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生:改嫁渣夫宿敌后,他疯了 第124章 急死他个没心的东西
热门推荐:
让你找爸爸,找个巅峰仙帝什么鬼
希腊神话:被飞星砸后我成神了!
末日崛起
吾有一朵七色莲可吞日月山河星
染染伴你,回巅峰
诡鼎
小书童修仙路:一本破书定乾坤
治病加寿:她们都来找我了!
万族争霸:首杀奖励超神建村令
话落。
赵承山一惊。
这是这些天以来,第一个在听他说完现下困境后支持他的人。
就连他的商队,私下对他的埋怨声也颇多。
“你……一个姑娘家,懂什么?”
尽管如此,赵承山还是说了一句不好听的话。
眉头紧皱,眼神中透着怀疑。
赵老夫人闻言,险些没忍住将手中的茶盏丢过去。
“赵承山,你若不能好好说话,就滚出去。”
赵老夫人怒喝道。
谢婉宁的目光在赵承山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看出来赵承山的别扭。
尤其是刚刚听白芷说了,赵承山跟赵氏的关系。
“我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若二舅舅觉得我说的不对,就当没听过便是。”
谢婉宁说完,便开始吃李妈做好的糕点。
拿起一块糕点,轻轻咬了一口,不再多说半句。
“你……”
其实赵承山的想法和谢婉宁一样,手上这批货不能低价出手。
赵承山眉头紧锁,双手不自觉地握紧。
可如今所有人都在逼他做决定。
这次回来,他就是打算跟家里人说一说这件事,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一旦低价出手,赵家怕是要吐出一大口血。
可以说,这些年都白忙活了。
思及此,赵承山脸色愈发难看。
赵茵茵见不得赵承山这样跟谢婉宁说话。
“二叔,你不能这样说阿宁,妹妹可厉害了,她现在也有不少店铺需要打理。”
前些天谢婉宁带赵茵茵去了琳琅阁,就是谭继文之前送她的卖金银首饰的铺子。
在她接手之前,谭继文就将那铺子打理的不错。
后来她又凭着上一世的记忆,画了些会被京城女子追捧的首饰图纸。
自那以后,生意变得更好了。
丽娘都打算将旁边的铺子也盘下来,将琳琅阁再扩大些。
虽然没有跟赵茵茵说的太仔细,但赵茵茵知道此事后,更是觉得谢婉宁厉害。
“阿宁的铺子生意可好了,依我看,阿宁经商的能力可不比二叔你差。”
“哦?”
这话倒是让赵承山有些惊诧了。
眼睛微微睁大,赵承山脸上露出意外的神情。
整个赵家,后辈里除了他,还真没人对经商感兴趣。
要不然,他也无需累死累活整日在外面奔波。
“既然你也懂做生意,那你说说看,我这批货不能低价出手,那你可有什么主意?”
闻言,谢婉宁嘴角微微扬起,笑了出声。
“二舅舅这话,是考验我?还是,想让我帮你出主意?”
赵承山摆摆手。
“你这丫头,说个话还这般讲究,我问了,你只管回答便是。有什么区别吗?”
谢婉宁抿唇一笑,“当然有区别。”
“若二舅舅只是考验我,那我说的好与不好,都无关紧要,不会造成影响。”
“但若是二舅舅想让我帮忙出个主意,解决这燃眉之急,那我当然要好好说,要能帮二舅舅解决问题才是。”
赵承山猛的站起来。
眼睛瞪得滚圆,紧盯着谢婉宁,
“你说,你能解决这次的问题?”
谢婉宁点头。
“二舅舅不就是担心手上这批货砸手里吗?我可以帮二舅舅解决,还能让二舅舅大赚一笔。”
谢婉宁说的信誓旦旦,让人莫名就想相信。
尤其是赵承山现在急需有人认同他的做法。
“什么法子,你说,若真管用,二舅舅听你的便是。”
赵承山急切道。
赵老夫人见赵承山搓着手,有些激动,又有些不好意思,冷笑一声。
“宁丫头,你就别说,急死他个没心的东西!”
赵老夫人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拐杖,重重地敲了一下地面,脸上满是嗔怒。
“娘——”
赵承山无奈地看着赵老夫人。
脸上带着一丝讨好的笑,眼底透着一丝无奈。
知道老夫人是因为他对待谢婉宁的态度在生气。
“我……我错了还不行吗?”
