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 > 第35章 宋?送!

开局仙剑,古人傻眼了 第35章 宋?送!

    第三十五章 宋?送!

    【四:农民起义】

    【由于赋税沉重、官僚腐败、天灾人祸等原因,农民生活困苦,爆发了多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如黄巢起义,严重动摇了唐朝的统治基础。】

    【五:外患加剧】

    【唐朝末期,边疆民族如契丹、吐蕃等的侵扰加剧,同时新兴的辽国等外部势力也对唐朝构成了威胁。】

    ---“放眼全世界,一个强大的帝国都是从内部瓦解的。”

    ---“只能说唐玄宗李隆基活得时间太长了,他要是五十岁之前死了,绝对的千古一帝!”

    ---“唐玄宗是唯一一个不管黑粉白粉都想让他早死的皇帝。”

    ---“切,玄宗要是朕少活二十年,后世就会说,要是唐玄宗多活二十年就好了,大唐肯定会到达一个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不过说真的,唐玄宗要是早死,安禄山发展不起来。”

    ---“只能说,安史之乱才是大唐灭亡的开端。”

    ---“我一直不明白,大唐中后期也很屈辱,怎么这事儿没人提呢?”

    ---“很简单,国都六陷,那就说明搞回来了五次,皇帝九迁,说明打回来了八次,虽然也不是什么露脸的事儿,但这种情况能打回来一次就算牛逼了。”

    .....

    “安史之乱.....唐玄宗.....”

    李世民念叨着这俩名号,语气中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沉重。

    虽然他对“玄宗”这个庙号并不熟悉,但从后人的评论中,他隐约感觉到这位皇帝的前半生或许与自己有着相似的抱负和功绩。然而,后半生的衰败却让整个帝国陷入了无法挽回的深渊。

    “这个玄宗为何会走到那一步?”

    李世民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难道真的是因为……活得太过长久,以至于老糊涂了?”

    “还有这个募兵制!”

    李世民眉头紧皱。

    “朕实行的是府兵制,兵农合一,士兵平时务农,战时出征,如此一来国家无需长期供养大量军队,可节省诸多钱粮物资,减轻百姓赋税负担;二则兵将分离,士兵平时各归其乡,将领难以拥兵自重,有利于维护中央集权,确保国家的稳定。”

    “如此两全之法,后世怎会抛弃?”

    听到这话,一旁的房玄龄思索了片刻后,拱手道。

    “陛下,光幕虽然没有提及,但臣认为,后世大唐仍有土地兼并的现象。”

    “一旦大量土地落入世家豪族之手,府兵们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便无力承担自备兵甲、口粮等重任。”

    “这样一来,随着时间推移,战事的规模与频次都发生了变化。边疆战事吃紧,战争的持续时间拉长,府兵们长期在外征战,家中田地无人照料,农事荒废,不仅影响了自身生计,也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下降。”

    “反观募兵制,士兵专职从军,能够接受更为系统和长期的训练,在战场上的表现自然更为出色。”

    “所以,由府兵转为募兵,大概也是后世的无奈之举吧。”

    闻言,李世民点了点头。

    “你说的倒是有道理。”

    李世民微微皱眉,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

    “府兵制虽有其优势,但随着形势变化,弊端也逐渐显现。”

    “募兵制能提升军队战斗力,却又有导致将领拥兵自重的风险。”

    “啧啧!”

    “看来朕得找一个两全之法,既能解决国家的生产问题,也要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和国家的稳定。”

    “众爱卿,你们谁有计策啊!”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三缄其口。

    想要两全其美,唯一的方法就是杜绝土地兼并。

    但这玩意儿......

    能说吗?

    谁肯啊!

    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拥有土地意味着拥有财富和权力。

    我们这个王那个侯的,都指着这玩意儿发财呢?

    说了不就是自绝路子吗!

    谁会这么蠢?

    再者说了。

    一旦开了这个口子。

    那日后谁还给你李世民玩命儿打仗?

    建功立业,立的什么业?

    不就是封王拜相,画土封地嘛。

    这可是荣华富贵最坚实的根基。

    若直言杜绝土地兼并,那无疑是将自己置身于众矢之的,把朝堂之上的各方势力都推向对立面。

    都是老油子,谁肯干?

    ......

    看着众人沉默不语,李世民也是恍然反应过其中的道道来,当下不由的涨红了脸,结结巴巴的说道。

    “这个......此事牵扯重大,并非短时间能有对策。”

    “咱们先行揭过,日后再谈,日后再谈。”

    【宋朝的灭亡原因】

    就在这时,光幕来到宋朝。

    这让众人都忍不住松了口气。

    李世民也是忙道。

    “好了众爱卿,且看看这宋朝的兴衰,又能给我大唐带来何种启示。”

    ......

    【北宋】

    【一:内部政治腐败】

    【宋徽宗沉迷于艺术和道教,不理朝政,导致国家治理混乱,蔡京、童贯等奸臣把持朝政,贪污腐败,导致政治黑暗,民不聊生。】

    【二:重文轻武】

    【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军事力量相对薄弱,难以抵御外敌入侵。】

    【三:财政危机】

    【北宋长期与辽、西夏作战,军费开支巨大,导致财政困难,赋税沉重,民不聊生。并且后期货币贬值,物价飞涨,经济秩序混乱,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

    【四:外交失误】

    【北宋与金朝联合灭辽,但未能正确评估金朝的实力和意图,导致金朝灭辽后立即南下侵宋,金军攻破北宋首都汴京(今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及大量皇室成员、官员和百姓,北宋灭亡。】

    【南宋】

    【灭亡原因基本和北宋相同,只是外敌从辽金变为蒙古。】

    ---“宋?送!一切皆可送!”

    ---“宋朝,一个神奇的朝代,科技、文化、经济空前繁荣,但武力值......”

    ---“靖康之耻,汉人最大的耻辱。”

    ---“宋朝都不算一个大一统王朝。”

    ---“北宋虽未完全统一,但控制了中原和南方大部分地区,文化影响力广泛,可视为“准大一统”王朝。南宋......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