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穿越火热年代的开挂人生 > 第25章 中专开学

四合院:穿越火热年代的开挂人生 第25章 中专开学

    两天后,张建华正在屋里给妹妹辅导功课,突然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

    “呸!你这个阎老西,如果不是你乱说,我怎么会被警察带走,是你害的老娘在里面受苦,你给我赔钱。”贾张氏在阎埠贵门上大声的嚷嚷道。

    “贾张氏你这个泼妇,我家老阎怎么乱说了。”阎埠贵作为一名文人,泼妇骂街那一套他确实不怎么会。

    “好你个杨瑞华,你说谁泼妇呢,你才是泼妇,你全家才是泼妇。”说着就对着三大妈杨瑞华的脸抓了过去。

    三大妈杨瑞华也不是省油的灯,闪过贾张氏的爪子,仗着身高一把抓住贾张氏的头发,贾张氏也不甘示弱,仗着体重把杨瑞华推倒。

    眼看着两人打在了一起,秦淮如急忙喊道:“婆婆、三大妈你们不要打了。”

    “李婶,你快帮帮忙,把我婆婆和三大妈拉开。”秦淮如转身对看热闹的李婶等人道。

    众人对秦淮如还是很满意的,听到她这么说,尽管不愿意还是上前帮忙将两人拉开。

    张建华从头看到尾,还真像吕小布说的,女人打架最好看了。

    “杨瑞华这个挨千刀的,老娘和你没完。”要不是秦淮如抱着贾张氏,她又冲上去了。

    “贾张氏你这个烂货,你当你奶奶我怕你呢!”若不是李婶抱着杨瑞华,她也冲上去了。

    “三大爷,你还站着干嘛呢,还不把三大妈扶回去。”李婶不满的说道。

    “妈,咱回去说。”秦淮如也是连拉硬扯的把贾张氏拉回家中。

    一到家里,贾张氏拍了拍身上的土,淡定自若的说道:“看我干嘛,快给我弄点吃的,这几天可把我饿坏了。”

    “妈,您刚才?”秦淮如疑惑的问道,贾张氏这么快就好了?

    贾张氏这才放低声音道:“你妈我进了一趟监所,院里人指定怎么看咱家呢,但是经过我这么一闹,就是有想法的也不敢明着来了。”

    秦淮如深深看了一眼自己的婆婆,平常她只当婆婆这人不讲理,人也笨,没想到比自己想的还多,看来姜还是老的辣。

    贾张氏离开后,其他人也陆陆续续离开了。

    张建华兄妹免费看了一场大戏,顿时觉得这四合院也不错,能调节心情。

    随后几天,张建华主要辅导妹妹的功课和复习自己垂钓到的知识,以便化为己用。

    ……

    1958年8月31日。

    “建华,到了学校之后不要舍不得吃饭,要照顾好自己。”母亲王小莲把一罐咸菜装进张建华的包里,不放心的嘱咐着。

    京城机械学院距离四合院有十几公里远,张建华需要住校学习,只有周末才能回家。

    “妈,我知道了,您就放心吧,周末我就回来了。”张建华安慰着母亲。

    接着,张建华把目光看向妹妹,郑重的说道:“往后哥哥就不能陪你上下学了,你不要一个人赶路,和胡同里的其他孩子一起走。”

    虽说经过这些年的打击,犯罪现象大为减少,但往后就是最困难的三年,谁知道会不会有人铤而走险。

    “嗯,我知道了。”张晓兰认真的回答道。

    随后他又和母亲妹妹寒暄了一会,便背着行李出了胡同口,上了一辆俗称“小京一”的无轨电车,缓慢的驶向京城机械学院。

    到了学校之后,张建华发现学校的学生并不多,比起后世动辄几万人的学校差远了。

    “你就是张建华?”一名看上去三十几岁的中年男子好奇的问道。

    “是的,老师,怎么了?”张建华疑惑的问道。

    老师笑了笑,回答道:“没什么,就是想看看你这个中考状元。”接着他好奇的追问道:“怎么没有上高中?”

    张建华摇摇头道:“家庭情况不允许。”

    那位老师没有再说什么,很客气的帮助张建华办理了入学手续,从此以后他就是一名正式的中专生了。

    办理了入学手续之后,张建华来到了自己的宿舍。

    张建华进门之后看到两人正在尬聊,和两人简单打了招呼,得知他们也都是京城人,一个叫宋文明,一个叫杨建军。

    看两人的穿着和气色,家庭条件应该不错。

    随后,在两人的帮助下,张建华收拾好了自己的床铺,为了干净他找了一个上铺。

    他们这是一间八人间,床铺是木头做的架子床,非常的拥挤,不过这年头大家都困难,倒也没人嫌弃这里的环境。

    随后陆陆续续来了五人,每来一个大家都会互相介绍一番,因为他们上的是京城市主管的中专,因此学生多数都是京城人。

    他们宿舍也是一样,八个人只有一个保定一个天津,其他都是京城的。

    八人简单的熟悉了一下,然后相约着去了学校的食堂吃了午饭,并没有像前世那样排个老大老二,也无人提出请客,这年头大家都困难。

    晚上12点,等其他人睡下之后,张建华开始这个月的垂钓。

    心中默念:“开始垂钓!”

    随即,钓竿便闪入虚空消失不见,张建华静静的躺在那里,等待着垂钓结束。

    大约五分钟之后钓竿再次出现,与此同时,垂钓到的物品信息出现在了张建华的脑海里,是过目不忘。

    张建华心中大喜,真是瞌睡遇上了枕头,当即点击使用。

    只见大脑一阵清凉闪过,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在心间涌现,他知道这是系统对大脑改造的结果。

    次日,正式开始教学授课。

    尽管有垂钓到的机械专业大学生的知识和经验,张建华还是没有松懈,他知道现如今和后世的知识有着明显的区别。

    后世的知识放到如今未必好使。

    不过毕竟一脉相承,有着后世的机械学习经验,他很快就能上手当前的学习,高屋建瓴之下,学霸他是当定了。

    同时,为了能早日施展自己的俄语技能,张建华积极主动学习俄语。

    却是张建华知道,现如今国内的很多机器都是苏联产品,单单翻译就能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

    他可不敢把所有希望都放在垂钓系统上,免得那天突然消失,他认为只有学到的才是最保险的。

    “建华,你是怎么学习的,我看你学的时间也不比我们的多,为什么成绩就比我们好呢,尤其是俄语,不到一周就能简单的交流了。”宋文明羡慕的说道。

    张建华笑着说道:“我那是在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到图书馆自学了,这个假期也没有歇着,因此才看上去比你们学的好。”

    “文明你就别和建华比了,他是天才,一篇课文看两三遍就能记下来了。”杨建军解释道。

    张建华心道:这已经是我藏拙了,若是让你们知道我过目不忘,不知道会不会崩溃。

    没等张建华说话,杨建军继续道:“建华,你明天回不回家?”

    经过一周来的相处,大家基本上也熟悉了,杨建军这货也是南锣鼓巷的,只不过两人不在一个片区。

    他父亲是肉联厂的一位科长,在同学们当中家境算是顶好的。

    “回。”张建华回答的言简意赅。

    随后大家又聊了一会学习和当前的时局,说实话张建华并不喜欢畅谈政治,只不过当前的学生们都有这个喜好,他不能表现的特立独行,因此有时也会插一嘴。

    不过他话虽少,但有着上一世的经验,说出来的话很有深度,很受同学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