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生:改嫁渣夫宿敌后,他疯了 第158章 损了他的道心
热门推荐:
圣徒子言传说
白月光冷又媚,偏执大佬夺她入怀
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
垂死病中惊坐起,邪修竟是我自己
四合院之禽兽靠边站,我不是傻柱
乡村神医非常快活
重生后我改嫁他哥,前任被我气进icu
三国:我,神谋鬼算李伯川
穿成末世女配?不怕我有百亿物资
杨柳本来就已经做好了待会儿会被管事娘子赶走的准备。
毕竟她在大庭广众之下坏了管事娘子息事宁人的打算。
但她并不后悔,刚刚拿到的那片金叶子,足够给老娘治病了,这比什么都重要。
没想到,王妃竟然……竟然又给她找了一个可以干活的地儿。
听到谢婉宁的话,杨柳的眼泪唰的一下就流了下来,抬起袖子囫囵擦了一下,再次跪地,用力地磕头谢恩。
谢婉宁没再多说,走出锦绣阁,上了马车。
白芷心里满是疑惑。
忍不住开口问道:“王妃,您不是本来打算去接近司小姐的吗?怎么反倒帮了洪小姐?”
在白芷的印象里,那洪小姐平日里也不是什么好人。
谢婉宁轻笑了一声:“帮洪瑶瑶无非就是举手之劳。毕竟上次咱们还利用她,让她去孟知年面前揭穿了谢婉茹给他戴绿帽子的事儿呢。人家好歹也算是帮过咱们一次,这次顺手帮她一把,也没什么。”
白芷点了点头:“那司文秀呢?王妃您不打算……”
“至于司文秀……等等你就知道了。”
说完,谢婉宁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起来。
马车还没来得及走,外面看热闹的人群还没完全散开,路依旧被堵着。
就在这时,就看到司文秀带着丫鬟赶了过来。
她来到马车旁,整理了一下衣衫,恭恭敬敬道:“今日多谢王妃解围,文秀感激不尽。”
说罢,在马车外行上一礼。
谢婉宁伸手挑开帘子:“正巧经过,举手之劳罢了。”
说完,又抬眼看了看天:“这雪眼见越下越大,司姑娘是要回府吗?上来吧,正好将你带回去。”
司文秀没想到自己竟能收到安王妃的邀约,一时间又惊又喜,还颇为惶恐。
安王府的马车很大。
为了让谢婉宁出门能舒服些,傅瑾安特意让人将里面的坐垫换成最舒适的,柔软又厚实。
车内还特意打造了一个小巧的茶台,每次谢婉宁出门,都会有下人提前准备好糕点和热茶。
谢婉宁示意司文秀坐下,将一盘糕点往司文秀面前推了推,率先打开话头。
“我倒是有些好奇,若今日我不在,司小姐准备如何做?”
谢婉宁温柔起来,还是很有欺骗性的。
司文秀只觉得这安王妃不仅貌美,而且看起来特别好亲近,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于是便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说了出来。
她有些不好意思:“说实在的,若不是王妃帮我找出证人,我自己都不确定,是不是我撞的那洪小姐。只是,她张口就要一千两银子,我哪里有那么多呀?就想着跟她耗一耗,看看能不能将价压下来,少赔一些也是可以的。”
不得不说,这丫头是真的直率。
“我进门时听到你告诉丫鬟,说此事万不能被司夫人知道,按理说,女儿家在外受了委屈,都是要回家告诉母亲的,你……”
话没说完,司文秀就攥紧手帕。
“我母亲……”
不知想到什么,司文秀脸色变了变。
犹豫了一下才接着说:“母亲她这段时间心情不好,我今日出来便是想给她买些东西哄哄,自然不能再给她添烦。”
说完,还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
谢婉宁点点头:“司姑娘是个孝顺的。”
她装作不经意地提起:“我记得,你有个兄长吧?之前在宫里见过,司公子看起来挺有能耐的一个人。你一个女子,在外受了委屈最好还是跟家人说说,别憋在心里,免得被人欺负了去。”
说着话,谢婉宁一直留意着司文秀的反应,明显感觉到她的状态有些不对。
尤其是在提到司文正的时候,司文秀的身体猛地一僵,眼中闪过一丝恐惧,整个人瞬间紧张起来。
她低着头,紧咬着嘴唇,好像在极力压抑着什么。
谢婉宁见状,话锋一转:“若实在无人可说,也可以来找我。你也知道,我回京不久,没几个熟悉的人,我与你有眼缘,以后我约你吃茶聊天,你可别嫌我烦。”
司文秀一听,赶忙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王妃这是哪里话,能与王妃吃茶聊天,我开心都来不及,怎会嫌烦。”
没过多久,马车到了司府。
司文秀下了车,转身又恭敬地朝着车内行了一礼。
谢婉宁见门房对司文秀的态度颇为恭敬,而且之前就听说司文秀与司夫人的感情也是极好。
可她怎会害怕司文正呢?
