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1982:从相亲林黛玉开始 > 第12章 初见老丈人

重生1982:从相亲林黛玉开始 第12章 初见老丈人

    “卫华,快倒两杯水,怎么这么没眼力见呢?”

    现在媳妇不在家,老钟也能体会一把翻身农奴做主人的感受了。

    “知道了。”

    “你看看人家,你们都是同一届的,人家考上了工业大学,你呢?”

    好嘛。

    又开始比上了。

    要说胖婶这儿子,确实有点“别人家孩子”的的那味道了。

    从小成绩优异,父母不用操心,不贪玩,不好斗,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天生一副学霸的模样。就是这性子闷闷的,不爱说话。这也正是两人虽然在一个院子长大,但是却不太熟的原因。

    要不是现在计划生育,他左右得反驳一句:“你们还年轻,现在要二胎也还来得及。”

    “老钟,这点不是我说你,你的政治觉悟还有待提高啊。”

    “嗯?”

    “革命战士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我参加工作,也算支援地方文化建设,他是响应祖国号召,完成祖国的四个现代化,虽然战线和分工不同,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钟卫华将水杯递给胖婶,转头看向老钟解释道。

    “瞧!钟主任,卫华说的很有道理嘛。”

    胖婶在一旁笑眯眯的。

    “你...算你有理行了吧,牙尖嘴利的。”

    老钟思虑半天,竟想不出反驳的理由。

    “我是说不过你,还是得你妈来和你讲讲道理。”

    老钟无奈,只能搬出媳妇这个靠山。

    钟卫华知道,这话讲给老钟听听可以,老妈可是真会上手的。

    她才不管你什么战线和分工,她只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鸡毛掸子就是这个家里最大的道理。

    如果道理讲不通,她也略懂些拳脚。

    “咔嚓”

    说曹操曹操就到。

    “哎呀,胖婶,你们就到啦,等我一会,我马上开始做饭。”

    “没事,不着急,我们早上吃得晚,你慢慢来。”

    胖婶又起身客气道:“嫂子,需不需要帮忙?”

    “没事,你们坐会,马上就好了,哪有让客人动手的道理。”

    “对了,卫华,你去楼下迎一下,还有客人没来,我怕他们找不到。”

    张晓玲叮嘱道。

    “行,我知道了。”

    说罢,他便穿上一件外套,来到了楼下。

    别看室内暖洋洋的,那是因为生了炉子,室外的温度可不高,一阵小风刮来,寒气能透着缝隙钻进衣服里。

    钟卫华边踱着步,边自言自语道:“这老丈人怎么还没来,这也太磨叽了。”

    “小伙子,请问3单元是这吗?”

    钟卫华转过身,只见一名40来岁的中年男人,身边还站着一位妇女,看着像他的爱人。

    两人虽然穿着打扮并不时髦,但是往那一站,就有种文化人的气质。

    两人的眉眼间,都有几分相似,估计这就是夫妻相了。

    更重要的是,俩人看着眼熟,与陈小旭有几分相像。

    完了。

    该不会听到了吧?

    这是他的第一反应。

    “小伙子?”

    他又出声提醒了一遍。

    钟卫华这才回过神来,应道:“是是是,这里就是三单元。”

    “小伙子,在这等老丈人呢?慢慢等吧,真是有心了。”

    说罢,他朝着钟卫华笑了笑。

    这让差点喊出“陈叔叔”的他,又闭上了嘴。

    这可太丢人了。

    他撇了撇嘴,随即换上一副苦笑,

    “您听错了吧?我是说老...老张,对,我刚说老张人呢。”

    钟卫华赶紧解释。

    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笑着点了点头。

    转头上了楼梯,悄声向着爱人询问道:

    “我真听错了?”

    “我看呀,是你年龄大了,耳朵不中用喽。”

    说罢,她悄悄转过头看了一眼楼下的小伙子,露出一个揶揄的笑容。

    “陈叔叔,等等我。”

    虽然还在疑惑陈小旭怎么没来,但现在也顾不得这些,只是赶紧开口跟了上去。

    “小伙子,怎么?你认识我?”

    钟卫华这才给他解释了自己的来历。

    “哦,你就是钟主任家的孩子?不错,人倒是满精神的。”

    他爱人倒是捂着嘴笑,像是早就知道了似的。

    “元熙呀,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等着看我笑话呢?”

