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 > 第43章 骂的真脏啊!

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 第43章 骂的真脏啊!

    少许。

    王善身着官府,跨步而来。

    外面的百姓和衙差们纷纷恭敬行礼。

    “见过通判大人……”

    “免礼!”

    王善和气的摆摆手。

    连眉梢都挂着几分喜气。

    来到程安跟前。

    他抬手情切的拍了拍程安的肩膀,笑容慈祥:“好好考!本官不是那等误人子弟之辈,只要你有本事,必定出人头地!”

    “是,学生记住了。”

    程安乖乖点头。

    而那句‘误人子弟’,明显就是在说周恒!

    当众恶心自己的顶头上司……

    可见二人积怨已久。

    由王善领头。

    众人浩浩荡荡的前往县院。

    百姓们也越聚越多!

    程安内心了然。

    这显然是有人在暗中刻意鼓噪过,为自己扬名只是其一,更重要的还是想借此抨击政敌!

    试想?

    若今日在全县人的见证下,程安真过了院试。

    那打的是谁的脸?

    都不用王善出手。

    光是百姓们的唾沫星子,就能把周恒喷死!

    到时。

    就算他背后有府尹撑腰也没用!

    一个失了民心的县令。

    谁会信服?

    更别说还有王善在背后推波助澜。

    周恒就算不倒台。

    也会臭名昭着!

    程安不禁轻笑。

    拉着杜修的袖子,低头轻语。

    “先生,周恒完了!”

    ……

    县院门前。

    几个负责阅卷的老学究已经到了。

    他们都是平谷县境内颇有名望的老学者,也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家,负责过许多次院试。

    这些人手里掌握着九成以上的文化资源。

    家族里也大多都是读书人。

    或许会有人觉得不公。

    可现实如此!

    众人来后。

    王善笑着拱手:“各位都是有名的学者,还望此番能公正、公平,给这孩子一个机会,也给我平谷县众多学子们一个说法!”

    这就是语言的艺术。

    哪怕这些学究来之前已经被打过招呼了。

    可这话一出口。

    瞬间就给此次补考拔高了一个层次。

    当着成百上千百姓的面。

    学究们也不禁振奋。

    “我等为国选材,岂敢怠慢?”

    “读书不易,若此子真有才华,又岂能随意埋没?”

    “没错!”

    有人笑着道:“若此子能通过院试,那便是我平谷县之福啊!更是整个尧州最年轻的童生,我等岂敢松懈?”

    而另一边。

    杜修正在给程安打气。

    “千万别紧张!”

    他袖子微微晃动,声音颤抖道:“王善这次是为了攻讦周恒,所以必不会为难于你,只要正常发挥,就一定没问题!”

    “嗯。”

    “学生记住了。”

    程安无奈笑笑。

    他是真的不紧张……

    院试的那套流程,他上次已经见识过了。

    无非就是文章和诗词。

    这还用考?

    “程安!”

    “你过来……”

    王善朝他招手。

    等程安过来后,又道:“本官刚刚与各位学究商议过了,既然是补考,那就更要公开透明,才能堵住那些闲言碎语!”

    “所以……”

    “你可敢公示?”

    现场出题吗?

    程安顿时来了兴趣。

    可脸上却带着犹豫不决的凝重。

    王善还当他是怕了。

    就低声诱导道:“你虽年幼,可也该知晓……此刻,是尔扬名立万的最好机会,若是错过……”

    “学生愿意!”

    “好!”

    王善顿了顿,拍手大笑。

    耳光怎么抽才最疼?

    当然是在万众瞩目的时候!

    片刻后。

    几个学究商议完毕。

    为首的老者上前一步。

    笑看着程安道:“既然是公开考校,那老夫也不为难你,只需口述一篇文章,或是诗词即可!”

    “请先生赐题。”

    程安呆萌乖巧的看着他。

    老者忽觉得有种爷爷看孙子的既视感,笑容更加慈爱:“既是年少成才,那便以‘少年’为题吧。”

    “是!”

    程安扬头看着远方。

    天蓝蓝的。

    正适合思考……

    周围无人敢出声,生怕打乱了他的思绪。

    而程安则在想用哪首诗最合适?

    少许。

    他沉吟开口:“食肉何曾尽虎头?卅年书剑海天秋!文章幸未逢周郎,襆被今犹窘善修!自是汝才难用世,岂真吾相不当侯?须知少日拏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

    言必!

    周围静悄悄的。

    好坏早已无需评判!

    能在须臾间便作出此等旷世佳作的少年。

    不是神童是什么?

    尤其是最后那句‘曾许人间第一流’,更是给人一种意气风发之感,令在场之人无不内心振奋。

    那些看热闹的学子们更是激动的面色涨红。

    谁不想出人头地?

    谁不想登堂入室?

    可入仕这条路何其艰难……

    那些郁不得志的学子们又何其多!

    可今日。

    一个八岁的少年却说。

    ‘须知少日拏云志’?

    瞬间吹散了大家心中的苦闷。

    这……

    还用点评吗?

    漫说尧州。

    便是整个大周朝,恐也无人能出其右!

    而大家之所以沉默。

    是因为第二句……

    ‘文章幸未逢周郎,襆被今犹窘善修!’

    周郎自是喻指周恒!

    说什么‘幸好他的文章没被周恒看重’……

    这话简直就是指着周恒的鼻子,骂他是个有眼无珠的昏官!

    好个牙尖嘴利的娃娃。

    骂得真脏啊!

    而后一句的‘窘善、修’,却是在恭维杜修和王善,说他们慧眼识人,发掘了自己这个人才。

    可大家偏偏又没法说什么。

    人家有这个实力!

    骂你一句咋了?

    不该吗?

    别说程安了。

    这会儿心中暗骂周恒的人绝不在少数!

    此等天才学子都要打压。

    也配做官?

    幸好有王通判礼贤下士,给程安争取来了补考的机会,否则如此一位神童,岂不要被埋没了?

    甚至会便宜了别的州县!

    “好个神童!”

    “此诗当可传世!”

    老者沉默好久才发出一声感叹。

    甚至毫不掩饰道:“此等省人至深的诗句,何须点评?说句丢脸的话……老夫一生作诗无数,却也自问作不出这等佳作!”

    现今的读书人大多还是有风骨的。

    更自诩‘君子’!

    再说此刻全县百姓都在看着。

    与其鸡蛋里挑骨头,倒不如磊落些,更能得人心。

    “不错!”

    “好一首‘励志’绝句!”

    其他几个学究也全是夸赞。

    还是那句话。

    此刻无需评判!

    别说那些读书多年的学子,就连周围看热闹的百姓们。

    都能听出这首诗的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