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火热年代的开挂人生 第73章 直升研究生
不知不觉间,距离张建华到京汽已经5个多月了,转眼就就到了7月份。
五个多月来,张建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学习工作上。
这么长时间仅仅回了四次四合院,最多的时候也就住一晚,第二天便会匆匆离开,根本无暇关注四合院的蝇营狗苟。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学习,生产技术管理资料已经整理完毕,就差拿出来了。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拿出来,而是在等待苏联专家的离开。
另一边,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他的水平已经全面超越大学毕业生,某些方面甚至达到了专家教授的水准。
垂钓到的几项技术已经全部吃透,一旦时机成熟便可以拿出来了。
而且他还利用自己过目不忘的技能,陆陆续续的将苏联专家所带的资料全部记了下来,并完整的翻译了出来。
这件事直接惊动了京汽高层。
不仅给予了他经济奖励,也因为这个功劳,张建华被紧急推荐入党。
就在昨天,京汽因为他专门召开了支部党员大会,他被正式通过接收为预备党员。
一年预备期过后,他就是正式的组织成员了,从此以后他也可以成为同志了。
……
7月20日至23日,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时间。
7月21日,高考前两天,汤平办公室。
“什么,你要去参加高考?”汤平诧异的问道。
“嗯,汤主任,我如今甚至连中专文凭都没有,窦校长推荐我参加今年的高考,也好弄个大学文凭。”张建华解释道。
汤平拍了一下额头,笑着说道:“瞧我这记性,都忘了你的情况了,一直把你当大学生用呢!”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就你这水平,还参加什么高考,读什么大学,不是浪费时间嘛!”
“这……”
没等张建华开口,他继续道:“你让我想想,有了!
咱们厂和北航的合作非常紧密,刘工就是北航的研究生导师,我去找刘工,让你直接读他的研究生。”
“这能行吗?”张建华内心有些窃喜。
“当然行了,你的水平刘工也知道,当他的研究生绰绰有余。行了,你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榨干苏联专家身上,你的学业交给我了。”汤平回答说。
“好的,谢谢汤主任。”张建华自然是非常高兴的答应了下来。
有机会越过大学直接读研究生,他自然不会错过,别说是研究生了,就是大学生也是非常值钱的。
汤主任还是非常靠谱的,当天晚上就通知他去见刘工。
“刘工。”张建华恭敬的问候道。
“来了,坐下说。”刘工非常亲切,然后便开始询问他一些专业知识。
张建华的专业知识非常过硬,几乎有问必答,没有什么难得住他的。
“好,非常好,我同意你来当我的研究生。”刘工高兴的说道。
没等张建华说话,他继续道:“之前只知道你小子记忆力好,理解能力也不错,和大学生相比也不遑多让,今天才发现,你的知识已经不比一些研究生差了。”
张建华谦虚的说道:“刘工,我还差的远呢,还需要继续学习。”
嘴上这么说着,心中却在想:我若是放开来了答,研究生恐怕也不够看。
“还叫我刘工,叫我老师,待会给我两张寸照,给你办理学籍。”刘工高兴的说道,没人不希望自己的弟子是一个天才。
“好的,刘老师。”张建华回答道。
刘老师(刘永谦)又道:“从明天开始,每天晚上下班后,你开始跟我学习。”
张建华当即答应下来,他也算是打破了升学的记录,直接从中专二年级升级为研究生一年级。
于是从次日开始,张建华就开始跟着刘永谦学习。
二十多天后,一天学习结束后,刘永谦叫住了张建华。
“打开看看?”刘永谦递给他一个档案袋。
张建华瞬间猜到应该是自己的学籍信息,当下迫不及待的打开,首先是一张印有领袖照片的毕业证。
然后是一个学籍信息的小本本,只见上面贴着他的寸照,写着:张建华,男,1941年1月6日,预备党员,研究生一年级等信息。
“刘老师,怎么还有大学毕业证呢?”张建华高兴的问道。
