近怎么没见什么新鲜东西了?你不会退步了吧?”
“暗器啊……”她故作迟疑,“不瞒您说,我这九重司也许久没进新人了,确实没什么兴致做新暗器。”
“哎?你跟老夫讨价还价是不是?”
左如今强压下嘴角的笑意,“下月青阶终选考试,您给我挑几个靠谱的人,一个人换十把新暗器,怎么样?”
方昭骄傲的“哼”了一声,“不怎么样!”
马车早已等在一旁,方昭抬腿上车,片刻后,又掀开帘子探出头来,“想要人,下个月你自己去挑,别指望老夫帮你干活儿!”
左如今恭恭敬敬的再行一礼,“多谢掌院。”
“还有,一个人换二十把暗器,不许还价。”
“学生遵命,恭送掌院。”
马车很快驶离,左如今转身进院,冷不防余小五从旁边冒出来,小声道:“一百张硬弓,二十匹马,就为了给顾先生造个假身份?司使,你可太下本儿了吧?”
左如今:“他救了全城百姓的命,这点东西算什么?”
“可是,咱都穷得叮当响了……”
“放心,就快有钱了。”
“啊?”余小五一愣,又立刻明白了什么,“你又算计谁了?”
“什么话?我是那种人吗?”
“那……你不会要明抢吧?”
“别以为你有伤我就不舍得揍你。”左如今不想理他,大步流星的往前走。
余小五屁颠屁颠的跟着她,“司使,你去哪儿啊?我们去找顾先生玩吧,你把鼎借出去了,他一个人肯定很无聊……”
左如今:“我还有事,你去陪他玩儿吧。”
“好。”
一个时辰后,余小五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无聊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无聊。
连顾在隐雪崖顶住了十几年,大多时候都是一个人,所谓仙门之道,脱离凡尘,灵力和功法还是其次,更多的是修炼心境,脱离凡人欲念,得自在安宁,应天下之变。
连顾自认为还远不到“应天下之变”的境界,但也算神清心定,对着玄石鼎打坐和对着空地打坐并没什么区别。
对余小五而言,倒也没什么区别——都坐不住。
这少年屁股长刺似的挨到正午,总算听见小七来送饭的声音,立刻窜起来奔着饭菜去了。
连顾慢慢睁开眼,下意识瞄向房间角落的一个柜子。
那里,正藏着玄石鼎。
他在此住了好几日,鼎中灵气却依旧对他毫无反应,隐雪崖上也没有再传消息下来。
以连轻的御风术,早该到了才是。
难道……又出了什么岔子?
关于“顾小友”的真实身份,老头一句也没有再问。
临上马车前,方昭突然一拍脑门,“差点忘了。”
他说着,从袖子里抽出个东西。
那是一支破旧的竹笛,笛身不过六寸来长,许是因为闲置太久,早已生了霉斑。
左如今却眼底一亮,“这个居然还在?”
方昭:“前几天归置旧物,正好看到了,我琢磨着你或许想要,就带来了。”
“多谢掌院。”左如今双手接过去。
手里这个不起眼的破笛子,实则并不能吹响,而是内藏暗器。她摸到记忆中活节的位置,转身朝着旁边的空地轻轻按下去,没动静,显然里面卡住了。
左如今:“还是那么容易卡。”
“自己慢慢修吧,你不是最擅这些机巧之术吗?”方昭拈须而笑,“没有这破玩意儿,或许就没有今日的九重司司使了。”
左如今也笑了。
方昭说得没错,手心里这个不起眼的破笛子,当年却帮她争取到了改变人生的机会。
那时候,她连名字都没有,无定堂四处搜罗小乞丐,其中也包括她。可她实在不怎么起眼,瘦小枯干,那几日还偏巧被野狗咬伤了腿,要筋骨没筋骨,要力气没力气,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她曾经扒着学堂后墙偷学过几个字,可惜三个字写错了俩。
不出意外,她连初选都没过。
落选的小乞丐们每人领了几个馒头,被送出无定堂。走到门口时,她瞥见有个侍卫在低头调整自己的袖箭。她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打定了主意,转头挤回到方昭面前,“掌院,我会做那个!侍卫大哥手上的那个!”
方昭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了一眼,“你说袖箭?”
原来那东西叫袖箭……
她立刻点头,“对,袖箭!我会做,能让我留下吗?”
“你一个乞儿,为何做过袖箭?”
“我……没做过,但我见过,我知道里面是怎么回事儿,您给我时间,我肯定能做出来!”
方昭原本温和的面色稍稍冷下来,“你可知这些东西都是城主数一数二的能工巧匠所造,你小小年纪,只是见过,就敢口出狂言?”
