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水浒超凶凶 > 第340章 朝堂定策展雄图

水浒超凶凶 第340章 朝堂定策展雄图

    第340章 朝堂定策展雄图

    “父皇,”晁雄征的声音再次响起,如同寒冰裂帛,刺破了大殿中欢欣鼓舞的氛围,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转向了他,那眼神中带着疑惑,带着好奇,也带着一丝隐隐的不安。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紧紧地锁定在黄潜善身上,看得后者冷汗涔涔,衣衫都浸湿了一片。

    那眼神,就像猎人盯上了猎物,充满了压迫感,让黄潜善几乎喘不过气来。

    “儿臣以为,我大宋,不应签订这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晁雄征的声音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是敲击在众臣的心头。

    大殿内原本热闹的气氛瞬间凝固,落针可闻。

    黄潜善的身子猛地一颤,脸色惨白如纸,豆大的汗珠顺着额头滚落下来,滴答滴答地打在地板上,仿佛敲响了丧钟。

    他嘴唇哆嗦着,想要开口辩解,却又什么都说不出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晁雄征,

    晁雄征的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大殿内炸响。

    群臣先是愣了愣,随后便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太子殿下说得对啊,这城下之盟,我大宋如何签得?”一位老臣颤巍巍地站了出来,他的声音虽弱,却充满了力量。

    “是啊,这城下之盟,简直是奇耻大辱!”另一位大臣也站了出来,他的声音慷慨激昂,充满了义愤填膺。

    “我大宋泱泱大国,岂能向蛮夷低头!”

    “太子殿下英明!”

    越来越多的官员站了出来,纷纷表示支持晁雄征的意见。

    他们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亮,最终汇聚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在大殿内回荡。

    黄潜善听着这些声音,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冰窖,浑身冰冷,他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晁盖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欣慰。

    他原本还担心晁雄征年轻气盛,容易冲动,没想到他竟然能够如此沉着冷静地处理此事,并且赢得了百官的支持。

    “太子所言极是!”晁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我大宋,绝不向敌人低头!这城下之盟,朕绝不签订!”

    晁盖的话音刚落,大殿内便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群臣们纷纷高呼“皇上圣明”,他们的脸上充满了兴奋和激动。

    晁雄征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也感到无比的振奋。

    他知道,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他保住了大宋的尊严,也赢得了民心。

    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开口说道:“父皇,儿臣愿率五万兵马,北上抗辽,一雪前耻!”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自信和决心。

    晁盖看着晁雄征,他沉吟片刻,说道:“五万兵马,恐力有不逮。朕再拨给你两万精兵,共计七万,务必旗开得胜!”

    晁雄征闻言,心中一喜。他知道,晁盖这是在全力支持他。

    “儿臣领旨!定不辜负父皇的期望!”晁雄征单膝跪地,双手抱拳,语气坚定地说道。

    他站起身来,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大殿内的群臣,一股豪迈之情油然而生。

    “诸位爱卿,”晁雄征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我大宋的未来,就掌握在我们手中!我们要用我们的鲜血和汗水,扞卫大宋的荣耀!”

    “臣等定当誓死效忠!”群臣齐声高呼,他们的声音充满了激情和斗志。

    晁雄征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转过身,看向大殿外的天空。

    此时,夕阳西下,天边一片火红,仿佛预示着大宋即将迎来一个新的辉煌时代。

    “林将军,”晁雄征突然开口说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关于此次北伐的兵力部署……”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落在了林冲身上,那眼神中,带着一丝深意。

    林冲闻言,虎躯一震,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立刻闪过一丝肃穆,他向前一步,抱拳道:“末将在!”声音洪亮,宛如平地惊雷,震得大殿都似乎微微颤动。

    晁雄征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文武百官,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此次北伐,事关重大,不可掉以轻心。我意,以林将军为先锋,率三万精兵,直扑辽国边境,务必以雷霆之势,攻其不备!”

    林冲闻言,眼中精光爆射,一股热血瞬间涌上心头。

    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了!

    自从被高俅陷害,蒙冤刺配沧州,他心中就一直憋着一股气,一股想要为国效力,洗刷冤屈的豪情壮志!

    如今,太子殿下委以重任,他怎能不激动万分?

    “末将领命!”林冲再次抱拳,声音更加洪亮,充满了必胜的信念,“末将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太子殿下所托!”

    晁雄征微微一笑,对林冲的反应十分满意。

    他知道,林冲是一位忠勇之将,有他在,北伐的胜算就多了一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调拨水军将领张顺,率两万水军,沿渤海湾北上,牵制辽国水师,以防其从海上袭击我军后方。”

    “遵命!”人群中,一位身材精壮,皮肤黝黑的汉子,抱拳应道。

    他就是水军将领张顺,人称“浪里白条”,水性极佳,在水上作战,几乎无人能敌。

    晁雄征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缓缓说道:“剩余两万兵马,由我亲自率领,作为后援,随时支援前线。同时,我还会调集一批火炮,用于攻城拔寨,务必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惊呼声。

    火炮,这可是大宋的秘密武器,威力巨大,所向披靡。

    有了火炮的助阵,北伐的胜算,无疑又增加了不少。

    林冲听完晁雄征的部署,心中也是暗暗赞叹。

    太子殿下不仅英明神武,而且用兵如神,此次北伐,必将马到成功!

