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 > 第44章 秋收

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 第44章 秋收

    \"杨再兴。\"

    \"末将在!\"

    \"秋收之后,你率军南下渡江,先拿下南剑关,然后进入南离境内,攻城掠地。\"苏寒沉声道。

    \"末将领命!\"杨再兴抱拳应道,眼中闪过一丝战意。

    一旁的陈宫却皱起了眉头:\"殿下,此事恐怕需要从长计议。\"

    \"说说看。\"

    \"一旦我们入侵南离,那边必然不会坐视不管。\"陈宫正色道,\"不管怎么说,南离也是一个不次于北玄的巨大王朝。想要以南荒一地之力,对抗整个南离,恐怕力有未逮。\"

    \"目前最重要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积攒力量。只有让我们的实力更加雄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苏寒听完,点了点头:\"我明白你的意思。放心,我不会贸然妄动刀兵。\"

    \"系统任务还有半年的期限,在这之前,我们要做的就是积蓄力量。至少要等我们有了五万大军,才会考虑入侵南离。\"

    \"殿下英明。\"陈宫松了口气。

    \"杨再兴。\"苏寒转向杨再兴,\"这段时间,你主要负责练兵。要让每一个士兵都成为精锐。\"

    \"末将遵命!\"

    \"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苏寒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半年时间,要让军队扩充到五万以上,每一个都要是能征善战的精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南离面前站稳脚跟。\"

    \"到时候,我倒要看看,这个南离王朝,到底有多大的能耐!\"

    秋风送爽,稻浪翻滚。

    苏寒骑马行在田间小道上,看着眼前这一片丰收的景象,心中说不出的满足。

    放眼望去,到处都是金黄色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低垂着头,散发着丰收的气息。这些都是南荒百姓春天种下的粮食,如今终于到了收获的时节。

    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男人们挥动镰刀,割倒一片片稻谷。

    妇女们弯着腰,将稻谷扎成一捆捆。

    孩子们也没闲着,推着小车来回奔走。

    \"殿下!\"

    看到苏寒来了,农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要行礼。

    \"不必多礼,继续干活吧。\"苏寒笑着摆摆手。

    \"多亏了殿下啊!\"一个老农激动地说,\"有了殿下,我们终于不用担心南离军来抢粮食了!\"

    \"是啊是啊!\"旁边有人应和,\"今年总算能安安心心收粮食了,不用担心辛苦种的粮食便宜了那些强盗!\"

    苏寒看着这些喜笑颜开的百姓,心中暖暖的。

    不远处,一群孩子正在田埂上玩耍,欢声笑语传来。妇女们坐在树荫下,一边歇息一边说笑。

    这是多么和谐的景象啊。

    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这些百姓还生活在恐惧之中,随时担心南离军的劫掠。如今,终于有了安定的生活,有了收获的希望。

    \"等开垦出更多良田,有了新的农具和耕牛,明年的收成一定会更好。\"苏寒在心中暗暗想道。

    苏寒站在城头,望着城外络绎不绝的人流,心中暗自盘算。

    几天前击退南离的任务奖励,他几乎全部用来召唤流民。这些流民,都是从华夏历史长河中召唤而来,有经历过战乱的灾民,有因天灾逃难的农户,有因政治迫害流亡的工匠...

    加上之前几次召唤的,如今光是系统召唤来的流民,就已经接近十万人。这些来自不同时代的流民,每个人都带着各自的技艺和经验,为南荒注入了新的活力。

    更重要的是,这些流民一旦被召唤到这里,就会对他百分百忠诚,再也不用担心背叛。

    南荒一府三县,再也不是当初那个地广人稀、处处破败的模样了。

    沿途的荒地上,到处都是新建的房屋。

    田间地头,处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集市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有的流民擅长农耕,立刻投入到开垦荒地的工作中。

    有的流民精通手工艺,很快就在各处开设了作坊。

    有的流民熟悉商贸,已经开始组织起货物运输。

    这些来自不同时代的流民,带着各自的技艺和智慧,正在这片土地上创造新的奇迹。

    \"南荒地广,完全足够容纳这些人。\"苏寒说道,\"等开垦出更多良田,我还要召唤更多的流民来。\"

    秋日的阳光洒在田间小道上,苏寒骑着马,带着陈宫四处视察。

    \"殿下,这条水渠是从上游引来的活水,可以灌溉方圆十里的农田。\"陈宫指着新修的水渠解释道。

    水渠边上,一群从华夏明朝时期召唤来的农夫正在加固渠堤。他们在原本的时代就有丰富的水利经验,如今在这里派上了大用场。

    \"做得好。\"苏寒点点头,\"有了这些水渠,明年开春就能多开垦不少良田。\"

    路过一片新开垦的农田,几个从宋朝召唤来的农夫正在平整土地。看到苏寒来了,连忙放下手中的农具要行礼。

    \"不必多礼。\"苏寒翻身下马,走到田边,\"这片地什么时候能种上庄稼?\"

    \"回殿下,再有几天就能整理好了。\"一个老农笑着说,\"等明年开春,就能种上粮食。这里的土地比我们那时候肥沃多了!\"

    苏寒蹲下身,捏起一把土细细查看。这些从不同朝代召唤来的农夫,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耕作经验,让南荒的农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

    不远处的村子里,一阵阵叮叮当当的响声传来。那是从汉朝召唤来的铁匠在打造农具。他们的技艺精湛,打造出来的农具既结实又好用。

    \"殿下,您来了!\"村口的百姓看到苏寒,纷纷围了上来。

    \"最近过得怎么样?\"苏寒亲切地问道。

    \"好着呢!\"一个老者笑道,\"有了这些新来的能工巧匠,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是啊是啊!\"旁边有人应和,\"他们教会了我们不少新本事,连种地都比以前强多了!\"

    苏寒看着这些其乐融融的场景,心中说不出的满足。这些来自不同时代的流民,不但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经验,更给南荒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殿下真是好眼光。\"陈宫在一旁感叹,\"这些流民各有所长,让南荒的发展快了不少。\"

    苏寒点点头。这些从华夏历史长河中召唤来的流民,每一个都是宝贵的财富。他们带着各自时代的智慧和技艺,正在这片土地上创造新的奇迹。

    \"走吧,再去看看其他地方。\"苏寒翻身上马,\"南荒的发展,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