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水浒超凶凶 > 第362章 天下大势心中谋

水浒超凶凶 第362章 天下大势心中谋

    晁盖摇了摇头,眉头紧锁:“暂时还没有动静,朕派人暗中监视,他们依旧龟缩不出,按兵不动。”

    “王庆依附田虎,二人狼子野心,断不可小觑。”晁雄征沉声道,“如今我朝大军即将南下,正是用人之际,若他们此时生乱,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晁盖深以为然,他背着手在殿内来回踱步,沉吟道:“征儿说得对,这二人始终是心腹大患。如今西北战事吃紧,西夏屡屡犯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我朝出兵抗击,师出有名,占据大义。”

    晁雄征赞同地点了点头:“父皇所言极是。”

    晁盖停下脚步,目光灼灼地看向晁雄征:“朕倒是有个想法,不如邀请王庆和田虎共同出兵,抵抗西夏,如此一来,既能削弱他们的实力,又能缓解西北战事压力,岂不两全其美?”

    晁雄征闻言,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缓缓摇头:“父皇此计虽妙,但实则暗藏风险。王庆和田虎皆是野心勃勃之辈,若让他们参与西北战事,万一他们拥兵自重,甚至与西夏暗中勾结,后果将不堪设想。”殿内气氛顿时严肃起来,父子二人相对而立,目光交汇,空气中弥漫着一丝凝重。

    晁盖沉吟道:“征儿所言甚是,是朕考虑不周了。只是如今西北战事吃紧,朕担心兵力不足,难以击退西夏。”

    晁雄征语气坚定:“父皇不必忧虑,儿臣已命人加紧赶制黑火药,待大军开拔之时,定能配备充足。西夏铁骑虽骁勇,但如何能抵挡我大宋神威?更何况……” 晁雄征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担忧,“儿臣更担心的是,王庆和田虎会趁我朝大军西征之际,在后方作乱。” 殿内气氛愈发凝重,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在父子二人心头。

    晁盖来回踱步,眉头紧锁,似在思索着什么。

    半晌,他猛地抬头,目光如炬……

    晁盖在殿内踱步,龙袍曳地,发出沉闷的摩擦声,他停下脚步,眼神中闪过一丝精光:“征儿,朕还有一个想法,不如趁着现在还未与他们彻底撕破脸皮,多运送一批粮草到秦凤路,以备不时之需?”

    晁雄征闻言,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开来。

    他赞同地点头:“父皇英明!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只要粮草不断,军心就不会乱。纵使西夏铁骑来势汹汹,我大宋将士也能无后顾之忧,奋勇杀敌。”一丝安心感在他心头升起,仿佛看到了西北边境的将士们粮草充足,士气高昂的景象。

    他上前一步,语气郑重地叮嘱道:“只是,儿臣还是那句话,若王庆和田虎主动请缨,出兵相助,父皇万万不可答应。他们二人包藏祸心,绝非真心实意为朝廷效力。”

    晁盖捋了捋胡须,朕岂会引狼入室,自掘坟墓?

    ”他拍了拍晁雄征的肩膀,语气平和,“不必太过忧虑,一切都在朕的掌握之中。”

    殿内气氛缓和下来,父子二人不再剑拔弩张,而是如同寻常父子般,闲话家常。

    突然,晁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对了,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京东已被我军攻下,栾廷玉和秦明即将班师回朝,朕准备好好犒赏他们一番。”

    晁雄征闻言,也露出了笑容。

    他拱手道:“恭喜父皇,贺喜父皇!栾廷玉和秦明都是我大宋的栋梁之材,此番收复京东,功不可没。待他们班师回朝,定要大摆筵席,以示庆贺。”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金碧辉煌的大殿内,一片祥和安宁。

    然而,这平静的氛围并未持续太久,晁盖

    “父皇,可是还有什么事?”晁雄征敏锐地察觉到晁盖的神情变化,关切地问道。

    晁盖长叹一口气,缓缓说道:“哎,京东虽已收复,但……”他顿了顿,抬头看向晁雄征,眼神中充满了凝重,“呼延灼和史文恭攻占京畿地区之后……”

