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替姐生子?重生后我撩帝心夺后位 > 第197章 皇上对她当真是舍得

替姐生子?重生后我撩帝心夺后位 第197章 皇上对她当真是舍得

    听林安说已经给柔太嫔和其他人安排进了寿康宫住下,柳婵收拾一番就去了。

    寿康宫在西六宫的一个角落里。

    说来也是让人唏嘘,只要在皇帝死的时候,夺不到那太后的位子,无论再如何风光,也只能屈居这一隅之地。

    膝下有皇子活着的还好些,日后待皇子立了功,总可以将母妃接到府中颐养天年。

    那些生了孩子却没能成活的……

    日子煎熬,这话一点也不假。

    不过,在寿康宫里住着,吃喝不愁,且有宫人伺候,总比冷宫里强不少。

    柳婵到了寿康宫门口的时候,却没见到柔太嫔。

    通报的宫人出来说,“景嫔娘娘,太嫔娘娘说,她救了您一命,皇上将她接出冷宫,已经两不相欠了。”

    两不相欠?

    珍珠下意识地就看了自家主子一眼。

    她是知道的,主子将她从冷宫里接出来,是想有一个帮手,而非有恩有报的。

    “我知道了,太嫔娘娘一切安好,我就放心了。”柳婵冲着那宫人点头。

    宫人福了福身,进去后随手关了寿康宫的门。

    珍珠扶着柳婵,“主子,她这是什么意思?”

    “两不相欠的意思。”柳婵勾了嘴角,将那宫人的话重复了一遍。

    她轻点了珍珠的头,“走吧,咱们先回去。”

    宫中到处都是眼睛。

    此处又挨着寿安功宫近,这可是太后的地盘。

    她来寿康宫,是给太后看的,那柔太嫔拒绝见她,也是做给太后看的。

    跟聪明人打交道,很舒服。

    柳婵又原路折返了回去。

    她进门的时候,就正好见到黄九过来。

    黄九最近往玉琼轩跑的很勤。

    这一次,他是来送凤仪楼的地契的。

    “奴才想要提醒娘娘的是,这凤仪楼从开国皇后起,便是握在历代皇后手中的,皇上如今给了您,传出去也会引起一些说法,您心中有数即可。”黄九轻声道。

    他也没想到皇上就这么轻易将凤仪楼给了景嫔娘娘。

    当然,有些隐秘的想法也渐渐落在了实处。

    日后且走走看吧。

    现在仅凭着一个凤仪楼,是说不准的。

    皇上给景嫔赐下凤仪楼的消息,很快就像是长了翅膀一般传遍了。

    京城里有个人人皆知的凤仪楼。

    宫里,则是有个尘封已久的凤仪宫。

    当今皇上也好,先帝也罢,两代帝王都不曾立过皇后,一时间,有关于玉琼轩的传言再次霄云之上。

    寿安宫自然也听着。

    “皇上对她当真是舍得。”太后眯了眼。

    邢嬷嬷惦记着宫里的另一个消息,“太后娘娘,他们都说,这景嫔是怀了孕,皇上才赏赐她的凤仪楼。”

    “当真?”太后愣了下。

    又是晋嫔位,又是凤仪楼,又是合宫上下赏赐……依着萧临的冷漠,如此下来,也许是怀孕呢?

    她现在是想开了。

    一开始的时候,默许了静贵妃将她带进未央宫,不就是想要个柳家的子嗣血脉?

    旁人都不行,就她行。

    太后抿了一口茶水,“哀家现在觉得,若柳家能出个皇后的话,那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倘若顺其自然,等柳婵更加得了萧临的心,日后生下皇子……

    那都是柳家的荣耀。

    而且。

    女子生了孩子,或者过几年容颜老去,宠爱也就消失了。

    到时候,柳婵也不得不来寻她当靠山,有了那一刻,岂不是她想怎么拿捏便怎么拿捏。

    “传王院使过来,就说哀家有话要问他。”太后冷声道。

    王院使倒是很快就被喊了来。

    只是面对太后的询问,他一头雾水,“不能吧,臣前两日才翻看了景嫔娘娘的脉案。”

    现在是他的孙女负责柳婵的把脉事宜。

    太后摆摆手让他退下。

    莫名心里堵了口气。

    刚刚的激动乍然散去,她冷哼,“如此诓骗哀家,哀家也不能饶了她,虞氏的消息可引起她的兴趣了?”

    “景嫔似乎派了人出宫打听了。”邢嬷嬷知道她说的是景嫔生母。

    当然,这就是一个局。

    只等着景嫔往里跳呢。

    太后的脸色忽明忽暗,声音也又冷又低,“寿康宫那边怎么样?”

    “今日景嫔去了,柔太嫔没有见她,说是互不相欠。”邢嬷嬷等着她问这个,“将先帝嫔妃迁出冷宫虽有不妥,可皇上宠着景嫔,也不是什么大事。”

    两人没什么交集,倒也不必担心。

    太后嗯了声。

    没过几日,朝中突然有了个另外的新鲜事儿。

    周国的太子和周国的三公主,也要来大夏国,他们的理由是,替周国皇帝来慰问大夏朝的皇帝。

    比起姜国,周国的国力稍弱一些。

    周国是大夏朝建朝以来,第一个选择依附的小国,日常的贸易往来都靠着大夏朝,且大夏朝也在一定程度上护住了周国的安稳。

    “眼下两国来贺,朕深感欣慰。”萧临在玉琼轩用膳的时候提了起来。

    柳婵看他一眼,“是深感心累吧?”

    她知道萧临是个不喜交际的人。

    更何况周国和姜国凑在一起,也不像是什么好事。

    比起来慰问大夏朝国君的说法,还不如说是来试探大夏朝的国力。

    “父皇那时候施行仁政,帮扶弱国,粮食,兵器都给他们。”萧临冷笑道,“可越是这样,便越能养出一帮狼子野心的家伙。”

    大夏朝在各处也是散了眼线的。

    以姜国为首,姜国皇帝尚且记得大夏朝的帮扶之恩,可姜国的皇子们早已不当回事。

    他们犹觉得不够,想从大夏朝的身上再咬下一块肉来。

    “皇上的心里会觉得烦躁吗?”柳婵将小手捂在了他的胸口处,声音清清脆脆。

    萧临转头看她,一下子就动了心。

    他伸手搂了柳婵的细腰,凑近了道,“朕会有一种肉在眼前,却吃不到的心烦。”

    本该是烦的。

    可最近这段时间他心情不错,他们想来便来吧。

    反正是早晚都要拔除的祸根。

    萧临想贴上去,“婵儿,月事走了没有?”

    可柳婵抬手挡了他。

    “走是走了,臣妾……”她小声道,“臣妾最近心里总是觉得难过,皇上给臣妾的那个红玉木簪,还没有寻到。”

    “臣妾太难过,以至于没了侍寝的兴趣。”她不紧不慢地将萧临想乱来的手抓住,“皇上,您能帮臣妾寻寻那个簪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