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贾琏:我要这红楼,万艳同欢 第22章 《后宫·元春传》
热门推荐:
体王
我与另世界的骑士物语
穿成早夭的团宠
关于女神把我转生成魅魔的这档事
红楼梦中人:贾环要翻身
反派大佬,你的金丝雀喊你打钱!
穿越在恐怖片里的路人甲
新欢闹上门,明小姐消失后司总悔疯了
快穿:当恶毒女配拿了攻略反派剧
老太监拿了玉扇坠儿,笑呵呵走了。
小安子冲地上啐一口,“呸!”
贾琏拍掌:“有愤怒,不忍气吞声,更不同流合污,好样的。”
小安子扭头回来,向贾琏双膝跪下。
“小的,谢恩公。”
贾琏将他拉起来,撑着拐杖,弯腰替小安子拍去膝上灰尘。
“你不必谢我。我帮你,也只为资源交换。”
“宫里这么多人,我单挑中了你,也必定是你在我眼中,有独一无二的本事。”
小安子愣住:“资源?本事?”
贾琏点头:“你是宫里人,自然知道我们这样的人家,时时刻刻都需要盯着宫里的动静。”
“宫里半点风吹草动,落到我们的头上,都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见贾琏如此坦率,小安子便也实话实说。
“我知道,贵府在宫里结交下不少人。”
贾琏却笑着摇头,指指那老太监消失的方向。
“可他们却都是这样的老滑头!我们家长辈看重他们,是老辈儿上跟他们有老交情。”
“可我不稀罕搭理他们!”
“他们老了,我却年轻。我不想再用那帮子老的,我想重新换一茬人,结交跟我一样的年轻人。”
小安子眼底涌起光亮。
“倒不知,恩公眼里我的「本事」是什么?”
贾琏轻勾唇角:“一则,你心念坚定,不受胁迫。”
“二来,你不肯同流合污,说明你心内还有光明和美好的东西。你想要得到它们,或者守护它们。”
“三来,你还年轻。”
“这三者加在一起,你便有的是机会在宫里爬得更高,看得更远。”
小安子攥紧了手指,“恩公,我当真有机会?”
贾琏拍拍他肩膀:“有啊。”
“我们家在宫里需要眼睛,而你在宫外需要倚仗。”
“咱们联手,互为犄角,何愁没有将来?”
小安子心下振奋,登时再度跪倒在地,“小的愿肝脑涂地!”
贾琏笑着再度将他拉起来,“我说了,你不用这样。”
“咱们只是合作,彼此平等。”
小安子眼中光芒更加坚定,身板也站得更直。
“我在宫中干杂役,进内廷的机会不多。但是好在宫中各处都派我的差事,于是寻常我也能各处走走。”
贾琏点头,心下明白这其实是宫中各处都欺负小太监,什么活儿都丢给他们去干。
难得这小安子不以为苦,心里已然暗暗将这个当成了一种资源。
小安子左右瞧瞧,压低声音道:“恩公可知晓,此次选秀,实则是特例。”
贾琏心想:曹公写选秀,用的自然也是清代的模子。
贾琏便点头:“宫中唯有内务府挑选奴籍女子,是一年一挑,为的是拣选宫女,充宫中各处使唤之用。是为「小选」”
“而良籍女子的挑选,则是三年一次,是为「大选」……今年的确不是应选之年。”
贾琏心下一动:“难不成,此次挑选,只挑三品以上勋贵之女?”
小安子点头:“正是!”
贾琏盘算了下,“如此说来,莫非是哪家王府里急着要娶妻了?”
小安子轻笑:“果然瞒不过恩公。”
贾琏眯了眯眼:“就算王府的,也不必这么着急吧。除非是有性命之虞,急着娶个媳妇儿冲冲喜。”
这道理就跟他昏迷的时候,贾赦急着想给他选通房留个后,是一回事。
贾琏盯住小安子,“是哪位王爷?”
小安子左右又看一眼,指了指北边。
贾琏两眼瞪圆:“北静王?”
小安子悄悄点头。
贾琏忍不住嘀咕:“卧槽?这么巧的吗?”
原主跟着北静王打猎,坠马,差点死了;怎么原来北静王也有性命之虞了?
巧合倒还罢了,更要紧是逻辑上有点不通。
元春后来是皇上的贵妃,绝对不是北静王妃啊!