    晁盖眉头紧锁,声音低沉:“呼延灼和史文恭攻占京畿地区之后,捷报频传,本是好事,可如今却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扫荡溃兵流寇,剿抚地方,耽误了不少时间。”他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咚咚”声,仿佛一下下敲击在晁雄征的心上。

    晁雄征理解地点了点头:“父皇,京畿地区乃大宋腹心之地,不容有失。如今虽耗费些时日,但能彻底肃清隐患,稳定民心,也是值得的。”他语气坚定,仿佛在宽慰晁盖,也在坚定自己的信念。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在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檀香味。

    晁盖的目光投向窗外,远处的宫殿在阳光下金碧辉煌,却掩盖不住他心中隐隐的担忧。

    半晌,晁盖收回目光,叹了口气,缓缓说道:“江南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啊。”他语气沉重,带着一丝疲惫。

    晁雄征闻言,神情也严肃起来,他静静地听着,等待着晁盖的下文。

    “童贯那老贼,竟然扶植赵子偁为帝,自立为伪宋,如今不少州府都响应了他的号召,江南局势动荡不安。”晁盖的声音中透着一股压抑的怒火,仿佛一头被困住的雄狮,随时可能爆发。

    晁雄征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指关节泛白,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语气冰冷:“童贯!这个乱臣贼子!他以为扶植个傀儡就能苟延残喘吗?简直痴心妄想!”

    “父皇不必担忧,待儿臣平定西夏之后,立即挥师南下,扫灭宋朝余孽,将童贯那老贼抓来,碎尸万段!”晁雄征语气坚定,充满了自信,仿佛他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晁盖赞赏地点了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好!朕相信你!朕的大宋江山,终将一统!”他站起身来,走到晁雄征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股无形的信任和力量在父子之间传递。

    “父皇……”晁雄征刚想开口说些什么,却被晁盖抬手打断。

    晁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语气意味深长:“吴用那边……”

    晁盖眉头微蹙,目光深邃:“吴用传信回来,说童贯那老贼扶植赵子偁不成,又想另立新君,分化江南。”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他想扶植赵子崧。”

    “赵子崧?”晁雄征疑惑地反问,“儿臣从未听过此人,他是什么来头?”

    晁盖解释道:“他是哲宗皇帝的庶子,如今不过是个闲散王爷,一直被软禁在府中。吴用认为此人懦弱无能,容易控制,是个不错的傀儡人选。”他走到桌案前,拿起一份密信,递给晁雄征,“这是吴用的亲笔信,你看看便知。”

    晁雄征接过信,快速浏览了一遍,眉头紧锁:“吴用此计虽妙,但风险极大。赵子崧此人若真如他所说那般懦弱无能,倒也罢了。可万一此人城府极深,韬光养晦,一旦掌权,便会露出獠牙,岂不是养虎为患?”

    晁盖沉吟片刻,点头道:“征儿所虑甚是。吴用也正因如此,犹豫不决,迟迟未敢动手。”

    晁雄征沉思片刻,”

    “哦?说来听听。”晁盖饶有兴致地看着他。

    “既然吴用担心赵子崧难以掌控,那我们何不将计就计,反过来利用他?”晁雄征语气坚定,“不如将赵子崧和那些被俘的南宋官员全部放回去,让他们内部争斗,自相残杀。”

    晁盖眼睛一亮,抚掌大笑:“妙计!妙计!如此一来,南宋内部必然大乱,我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他走到晁雄征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征儿,你真是朕的左膀右臂啊!”

    “父皇谬赞了,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晁雄征谦逊地拱手道。

    “好,就这么定了!明日一早,便将他们全部放回江南!”晁盖语气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南宋内乱的景象。

    父子二人相视一笑,虽然前路依旧充满挑战,但他们相信,只要齐心协力,没有什么困难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

    一统江山,指日可待!

    “时候不早了,你回去休息吧。”晁盖关切地说道。

    晁雄征躬身行礼:“儿臣告退。”

    他转身走出大殿,夜幕已经降临,宫殿在夜色中显得更加巍峨壮观。

    走到宫门口,他看到徐宁正蹲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