    他抱拳道:“太子殿下英明!如此部署,定能让辽国贼寇闻风丧胆!”

    其他官员也纷纷附和,对晁雄征的军事才能赞不绝口。

    一时间,大殿内充满了对北伐胜利的乐观气氛。

    然而,就在这时,左相吴用却突然站了出来,打破了这份乐观的气氛。

    他微微皱着眉头,沉声说道:“太子殿下,皇上,臣以为,在北伐之前,我们还需要解决一些后顾之忧。”

    晁盖闻言,眉头一挑,问道:“哦?不知吴卿所说的后顾之忧,是指什么?”

    吴用捋了捋胡须,缓缓说道:“如今,我大宋境内,除了辽国这个外患之外,还有王庆、田虎等贼寇作乱,他们四处烧杀抢掠,扰乱民生,如果我们在北伐期间,他们趁机作乱,后果不堪设想。”

    此言一出,大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王庆、田虎,这可是大宋的心腹大患,他们占据着大片的土地,拥兵自重,对朝廷的威胁极大。

    如果不能尽快剿灭他们,北伐的后方,将永无宁日。

    晁雄征闻言,这些贼寇,简直是国家的蛀虫,必须尽快铲除!

    他沉声问道:“吴相,你有什么好的对策吗?”

    吴用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臣已经派人与王庆、田虎的使者接触,试图说服他们归顺朝廷。如果他们能够迷途知返,自然最好。如果他们执迷不悟,那就只能动用武力,彻底剿灭他们!”

    晁盖闻言,点了点头,对吴用的能力十分信任。

    吴用足智多谋,善于用计,有他在,这些贼寇,不足为虑。

    他沉声说道:“此事就交给吴卿全权处理,朕相信,你一定能够妥善解决。”

    吴用抱拳道:“臣领旨!”

    随后,晁盖又与众臣商议了一些北伐的细节问题,确定了出兵的日期和后勤保障等事宜。

    整个朝堂,都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充满希望的气氛。

    退朝之后,晁雄征独自一人走在回东宫的路上,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忧虑。

    虽然朝堂上已经确定了北伐的计划,但是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辽国,可不是那么容易对付的,而且,国内还有王庆、田虎等贼寇作乱,大宋的未来,依然充满了变数。

    就在他沉思之际,突然,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太子殿下,请留步。”

    晁雄征闻言,停下脚步,转过身,只见赵明诚正快步向他走来。

    赵明诚是当朝的大学士,学识渊博,深受晁盖的信任。

    “赵大学士,不知有何事?”晁雄征问道。

    赵明诚走到晁雄征面前,微微一躬身,说道:“太子殿下,臣有一事不明,想请教殿下。”

    “赵大学士请讲。”

    赵明诚顿了顿,说道:“今日朝堂之上,太子殿下力主北伐,臣十分钦佩。但是,臣也注意到,太子殿下似乎对黄潜善大人,颇为不满,不知是何原因?”

    晁雄征闻言,黄潜善,这个奸臣,居然还有人替他说话!

    他冷笑一声,说道:“赵大学士,你觉得黄潜善,是一个好官吗?”

    赵明诚微微一愣,似乎没有想到晁雄征会如此直接。

    他沉吟片刻,说道:“黄潜善大人,虽然有些圆滑,但是,也算尽职尽责,为朝廷做了不少事情。”

    “是吗?”晁雄征冷笑一声,说道:“赵大学士,你可知道,黄潜善为了讨好辽国,竟然私自扣押了我们送给辽国的贡品,导致辽国大怒,差点引发战端!”

    赵明诚闻言,脸色顿时一变,惊呼道:“竟有此事?!”

    晁雄征点了点头,说道:“此事千真万确,我已经掌握了确凿的证据。黄潜善,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卖国贼!”

    赵明诚听完晁雄征的话,顿时沉默了。

    他没有想到,黄潜善竟然如此胆大妄为,做出如此丧尽天良的事情。

    他叹了口气,说道:“太子殿下,此事事关重大,臣会立即禀报皇上,请皇上明察。”

    晁雄征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此事,我会亲自处理。”

    说完,晁雄征不再理会赵明诚,转身向东宫走去。

    他的背影,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坚定。

    他心中已经做出了决定,他要亲手除掉黄潜善这个奸臣,为大宋,扫清障碍!

    但是,他要如何做,才能在不引起朝堂动荡的情况下,除掉黄潜善呢?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让他久久无法平静。

    回到东宫,晁雄征屏退左右,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思考着对策。

    他知道,除掉黄潜善,绝非易事,黄潜善在朝中经营多年,党羽众多,如果贸然行动,很可能会引起巨大的反弹。

    但是,他不能坐视不理,任由黄潜善继续祸害国家。

    他必须尽快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将黄潜善,彻底铲除!