既然是皇上为北静王冲喜选妃,可是元春怎么中选了?而且还是被皇上亲自记名儿。
难不成这皇帝也跟贾赦似的,打着旗号给他选通房,可事实上还是贾赦自己又想要新人了。
小安子看贾琏半天没说话,便又提醒:
“恩公既知此次选秀是为了北王爷,那就也要知晓皇上身边本不缺人。”
“也就是说,内廷各主位全都是满的,贵府大姑娘即便中选,在宫中也并无高位可封。”
贾琏心下一沉:“得从低位熬起。”
小安子点头:“最高也只能封到常在。”
听见「常在」,贾琏有点激动了,要是这世界里也用这些名号,那他就能分清楚高低贵贱了。
他试探着问:“常在下头是答应,常在上面是贵人,贵人上面是嫔,嫔位上面是妃?”
小安子竖大拇指:“宫里是这么论的。”
“当然,皇上对外下恩旨的时候,因是对外的辞令,又要额外再套一回女官系统的名称。”
贾琏豁然开朗:“比如说什么女史、尚书之类的……”
元春不是初封女史,后来晋封凤藻宫尚书么。
小安子道:“正是。”
贾琏又问:“内廷的一宫尚书,我猜也是对应外朝的六部尚书,所以「尚书」相当于一宫主位,应该是妃位。”
“那女史呢?相当于什么?”
「女史」在女官系统里,掌管礼仪、文书等。可是女史却不是传统的嫔妃位号,介于宫女和嫔妃之间。
想来应该是在宫中跟随主位居住的那些低级嫔妃。
一宫主位至少也得是嫔位,而嫔位之下的「贵人」则自古以来就是嫔妃的名号。
也就是说女史应在贵人之下,那不是常在,就是答应了。
小安子眼中闪了闪,“女史便为常在。”
贾琏心内呼啦敞开了一扇门般,已是都明白了。
想来也是,荣国府虽是国公之家,但贾政不是袭爵之人,官职不过是五品。
元春只是五品官之女,初封位分的确差不多也就是常在。
从常在到贵妃,中间隔了这么多级。可见元春在宫中这一路,将会漫长而艰辛。
很像一部《甄嬛传》了。
虽然还没见过元春,可是这一刻,贾琏心中对元春已是涌起无限同情。
看似荣宠满身,实则在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又要独自忍耐下多少的悲凉,更要为了宫斗争宠而付出多少的血泪。
小安子已是将知道的全部告诉贾琏。
临告退时,贾琏特地捉住他问,“你全名是?”
小安子心下微微一暖,行礼道:“小的全名——裘世安。”
贾琏觉得这名儿隐约见过,不过已经绝对不可能想起来了。
裘世安退去,贾珍也正好从内廷出来了。
两人见面,贾琏心里疼惜元春,面上便带了点哀戚;
而贾珍面上则也有些落寞。
两人对面一照,不由得都问:“大哥\/兄弟,你这是怎么了?”
小安子冲地上啐一口,“呸!”
贾琏拍掌:“有愤怒,不忍气吞声,更不同流合污,好样的。”
小安子扭头回来,向贾琏双膝跪下。
“小的,谢恩公。”
贾琏将他拉起来,撑着拐杖,弯腰替小安子拍去膝上灰尘。
“你不必谢我。我帮你,也只为资源交换。”
“宫里这么多人,我单挑中了你,也必定是你在我眼中,有独一无二的本事。”
小安子愣住:“资源?本事?”
贾琏点头:“你是宫里人,自然知道我们这样的人家,时时刻刻都需要盯着宫里的动静。”
“宫里半点风吹草动,落到我们的头上,都有可能是灭顶之灾。”
见贾琏如此坦率,小安子便也实话实说。
“我知道,贵府在宫里结交下不少人。”
贾琏却笑着摇头,指指那老太监消失的方向。
“可他们却都是这样的老滑头!我们家长辈看重他们,是老辈儿上跟他们有老交情。”
“可我不稀罕搭理他们!”
“他们老了,我却年轻。我不想再用那帮子老的,我想重新换一茬人,结交跟我一样的年轻人。”
小安子眼底涌起光亮。
“倒不知,恩公眼里我的「本事」是什么?”
贾琏轻勾唇角:“一则,你心念坚定,不受胁迫。”
“二来,你不肯同流合污,说明你心内还有光明和美好的东西。你想要得到它们,或者守护它们。”
“三来,你还年轻。”
“这三者加在一起,你便有的是机会在宫里爬得更高,看得更远。”
小安子攥紧了手指,“恩公,我当真有机会?”
贾琏拍拍他肩膀:“有啊。”
“我们家在宫里需要眼睛,而你在宫外需要倚仗。”
“咱们联手,互为犄角,何愁没有将来?”
小安子心下振奋,登时再度跪倒在地,“小的愿肝脑涂地!”
