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大唐养猪日常 > 第66章 卖方子

我在大唐养猪日常 第66章 卖方子

    最终蔡旺数罪并罚,判坐监五年。

    何里正被革除里正以外,坐监半年。

    其他人被重则判坐监三年,轻则被罚做劳役两个月。

    蔡家村由村民推举出了一位姓蔡的里正和村长,代替何里正管理蔡家村的各项事物。

    没参加推举的,参与劳役的蔡家村人,眼见着再有两日,就可以结束铺设工程。

    速度之所以这么快,有赖于李小苗的安排。

    她把全程分成相当的四段,20多人也被分成四个队伍,每组各认领一段。

    为了刺激他们的积极性,她还设置了一两银子的奖赏规则: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哪个组最快完工,且质量验收过关的,就享有一两银子的奖励。

    按照如今银楼银子与铜板的兑换比例,大约是一两银子,能兑1200~1300文铜板,按照每组6个人来算,每人约能得200文。

    200文买肥肉,也能有十多斤,一个月都吃不完。

    所以活干的又好又快。

    这也令李小苗产生了其他的想法,需要征求劳役们的意见。

    晚饭的时候,劳役们都聚在一起打饭,李小苗询问:“我想着把猪舍附近也铺上碎砖,这算是我私人的活,不过不会让你们白干,每天三顿管饭,每人我开一天25文的工钱,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干?”

    这些人都有了经验,如果他们愿意接这个活,她就省了再去找别人来干。

    “乡主大人,俺愿意!”

    “俺们都愿意!”

    “那好。”

    李小苗见个个都很是乐意,也就把这活交给他们做。

    劳役们很是高兴,虽然也是出苦力,可比真正的劳役轻松多了,这天天吃好喝好,哪里是服劳役?

    更别说后期干活会开工钱,想想睡觉的时候都能笑乐。

    李大路去接李小宝,李小苗难得的跟着一起去。

    到了风味楼,她眼尖的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柜台查看账目。

    李小苗刚想闪身到后厨。

    “安和乡主!”

    这是害怕什么就来什么,李小苗不得不停住了脚步,调整好表情,面带微笑的转过身来。

    “恭喜安和乡主,前次派了家丁给乡主送贺礼,不曾想您居然不收。”

    “多谢钱老板抬爱,小苗年纪尚小,东西太贵重,怕自己担待不起。”

    “乡主命格贵重,哪里会担待不起,只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罢了。”

    李小苗没有反驳。

    “钱老板特意叫住我,怕不单单是要与小女谈命格吧?”

    “自然,就是想问问,上次咱们谈到的几百斤卤下水,何时开始制作?”

    来了,来了。

    钱峰没错过对方脸上出现的为难之色。

    “哎,其实你上次说入秋后开始,也自是没有问题,就是我那个生意伙伴,总是隔三差五的来信催问,我被催急了,这才来烦安和乡主。”

    都怪自己之前看的那些穿越小说,说用硝石可以制冰。可完全没说,这冰的出产量与自己想的有些偏差。

    “这怕是有些难,为了方便马车进出村庄,我正在忙铺设村道。如今怕没时间大量做卤味。”

    李小苗毫无心里负担的婉拒对方,答应的话,那得费多少冰块啊,累死她算了。

    如今日子好过了,自己也有了身份,她不会如此想不开。

    这事决不能答应,不然为难的就是自己。

    “这样啊。”

    钱峰语气有些失望,作为商人,他也知道路的重要性。

    “卤味做不了也没关系,你上次做的那些招待官员的菜,大人们吃的都很尽兴,说下次还来本店品尝。”

    “所以,能不能把那些方子卖给钱某,钱的话都好商量。”

    钱峰一副不缺钱的口吻。

    李小苗闻言,计上心头,这倒是个来钱快的法子。

    “那不知钱老板愿意出价几何?”

    “每个方子一百两如何?”

    李小苗内心狂跳,可!那是相当可以!

    “自是没什么问题,只是如今时间上怕是来不及。”

    “不过明日自是没问题。”

    “好,明日钱某在店里恭候。”

    李小宝一到家,就被阿姐抓来写做菜方子。

    桌上已经写满了几页,正摆在他的手边,等着晾干墨迹。

    “你哭丧着脸干嘛?阿姐我这是在帮你练字。”

    “你别骗我了,我已经不是小孩了。我这个年纪,教字也是练大字。”

    “是吗?”

    她心虚的问。

    “这还是你自己说的。”

    她怎么忘记了?最近白天没时间看话本子,都是熬夜看到很晚,难道记忆力差是这个原因?

    有点尴尬有没有!

    “也就你的字,这一张能卖一百两。”

    “多少?阿姐你说多少?”

    李小宝不敢置信的睁大了眼睛,书肆里抄书,好的话一本五千字的书,最多能赚1000文,不到一两银子。

    而自己这洋洋洒洒,这不足两百字的一张纸,就是百两银子。

    那些抄书的人如果知道,会不会眼红到哭?

    “你没听错,一百两。”

    “激不激动?刺不刺激?”

    李小宝内心狂跳,突然不敢下笔。

    “写啊,停下来干什么?还有两页没写呢。”

    “这是哪个冤大头,居然舍得花这么多的一百两,跟你买怎么做菜?”

    “我看是这段时间把你嘴巴养刁了。怎么?我做菜难道不好吃吗?”

    好吃是好吃,就是这些东西真的值这么多钱?

    他不敢问出来,只能在心里嘀咕。

    李小苗美滋滋的幻想,今晚一过,自己就是身家千两的安和乡主。

    放眼整个大唐,再也找不出一个比她还穷的乡主了。

    她仔细收着写好的纸张,唯恐弄坏它们,就好像每张是印着钱庄大印的百两银票般。

    至于钱峰,商人重利,他又经商多年,怎能让自己吃亏?

    他的出价,不是一时口快,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定下的。

    安和乡主的每个方子,都是独有的。有了它们,那风味楼今后的生意,何止更上一层楼。

    把风味楼开到附近几个县城,开到南和州府,甚至开到其他州,开到京城的这个愿望,想必真的能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