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这里高楼汽车,你给我说是大唐? > 第277章 准备建立海军军事基地

这里高楼汽车,你给我说是大唐? 第277章 准备建立海军军事基地

    “郎君,这人我回去立马就挑选,但这船……”

    薛万彻听到海的另一边还有数不尽的黄金,恨不得立刻就带人直接去抢。

    反正出了大唐,外面的全是蛮夷,抢了也不会有什么负罪感。

    只是听郎君的口吻,那地方恐怕有点远,怕是一时半会儿去不了。

    但旁边的倭国,那就不好意思了。

    郎君能看上你们的银山,那是你们天大的福分。

    “你先把人给清点出来,如果朝廷要去,那就让朝廷弄船,如果朝廷不去,到时候我会给你们提供船只。”

    陈策摆了摆手,让薛万彻不要着急:“不过,既然都说到大海了,咱们就要组建一支海军,专门用于海上作战跟登陆作战。”

    “海军?”

    薛万彻眼睛一亮。

    朝廷有水师部队,其主要目的便是用于水中作战。

    现在郎君要弄一只海军。

    海军跟水师相比,用郎君的话来说,岂不是更吊?

    穿上士兵的弓箭换成枪械,弩箭换成大炮,薛万彻想到万枪齐射,万炮齐发的场景,血液直冲脑门。

    有这么一支部队,天下有谁能敌?

    “至于海军训练基地以及战船停靠港口……”

    陈策想了下,继续说道:“我意向是河南道莱州即墨县这个地方。”

    “那地方不仅是天然的船舶停靠港湾,而且水下礁石不多,船底不容易触礁。”

    可能大家对于唐朝的这个地名不太熟悉,在后世,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山东青岛胶州湾。

    在这里有着名的北海舰队军事基地,是全国实力最强的海军军事基地,拥有1艘航母和大量先进战舰,主要负责防卫首都和北方重工业区,活动范围包括渤海和黄海?。

    现在这地方,还是落魄穷困的小县城。

    陈策打算直接把海军的军事基地就建立在这。

    “河南道莱州即墨县?”

    马周跟薛万彻对于河南道莱州临海,还是知道的。

    只是这即墨县,还是第一次听说。

    “当然,如果朝廷不愿意让咱们在那里建军事基地,那咱们就去百济或者新罗建好了。”

    百济跟新罗在后世就是韩国的领土,那里环海,什么釜山港,群山港,光阳港等等,适合建港口的地方多得不得了。

    到时候在弄点海鲜运到内陆来贩卖,又是一门赚钱的生意。

    “朝廷为什么不愿意?”

    马周觉得郎君要在莱州即墨县弄个什么海军军事基地,修建基地应该需要不少的劳力。

    那不就给附近许多百姓提供了工作的岗位。

    郎君给的待遇又高。

    不说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至少能让许多人填饱肚子。

    只是想到,这是军事基地,养的是军队。

    恐怕陛下会有诸多顾虑。

    听到马周的反问,陈策笑了笑,没说话。

    薛万彻也清楚其中的缘由,于是转移话题道:“郎君,那要不我先带人去把百济跟新罗拿下?”

    “着什么急,先看朝廷怎么说吧,对了,趁着这次扩招,一定要多招水性好的士兵。”

    ……

    长安,皇宫,立政殿。

    “陛下,娘娘沉脉,脉起鼓动而乏力,加上娘娘肺弱,呼吸不利,臣认为娘娘患的是气疾。”

    一女官站在李世民身边,小声的禀告道。

    李世民眉头紧锁,侧目看了一眼已经躺下的长孙皇后。

    这气疾,李世民并不陌生,观音婢的娘亲,也是因为气疾去世的。

    这么多年,观音婢都没有气疾的征兆,为何忽然之间,就患上了气疾?

    李世民沉声问道:“那这气疾可医治?”

    那宫女摇了摇头,道:“回禀陛下,这气疾不能根治,不过娘娘这是刚患上,臣开一些调理的药物,让娘娘服下,能缓解娘娘的症状。”

    “还有,平日里,尽量不要让娘娘大喜大悲,又或者是累着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道:“你下去吧。”

    “臣告退!”

    女官缓缓的走出了立政殿。

    “陛下,有太上皇的密信!”

    李世民还没来得及缓口气,就有力士从外面匆匆走了进来。

    观音婢已经睡下了,李世民也不想打扰她,于是吩咐伺候的宫女要好生照看皇后,便出了门。

    走进御书房后,李世民拆开了那力士呈上来的信纸。

    只是刚看了几行字,李世民就腾的一下站起身来。

    忍着激动的心情,快速的把信上的内容看完。

    “好!”

    李世民把信纸往案牍上一拍,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去,把国舅给朕叫来!”

    李世民对着身旁站着的力士吩咐了一声,拿起信纸又仔仔细细的看了起来。

    约莫半个时辰左右,长孙无忌在力士的带领下,走进了御书房。

    第一眼看到的是陛下正面向着墙上挂着大唐疆域地图。

    “陛下!”

    长孙无忌走到李世民身后不远处,轻唤了一声。

    “辅机,你来了。”李世民转过头来,脸上还挂着淡淡的笑意。

    看到李世民高兴的神情,长孙无忌猜测到,难道是皇后的病好了?

    这几日,皇后忽然病重,他这当兄长的还去立政殿看望过一次。

    陛下连昨日的朝会都没参加。

    这几日陛下都是愁容满面,今天心情就忽然变好了。

    想来是皇后的病情有所好转。

    “来,辅机你先看看这封信。”

    李世民把那封看了四五遍的信纸,递给长孙无忌。

    接过信笺后,长孙无忌没看几行,就惊叫道:“陛下,这,这是真的?”

    “你先看完再说。”

    听到李世民的话,长孙无忌只好强忍着心中的好奇,把信上的内容看完。

    “陛下,这信上的内容说得太过匪夷所思,臣想问,这信是谁给陛下的?”

    “这是太上皇写给朕的。”李世民扬了扬手中的信封,问道:“对于这事,辅机你怎么看?”

    听到是李渊写的,长孙无忌对于信上内容的真实性就不好在深究。

    “陛下,这倭国真如信上所说,有一座几百年都开采不完的银矿,咱们也不好派兵去把那山给占了。”

    长孙无忌对着李世民行了一礼,道:“一来,咱们大唐作为宗主国,无缘无故的就去抢夺附属国的矿产,这若是被其他附属国知道了,恐怕会人人自危,陷入恐慌。”

    “二来,咱们即便想把那银山给占了,用什么理由?师出无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