他轻轻一甩袖子,立刻有侍卫过来,像拎小鸡似的拎着她出去。
她蹬着腿,“您让我试试,要是做不成,您再赶我走也不迟……”
没人听她的话,她很快被丢出门外。
方昭透过人群的缝隙,看到那小孩捡起地上掉落的馒头,一边大口咬着,一边瘸着腿默默离开了。
老头叹了口气,“她要是再挣扎一会儿,我没准真会让她试试。”
身后随从小声道:“这些孩子过得苦,为了讨生活,谎话张口就来,掌院不必挂心。”
方昭也的确没太挂心。他有太多的事要操劳,一个小乞丐而已,他转头就忘了。
然而几日后的傍晚,他在屋中看书,却听到窗口“啪”的一声,似有东西打在窗框上。
那时,方执仁已经成了方昭的亲传弟子。少年立刻上前查看,在窗框上发现一支细小的竹箭。竹箭做工粗糙,箭头入木也很浅,显然不是什么高人所为。
方执仁拔了箭追出去,一眨眼的功夫,便从墙头上抓下一个瘦小的孩子。
那小孩二话不说,递过一根小竹管,“掌院您看,我真的会做!”
方昭接过去,竟是支破破烂烂的笛子,内置的机簧也实在太过简陋,显然是她捡来的一堆破烂拼凑起来的。但透过音孔看里面的构造,竟然都是对的。
他对着地面按了三次,勉强按出一支小竹箭来。
那小乞丐一脸期待的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显然是在等待他的认同。
方昭问她:“你是在哪儿学的?”
“年前在破庙里见过一个受伤的大侠,他身上带着类似这样的东西,我看过……”
“就只是看过,便会做了?”
“是。”
方昭沉默了一会儿,没有说话。
小乞丐抬手行了个不太标准的礼,“只要掌院肯收留我,我什么都能学好。”
到此刻,方昭才注意到这孩子手上都是血口子。
他轻轻把那破竹笛放在桌上,“你叫什么名字?”
“我……没有名字。”
她的确没名字,有名有姓的那些都是曾经有过爹娘的孩子,她没有。没名没姓的小乞丐们也大多有个称呼,诸如“二狗”、“小豆子”之类,她也想过给自己取个称呼,可是每每有了这个想法,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后来,他们便叫她“小兔崽子”。
不过显然这个称呼是不可能说给方掌院的。
方掌院并没有再追问,起身从架子上取了根半截染红的竹签递到她眼前,“红头签最后一名,癸字,这就是你在无定堂的代号。”
接下来的几年都是怎么过的,她好像都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那支红头癸字签在学堂的五颜六色的挂签柱上越挂越靠上。后来,高过了所有人的头顶。她成了余师父的亲传弟子,也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再后来,她又有了一个名字……
左如今把竹笛放在手心,和自己掌心的茧握在一起,再次向方昭施礼,“掌院知遇之恩,学生没齿难忘。”
方昭伸手拦她,老脸上露出点狡黠,“谢我,就凭一张嘴啊?”
她这儿诚心诚意的感谢,这老头突然开始要东西了,左如今笑,“信里说好的一百张硬弓,二十匹好马,这几日就给您送去。”
方昭并意犹未尽,“哎?我记得你前些年还会隔三差五还会鼓捣一些暗器出来,最近怎么没见什么新鲜东西了?你不会退步了吧?”
“暗器啊……”她故作迟疑,“不瞒您说,我这九重司也许久没进新人了,确实没什么兴致做新暗器。”
“哎?你跟老夫讨价还价是不是?”
左如今强压下嘴角的笑意,“下月青阶终选考试,您给我挑几个靠谱的人,一个人换十把新暗器,怎么样?”
方昭骄傲的“哼”了一声,“不怎么样!”
马车早已等在一旁,方昭抬腿上车,片刻后,又掀开帘子探出头来,“想要人,下个月你自己去挑,别指望老夫帮你干活儿!”
左如今恭恭敬敬的再行一礼,“多谢掌院。”
“还有,一个人换二十把暗器,不许还价。”
“学生遵命,恭送掌院。”
马车很快驶离,左如今转身进院,冷不防余小五从旁边冒出来,小声道:“一百张硬弓,二十匹马,就为了给顾先生造个假身份?司使,你可太下本儿了吧?”
左如今:“他救了全城百姓的命,这点东西算什么?”
“可是,咱都穷得叮当响了……”
“放心,就快有钱了。”
“啊?”余小五一愣,又立刻明白了什么,“你又算计谁了?”
“什么话?我是那种人吗?”
“那……你不会要明抢吧?”
“别以为你有伤我就不舍得揍你。”左如今不想理他,大步流星的往前走。
余小五屁颠屁颠的跟着她,“司使,你去哪儿啊?我们去找顾先生玩吧,你把鼎借出去了,他一个人肯定很无聊……”
左如今:“我还有事,你去陪他玩儿吧。”
“好。”
一个时辰后,余小五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无聊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无聊。
连顾在隐雪崖顶住了十几年,大多时候都是一个人,所谓仙门之道,脱离凡尘,灵力和功法还是其次,更多的是修炼心境,脱离凡人欲念,得自在安宁,应天下之变。
连顾自认为还远不到“应天下之变”的境界,但也算神清心定,对着玄石鼎打坐和对着空地打坐并没什么区别。
对余小五而言,倒也没什么区别——都坐不住。
这少年屁股长刺似的挨到正午,总算听见小七来送饭的声音,立刻窜起来奔着饭菜去了。
连顾慢慢睁开眼,下意识瞄向房间角落的一个柜子。
那里,正藏着玄石鼎。
他在此住了好几日,鼎中灵气却依旧对他毫无反应,隐雪崖上也没有再传消息下来。
以连轻的御风术,早该到了才是。
难道……又出了什么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