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在大唐养猪日常 > 第222章 李记水泥铺京城分铺

我在大唐养猪日常 第222章 李记水泥铺京城分铺

    国公府

    “主子,您该不会把小的忘了吧?”清书委屈巴巴的,随手扯了片叶子,坐在光亮的水泥台阶上慢慢撕。

    他到京城已半月有余,也赋闲了半月,还真不习惯,只好自嘲自己就是劳碌命。

    “清书,老爷有吩咐,跟我走吧。”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于叙装作没看到他的小动作。

    “好的于叔!”

    清书眼睛一亮,把手里的树叶一甩,乐颠颠的跟在后面,看来是主子那边有消息了。

    施威又看了遍儿子的来信,见清书过来了,把信纸折起来重新放到信封里。

    如今国公府算焕然一新,负责洒扫的丫鬟婆子最是开心,水泥地面让他们的活计轻省不少。

    作为受益人,施国公觉得水泥应该大力推广,儿子于公于私都应该给予明霞郡主支持。

    只是没想到她居然弃安王和恭王的大腿不抱,选择依附他们国公府。

    “京城不少人家需要水泥,都求到咱们府上了。既然水泥作坊是国公府与明霞郡主合伙开的,那就是自家的生意,得把活计干漂亮了。”

    清书一脸讶异,他不在主子身边的这段时间,居然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国公爷说的不错,那些权贵们打听到自己负责这次水泥押运,纷纷让府里的奴才找上他,希望能买到水泥。

    这东西史无前例,权贵们大多富的流油,所以价格上往高了报,也不会担心没人买。

    有什么样的主子,就有什么样的奴才。

    施予良居于京城,对权贵们的消费水平最是了解,所以这水泥定价一事,李小苗索性由他拿主意。

    考虑到运输成本,负责押运的人员工钱,还有一路的吃喝住宿(大批运输就不好再住驿站),最终定下每袋半钱银子的价格。

    就连李小苗都忍不住咋舌,施知州真黑心啊。

    他们商量一通,决定在京城设立一个分铺,用于承接水泥订单。

    她在京城没有人手,但是施予良作为国公府唯一的继承人,自是不缺这些。

    既然已经把人拉作合伙人,她也不客气,一股脑把京城的人事布置全都甩给了施世子。

    果然,施国公没有辜负她的期待,当真是件件有着落。

    “正好咱们国公府在樱花大街有个粮油店铺,我让人单独隔开两间办公,离得近郑掌柜也能兼顾。你先帮着忙过前面几日,带着订单再回去。”

    樱花大街是京城的东区,也是最繁华的区域,老牌权贵们都喜欢在这一带活动。

    那个店铺清书有印象,去南和州之前,他还跟主子路过,那铺子面积大,在一旁辟开个办公区域很容易。

    没有几日,樱花大街就多了个“李记水泥商铺京城分铺”。

    翘首以盼的权贵们,得了这个消息,纷纷让府里的管事前来下订单。

    有人欢喜有人愁。

    郭万川和俞兆秋他们,在离开州府前,都会先把南和州一行的事书信汇报,所以再他们没到京城时,两位王爷都收到了心腹的来信。

    恭王府

    恭王正在庆平殿听芬侧妃弹琴,手下人在他耳边低语,一听有南和州的来信,一张脸兴奋的发红,当即心痒痒的拆开,越看一张脸越黑。

    芬侧妃一看恭王心情不好,立即停止了弹奏,安静的坐在一旁,当个背景板。

    以她的经验,这个时候的恭王很可怕,她不想成为出气筒。

    “啪!”他一掌拍在桌案上,“这么点事都办不好!”

    说完信撕了就拂袖而去,丝毫没给芬侧妃一个眼神。

    见人走远,她拿起信封,上面的字她最熟悉不过,出自她爹郭万川之手。

    看来水泥之事计划有变!她李小苗好大的狗胆!

    “王妃,刚刚王爷气哼哼的从庆平殿出来。”

    丫鬟兴冲冲的过来禀报,“芬侧妃总是跟您争王爷的宠爱,这回没让她讨去什么好。”

    端的是一副幸灾乐祸。

    陆清幽面上毫无波澜,仍兴致勃勃的看着话本子,“估计在明霞郡主那里碰壁了。别说这郡主年纪虽小,倒是有才。”

    “王妃~”她有些恨铁不成钢,照主子这么淡然的性子,什么时候才能怀上小王爷?

    丫鬟用力的把书合上。

    “好啦,我不看了就是。王爷心里只装着那个位置,我又何必自讨没趣,上赶着去讨好?

    再说,我日日过的快活恣意,你不该替我开心吗?”

    丫鬟:她竟觉得很有道理,无言以对。

    安王府

    安王正喝着美酒,吃着美人喂的水果,看着舞姬跳舞,一副享受的模样。

    “王爷,俞先生这次无功而返。”心腹在他耳边说道。

    “哼!仗着有施予良给她撑腰,便不把我这个王爷放在眼里。”

    安王看得通透,也禁不住发了老大一通火,仿佛一堆银山长腿跑了。

    “俞先生还说,明霞郡主同样拒了恭王。”

    安王的心情才好起来。

    “这样也好,要是真便宜了老二,本王才生不如死。”

    他忽然有些庆幸,是施予良去了南和州,国公府不会介入皇子之间的争斗。

    清书已经从欣喜,变成了麻木。

    这一日过的飘飘忽忽,数钱数的手软,说句招人记恨的话,银子在他眼里,只是个数字。

    此刻女木匣子里放满了银票,郑掌柜一双手正“噼里啪啦”的快速拨动算珠,他看不清具体动作,只看到模糊一片的影子。

    郑掌柜要算出这些银子可以换算成多少袋水泥,结果让他们抽了口冷气,足足有上百车的水泥量。

    若是照这个势头,水泥供不应求,周水村一个小小的作坊,已经满足不了京城权贵的需求。

    这个问题施予良和李小苗也提前考虑到了,又把作坊进行扩建,重新添置了十个碎石机。

    作坊里的人手不够,好在周水村去县城的路已经铺好,这些人手完全投入作坊,进行水泥生产。

    工人们欣喜不已,在作坊干活,虽然也要搬石头,但是不用风吹和日晒,他们满意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