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统一天下,从截胡秦始皇出生开始 > 第95章 反屠楚令

统一天下,从截胡秦始皇出生开始 第95章 反屠楚令

    《反屠楚令》内容极致简单,仅止一条:越民即楚民!

    《反屠楚令》在南越二国中传开的时候,闽越王的弟弟姒朵兀[wu],正在前线温陵城驻守抗楚。

    越王勾践姓姒,南越二国王族取为其姓。

    温陵:泉州一带古称。

    温陵有城之名,却无城郭的雄伟。

    算是弹丸之地,比不得中原一个县城之大。

    像这种小城,项燕随随便便弄万余楚弩神弓,就可以覆盖。

    想起楚弩神弓,姒朵兀全身就寒颤不止。

    赵兵面对楚兵的楚弩神弓,

    那叫抗楚?

    噢~

    不,那叫喂箭!

    都不知道有多少负隅顽抗的部落,消失在楚弩神弓的箭匣“嘎嘎”声中。

    南越二国到处是万水千山?

    是天然屏障?

    噢~

    不,那叫降地!不是祥地。

    楚军甚至比本土越民更像土着。

    被打败的部落惊慌失措跑到一个溶洞。

    他奶奶的~

    楚兵已经烧好饭等他们了。

    南方的寒风刺骨?

    楚兵厚棉加身。

    反而贫穷的越兵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两军对战,除了他们引以为傲的铁剑铁枪,其他的简直就是饥民对饱汉,毫无招架之力。

    铁剑铁枪,还容易被楚兵斩断。

    攻之器断,防之盾碎。

    自此南越军队就绝了和楚兵正面硬碰硬的想法。

    闽越国的城镇就少得可怜,多以部落分布。

    城墙更是没有,木栏挡得狼狗,却挡不得楚兵。

    姒朵兀已经不知道闽越国要如何应对楚兵来犯。

    还好,哥哥闽越王下了屠楚令。

    屠楚令一出,整个世界都清静了。

    而且多有屠楚勇士者,带着成车成车的楚人头颅来领赏。

    真不错。

    屠楚令,使越民自发抗楚了。

    《反屠楚令》?

    姒朵兀嗤之以鼻。

    姒朵兀扬言:“我为越民,生生世世。”

    突然,一伙身着越军装扮的士兵闯进了姒朵兀在温陵的府。

    姒朵兀怒了,正要上前抽人嘴巴。

    却不想身后一人,突然一刀砍在他的背上。

    姒朵兀惨叫一声,回头一看:“贱人!你背叛我?”

    竟然是自己的妾室隆安氏。

    隆安氏舔着刀口:“你为楚女所生是楚人,你又执剑,我奉命屠楚!”

    姒朵兀之母是前闽越王娶的楚女,姒朵兀流着楚人血。

    姒朵兀再看那个带队之人,正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姒完达。

    姒完达之母,是正宗越人。

    姒朵兀大怒:“你们勾结谋反?”

    姒完达根本不给姒朵兀继续说话的机会,直接道:“遵《屠楚令》,斩草除根。”

    姒朵兀大怒:“你是我弟!同族!”

    姒完达冷笑:“从现在起,不是了。”

    姒朵兀知道弟弟是要夺权。

    多说无益,姒朵兀凭个人勇力,突破包围而去。

    但是姒朵兀其他儿子尽被屠杀。

    姒朵兀的府邸,血流成河。

    一个越兵突然又一刀砍死隆安氏,欣喜:“又一个执兵器的楚人!领赏去!”

    姒完达的越兵,又借着这次兵变,砍杀无数正宗越民,以充楚人头颅,前去领赏。

    温陵城,瞬间便陷入绝望深渊,惨绝人寰。

    楚越相融之始,悠远深长,甚至都无法考证。

    八百多年前楚未建国之始,作为中原火神祝融氏后代的楚人迁入南方之时,都还被中原人叫南蛮之夷,归属中原文明人之外呢。

    楚人新来,颠沛流离,历尽无休无止的灾荒战乱,也是一步步在南方一带扎根发芽,这片土地才真正包容和接纳楚人。

    楚人便以南方布满的“荆条”自立为“楚”(古老的南方荆条曾经叫:楚)。

    这其中还有神话,关乎到熊完的祖宗上十八代一个名叫“鬻熊”的先人以及其妻子“妣厉”,都记录在宋玉等人编写的《楚史》中,在此不多陈述。

    所以楚国与南越二国,本来就是同根同源。

    其中多有融合交杂,谁又知道谁是不是南越二王《屠楚令》中的楚人?

    又怎么去区分谁是楚人,谁是越人?

    实在可惜,南越二国的王室厌楚情绪高,根本没有去翻过《楚史》。

    而南越二王所谓的“楚人”,无非就是现在归属楚国国籍的南方人罢了。

    而所谓正宗的越人,无非就是南越二国建国以来,能追溯祖上几代人,一直生活在南越二国境内的“越人”罢了。

    而闽越和东瓯越建国也就百来年,竟然敢下令颁发《屠楚令》,简直就是“没文化真可怕”的典型代表。

    如果是不同人种,比如白色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还有显着区别,可下此令。

    但是现在同是南方人,曹植来了都要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不过《屠楚令》也给熊完新的启发,日后可下达《屠倭矮令》。

    毕竟倭倭之人,与中土之人,区别明显,是个人就能看出来。

    南越二王下达《屠楚令》,然则还模模糊糊写得不清不楚,下面的人怎么说都算数。

    现在《屠楚令》一出,只有一个方法证明谁是楚人:那就是——死人。

    而现在活着的人,人心惶惶,《反屠楚令》一出,“越人”就已经开始了拼死去证明:他是楚人!

    比如姒朵兀,死里逃生,看到了趁温陵混乱进攻的楚国军队。

    他是喜极而泣,大声喊叫:“我是楚人!”

    果然这一句话喊出来,楚国神弩手,全部放下楚弩神弓。

    《屠楚令》是涉及到南越方方面面所有的人——哪怕是闽越王之弟姒朵兀都不得幸免。

    南越二国的将士、越兵、百姓等等其他人,这些人的下场,可想而知。

    南越二国,特别是东瓯越国,不战自乱,无数越民为了活命,纷纷找楚军,自认楚民。

    楚军本来因为《屠楚令》就已经士气高昂如虹,连谦廉君子宋玉都跳出来了,何况他们临阵的士兵更是怒火冲天。

    既然无法对新“楚民”下手,那就拿负隅顽抗的越兵下手吧。

    下手那个狠啊,熊完看了都自愧不如。

    南越二国逐渐瓦解。

    不是死于战败,而是死于文肓。

    楚军在楚历元年底出兵,至楚历二年三月底,便彻底攻占了闽越和东瓯越两国的国都。

    俘虏勾践后人王族两万余人。

    楚王即刻下令:把最美艳的公主,哦,不是,把王族主要人物押送往郢都。

    自此南越二国,亡。

    历时之短暂,经历之戏剧性,可谓是前无古人。

    而楚人也渐渐明白:文化有时候也可以杀人于无形。

    这为将来“楚”改“华”后,文化入侵全球,埋下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