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 > 第183章 不做编剧

1977,重回和堂弟换亲前 第183章 不做编剧

    “我过来和你说这个版权其实不太符合规矩。”邹术然笑着说道,“要影视化的话,最终是领导来拍板,不过,你这两个稿子的质量高,我觉得没什么问题,你也算是我的晚辈,我把消息提前告诉你也没什么。”

    傅明彦笑着说:“谢谢邹伯伯。”

    邹术然摆摆手,开始说更多细节的事情。

    “我和你说一下我们过去小说改电影的情况。”

    要说起来,傅明彦和《西沙儿女》这部小说有一定的缘分,和电影也有同样的缘分,因为邹术然就是用《西沙儿女》来举例的。

    《西沙儿女》的编剧就是原着的小说作者。

    在后世很多时候小说作者只是卖掉版权,影视化的全过程由其他人员参与,因为影视行业的人觉得隔行如隔山,不愿意让原着作者过多参与到影视化里。

    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量被影视化的作品是网络小说,网络小说的准入门槛太低,让这些影视从业人员天然鄙视他们,也不愿意把话语权移交给作者。

    但是这个年代不同,没有什么鄙视链最低端的网络作家,小说的创作者就是文学从业者,就是让人佩服的作家。

    小说作者在文学界的地位是极高的,在文艺圈里更是顶格,影视行业从业的相关人员是很尊重原着作者的。

    所以《西沙儿女》作者浩然并不懂得编剧的相关知识,但是在给出影视版权的时候,他提到了想要做编剧,这个电影的主编剧就给了他。

    作者不会编剧的知识怎么办?那就去学!

    制片厂的人找老师给作者上课,翻找出大量成功的、出彩的剧本给对方,并且还有专业的创作团队来和作者进行探讨,最终呈现出来剧本。

    到了拍摄环节,这年头也不存在什么棚拍,都是用大量的实景,导演拍戏就带着整个剧组过去住一段时间。

    在摄像机开启以前,就让演员们代入到角色里,甚至有些电影还需要演员去学习培训了以后才能够出演。

    而作为编剧,也会跟着进组,根据拍摄的情况,编剧老师也可以随时对剧本进行调整。

    “作为原着的作者,肯定是最了解小说的,我们制片厂欢迎作者来参与到剧本创作里,作者老师也愿意进行创作剧本,除了剧本费是按照一部电影一千元的费用结算以外,写剧本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会获得剧本费,在剧组拍摄的时候,编剧老师也会跟着进组,会有一份工资可以拿。 ”

    邹术然的话傅明彦听明白了,这年头小说影视化的版权费没有多少,但是剧本费则是多得多,加上那份跟组的福利,很多作者都愿意写剧本。

    傅明彦愿不愿意呢?

    他最缺的就是时间,他的英文不足以出国,不能到国外赚钱,甚至靠着赚来的钱买到他想要买的东西。

    他的时间是那么的有限,真的缺钱了,宁愿加班加点写小说,也不愿意做什么编剧。

    做编剧要学习专业的剧本知识,和创作组进行交流和磨合,然后跟着剧组一起边拍边打磨出来剧本,一年甚至两年下来,就只为了拿个一两千块钱,这是他想要的吗?显然不是!

    傅明彦说道:“邹伯伯,你把做编剧的好处都告诉我,我也听明白了。我是学生,还是以学习为主,编剧我就不参与了。”

    “你不后悔?”邹术然说道,“两部加起来剧本费有个两千元,加上跟组的福利给你算各八百元,肯定可以过三千了!”

    “别说是三千,五千我也不做这个编辑,就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情,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有一定的话语权,剧本出来了以后,我希望看看剧本,有什么地方不符合我想象得,商量着修改可以吗?”

    傅明彦想着毕竟这两个小说,都是他利用前世的电影改编的,真要影视化了,他说不定可以帮着精益求精。

    邹术然松了一口气,他也不想耽搁傅明彦的学习,但是这做编剧的好处也必须给说清楚,万一要是傅明彦坚定选择要做编剧,他也会帮忙。

    “你说的事情,我也是想到了,那就按照你说的做,剧本我们来准备,拟定的七七八八的时候,你看一看提一提意见。作为原作者拍摄的时候,你也可以跟着过去看一看进度,看看我们电影制片厂拍的东西是不是你想要的。”

    傅明彦笑着说道:“那就麻烦邹伯伯了。”

    邹术然说完了事,风风火火离开了,傅明彦也正好赶上了晚上7点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