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68,迫不得已下个乡 > 第105章 亲弟弟

重生68,迫不得已下个乡 第105章 亲弟弟

    三个人赶着马车也没功夫聊天,到镇里也不远,马车到了公社附近停下来。

    洛城看到没来呢?赶着马车去了供销社,既然来了,就再存点儿吃的。

    家里的孩子除了汽水,其他的不怎么想吃了,洛城看到卖糖葫芦的,直接连草把子都给买回来了。

    这人骑着自行车走了,洛城把这些糖葫芦收进空间里。

    这才来到公社,看到他们正在清理仓库,洛城想过去帮帮忙。

    好家伙,这仓库里的东西堆积的乱七八糟的。

    “王主任,这些东西扔到哪儿啊?”洛城一看,都是好东西啊!

    现在不值钱,以后买不起。都是古董一类的东西,这都是这些年抄家弄来的。金银上交了,这些都存在仓库里无人问津。

    “都没什么用,拉出去看哪儿有坑就填到哪儿。”

    “我自己来就行了,就这么点儿活儿。”洛城承包下来了。

    “小伙子,那就麻烦你了。”王主任也想省点事儿。

    他走了以后,洛城看到这些老家具。瓶瓶罐罐的,还有几个麻袋里装得字画。

    一挥手都进入自己的空间里,整个仓库干干净净的。

    洛城没有急着去告诉王主任,而是出去等等知青。

    用的时间少了惹人怀疑,洛城看到大汽车来了,这才去找王主任汇报。

    “谢谢你呀小伙子,”王主任去仓库一看,清理的真干净,就连外面的家具都没了。

    送知青的大卡车到了公社,知青们办理了落户。纷纷找接自己的马车。

    “哥,”一个青年看到了郑志文,“志武。你也来下乡了?去几队了?其他弟弟妹妹呢?”郑志文眼泪都下来了。赶紧问弟弟,也把自己弟弟拥进怀里。

    六七年没见了,能不想家么?见到了家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家里只有两个不够岁数的妹妹在家。老三在四九城附近的昌平下乡,过年过节都能回去看看。我选了东北,没想到,拿到报到地点的时候,把我激动的跳起来了,和你一个村子。我拿着你写信的地址对了好几遍。”

    “哈哈哈,都长成大小伙子了,爹妈怎么样?”郑志文问个不停。

    “爸妈好着呢?自从这几年你的帮衬,家里不缺粮食吃,爸妈都年轻了。”郑志武夸张的告诉哥哥。

    “赶紧上车,”郑志文拿过来弟弟的东西放到马车上,其他六个知青也上了马车。

    他们的表情和洛城他们刚来的时候差不多。

    “怎么样!和你们刚走出家门的时候,想象中的不一样吧?”洛城问车上的知青。

    “太不一样了,本来以为只是艰苦点儿,没想到房子都是土坯的。房盖儿上都是羊草的。”

    “咱们六队还好一些,我们刚来的时候就和这两个村子一样一样的。所有的房子都是后盖的。你们知青点儿,也不一样了,每一个人一个小间。其他村子的知青点儿,都是男生一个房间两铺大炕。女生也是如此。”

    “一人一间?太好了。”女知青高兴了,后来搭建知青点儿的时候,洛城想出来的办法,分开住省的打架。

    “看,那就是咱们村子。”洛城告诉指给她们。

    “还有这样的村子,全是青砖房?”女孩子们心里踏实多了。

    马车停到知青点儿门口,进入知青点儿的时候,七个知青高兴起来,尤其是女孩子们。都有自己的独立空间。

    村长接待了他们,洛城看到郑志文领着自己弟弟回家住了。

    “老郑,你们哥俩先回去吧,我送马车。”洛城把郑志文的马车,拴在自己的马车后面。去牛棚送车和马匹。

    知青点儿,女孩子们坐在一起,还有两个老知青。

    “姐姐,今天拉我们回来的那个男人是谁呀?他………”

    老知青明白了,是这丫头相中人家洛城了。

    “那个男人结婚了,比我们还早两年来的呢?要不是他先来了,我们女知青都得被村里的那些混子给欺负了。”

    “还有混子?怎么回事儿啊?”新来的女知青好奇心来了,赶紧打听一下。

    “以前有个姓朱的家族,他们家好多男人,没有一个好人。洛城来的当天,这几个混子想欺负他,为了洛城的媳妇儿,没想到被洛城把这哥仨给打断了腿送进大牢了,朱家的其他男人夜里来杀他,都让洛城给打死了,还有老孙家的两个儿子,据说也是被他拽进山了,再也没出来。这些混混都死了,这个村子才安静下来”

    “他一个外来户,有这么大的胆子啊!”姑娘们小嘴张的像金鱼。

    “他有本事儿呗,听说进山打猎,能用锤子打死老虎黑瞎子。野猪更不在话下了。能来这个村子你们有福了,每年能多吃好几顿肉。”

    “还有肉吃啊?”姑娘们也不能免俗,这时期的女孩子不减肥,根本就没有肥的。

    “每个月都能吃两顿左右,这个村子里有猎人啊!进山打猎回来就能分肉吃。一年就干几个月活儿。”

    “种地累不?”女孩子们问这个老大姐,“种地还能不累?不过六队地少,”

    “能吃饱么?”新来的都在担心,“怎么可能吃不饱呢?过了年你们就知道了。赶紧去领取口粮吧,我带你们去。”这个大姐领着她们去村里领取口粮。

    “都是大米?”知青们还以为是二盒面或者玉米面。没想到领取口粮是大米。

    “这是洛城提出来的,玉米送公粮,留着大米村民分口粮。”那个老知青告诉这几个姑娘。

    洛城回到家里,把一些吃的送进孩子们的房间,把插着糖葫芦的草把子放到院子里。

    “姐夫,我看到了好东西,”李荷指着外面的糖葫芦。

    “爸爸我也看到了,”儿子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洛城笑笑摘回来六个,一家人一人一串。

    “你就………喔”李梅还没说完,糖葫芦塞进她嘴里。李梅笑呵呵的打一下洛城。你都做了还不让说,自己这个男人怎么说他好呢?打!舍不得,骂!找不到理由。唠叨他几句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