贾琏笑着再度将他拉起来,“我说了,你不用这样。”
“咱们只是合作,彼此平等。”
小安子眼中光芒更加坚定,身板也站得更直。
“我在宫中干杂役,进内廷的机会不多。但是好在宫中各处都派我的差事,于是寻常我也能各处走走。”
贾琏点头,心下明白这其实是宫中各处都欺负小太监,什么活儿都丢给他们去干。
难得这小安子不以为苦,心里已然暗暗将这个当成了一种资源。
小安子左右瞧瞧,压低声音道:“恩公可知晓,此次选秀,实则是特例。”
贾琏心想:曹公写选秀,用的自然也是清代的模子。
贾琏便点头:“宫中唯有内务府挑选奴籍女子,是一年一挑,为的是拣选宫女,充宫中各处使唤之用。是为「小选」”
“而良籍女子的挑选,则是三年一次,是为「大选」……今年的确不是应选之年。”
贾琏心下一动:“难不成,此次挑选,只挑三品以上勋贵之女?”
小安子点头:“正是!”
贾琏盘算了下,“如此说来,莫非是哪家王府里急着要娶妻了?”
小安子轻笑:“果然瞒不过恩公。”
贾琏眯了眯眼:“就算王府的,也不必这么着急吧。除非是有性命之虞,急着娶个媳妇儿冲冲喜。”
这道理就跟他昏迷的时候,贾赦急着想给他选通房留个后,是一回事。
贾琏盯住小安子,“是哪位王爷?”
小安子左右又看一眼,指了指北边。
贾琏两眼瞪圆:“北静王?”
小安子悄悄点头。
贾琏忍不住嘀咕:“卧槽?这么巧的吗?”
原主跟着北静王打猎,坠马,差点死了;怎么原来北静王也有性命之虞了?
巧合倒还罢了,更要紧是逻辑上有点不通。
元春后来是皇上的贵妃,绝对不是北静王妃啊!
既然是皇上为北静王冲喜选妃,可是元春怎么中选了?而且还是被皇上亲自记名儿。
难不成这皇帝也跟贾赦似的,打着旗号给他选通房,可事实上还是贾赦自己又想要新人了。
小安子看贾琏半天没说话,便又提醒:
“恩公既知此次选秀是为了北王爷,那就也要知晓皇上身边本不缺人。”
“也就是说,内廷各主位全都是满的,贵府大姑娘即便中选,在宫中也并无高位可封。”
贾琏心下一沉:“得从低位熬起。”
小安子点头:“最高也只能封到常在。”
听见「常在」,贾琏有点激动了,要是这世界里也用这些名号,那他就能分清楚高低贵贱了。
他试探着问:“常在下头是答应,常在上面是贵人,贵人上面是嫔,嫔位上面是妃?”
小安子竖大拇指:“宫里是这么论的。”
“当然,皇上对外下恩旨的时候,因是对外的辞令,又要额外再套一回女官系统的名称。”
贾琏豁然开朗:“比如说什么女史、尚书之类的……”
元春不是初封女史,后来晋封凤藻宫尚书么。
小安子道:“正是。”
贾琏又问:“内廷的一宫尚书,我猜也是对应外朝的六部尚书,所以「尚书」相当于一宫主位,应该是妃位。”
“那女史呢?相当于什么?”
「女史」在女官系统里,掌管礼仪、文书等。可是女史却不是传统的嫔妃位号,介于宫女和嫔妃之间。
想来应该是在宫中跟随主位居住的那些低级嫔妃。
一宫主位至少也得是嫔位,而嫔位之下的「贵人」则自古以来就是嫔妃的名号。
也就是说女史应在贵人之下,那不是常在,就是答应了。
小安子眼中闪了闪,“女史便为常在。”
贾琏心内呼啦敞开了一扇门般,已是都明白了。
想来也是,荣国府虽是国公之家,但贾政不是袭爵之人,官职不过是五品。
元春只是五品官之女,初封位分的确差不多也就是常在。
从常在到贵妃,中间隔了这么多级。可见元春在宫中这一路,将会漫长而艰辛。
很像一部《甄嬛传》了。
虽然还没见过元春,可是这一刻,贾琏心中对元春已是涌起无限同情。
看似荣宠满身,实则在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又要独自忍耐下多少的悲凉,更要为了宫斗争宠而付出多少的血泪。
小安子已是将知道的全部告诉贾琏。
临告退时,贾琏特地捉住他问,“你全名是?”
小安子心下微微一暖,行礼道:“小的全名——裘世安。”
贾琏觉得这名儿隐约见过,不过已经绝对不可能想起来了。
裘世安退去,贾珍也正好从内廷出来了。
两人见面,贾琏心里疼惜元春,面上便带了点哀戚;
而贾珍面上则也有些落寞。
两人对面一照,不由得都问:“大哥\/兄弟,你这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