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政哥,你看秦国的版图太小 > 第11章 诏令满天飞

政哥,你看秦国的版图太小 第11章 诏令满天飞

    在大臣沉寂之中,一道声音又响了起来。

    没错,还是许诗诗是也。

    “陛下,臣还有本要奏。”

    嬴政看了看外面,天色已经不早,转身吩咐道:

    “诸位爱卿,今日就留宫中入膳。”

    大臣们拱了拱手,回答道:

    “一切听陛下安排。”

    又对了许诗诗点了点头。

    意思道:

    “你继续。”

    “陛下,据我所知,大秦现在主要的农作物就是,粟,麦,蹈。”

    “作为主食。”

    “然每亩的能收1担左右?”

    (也就是现代100多斤)

    她用着疑惑的眼睛看了看大臣。

    有人站了出来,回答道:

    “确实如此,一亩的收成大概就是在1担左右。”

    许诗诗点了点头道:

    “今天臣有一法子,可使大秦每亩地的收成提上三倍左右。”

    “虽然有点低,但是以现在环境,我也是尽力了。”

    什么!!!

    每亩可以多三倍。

    三倍呀!知道三倍可以养活多少人吗?

    大臣们杂七杂八的讨论着。

    也有人质疑,真的假的。

    嬴政无奈,看来后世之人,每亩的产量惊人,要不然她也不会一副如此苦恼的表情。

    扶苏焦急的问道:“不知国师大人有何法子。”

    这可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还请国师不吝赐教。

    许诗诗摇了摇头,不敢当。

    “臣只会一些粗浅的拙见,具体的操作还是需要农家子弟和朝堂出马。”

    继续道:

    “其实想要提高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四步。”

    需要制作出一些“有机肥”

    俗称养料。

    “第一 有机肥就是有,人粪尿,畜粪,草木灰,组成。”

    “只需要将有机废物混合在一起,然后定期翻动通风,使其发酵。”

    “第二 在播种之前,先养土。”

    “就是把有机肥料均匀的撒在土壤,然后翻耕入土。”

    “第三 种植的时候,就把肥料和种子混合后播种。”

    “这样子就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农作物的生长。”

    “第四 在农作物生长期间,根据作物成长情况和土壤。”

    “适当的追施肥料。”

    “这样子每亩地的收成大概率能翻三倍。”

    许诗诗这边刚说完,那边记录人员也写出来了。

    “至于派何人去往各地实施,臣以为可以派农家子弟。”

    “第一 很多地方都有农家子弟的身影。”

    “第二 农家子弟更熟悉农作物。”

    “第三 更是最重要的一点,农家子弟更能深入到百姓之中。”

    现在因为很多百姓根本不认识字,又加上常年打仗,使得人心惶惶。

    很多朝堂的诏令也许没办法更广阔的进入到百姓耳中。

    他们就不了解,为何陛下一定要灭六国一统天下的好处。

    许诗诗停顿了一下,问道:

    “农家巨子是哪一位?”

    这个时候站起来一位,满脸沧桑,皮肤黝黑,但是身体健壮的人。

    拱了拱手道:“臣,赫寻儒。”

    许诗诗连忙起身,走到赫寻儒身边。

    拱了拱手道:“本人有一些事情希望赫大人可以帮忙。”

    赫寻儒连忙笑道:“国师大人言重了,老臣一定不负所托。”

    嬴政看着直皱眉头,国师这是想做什么,为何如此卑求,有任何事情找朕,那不就是一句话的问题。

    这个时候许诗诗转身问道:

    “各位大臣无不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

    “今日本人有疑问!希望各位大人可以解惑。”

    “为何陛下执意要灭六国,何人可以帮忙解答一下呢?”

    此话一出,所有的大臣都是倒吸一口气。

    这种问题,那个敢直言,这可是去打陛下的脸。

    没有一个大臣敢出言。

    嬴政敲了敲桌子道:

    “怎么,国师大人的问题,很难回答吗?”

    “有任何想法直接说出来,朕不会怪罪。”

    可是此刻大家好像都集体装傻一样,愣是一个也没出声。

    许诗诗气愤的说:

    “文武百官,居然无一人敢谏言?”

    “好,既然大家都没办法来回答,本人不才。”

    “就舔脸说一下到底是为什么!!”

    “你们是不是都认为陛下灭六国,不顾百姓生活,不顾将士之死活。”

    “每年调用大量的粮草。”

    “战死了那么多人。”

    “只是为了开疆扩土?”

    “如果你们这般想,那就大错特错!!”

    “灭六国,一统天下,就是为了天下的百姓。”

    “战国五百年,各个国家互相之间的战争。”

    “我想各位大人应该都是知道的吧?”

    “那五百年的战争,每年要死多少人!”

    “又有多少百姓因为战争家破人亡。”

    “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每年到底有多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你们能体会到吗?不能!”

    “一句话,概括。”

    那就是“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见血,遍地寒。”

    “那为何陛下有一统六国得决心?”

    “那是因为他忍你们不能忍,他过你们不能过得日子。”

    “他当过草芥,历经九年得质子生活。”

    “他深知底层百姓得痛楚。”

    “所以他用了最短得时间去形成天下一统!”

    “就是在告诉天下,他结束了几百年得纷争。”

    “以后所有得百姓都将不再受到战乱带来得痛苦。”

    “但是天下呢?六族贵族们呢?你们只会觉得他残暴。”

    “如何残暴了?灭六国他杀过一个功臣吗?他灭了六国所有得贵族吗?”

    “他没有,如此得仁德之心,凭什么百姓而不得知?”

    “那是因为百姓,没有人去牵引没有人去教导!!”

    说完!许诗诗已经两眼通红,泪蓄满眼。

    她就是心疼,凭什么!!这样一个孤独的人,扛起了整个国家,却被骂了2000多年。

    此刻得大殿,静得仿佛只有每个人短促得呼吸声。

    扶苏也是双眼通红,颤抖着身子,使劲的想让自己平稳身体。

    原来他从来都没了解过父亲,他一直都以为父亲暴虐。

    他好懊悔,之前每每顶撞父亲的时候,父亲是不是也独自暗伤。

    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以后,一定要多帮父亲分担,多关心父亲。

    嬴政叹息的起身,走到许诗诗的面前。

    用手揉着她的脑袋。

    低声道:“别哭。”

    许诗诗用力的眨眼,就是想把眼泪憋回去。

    可是还是落了几滴,砸在了地板上。

    就像是给冰冷的大殿打出了朵朵泪花。

    擦了擦眼泪,许诗诗走到赫寻儒的身边。

    弯腰拱手道:“望赫大人可以带农家子弟深入百姓。”

    “教导他们正确的看待陛下。”

    赫大人连忙扶起她,颤抖着声音说:

    “老臣惭愧,从未懂得陛下之心。”

    “陛下为了百姓做到如此地步。”

    “老臣一定通知各地的农家子弟。”

    “让他们宣传陛下的功绩。”

    (很好,不枉我苦口婆心拉拢人心,心疼也是真的心疼政哥,但是宣传也必须搞起来,我看以后那个贵族还敢造谣陛下。)

    嬴政摆了摆手道:

    “今日天气已晚,各位爱卿吃完餐食就散了吧!”

    嬴政带着扶苏和许诗诗走出了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