“我让学校给你办的,里面有你的档案,你可以看一看?”刘永谦笑着说道。
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学习速度非常快,反应也快,是一个好苗子。
张建华拿出档案信息,很快就找到了缘由。
他的档案之前的没有变动,是从今年开始变动的,意思是自己今年2月完成中专学校,3月1日开始跟随刘永谦学习,达到大学毕业的水平,准予毕业。
“谢谢老师,为我的事您费心了。”张建华感激的说道。
刘永谦摇摇头,郑重的说道:“你若是真要谢我,那就拿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努力进行学习,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咱们的国家。”
张建华突然感到了一种责任感,当下重重的点了点头:“刘老师,我会的。”
“去吧,明天准时来学习,我再给你介绍两个同学。”刘永谦对他道。
“好的,刘老师。”张建华点头答应下来。
……
张建华宿舍。
“什么?你成了刘工的学生,还是研究生?”张诚激动的说道。
“嗯,也就是一个小小的研究生,不必大惊小怪。”张建华装逼道。
张诚这回是彻底嫉妒了,“你小子怎么就这么好运,一天大学都没读就成了研究生,还是刘工的研究生。”
刘永谦是机械动力方面的专家,不仅如此,他对发动机也有研究,很多人都想投入他的名下。
“你只要像我这么努力学习,读个研究生还不是手到擒来。”张建华凡尔赛道。
“你那不是努力,而是天赋,我讨厌天才。”张诚以前一直是别人眼中的天才,自从见到张建华之后,才知道什么才叫天才。
张建华刚刚18岁就成了刘永谦的研究生,前途无量。
“你自己难道就不是天才?天才只能决定学习的速度,并不能决定学习的深度和未来所取得的成就。
只要你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认真研究,咱们未来的成就谁高谁低还尚未可知。”张建华可不能让他受到太大的打击。
张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道:“张建华,我现在就向你发起挑战,看咱们将来谁取得的成就更大。”
“没问题,我接受你的挑战。”张建华和他击了一下掌。
五个多月来,张建华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学习工作上。
这么长时间仅仅回了四次四合院,最多的时候也就住一晚,第二天便会匆匆离开,根本无暇关注四合院的蝇营狗苟。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学习,生产技术管理资料已经整理完毕,就差拿出来了。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拿出来,而是在等待苏联专家的离开。
另一边,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他的水平已经全面超越大学毕业生,某些方面甚至达到了专家教授的水准。
垂钓到的几项技术已经全部吃透,一旦时机成熟便可以拿出来了。
而且他还利用自己过目不忘的技能,陆陆续续的将苏联专家所带的资料全部记了下来,并完整的翻译了出来。
这件事直接惊动了京汽高层。
不仅给予了他经济奖励,也因为这个功劳,张建华被紧急推荐入党。
就在昨天,京汽因为他专门召开了支部党员大会,他被正式通过接收为预备党员。
一年预备期过后,他就是正式的组织成员了,从此以后他也可以成为同志了。
……
7月20日至23日,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时间。
7月21日,高考前两天,汤平办公室。
“什么,你要去参加高考?”汤平诧异的问道。
“嗯,汤主任,我如今甚至连中专文凭都没有,窦校长推荐我参加今年的高考,也好弄个大学文凭。”张建华解释道。
汤平拍了一下额头,笑着说道:“瞧我这记性,都忘了你的情况了,一直把你当大学生用呢!”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就你这水平,还参加什么高考,读什么大学,不是浪费时间嘛!”
“这……”
没等张建华开口,他继续道:“你让我想想,有了!