赵承山低着头。
是赵玲玉告诉他,谢婉宁这孩子从乡下被找回来,又被她爹给惯坏了,眼里心里没有她这个当娘的。
他自然先入为主,觉得这谢婉宁是个没教养不懂规矩的姑娘。
可他刚才看了。
不说老夫人,就大哥一家护着她的模样,看来之前大哥出事,没玲玉说的那么简单。
“你跟我认什么错?”
赵老夫人白了赵承山一眼,眼中满是不满,手里的拐杖又在地上敲了敲。
“我……”
赵承山动了动嘴,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这才转看向谢婉宁。
“宁丫头……之前是二舅的态度不好,二舅给你认错。”
赵承山一脸诚恳。
别说,难怪这个赵承山的生意能做成,确实能屈能伸。
这一点倒是让谢婉宁心生佩服。
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谢婉宁说道:“二舅舅不必如此,二舅舅才回来,怕是之前听了些京城的传言,咱们第一次见面,二舅舅不了解婉宁,也是正常的。”
谢婉宁这个台阶给出来,赵承山更觉得谢婉宁倒还真是个有慧心的姑娘。
“二舅舅,咱们暂且先不说你手上的这批货物怎么处理,我只先说一点,若您愿意听婉宁的,那后面的事咱们后面再说。”
谢婉宁卖了个关子。
“行,宁丫头你说。”赵承山连忙应道。
“二舅舅您从亭阳回京,你手上的货想必还在路上,我想问问二舅舅,你的货是走水路回京的吗?”谢婉宁望着赵承山。
赵承山点点头。
这是自然,水路快,往年也都是如此。
谢婉宁望向赵承山,“二舅舅还是尽快联系人,三天以内,改走陆路吧。”
说这话时,谢婉宁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别的事情谢婉宁不清楚,但这一年她记得很清楚。
三日后,会有一场持续两天两夜的大暴雨。
险些引发了洪涝。
因开春便是春闱,不少学子经此事后都提前了进京的时间,生怕被耽误。
当时孟母在她面前念叨过此事。
所有的水路停运。
所有的船只都只能找最近的渡口靠岸。
赵承山囤积的货物又都是米粮和棉花,若行驶至半路,离渡口太远,这些东西不小心沾上了水,可不是什么好事。
赵承山一惊。
这是这些天以来,第一个在听他说完现下困境后支持他的人。
就连他的商队,私下对他的埋怨声也颇多。
“你……一个姑娘家,懂什么?”
尽管如此,赵承山还是说了一句不好听的话。
眉头紧皱,眼神中透着怀疑。
赵老夫人闻言,险些没忍住将手中的茶盏丢过去。
“赵承山,你若不能好好说话,就滚出去。”
赵老夫人怒喝道。
谢婉宁的目光在赵承山的脸上停留了片刻,看出来赵承山的别扭。
尤其是刚刚听白芷说了,赵承山跟赵氏的关系。
“我只是提出自己的看法,若二舅舅觉得我说的不对,就当没听过便是。”
谢婉宁说完,便开始吃李妈做好的糕点。
拿起一块糕点,轻轻咬了一口,不再多说半句。
“你……”
其实赵承山的想法和谢婉宁一样,手上这批货不能低价出手。
赵承山眉头紧锁,双手不自觉地握紧。
可如今所有人都在逼他做决定。
这次回来,他就是打算跟家里人说一说这件事,让他们提前做好准备。
一旦低价出手,赵家怕是要吐出一大口血。
可以说,这些年都白忙活了。
思及此,赵承山脸色愈发难看。
赵茵茵见不得赵承山这样跟谢婉宁说话。
“二叔,你不能这样说阿宁,妹妹可厉害了,她现在也有不少店铺需要打理。”
前些天谢婉宁带赵茵茵去了琳琅阁,就是谭继文之前送她的卖金银首饰的铺子。
在她接手之前,谭继文就将那铺子打理的不错。
后来她又凭着上一世的记忆,画了些会被京城女子追捧的首饰图纸。
自那以后,生意变得更好了。
丽娘都打算将旁边的铺子也盘下来,将琳琅阁再扩大些。
虽然没有跟赵茵茵说的太仔细,但赵茵茵知道此事后,更是觉得谢婉宁厉害。
“阿宁的铺子生意可好了,依我看,阿宁经商的能力可不比二叔你差。”
“哦?”