    陈江无奈的笑了笑。

    “我也没有开口的机会呀。”

    王元熙笑着开口。

    “那就一起上去吧。”

    钟卫华压下心中的疑惑,带着他们回到了家。

    一进门,照例还是一套寒暄客气。

    中国式的人情世故就是这样,初次见面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未及迎接说失迎,请人勿送说留步。

    通常孩子们都不理解,只会认为太麻烦,大人们之间怎么就这么复杂呢,简单直接一些不好吗?心底还在暗暗发誓:以后自己长大了,开心就笑,伤心就哭。见着亲近的人就拥抱,讨厌的人就抗拒。

    但是长大以后,大家褪下了稚嫩的面庞,也开始学着父母一般,将心思都埋在心底,换上了一副面孔,变得圆滑,变得世故。

    最终还是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模样。

    “陈校长,怎么今天小旭没来?”

    胖婶还是忍不住问出声。

    “她呀?害,今天话剧团那边工作太忙了,刚好又赶上其他人家里有事请假,所以让她顶了个岗。”

    “陈校长?”

    “哎呀,我也是最近才知道的,咱们陈导,去年已经出任了戏曲学院的院长,现在得改口叫陈校长了。”

    “恭喜恭喜,陈校长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陈江从特殊时期过来,他的身份也比较敏感,在去年平反后,便担任了戏曲学院校长一职。

    “不算苦尽甘来,不管在哪,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嘛。”

    陈江摆了摆手,笑着解释。

    “陈校长这话,可是和卫华说的差不多,怪不得都是文化人呢。”

    “哦?他说什么了?”

    陈江有些好奇,想知道这孩子说了些什么。

    于是胖婶将刚才钟卫华说过的话复述了一遍,最后又反问了钟卫华一句:

    “最后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卫华。”

    “岗位分工不同,奉献目标一致。”

    “对对对,就是这句。说得太好了。”

    胖婶拍了拍手。

    “小伙子,觉悟很高啊,肚子里墨水也不少。”

    陈江欣赏的看了他一眼。

    “没有,我也就是随口说说。”

    后边的时间,钟卫华也只是偶尔附和一句,自己不熟悉的方面,绝不多插嘴。

    很多时候,其实并不是你不会聊天,而是你不懂得倾听。别人在说话的时候,并不需要你着急的去回应,当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内容本身,思考你该怎么回,这时候就已经陷入了误区。

    因为你绞尽脑汁组织语言的时候,很容易勉强迎合话题,气氛很容易冷场,陷入尴尬。

    你以为的相谈甚欢是两人互相交谈,实际上却并不是,而是你需要让对方主动开口说话,引导话题,然后你该负责的就是倾听。

    这样才能达成融洽且和谐的聊天氛围。

    “对了,听说你在群众艺术馆工作?”

    “是的,我也是刚入职没几天,很多东西都还不太懂。”

    “那你觉得以后的文艺工作,会朝什么方向发展?”

    陈江思索一番后,这才提出疑问。

    “老陈,你问这个做什么?人家还是个孩子。”

    王元熙瞥了老陈一眼,有些埋怨。

    “陈校长,人家才刚参加工作,你太为难孩子了。”

    胖婶也开口解围。

    陈江也自觉有些不合适,他还是个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孩子,问这个问题确实不太恰当。

    听到这钟卫华也是眼前一亮,连忙摆了摆手。

    此时,一段影视片段自动在他脑海中播放:退后,我要开始装逼了。

    不对,咱这不叫装逼,这是人前显圣。

    “没事的,陈叔,王姨。我刚好最近看了些杂志,也思考了这个问题。”

    “哦?说来听听。”

    陈江端起桌上的水杯,准备好好听听这孩子的看法。

    钟卫华顿了顿,缓缓开口道:

    “我觉得以后的文艺创作道路,创作环境肯定会更加宽松自由的,因为前几年【三不主义】政策,陈叔肯定知道,我觉得以后会按照这个道路一直走下去,并且这几年,伤痕文学,严肃文学和反思文学大为流行,虽说有些偏激,但是这也是由于宽松的环境而造就的。”

    他喝了口水后接着说,

    “我认为以后百家齐放,百花争鸣的现象一定会出现,并且我觉得未来通俗文学会更占据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