按照弘安公主所说,那个司文正为人该是行事有度,克己守礼的紧,怎么提起他,司文秀会是那样惊恐的反应?
这事儿怎么想都透着古怪。
谢婉宁皱着眉看了司府大门一眼。
看来,得找个机会,来探上一探。
很快,就有机会送上门。
几日后。
赵茵茵一大早便差人给谢婉宁送了帖子,约她出门吃茶。
这几日雪越下越大,赵承山手里囤的那些货越发紧俏,价格也是一路飙升。
他知道这是跟着谢婉宁出的主意才赌对了,一开心,大手一挥,给了赵茵茵不少银子,还特意叮嘱她,没事儿就多去陪陪安王妃,王妃喜欢什么,就给她买什么,可别小气了。
谢婉宁趁机让人去叫上司文秀,又顺势差人请了孙芊。
四人约在了新开的留安楼。
留安楼就开在清风楼斜对面。
自从孟知年在清风楼当众拉屎,清风楼便被迫歇业半个月。
这留安楼背后的东家可是个精明人,瞧准了这个机会,赶紧筹备开业。
还偷偷花了些银子,找了些在大街小巷里混饭吃的人,让他们到处传唱一首打油诗。
“清风浊,臭气多。叽里咕噜一大堆,恶心了谁咱不说。熏鼻辣眼待不得!待不得!”
打油诗没几天就传遍了京城。
清风楼的老板得知这事儿,差点没把肺气炸。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老客户都被留安楼抢了过去,可又实在想不出什么别的办法,只能干着急。
孟知年本来想着等年后大家慢慢把那丢人的事儿淡忘了,再出门。
结果这首打油诗一出来,彻底损了他的道心。
毕竟她在大庭广众之下坏了管事娘子息事宁人的打算。
但她并不后悔,刚刚拿到的那片金叶子,足够给老娘治病了,这比什么都重要。
没想到,王妃竟然……竟然又给她找了一个可以干活的地儿。
听到谢婉宁的话,杨柳的眼泪唰的一下就流了下来,抬起袖子囫囵擦了一下,再次跪地,用力地磕头谢恩。
谢婉宁没再多说,走出锦绣阁,上了马车。
白芷心里满是疑惑。
忍不住开口问道:“王妃,您不是本来打算去接近司小姐的吗?怎么反倒帮了洪小姐?”
在白芷的印象里,那洪小姐平日里也不是什么好人。
谢婉宁轻笑了一声:“帮洪瑶瑶无非就是举手之劳。毕竟上次咱们还利用她,让她去孟知年面前揭穿了谢婉茹给他戴绿帽子的事儿呢。人家好歹也算是帮过咱们一次,这次顺手帮她一把,也没什么。”
白芷点了点头:“那司文秀呢?王妃您不打算……”
“至于司文秀……等等你就知道了。”
说完,谢婉宁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起来。
马车还没来得及走,外面看热闹的人群还没完全散开,路依旧被堵着。
就在这时,就看到司文秀带着丫鬟赶了过来。
她来到马车旁,整理了一下衣衫,恭恭敬敬道:“今日多谢王妃解围,文秀感激不尽。”
说罢,在马车外行上一礼。
谢婉宁伸手挑开帘子:“正巧经过,举手之劳罢了。”
说完,又抬眼看了看天:“这雪眼见越下越大,司姑娘是要回府吗?上来吧,正好将你带回去。”
司文秀没想到自己竟能收到安王妃的邀约,一时间又惊又喜,还颇为惶恐。
安王府的马车很大。
为了让谢婉宁出门能舒服些,傅瑾安特意让人将里面的坐垫换成最舒适的,柔软又厚实。
车内还特意打造了一个小巧的茶台,每次谢婉宁出门,都会有下人提前准备好糕点和热茶。
谢婉宁示意司文秀坐下,将一盘糕点往司文秀面前推了推,率先打开话头。
“我倒是有些好奇,若今日我不在,司小姐准备如何做?”
