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影视兰香惊鸿 第162章 如懿传 高曦月(27)
热门推荐:
坏了,我被魔宗妖女包围了
发布抖音仙界版,圣地老祖破防了
嫂嫂错了,求腹黑小叔子放过
大帝之魂,人参开启修仙之路
四合院之从52年开始
深渊之独断万古
乡下姑娘英子的蜕变,
无敌小公爷
恋综:只想做军师的我被姐姐倒追
皇后听到这话,察觉到周围的种种视线,脸上一阵黑一阵白,色厉内荏斥道:
“吴总管,本宫一向看在你是皇上身边得力之人的份上,对你礼敬有加。怎料你不知奉了谁的命竟然在此胡言乱语,污蔑一国之母。你就不怕皇上降罪于你吗?”
见皇后仍一副死不悔改,不认为自己有错的模样,吴书来神色平静道:
“奴才自然是领了皇上的旨意前来。皇上对这其中的种种事宜已然知晓得一清二楚,特意差遣奴才详细告知皇后娘娘。”
“是皇上的吩咐?”
皇后轻声喃喃,话音刚落,便又连连摇头。
她不信,定是吴书来这个狗奴才收受了他人的好处,才这般擅作主张,皇上绝不会如此对待她的。
这般想着,泪水却不受控制地顺着脸颊簌簌滚落。
吴书来瞧在眼里,觉得皇后此刻的的悲伤,相较方才那番惺惺作态,倒是真切了许多。
“皇后娘娘,不管您是有意还是无意,如今二阿哥已然逝去。皇上吩咐奴才,务必让娘娘明白二阿哥究竟因何而去。”
吴书来微微一顿,继而道,“二阿哥的身子本就因皇后娘娘的管教而愈发孱弱,谁料想,他的被子里竟被人塞了芦花。芦花堵塞了鼻腔,致使二阿哥呼吸不畅,窒息之下,身子彻底垮了下来,不过短短几日,便溘然长逝。”
这一回,吴书来一股脑说了许多。
岂料这番话却像是给了皇后一个现成的托辞,她立刻道:“永琏不是本宫害的!果如本宫所料,到底是谁如此狗胆包天,竟敢谋害皇嗣?”
她的声音里满是愤恨,却又隐隐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解脱之意。
在她心中,永琏是她的亲儿子,她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他好,又怎会亲手害了他呢?
吴书来道:“那床被人塞了芦花的被子,乃是海官女子亲手缝制,而后又经过纯嫔之手,才送进了撷芳殿二阿哥的住处。”
“海官女子?纯嫔?”
对于吴书来的说辞,皇后并不相信。
从听闻二阿哥去世的那一刻起,直至此刻,她始终怀疑是高曦月和如懿在背后搞鬼。
毕竟,她曾害得她们二人未能诞下子嗣,她们怀恨在心,想要害死永琏,倒也合乎情理。
可她如今如履薄冰,她知道自己已经惹了皇上厌恶,哪里还有底气去与她们计较。
无奈之下,她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吴书来将事情说完后,便随意寻了一个由头让皇后回了长春宫。
皇后本以为看在永琏去世的份上,皇上一定会解了她的禁足。
可谁能料到,次日,当她打算亲自主持永琏的丧仪时,却发现自己竟连长春宫的宫门都无法踏出一步。
皇后顿时又气又急,却又无计可施。
随着丧仪的筹备,如懿和海兰二人的事也已被调查清楚。
这二人并没有明确的越界之举,可海兰对如懿的种种,却像一个虔诚的信徒那般,对于涉及如懿的事情,甚至比如懿本人还要上心。
乾隆听完消息,表面上不置可否,心中却已拿定主意该如何处置二人。
而皇后也渐渐意识到,皇上似乎真的没有要解开她禁足的打算。
仅仅在永琏出殡的那一天,她才得以在众人面前短暂露面。
待永琏的丧仪结束,长春宫便再度回到了先前那般寂静中。
璟瑟也是如此,乾隆为了防止她闹事,在她出来的时候,一直让人看着,只要她有闹事的苗头,便立刻将人带回撷芳殿。
所幸被精奇嬷嬷好好管教了些时日,她还算规矩。
乾隆很是欣慰,二阿哥丧仪结束后,璟瑟又开始闭门学习规矩。
与此同时,后宫与前朝却渐渐兴起了一股流言,纷纷传言皇后德行有亏,不仅谋害后宫嫔妃,甚至还间接导致了亲子的死亡。
一时间,众人皆对皇后侧目。
乾隆却并未对这流言采取任何措施,选择了放任。
且不提富察家上下如何惊慌失措,单说这后宫之中,消息也是一个接着一个。
皇后的事情被传得人尽皆知,而后,乾隆颁下旨意晓谕六宫:海官女子与纯嫔二人心怀不轨,谋害皇嗣,其罪当诛,着即赐死。
如贵人与罪人狼狈为奸,贬为庶人打入冷宫。
高曦月此时正一门心思养胎看话本子,听闻乾隆要将如懿打入冷宫,心里暗道:如懿和冷宫还真是有缘。
不过,一想起剧中如懿进冷宫后,反而在里头当起了“皇帝”,甚至还有心思莳花弄草,还和那凌云彻发展出了一番深厚的兄弟之情。
她眼珠一转,对乾隆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
如懿是进冷宫受罚的,自是不能带任何人。
她便独自去维持她的体面吧。
*
这边,如懿已换下贵人服饰,身着一袭素衣,刚刚净了手,正打算戴上护甲。
惢心在旁轻声劝道:“主儿,进了冷宫护甲就不戴了吧。”
如懿却神色郑重道:“虽然身在冷宫,也要活得体面。”
惢心听了这话,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
恰在此时,外面突然闯进几个小太监,态度颇为傲慢,高声道:“乌拉那拉庶人,时辰到了,赶紧走吧,莫要再拖延耽搁。”
如懿仿若未闻,依旧自顾自地拿起护甲,欲戴在手上。
那几个小太监见状,相互对视一眼,口中喊了一声:“得罪了!”
