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大唐养猪日常 > 第217章 一万两银票小小作坊找不开

我在大唐养猪日常 第217章 一万两银票小小作坊找不开

    这次事情被有惊无险的压下,李小苗觉得自己就像置身原始森林的猎物,暗中一直被他人窥视。

    “看来事情并没有结束。”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

    府衙后院施予良正看着地上一块干透的水泥,目光里盛满了问号。

    “清书,拿剑来!”闻言,清书就屁颠屁颠的去了屋里,再回来手里就多了把用宝石镶嵌的宝剑。

    退去刀鞘接过剑,施予良用了六成的力道砍向泥块。泥块在大力撞击下只是滚到了另一个地方,表面仍完好无损。

    “这石头做的东西竟是个难得的宝贝!”说罢又是“砰砰”两下,这次他用尽了全力。

    “主子!”清书满脸心疼的拿回宝剑,小声抱怨:“剑身上有两道豁口。”早知道主子这么败家,他就随便找个府兵借把大刀做替身。

    府兵:桑心,我难道不心疼自己吃饭的家伙吗?

    施予良根本没听到他的嘀咕,撩起华丽的衣袍蹲下,仔细看泥块上留下两道浅浅的剑痕,“啧啧,真是好东西,剑也砍不破。”

    背着清书就喊:“你这两日收拾东西,押送一批水泥回京城,顺带把我给家人准备的年礼补上。”

    末了又加了句:“带着我的官帖,沿途在驿站下榻,这样也会震摄那些企图劫财的宵小。”

    次日清书就带着一张银票去了周水村,随行的还有十数量马车。

    来前看到主子给的银票金额也是一震,“用不了这么多吧?”

    上次府衙购买水泥,用的是缝纫机出售的银钱,主子怕有人从中捞油水,这事便让他一力操办。所以用了多少两银子,又买了多少斤水泥,没人比他更清楚。

    施予良笑笑,跟这位明霞郡主有过几次交往,才摸清了是个既贪财又仁义的主。

    并没跟清书多言:“你拿着就是。”

    害得李大路拿过银票,要不是得维持住妹子的颜面,他怕得当场晕倒。那可是一万两银票!

    自家这个小小的作坊,找不开啊!

    要是李小苗在,肯定当场扼杀他的想法,要不是她这个穿越者,水泥怎么会横空出世?

    莫说一万两,就是十万两他们作坊也值得拥有!

    前世房地产繁荣的几十年,水泥也跟着水涨船高。水泥的前景远大,一万两只是个赚钱的开始。

    “二少爷,您算下有多少袋水泥?”接下来才好安排人搬运不是,清书惯是个会看眼色的,等到李大路从被这天降大财砸晕中清醒时开口。

    “库房里有的你尽管拉走。”李大路想都不想的挥手,这事还得妹子做主。

    让他过来管理作坊,他只当作比店铺的事情繁杂,没成想还是个金疙瘩。他只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开工到现在,仓房又堆了不少水泥,近来他收到不少工人的哭诉。

    “地方太小,睡觉人贴人,都不敢翻身。”

    搬空甚好!甚好!

    清书心思活泛,知道这里的事情,李大路还得跟妹子请示,便点头去安排人。

    清空库房,清书带着车队浩浩荡荡的离开南和州,一同离开的,还有施予良说的年礼,是他这段时间搜遍州府买来的物件。

    护国公施威,是当朝工部尚书,对水利一道很感兴趣,早早收到了儿子的信,听说水泥用于修筑堤坝和建设房屋,坚不可摧,等的心焦难耐。

    自己的儿子自己最清楚,不是个喜欢炫耀夸大的,除了上次的缝纫机,就是这回的水泥,满满的赞赏之言。

    在他的期盼下,清书终于在某个明光明媚的中午,带着一批裹着黑色油布的车队进京。

    天子脚下,普天之下最为繁华的都城,每日都会有数不清来往的商队,这么一个不起眼的队伍,自然没有惹得众人关注。

    然而对于那些有心人而言,则是另说。

    “施公子这么精彩绝艳的人,莫不是被李小苗骗了?”郭侧妃正躺在贵妃椅上,贴身大丫鬟正在给她手指做丹寇。

    她收到底下人的消息,说施予良正在大力给百姓修建带水泥的房屋,也没当回事。

    护国公得了消息,特意翘了半天班在家里等着。

    “老爷,你平时勤勉公务,今日怎的学会偷懒了?”

    国公夫人虽然年过四十,但是保养得宜,看起来不过三十岁,眉眼如画,年轻时也是有名的美人。

    施予良不凡的样貌,就是传自于她。

    国公夫人揶揄,她哪里不知道这个枕边人在想什么。

    儿子第一次出远门离家这么久,这次虽是清书押队,见不到心心念念的儿子,但是能从身边人嘴里听一听儿子的事情,也算慰藉一二思念之情。

    “夫人莫要打趣为夫,你不也是巴巴的等着。”

    很快国公夫人就知道自己想差了。

    门房来报人到了,施威就急火火的奔去车队,清书一身风尘还没梳洗,就被拉去国公府花园。

    这里有一片空地,正好用来当作试验加施工场地。可花园是夫人的心头爱,施国公趁这会夫人被儿子礼物绊住,赶紧安排人干活。

    接着就是吩咐人和水泥,清书适时的摸出几把工具,“国公爷,这叫腻子。”临来时李小苗让匠人打制的,用来抹把水泥抹平用的。

    施威拿过一把,试试手感,宽袖用束带把绑起,这样不影响他一会发挥。

    两人摸索着,一开始手生,水泥刚覆在青砖上,还没来得及抹匀,就扑簌簌的落到地上。

    清书看在眼里屏着气,他怕国公会发火。

    好在很快摸到窍门,施国公手脚麻利,抹的又匀又平,活儿干的比清书还好,惹得他汗颜不已。

    就算老爷不做国公,改做其他一行,都是人中翘楚,这就明霞郡主说的成功者理论。

    过了手瘾,原本一个青砖搭建的独立小园,也换了个模样,这才满意的去了书房。

    就等着水泥风干后看效果。

    这边的国公夫人独自面对儿子送来的年礼,虽然晚了两个月,但是儿子如此上心,她这个当娘的自是满心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