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是中医 > 第199章 停饮

我是中医 第199章 停饮

    对此陈诚报以微笑,开始写起处方。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去皮,白术二两,甘草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因为陈诚并没有说他开的是什么处方。

    所以辛宛妙,不由自主的走到了陈诚的诊桌旁边。

    陈诚抬眼发现她后,想起来这是跟着几个实习生过来的。

    正想要和辛宛妙说话时,她先开口了:“我帮你把方子拿过去给他们抓药吧?”

    陈诚连忙起身拱手:“实在抱歉,这会儿有点忙,招待不周。

    这个就不用了,他们一会儿会过来拿。”

    辛宛妙看到陈诚拱手的动作会心一笑。

    随即也拱手道:“没事,不用把我当外人。

    我不需要什么招待,我和王教授可是相当熟悉的。

    就是一直没机会去惠民堂,看王教授他们是怎么诊病的。

    今天在这里看到了也是不虚此行。

    现在在忙,就不说这些虚的了,等你忙完,我们再聊。”

    辛宛妙说完,直接拿起桌上的处方走了出去。

    陈诚还错愕了一下,随后轻笑一声,就坐下来继续看诊了。

    而辛宛妙拿着处方出了门,就看起来。

    这个处方基本没用过,她是标准的学院派,成方用的很少,多数是用时方。

    在不考虑辨证对错的情况下,这种水饮头晕,在她来开方的话,不出意外会开到十几味药。

    现在这方子上只有简单的四味药,让她实在难以相信,这个方子真的能用一副药就把病治好?

    来到药房,邱冰冰见她进来才想起来,自己几人就这么把老师给丢下不管了。

    于是尴尬道:“辛老师,您要不找个可以坐的地方,休息一会儿?

    我看外面没几个人了,看完……”

    辛宛妙把目光从处方上移开,“别管我。

    这是刚开的一个处方,把药抓一下。”

    邱冰冰显得更尴尬了:“辛老师,不好意思还麻烦你去帮忙拿处方。”

    辛宛妙摆了摆手:“你先抓药,抓药和我解释解释这个方子的用药。”

    闻言邱冰冰没有丝毫意外,点头后就开始抓药。

    四味药很快就抓好了。

    拿给等待的老人后,邱冰冰返回药房。

    在一张纸上把刚刚的处方再次写了出来。

    “辛老师,这个病人肯定是起则头眩吧?”

    辛宛妙看着自信满满的邱冰冰有些震惊。

    “你现在已经到了,看到处方就能知道,病人是什么病症地步?”

    邱冰冰轻轻摇头:“我可没到那个地步,只是因为这个方子大师兄是原方开出来的。

    这条辨很好背嘛。

    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芍甘草汤主之。

    这是伤寒论第七十二条原文。

    简单解释一下就是病人伤寒了,需要发表。

    但是呢,他可能吃了腐坏的食物,造成了上吐下泻。

    不管是吐还是泻,肠胃里面的津液就不够了。

    然后呢,去医生那里看病,也没有给医生说。

    就给开了发汗的药。

    当然也不一定是开了发汗的药。

    比如你大运动了呀,或者怎么的,反正你就出了大汗。

    本来肠胃里面的津液就不够,这再一发汗,肺里的津液也跑没了。

    整个上面都没水了,你这时再给一剂汤药下去,这水就会停在中间成为一滩死水。

    就像河里面一样,枯水季到了,断流了。

    然后突然下了点雨,就在中间出现了一小段有水倒是又链接不到上下的情况。

    中间的一段儿在那儿它就流不动了。

    就造成了停饮。

    当然也不一定是给了汤药,你比如不是去看的医生开了药。

    只是自己大运动之后出了汗很渴然后喝了很多水又喝得很快。

    也会变成这个水停在中格的情况。

    人的身体是一个精密的结构,一个东西缺掉之后,肯定会有一个东西去补位。

    这样才不会出现问题。

    现在本身便有伤寒,表面的汗水就被堵在那里。

    汗水没办法排掉,又吃坏了肚子,这个时候肠胃里面的水就没办法去补位。

    因为水气不通嘛。

    这个时候一发汗,伤寒的症状就没有了。

    恶寒,头疼,身疼,发烧等症状全部都会消失。

    但是你肺里的津液被去掉了,而想要去补位的津液。

    会被横膈这一块海绵所吸收,上面又没有牵引。

    津液就会停在横膈那里。

    补充不到肺里面去,这就是津液受伤的情况。

    横膈就像一个天平的底座。

    当你横膈里面有水的时候,这个水就会跟着你的人进行动作。

    下面一动,上面自然就会晃动,一晃动就会产生头眩。

    而苓桂术甘汤呢,里面茯苓会跟着白术去中焦。

    就是去排横膈的水,桂枝能够降逆。

    所以这水就会顺着往下出来。

    只要水一出来,头昏的现象自然就去掉了,是一个非常简单明了的方子。”

    辛宛妙这会脸上是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邱冰冰。

    把她都看的不好意思了。

    “辛老师,你有什么想说的就说呗,你这样看着我。

    我有点心慌啊。”

    “王教授平时都是怎么教你们的?

    就一年多一点点,你就能头头是道了。”

    邱冰冰摇头道:“辛老师,这明显是你的思想还没有转变过来。

    我们去医馆实习的这一年。

    其实是把我们之前所学4年的东西全部都暂时给忘掉的。

    所学的东西精简了很多。

    中医理论就是黄帝内经,人体经络构造就是针灸大成。

    再把药学,精简成神农本草经。

    而治病开方,就是伤寒金匮。

    再加上抄书抄到手软。

    给你一年时间,你也能头头是道。

    当然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时常会在临床实践中看到书上所对应的病症。

    这样记起来就非常的牢。

    因为不单单只是文字了嘛,变成图像思维了。

    比如刚刚这个苓桂术甘汤证,我脑子里面就有一个病人的形象。

    那是我第一次遇到这个症状是的病人形象。

    其实有句话我不知道该不该说?”

    “说嘛,什么话?”

    “辛老师,你是我们学校的。

    其他学校的我们也就不说了,我们可是靠着王教授的。

    伤寒金匮中的经方到底有没有用,恐怕不需要再过多解释了吧?

    你为什么就不愿意去多研究一下呢?”

    辛宛妙尴尬一笑:“我自己所学的东西都还没研究明白呢,怎么去研究新的东西?

    总觉得会贪多不烂,所以没有去接触六经辩证。

    要去研究的话,我又得不知道花多长时间,才能研究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