咱们厂和北航的合作非常紧密,刘工就是北航的研究生导师,我去找刘工,让你直接读他的研究生。”
“这能行吗?”张建华内心有些窃喜。
“当然行了,你的水平刘工也知道,当他的研究生绰绰有余。行了,你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榨干苏联专家身上,你的学业交给我了。”汤平回答说。
“好的,谢谢汤主任。”张建华自然是非常高兴的答应了下来。
有机会越过大学直接读研究生,他自然不会错过,别说是研究生了,就是大学生也是非常值钱的。
汤主任还是非常靠谱的,当天晚上就通知他去见刘工。
“刘工。”张建华恭敬的问候道。
“来了,坐下说。”刘工非常亲切,然后便开始询问他一些专业知识。
张建华的专业知识非常过硬,几乎有问必答,没有什么难得住他的。
“好,非常好,我同意你来当我的研究生。”刘工高兴的说道。
没等张建华说话,他继续道:“之前只知道你小子记忆力好,理解能力也不错,和大学生相比也不遑多让,今天才发现,你的知识已经不比一些研究生差了。”
张建华谦虚的说道:“刘工,我还差的远呢,还需要继续学习。”
嘴上这么说着,心中却在想:我若是放开来了答,研究生恐怕也不够看。
“还叫我刘工,叫我老师,待会给我两张寸照,给你办理学籍。”刘工高兴的说道,没人不希望自己的弟子是一个天才。
“好的,刘老师。”张建华回答道。
刘老师(刘永谦)又道:“从明天开始,每天晚上下班后,你开始跟我学习。”
张建华当即答应下来,他也算是打破了升学的记录,直接从中专二年级升级为研究生一年级。
于是从次日开始,张建华就开始跟着刘永谦学习。
二十多天后,一天学习结束后,刘永谦叫住了张建华。
“打开看看?”刘永谦递给他一个档案袋。
张建华瞬间猜到应该是自己的学籍信息,当下迫不及待的打开,首先是一张印有领袖照片的毕业证。
然后是一个学籍信息的小本本,只见上面贴着他的寸照,写着:张建华,男,1941年1月6日,预备党员,研究生一年级等信息。
“刘老师,怎么还有大学毕业证呢?”张建华高兴的问道。
“我让学校给你办的,里面有你的档案,你可以看一看?”刘永谦笑着说道。
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学习速度非常快,反应也快,是一个好苗子。
张建华拿出档案信息,很快就找到了缘由。
他的档案之前的没有变动,是从今年开始变动的,意思是自己今年2月完成中专学校,3月1日开始跟随刘永谦学习,达到大学毕业的水平,准予毕业。
“谢谢老师,为我的事您费心了。”张建华感激的说道。
刘永谦摇摇头,郑重的说道:“你若是真要谢我,那就拿出自己的全部力量努力进行学习,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咱们的国家。”
张建华突然感到了一种责任感,当下重重的点了点头:“刘老师,我会的。”
“去吧,明天准时来学习,我再给你介绍两个同学。”刘永谦对他道。
“好的,刘老师。”张建华点头答应下来。
……
张建华宿舍。
“什么?你成了刘工的学生,还是研究生?”张诚激动的说道。
“嗯,也就是一个小小的研究生,不必大惊小怪。”张建华装逼道。
张诚这回是彻底嫉妒了,“你小子怎么就这么好运,一天大学都没读就成了研究生,还是刘工的研究生。”
刘永谦是机械动力方面的专家,不仅如此,他对发动机也有研究,很多人都想投入他的名下。
“你只要像我这么努力学习,读个研究生还不是手到擒来。”张建华凡尔赛道。
“你那不是努力,而是天赋,我讨厌天才。”张诚以前一直是别人眼中的天才,自从见到张建华之后,才知道什么才叫天才。
张建华刚刚18岁就成了刘永谦的研究生,前途无量。
“你自己难道就不是天才?天才只能决定学习的速度,并不能决定学习的深度和未来所取得的成就。
只要你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认真研究,咱们未来的成就谁高谁低还尚未可知。”张建华可不能让他受到太大的打击。
张诚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道:“张建华,我现在就向你发起挑战,看咱们将来谁取得的成就更大。”
“没问题,我接受你的挑战。”张建华和他击了一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