这话倒是让赵承山有些惊诧了。
眼睛微微睁大,赵承山脸上露出意外的神情。
整个赵家,后辈里除了他,还真没人对经商感兴趣。
要不然,他也无需累死累活整日在外面奔波。
“既然你也懂做生意,那你说说看,我这批货不能低价出手,那你可有什么主意?”
闻言,谢婉宁嘴角微微扬起,笑了出声。
“二舅舅这话,是考验我?还是,想让我帮你出主意?”
赵承山摆摆手。
“你这丫头,说个话还这般讲究,我问了,你只管回答便是。有什么区别吗?”
谢婉宁抿唇一笑,“当然有区别。”
“若二舅舅只是考验我,那我说的好与不好,都无关紧要,不会造成影响。”
“但若是二舅舅想让我帮忙出个主意,解决这燃眉之急,那我当然要好好说,要能帮二舅舅解决问题才是。”
赵承山猛的站起来。
眼睛瞪得滚圆,紧盯着谢婉宁,
“你说,你能解决这次的问题?”
谢婉宁点头。
“二舅舅不就是担心手上这批货砸手里吗?我可以帮二舅舅解决,还能让二舅舅大赚一笔。”
谢婉宁说的信誓旦旦,让人莫名就想相信。
尤其是赵承山现在急需有人认同他的做法。
“什么法子,你说,若真管用,二舅舅听你的便是。”
赵承山急切道。
赵老夫人见赵承山搓着手,有些激动,又有些不好意思,冷笑一声。
“宁丫头,你就别说,急死他个没心的东西!”
赵老夫人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拐杖,重重地敲了一下地面,脸上满是嗔怒。
“娘——”
赵承山无奈地看着赵老夫人。
脸上带着一丝讨好的笑,眼底透着一丝无奈。
知道老夫人是因为他对待谢婉宁的态度在生气。
“我……我错了还不行吗?”
赵承山低着头。
是赵玲玉告诉他,谢婉宁这孩子从乡下被找回来,又被她爹给惯坏了,眼里心里没有她这个当娘的。
他自然先入为主,觉得这谢婉宁是个没教养不懂规矩的姑娘。
可他刚才看了。
不说老夫人,就大哥一家护着她的模样,看来之前大哥出事,没玲玉说的那么简单。
“你跟我认什么错?”
赵老夫人白了赵承山一眼,眼中满是不满,手里的拐杖又在地上敲了敲。
“我……”
赵承山动了动嘴,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这才转看向谢婉宁。
“宁丫头……之前是二舅的态度不好,二舅给你认错。”
赵承山一脸诚恳。
别说,难怪这个赵承山的生意能做成,确实能屈能伸。
这一点倒是让谢婉宁心生佩服。
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谢婉宁说道:“二舅舅不必如此,二舅舅才回来,怕是之前听了些京城的传言,咱们第一次见面,二舅舅不了解婉宁,也是正常的。”
谢婉宁这个台阶给出来,赵承山更觉得谢婉宁倒还真是个有慧心的姑娘。
“二舅舅,咱们暂且先不说你手上的这批货物怎么处理,我只先说一点,若您愿意听婉宁的,那后面的事咱们后面再说。”
谢婉宁卖了个关子。
“行,宁丫头你说。”赵承山连忙应道。
“二舅舅您从亭阳回京,你手上的货想必还在路上,我想问问二舅舅,你的货是走水路回京的吗?”谢婉宁望着赵承山。
赵承山点点头。
这是自然,水路快,往年也都是如此。
谢婉宁望向赵承山,“二舅舅还是尽快联系人,三天以内,改走陆路吧。”
说这话时,谢婉宁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别的事情谢婉宁不清楚,但这一年她记得很清楚。
三日后,会有一场持续两天两夜的大暴雨。
险些引发了洪涝。
因开春便是春闱,不少学子经此事后都提前了进京的时间,生怕被耽误。
当时孟母在她面前念叨过此事。
所有的水路停运。
所有的船只都只能找最近的渡口靠岸。
赵承山囤积的货物又都是米粮和棉花,若行驶至半路,离渡口太远,这些东西不小心沾上了水,可不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