    夜幕降临,一轮明月高悬于空,将整个大地都笼罩在一片银色的光辉之中。

    晁雄征站在窗前,望着天上的明月,心中默默地做出了一个决定。

    明日朝堂之上,他便要……

    “来人!”晁雄征突然开口,打破了书房的寂静,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令人不寒而栗的冷意。

    晨曦透过雕花窗棂,洒在晁雄征的脸上,为他棱角分明的面庞镀上一层金光。

    他一夜未眠,眼中却不见丝毫疲惫,反而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今日,他要做一件大事,一件足以震动朝野的大事!

    早朝的钟声响起,沉闷的声响在宫殿中回荡,如同敲击在每个人心头。

    百官鱼贯而入,气氛比往日更加凝重,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的味道。

    晁盖高坐龙椅之上,目光扫过群臣,一股帝王之威弥漫开来。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太监尖细的声音在大殿内响起,打破了短暂的沉寂。

    晁雄征深吸一口气,一步踏出,朗声道:“父皇,儿臣有本要奏!”他的声音清亮而坚定,在大殿内回荡,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准奏。”晁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

    “儿臣奏请,将黄潜善以叛国罪论处,斩首示众,并将其罪行刻于石碑之上,立于城门,以儆效尤!”晁雄征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一般,敲击在众臣的心头。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众臣面面相觑,黄潜善虽然在朝中名声不佳,但罪不至死,更何况是叛国罪!

    晁盖的脸色也微微一变,眉头紧锁,沉声问道:“太子,你可有确凿的证据?”

    晁雄征毫不犹豫地答道:“儿臣手中掌握着黄潜善勾结辽国,私通敌寇,出卖国家利益的确凿证据!他不仅私吞贡品,延误战机,更是暗中向辽国泄露我朝军事机密,致使我军屡次战败,损失惨重!如此罪行,罄竹难书,岂能容他逍遥法外!”

    他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叠厚厚的文书,呈递给晁盖,“父皇请过目。”

    晁盖接过文书,仔细翻阅起来。

    随着他一页页地翻看,脸色也越来越阴沉,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

    大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众臣都屏住呼吸,紧张地注视着晁盖,等待着他的最终裁决。

    良久,晁盖合上文书,猛地一拍龙椅,怒吼道:“黄潜善,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黄潜善早已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颤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求饶:“皇上饶命!皇上饶命!臣冤枉啊!”

    晁盖怒视着他,厉声道:“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敢狡辩!来人,将黄潜善拖出去,斩首示众!”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黄潜善的哭喊声在大殿内回荡,却无人理会。

    两名侍卫上前,将早已瘫软在地的黄潜善拖了出去。

    晁雄征看着黄潜善被拖走的身影,眼中没有丝毫怜悯,只有无尽的冷意。

    对于这种卖国求荣的奸臣,他绝不会心慈手软!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要奏。”晁雄征再次开口,他的声音依旧沉稳而有力。

    “讲。”晁盖的声音中依然带着一丝怒气。

    “儿臣以为,仅仅处死黄潜善还不够,我们还应该以此为戒,警示后人。”晁雄征顿了顿,继续说道,“儿臣请求,将晁氏家训刻于石碑之上,与黄潜善的罪状一同立于城门,让世人铭记,忠君爱国,才是为臣之道!”

    晁盖闻言,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准奏。”

    晁雄征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不仅除掉了黄潜善这个奸臣,还借此机会,将晁氏家训公之于众,提升了晁家的声望和影响力。

    “父皇,儿臣还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晁雄征略带迟疑地说道。

    晁盖见他神色凝重,心中也有些好奇,便说道:“但说无妨。”

    晁雄征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儿臣近日夜观天象,发现北方有异星出现,恐有不祥之兆。儿臣担心,未来我大宋将面临更大的威胁,那便是来自北方的蒙古部落。”

    此言一出,大殿内再次一片哗然。

    蒙古?

    那是什么地方?

    大多数官员都闻所未闻,更不知道这个地方会对大宋构成什么威胁。

    林冲、吴用等人却脸色大变,他们曾经听闻过北方草原上蒙古部落的骁勇善战,但从未想过,这个部落会成为大宋的威胁。

    那些新近归顺的官员更是难以置信地看着晁雄征,他们不明白,太子为何会突然提到一个他们从未听说过的部落。

    晁盖也是一脸疑惑,问道:“太子,这蒙古部落,究竟是何方神圣?”

    晁雄征环视众人,沉声说道:“蒙古,乃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骁勇善战,野心勃勃。虽然他们如今内部纷争不断,尚未形成统一的势力,但儿臣担心,一旦他们统一起来,必将成为我大宋的心腹大患!”

    他的话让林冲等人遍体生寒,一股深深的恐惧感涌上心头。

    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武将,深知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的可怕之处。

    “这……”晁盖的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太子所言,可是当真?”

    晁雄征语气坚定地说道:“儿臣不敢妄言,还请父皇早做准备,以防万一。”

    大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沉默,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太子,你如何得知这蒙古部落之事?”吴用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不安。

    晁雄征神秘一笑,“吴相,有些事情,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