便大步上前,七手八脚地押着如懿往外走去。
惢心心急如焚,立刻就要跟上去,却被人死死拦住。
就这样,如懿孤身一人进了冷宫,带着她所坚守的那一半“体面”。
因为白日里太过仓促,另一半“体面”不知在何时遗落了。
如懿踏入冷宫后,除了偶尔会被里面的人称为“皇上”,稍稍满足了一下她的虚荣心外,只觉周遭的一切都让她难以适应。
她当日匆忙入冷宫,身无长物,什么都未携带。
夜幕降临,她只能强忍着寒冷与饥饿,熬过了漫长的一晚。
次日,终于有人来送饭,她满心欢喜地迎了上去,怎奈端到手中的饭菜粗劣不堪。
然而,腹中饥饿难耐,她也只得咬着牙,硬着头皮将那难以下咽的饭菜咽下肚去。
一次机缘巧合下,她却留意到吉太嫔的饭菜看上去与自己的截然不同,品相似乎还颇为不错。
打听之后才知晓,原来进了冷宫,只要舍得花银钱,便能换来可口些的饭菜。
如懿心思一动,便打算绣些帕子,托侍卫拿到外面售卖换钱。
于是,她自然而然地找上了凌云彻——
“吴总管,本宫一向看在你是皇上身边得力之人的份上,对你礼敬有加。怎料你不知奉了谁的命竟然在此胡言乱语,污蔑一国之母。你就不怕皇上降罪于你吗?”
见皇后仍一副死不悔改,不认为自己有错的模样,吴书来神色平静道:
“奴才自然是领了皇上的旨意前来。皇上对这其中的种种事宜已然知晓得一清二楚,特意差遣奴才详细告知皇后娘娘。”
“是皇上的吩咐?”
皇后轻声喃喃,话音刚落,便又连连摇头。
她不信,定是吴书来这个狗奴才收受了他人的好处,才这般擅作主张,皇上绝不会如此对待她的。
这般想着,泪水却不受控制地顺着脸颊簌簌滚落。
吴书来瞧在眼里,觉得皇后此刻的的悲伤,相较方才那番惺惺作态,倒是真切了许多。
“皇后娘娘,不管您是有意还是无意,如今二阿哥已然逝去。皇上吩咐奴才,务必让娘娘明白二阿哥究竟因何而去。”
吴书来微微一顿,继而道,“二阿哥的身子本就因皇后娘娘的管教而愈发孱弱,谁料想,他的被子里竟被人塞了芦花。芦花堵塞了鼻腔,致使二阿哥呼吸不畅,窒息之下,身子彻底垮了下来,不过短短几日,便溘然长逝。”
这一回,吴书来一股脑说了许多。
岂料这番话却像是给了皇后一个现成的托辞,她立刻道:“永琏不是本宫害的!果如本宫所料,到底是谁如此狗胆包天,竟敢谋害皇嗣?”
她的声音里满是愤恨,却又隐隐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解脱之意。
在她心中,永琏是她的亲儿子,她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他好,又怎会亲手害了他呢?
吴书来道:“那床被人塞了芦花的被子,乃是海官女子亲手缝制,而后又经过纯嫔之手,才送进了撷芳殿二阿哥的住处。”
“海官女子?纯嫔?”