谢婉宁温柔起来,还是很有欺骗性的。
司文秀只觉得这安王妃不仅貌美,而且看起来特别好亲近,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于是便将自己的想法一股脑儿说了出来。
她有些不好意思:“说实在的,若不是王妃帮我找出证人,我自己都不确定,是不是我撞的那洪小姐。只是,她张口就要一千两银子,我哪里有那么多呀?就想着跟她耗一耗,看看能不能将价压下来,少赔一些也是可以的。”
不得不说,这丫头是真的直率。
“我进门时听到你告诉丫鬟,说此事万不能被司夫人知道,按理说,女儿家在外受了委屈,都是要回家告诉母亲的,你……”
话没说完,司文秀就攥紧手帕。
“我母亲……”
不知想到什么,司文秀脸色变了变。
犹豫了一下才接着说:“母亲她这段时间心情不好,我今日出来便是想给她买些东西哄哄,自然不能再给她添烦。”
说完,还挤出一丝勉强的笑容。
谢婉宁点点头:“司姑娘是个孝顺的。”
她装作不经意地提起:“我记得,你有个兄长吧?之前在宫里见过,司公子看起来挺有能耐的一个人。你一个女子,在外受了委屈最好还是跟家人说说,别憋在心里,免得被人欺负了去。”
说着话,谢婉宁一直留意着司文秀的反应,明显感觉到她的状态有些不对。
尤其是在提到司文正的时候,司文秀的身体猛地一僵,眼中闪过一丝恐惧,整个人瞬间紧张起来。
她低着头,紧咬着嘴唇,好像在极力压抑着什么。
谢婉宁见状,话锋一转:“若实在无人可说,也可以来找我。你也知道,我回京不久,没几个熟悉的人,我与你有眼缘,以后我约你吃茶聊天,你可别嫌我烦。”
司文秀一听,赶忙抬起头,眼中满是感激:“王妃这是哪里话,能与王妃吃茶聊天,我开心都来不及,怎会嫌烦。”
没过多久,马车到了司府。
司文秀下了车,转身又恭敬地朝着车内行了一礼。
谢婉宁见门房对司文秀的态度颇为恭敬,而且之前就听说司文秀与司夫人的感情也是极好。
可她怎会害怕司文正呢?
按照弘安公主所说,那个司文正为人该是行事有度,克己守礼的紧,怎么提起他,司文秀会是那样惊恐的反应?
这事儿怎么想都透着古怪。
谢婉宁皱着眉看了司府大门一眼。
看来,得找个机会,来探上一探。
很快,就有机会送上门。
几日后。
赵茵茵一大早便差人给谢婉宁送了帖子,约她出门吃茶。
这几日雪越下越大,赵承山手里囤的那些货越发紧俏,价格也是一路飙升。
他知道这是跟着谢婉宁出的主意才赌对了,一开心,大手一挥,给了赵茵茵不少银子,还特意叮嘱她,没事儿就多去陪陪安王妃,王妃喜欢什么,就给她买什么,可别小气了。
谢婉宁趁机让人去叫上司文秀,又顺势差人请了孙芊。
四人约在了新开的留安楼。
留安楼就开在清风楼斜对面。
自从孟知年在清风楼当众拉屎,清风楼便被迫歇业半个月。
这留安楼背后的东家可是个精明人,瞧准了这个机会,赶紧筹备开业。
还偷偷花了些银子,找了些在大街小巷里混饭吃的人,让他们到处传唱一首打油诗。
“清风浊,臭气多。叽里咕噜一大堆,恶心了谁咱不说。熏鼻辣眼待不得!待不得!”
打油诗没几天就传遍了京城。
清风楼的老板得知这事儿,差点没把肺气炸。
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老客户都被留安楼抢了过去,可又实在想不出什么别的办法,只能干着急。
孟知年本来想着等年后大家慢慢把那丢人的事儿淡忘了,再出门。
结果这首打油诗一出来,彻底损了他的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