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 > 第102章 朱家三本狂徒

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乐帝标子 第102章 朱家三本狂徒

    翌日清晨。

    朱重十睁开眼,此时徐妙云因为有孕在身,比较嗜睡。

    还未醒来,他蹑手蹑脚的走到外面。

    蓝奴为他更衣梳洗打扮。

    全套郡王服饰走出王府。

    侯三、郝仁早已等候在外面。

    “标下参见王爷。”

    朱重十看了二人一眼登上马车。

    天刚微亮,朱重十已经站在了乾清宫。

    今日正值小朝会七部官员和在京有常职的勋贵都已经来到。

    连刚刚出征回来的李文忠、沐英等人都在。

    二人见他进来刚想上前搭话,站班太监喊道:“陛下临朝,跪!”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老朱走在前面,朱标跟在他的身后,父子俩第一眼瞧见的就是跪在首位的他。

    老朱和朱标左眼一阵跳动。

    “众位爱卿平身。”

    老朱和朱标怀着忐忑的心准备朝会。

    开始都是一些早就拟定好的事情,七部官员开始上奏这些事情。

    七部所说之事都已经议完,现在满朝的文武都在等朱重十的收尾工作。

    朝堂之上官员和老朱父子二人目光都注视在他身上。

    朱重十抖动一下朝服,出班道:“臣,有本奏。”

    朱标看着乾清宫的主殿顶子,老朱叹着气。

    父子二人就知道,这今日肯定没好事,这吃亏都是说给他们父子听的。

    其他官员都是一脸笑意,李文忠和沐英双手冒汗。

    “启奏皇上,自开海以来,海关贸易直线上升,税收也再提高。

    一些不法商人利用开海后的渔港对货物进行走私货物。

    严重损害的朝廷利益,臣弟主管海关之事。

    请求朝廷对缉私队进行扩建和更名。

    沿海各省,每省建立海关缉私指挥使司总队,一支总队按照沿海各府下辖千户所,每县设百户所。

    总队的级别按照卫指挥使级。每省海关缉私总队上限为一万五千人,下限为五千人。

    每省总会都会有海巡的千户所,负责巡视本省海疆。

    各省总队归到京城海关总署管辖,海关总署设海岸巡防总部,品秩从三品,属海关和五军都督府共同管辖。”

    户部尚书徐泽立即闪身出班道:“陛下,东北王说的这些臣粗略的算了一下,海关将会添加十万人以上的海上缉私队伍,这还不算战船、武器、官衙等各种物资。

    臣粗略算了一下,没有几百万两银子根本就行不通。”

    兵部尚书王弼也出班道:“陛下,辽东刚留下了几卫兵马,兵部还有几卫兵马的空缺需要补充。

    根本就拿不出来多余的兵器甲胄来武装海关的缉私队。

    而且这些官员都是指挥使级别,兵部也出不起这么多的人来给海关。”

    吏部尚书刘崧想出班,可是想了想他没动。

    老朱和朱标也在过着大脑,这海关走私他们父子俩知道一些。

    不过海关一直在查处,都是一些小渔船的走私,并没有多少的价值。

    就像兵部和户部二位尚书说的,这样算下来不光钱的事,哪还有人和装备的事。

    朱重十跪在地上,并不急于说话,等这些人把困难都说完了后,他才更有把握决胜千里。

    见不再有人反对,朱重十道:“海关这半年来查处的货物就有上百万两,这些货物海关一直在代为变卖。

    这些钱完全可以支持其海关总队的建设。

    而且这还是发现的东西,如果算上没发现的呢?

    这些损害的是大明的利益,是百姓的利益,是朝廷的利益。

    你徐泽和王弼你们俩担得起吗?

    本王不求你们拿钱,也没打算用你们拿钱。

    这海关的缉私队当更名,当建设,不光能保证国家利益,更保证百姓的利益。”

    老朱和朱标或多或少知道一些事情,可是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还是被惊掉了下巴。

    其他官员都在暗呼,海关真的是富得流油。

    老朱已经有了想同意的冲动,毕竟朱重十所说的每一条话都让他动容了。

    从海关的利润到这些可恨的不法商人一边是喜,一边是痛恨。

    而且朱重十也说了,这事不用朝廷拿一分钱。

    “东北王,此事事关重大不光要增设兵马,事关几个衙门,要朝臣们商议之后再议,你可还有什么事要说?”

    “臣,还有本奏!”

    无数人的眼睛看向了他,今日朱重十已经颠覆了这些人的认知。

    平日里面都是谁惹他,他参谁,今日不知道是因为什么。

    说着朱重十从怀中掏出了两个奏折,拿出一个看了看,将另外一个揣了回去。

    前排的朝臣和丹溪上的老朱父子看了个真切。

    这一本参完可是还有一本要参啊!

    “启奏陛下,民以食为天,户部掌管天下钱粮和土地。

    而大明土地的亩产高产地才三四百斤,一些贫瘠的地方亩产才一二百斤,不足以养活大明百姓。

    许多地方还有百姓靠着其他杂粮勉强度日。

    户部不足以抚慰天下百姓,臣议开设农部。

    农部掌管天下所有土地,招收擅种人员,从育种育苗开始,提高亩产产量。

    因地制宜引到当地百姓生产,农部比同其他七部,当设尚书、侍郎等。

    下面设立各司按照南北气候、地图等因素划分。

    提高百姓产量,做到国富民强!”

    朱重十又说了一些专业的话语,朝堂所有人听的是云里雾里。

    这些数字在专业人员耳中有用,在其他做文章和八股文的这些人耳里根本就是听不懂。

    可是事关百姓,大家听完后都在消化,一时也忘了出来反对了。

    户部尚书徐泽回味了一下后第一个出班道:“陛下,历来都是户部掌管天下钱粮,这东北王弄出各农部来不是多此一举吗?

    这样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朱重十指着徐泽说道:“徐尚书,说你胖你还就喘上了,你不懂装懂?

    掌管钱粮确实是你户部的事,可是土地当归到新成立的农部。

    种植的技术技巧必须实施下去,如果每亩地亩产提高一百斤那是什么样子?

    你作为户部尚书应该能算的出来吧?

    大明全国土地增加三成的产粮,到时候会救活多少人?

    大明又能养活多少人?

    你这种祸国殃民的腐官当拉出去斩了。”

    “这……”

    朱重十怼的徐泽说不出话来,一些官员听了他的话确实在理,这提高产量确实是富国富民的事。

    老朱父子听完他的话也是比较同意这个事情。

    朝堂安静的可怕,这昨日只是怼了人家去就藩,恶心一下,今天人家就开始反击了。

    朱重十心里暗道:“既然你们不想让老子上桌,那老子就单独开一桌。

    老子就从分你的权开始,架空你们这帮王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