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1982:从相亲林黛玉开始 > 第23章 正式刊发

重生1982:从相亲林黛玉开始 第23章 正式刊发

    “你看这文章标题。”

    李莉指了指文章标题。

    “嗯,标题挺好的,我觉得取得不错。”

    李莉对他的反应有些意外。

    难不成只有自己的觉得这标题很大胆吗?

    甚至于有些...

    “算了,和你说不通”

    李莉自讨了个没趣,便自顾自的看了起来。

    其实钟卫华还挺期待她看完的感受的,毕竟这也算是读者的反馈了,虽然稿子刊发了,稿酬也拿到手了,但是读者的评价也还是很重要的。

    李莉一开始就被大胆的标题所吸引,强烈的好奇心驱使她想看看这篇文章的内容。

    看到开篇,一位资本家大小姐和工人阶级相爱,她有些不屑,万恶的资本家怎么可能会爱上工农阶级呢。

    看来这是一篇歌颂自由恋爱的小说了。

    不过想想也对,前几年,国家已经提倡婚姻自由,恋爱自由了,看来自己猜的应该没错。

    不过看到男女主角因成份问题被下放到了农场,受尽折磨,但是俩人还是始终不离不弃,她也不由得为俩人的爱情落泪。

    那几年,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受尽折磨,拆散了多少家庭,别说夫妻了,就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反目成仇,断绝关系也比比皆是。

    怀着担忧的心情一路看下去,看到俩人终于等到平反,回到城里,她这才松了口气。

    “看来这作者还有些同情心,和之前的看过的文章不一样,没用悲剧结尾。”

    李莉忍不住点评了一句。

    最近这几年,受到伤痕文学的影响,大部分文章都一个套路,她都快看吐了。

    “如果你觉得国家不好,那你就去建设它,

    如果你觉得国家腐败,那你就去改变它,

    ......”

    好!

    这段话说的太好了。

    李莉在心中忍不住为男主喝彩。

    这才是我们工农阶级的骨气,资本家还妄想用金钱腐蚀,太可恶了。

    “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最后的这句话,更是点睛之笔,让她不由得为之一振。

    太振奋人心了!

    她感觉自己的乳腺都瞬间通畅了。

    一旁的钟卫华看着她的表情变化,啧啧称奇。

    没想到一个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这么多表情。

    “写的怎么样?莉姐?”

    “别问我,你自己看看吧。”

    李莉收起复杂的情绪,将杂志递了给他。

    然后就站在他身边,想看看他看完后的表情。

    钟卫华接过杂志,一边看一边评论:

    “嗯,这里写的还行。

    这段不太行,转折有点生硬了,再改改就好了。”

    一边点评这内容,还一边吐槽杂志。

    “这杂志用的纸张有些粗糙啊,排版好像也有点问题。”

    “让你看内容,谁让你点评出版社了。”

    李莉白了他一眼。

    “内容我看了啊,中规中矩吧,我觉得一般般。”

    钟卫华随手将杂志丢在桌上,大大咧咧的回答。

    “一般?”

    李莉有些不服气的质疑,

    “明明写的很好,文笔流畅,故事合理,你说一般?”

    钟卫华重重的点了点头。

    “那你下次写一篇比他好的我看看。”

    说到这里,李莉语气一转,语重心长的说道:

    “我知道年轻人心高气傲,但是不能靠否认别人来抬高自己,这就不是自信了,这是自负。”

    “这种文章,我觉得我能写,好像也不难啊。”

    钟卫华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好像这种被人当面夸奖的感觉,还不赖?

    这也算是一种恶趣味吗?

    李莉白了他一眼,随即又拿起杂志翻了起来。

    “别吹牛了,我站你旁边都臊得慌。这作者,文笔老练,用词简洁有力,人物塑造立体饱满,文章有深度,明显是一位有着丰富阅历和写作经验的作者,我看,很可能是大学里的老师。。”

    “额,莉姐,我劝你还是别太早下定论。”

    钟卫华好意劝告了一番。

    “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年轻人,你还是见识的太少。”

    她昂着头,一脸得意。

    “这句话,该我来说才对。”

    钟卫华小声嘟囔。

    其实李莉也才没比他大多少,估摸着也六七岁的样子。

    ......

    鞍山京剧团。

    王元熙拿过今天刚送来的杂志,随手翻了翻,便被《青年文摘》封面的一篇文章标题吸引。

    《我的资本家大小姐》?

    看着还挺有趣的。

    她便拿着杂志,找了个张桌子坐下,静静看了起来。

    没多大会,一名画着京剧脸谱妆的演员径直朝她走来。

    “王老师,王老师?”

    一连喊了几声以后,她才回过神来。

    “我不喝水。”

    随口说了一句,便又再度低下头看向手中的杂志。

    “不是喝水,我在唱功方面有问题想请教您。”

    他站在一旁,只好再次解释。

    王元熙有些不情愿的站起身来,将杂志小心的放进自己随身带着的挎包中,有些严肃的说:

    “昨天不是给你们讲解了很长时间吗?怎么就忘了?”

    “王老师,我...还有几个地方不明白。”

    他有些小心翼翼的开口。

    “走吧,还站在这干嘛?去练功室。”

    她的语气有些不满。

    他也只好答应了一声,然后有些委屈跟在王老师的身后。

    王老师这是怎么了?

    谁惹她生气了?

    昨天不是她自己说的,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请教她吗?

    ......

    此时的钟卫华,还在想着,要不要写一本长篇的连载小说呢。

    短篇小说好是好,但是一味的追求数量,只会导致质量下降,并且由于这段时间的疯狂投稿,他感觉自己的灵感都快被榨干了。

    去哪找那么多的素材和创意,这是个问题。

    但是长篇的话,对他来说就比较轻松了,长篇不需要太费脑子,因为他脑子里就有现成的剧情,并且还不止一本。

    当然,后世那种网络小说,在这个时代还是行不通的,连发表都困难。但是,他当初为了不被饿死,也写了很多同人类型的小说。

    像什么《平凡的世界》,还有《亮剑》一类的八九十年代的小说,当初为了写同人文,可以说原着都被他翻烂了,剧情什么的,全记在脑子里了。

    再经过自己的润色一下,不说完全还原,但是复原个七七八八肯定是没问题的。

    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平凡的世界》描写的是陕北黄土高原的故事,难不成要把故事背景改成东北三省?

    但是他想了一会,还是摇了摇头,如果真改了,恐怕就有些四不像了。

    但是不改的话,后期别人问起来,还真不好回答。

    难不成你一个东北人,光靠书籍资料就能将陕北的民风民俗和地区特征了解的这么透彻?

    《亮剑》的话,倒是不错,地区限制不大,也好解释。

    并且这年代,家家户户都有几位参过军的长辈,从小就听过他们的故事。耳濡目染之下,创作出一本军事战争题材的小说,也能够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