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之我是贾东旭亲叔 > 第4章 偶遇娄半城

四合院之我是贾东旭亲叔 第4章 偶遇娄半城

    贾家村,后山,一群保镖围着一个躺倒的中年老帅哥和一个7岁左右的小女娃,“爹爹,你不要死啊”,小姑娘泣不成声,

    “你们两个还不赶紧下山找找附近的医生,剩下的抬着老爷下山”,一个管家模样的男子对保镖喝道。

    “住手,不想他死就赶紧把他放平”采药路过的贾有大声为大声喊道,

    “嘿,小子,你。。。”不等管家说完,贾有为疾步上前,迅速把脉,又看男人脸色惨白,“咻咻咻”二话不说几针扎了下去,一刻钟后,中年男子脸色恢复正常血色,又缓了几分钟就拔下了针,管家看着老爷脸色恢复正常,一挥手周围的保镖才放下木仓。

    “大哥哥,我爹他没事吧?”,小姑娘问道

    (“没事就吃溜溜梅”)

    “你爹的情况暂时稳住了,几分钟就会醒来”话音刚落没多会儿中年老帅哥睁开了眼,“小兄弟,是你救了我?”

    “是我,你的病只是暂时稳住了,要想彻底治愈得个几年”

    “小兄弟,你的意思是我的病能根治?”

    “可以,不过非常麻烦,而且是个长期工程,我可以先开个药方你先吃着,当然配合针灸会好的更快些”,贾有为说罢,从挎包掏出纸笔,刷刷刷写下药方递给了管家。

    中年老帅哥听后眼睛一亮,示意管家接下,但也知道此事急不得,“来福”,管家秒懂,手拿两条小黄鱼递了过来。

    “小兄弟,小小敬意,还请收下”

    “那多谢了,正好过段时间要进城寻亲”贾有为犹豫片刻道

    “爽快,小兄弟,你的医术在这乡村山野埋没了,鄙人不才,在四九城小有几处产业,其中就有医院,等你进城可来寻我,对了,我是娄振华,你进城一问便知”。

    “我哩个大曹,难怪随手就是两条小黄鱼,原来是大资本家娄半城啊,那这个小姑娘多半就是娄晓娥了”贾有为心里嘀咕道。

    “小兄弟,小兄弟?”

    “啊?咋了?”贾有为正在愣神

    “我家老爷问你的名字”管家急忙回道

    “啊,我叫贾有为,就住在前面不远的道观”

    “呵呵,好好,有为小兄弟,那我们就此别过”

    “大哥哥,再见”还是小萝莉的娄晓娥也开心挥手道别

    “恩恩,小姑娘再见”

    话落,一众保镖做了个简易担架抬着娄半城迅速下山。山下车内,“来福,去,查查这个青年的底细”,娄半城吩咐完便坐车向四九城疾驰而去。

    “好的,老爷”管家急忙回道,一挥手,一众保镖在贾家村四散开来,说明原由加上金钱的攻势下,村民是知无不言,贾有为连内裤颜色都被查了个一清二楚。

    管家则找到村长家打听“大叔你好,请问一下住在山腰道观的青年您认识嘛?”

    村长疑惑道“你是?”

    “我们是路过游玩的,我家老爷被他所救,所以想感谢一二”管家道、

    “哦哦,原来是这样”,说着便把贾有为跟老道士学医多年,在周边村子行医治病的事儿简单说了些下。

    管家道谢后便离开,和保镖一碰头,便知晓了贾有为的大部分事迹。

    四九城,娄府小洋楼别墅,管家躬身道“老爷,贾有为身世没有问题,小时候得过病,被后山道观老道士治好后,便跟其学医,但老道士的一切查不到,还有他开的药方也被御医后人夸赞是神来之笔,出现在那也是纯属巧合”。

    “那就好”娄半城眼睛微眯,毕竟今天他在鬼门关走了一遭,不得不小心行事,况且资本家又有哪个是易于之辈,要不是光头正在大肆印刷银元券,金圆券,破坏经济,并逼迫各大资本家拿大金鱼、银元兑换,为其跑路做准备,此时的经济也不会萎靡不振。

    民不与官斗自古有之,他自己又号称娄半城,产业众多,更是资本家中的资本家,不被盯上才怪,迫不得已只能散点家财兑换一部分银元券,金圆券。即便如此,那些头头脑脑依旧紧追不放,这才有了去四九城周边村里躲避打猎的一幕。

    “老爷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不如我们尽早。。。。”管家道

    娄半城皱眉不语,沉思片刻道,“也罢,是时候做出决断了”

    娄半城本身就是红色资本家,在抗战时期捐款捐物,为抗战的胜利贡献了一部分力量,再加上1945年脚盆鸡宣布投降,这才不过短短几年,光头就开始收割国内金融,制造经济混乱,老百姓苦不堪言,资本家也不堪其扰,不少资本家纷纷出逃,此时的实体经济更是一言难尽,城里大部分工厂工资都是发放银元券。

    尽管自己也是资本家,但并没有刻意压榨自己的工厂员工,反而注重培养各种人才,发工资也是一半银元一半纸币,比之其他资本他就是大善人。

    49年1月份之前,四九城尚未和平解放,不少资本家囤积大量米面粮油、布匹等生活物资,导致物价飞涨,老百姓苦不堪言。

    此时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既然已经做出决断,娄半城也不再迟疑,吩咐管家通知各大工厂产业积极响应并支持我dang政策,加紧生产加工生活日用品,又通过娄家渠道从海外调集大量米面粮油等生活物资捐给了军管会,大大缓解各大城市的压力。

    此时的娄半城一时风头无两,报纸书刊纷纷报导其是红色商人,支援国家建设,而不少黑心资本家则因为囤积大量粮食等物资,想发战争财,结果被木仓毙不少,人财两空。娄半城后来也万万没想到因为这一次的果断,直接成为了种花家在香江暗地里的中间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