对于吴书来的说辞,皇后并不相信。
从听闻二阿哥去世的那一刻起,直至此刻,她始终怀疑是高曦月和如懿在背后搞鬼。
毕竟,她曾害得她们二人未能诞下子嗣,她们怀恨在心,想要害死永琏,倒也合乎情理。
可她如今如履薄冰,她知道自己已经惹了皇上厌恶,哪里还有底气去与她们计较。
无奈之下,她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吴书来将事情说完后,便随意寻了一个由头让皇后回了长春宫。
皇后本以为看在永琏去世的份上,皇上一定会解了她的禁足。
可谁能料到,次日,当她打算亲自主持永琏的丧仪时,却发现自己竟连长春宫的宫门都无法踏出一步。
皇后顿时又气又急,却又无计可施。
随着丧仪的筹备,如懿和海兰二人的事也已被调查清楚。
这二人并没有明确的越界之举,可海兰对如懿的种种,却像一个虔诚的信徒那般,对于涉及如懿的事情,甚至比如懿本人还要上心。
乾隆听完消息,表面上不置可否,心中却已拿定主意该如何处置二人。
而皇后也渐渐意识到,皇上似乎真的没有要解开她禁足的打算。
仅仅在永琏出殡的那一天,她才得以在众人面前短暂露面。
待永琏的丧仪结束,长春宫便再度回到了先前那般寂静中。
璟瑟也是如此,乾隆为了防止她闹事,在她出来的时候,一直让人看着,只要她有闹事的苗头,便立刻将人带回撷芳殿。
所幸被精奇嬷嬷好好管教了些时日,她还算规矩。
乾隆很是欣慰,二阿哥丧仪结束后,璟瑟又开始闭门学习规矩。
与此同时,后宫与前朝却渐渐兴起了一股流言,纷纷传言皇后德行有亏,不仅谋害后宫嫔妃,甚至还间接导致了亲子的死亡。
一时间,众人皆对皇后侧目。
乾隆却并未对这流言采取任何措施,选择了放任。
且不提富察家上下如何惊慌失措,单说这后宫之中,消息也是一个接着一个。
皇后的事情被传得人尽皆知,而后,乾隆颁下旨意晓谕六宫:海官女子与纯嫔二人心怀不轨,谋害皇嗣,其罪当诛,着即赐死。
如贵人与罪人狼狈为奸,贬为庶人打入冷宫。
高曦月此时正一门心思养胎看话本子,听闻乾隆要将如懿打入冷宫,心里暗道:如懿和冷宫还真是有缘。
不过,一想起剧中如懿进冷宫后,反而在里头当起了“皇帝”,甚至还有心思莳花弄草,还和那凌云彻发展出了一番深厚的兄弟之情。
她眼珠一转,对乾隆提了一个小小的建议。
如懿是进冷宫受罚的,自是不能带任何人。
她便独自去维持她的体面吧。
*
这边,如懿已换下贵人服饰,身着一袭素衣,刚刚净了手,正打算戴上护甲。
惢心在旁轻声劝道:“主儿,进了冷宫护甲就不戴了吧。”
如懿却神色郑重道:“虽然身在冷宫,也要活得体面。”
惢心听了这话,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
恰在此时,外面突然闯进几个小太监,态度颇为傲慢,高声道:“乌拉那拉庶人,时辰到了,赶紧走吧,莫要再拖延耽搁。”
如懿仿若未闻,依旧自顾自地拿起护甲,欲戴在手上。
那几个小太监见状,相互对视一眼,口中喊了一声:“得罪了!”
便大步上前,七手八脚地押着如懿往外走去。
惢心心急如焚,立刻就要跟上去,却被人死死拦住。
就这样,如懿孤身一人进了冷宫,带着她所坚守的那一半“体面”。
因为白日里太过仓促,另一半“体面”不知在何时遗落了。
如懿踏入冷宫后,除了偶尔会被里面的人称为“皇上”,稍稍满足了一下她的虚荣心外,只觉周遭的一切都让她难以适应。
她当日匆忙入冷宫,身无长物,什么都未携带。
夜幕降临,她只能强忍着寒冷与饥饿,熬过了漫长的一晚。
次日,终于有人来送饭,她满心欢喜地迎了上去,怎奈端到手中的饭菜粗劣不堪。
然而,腹中饥饿难耐,她也只得咬着牙,硬着头皮将那难以下咽的饭菜咽下肚去。
一次机缘巧合下,她却留意到吉太嫔的饭菜看上去与自己的截然不同,品相似乎还颇为不错。
打听之后才知晓,原来进了冷宫,只要舍得花银钱,便能换来可口些的饭菜。
如懿心思一动,便打算绣些帕子,托侍卫拿到外面售卖换钱。
于是,她自然而然地找上了凌云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