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 > 第128章 直取衢州

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 第128章 直取衢州

    南湘府议事厅内,苏寒正与陈宫、虞翻一同研究衢州地图。

    \"主公,衢州的情况属下已经摸清了。\"陈宫指着地图说道,\"新安府已被我军占据,这就断了衢州南部的屏障。而衢州刺史梁衡,是个典型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懦弱之人。\"

    \"哦?\"苏寒来了兴趣,\"详细说说。\"

    \"梁衡为官十余载,从未有过任何建树,但也从未出过任何差错。\"陈宫冷笑一声,\"这种人最怕担责任,一旦遇到大事,必定举棋不定。\"

    虞翻这时插话道:\"我观天象,近日衢州上空多有异动,恐有大变将至。若要动手,现在正是时机。\"

    \"公台说得对。\"陈宫赞同道,\"梁衡这样的人,新安府一失,必定惊慌失措。他现在最担心的,不是如何收复失地,而是如何向朝廷交代。\"

    苏寒点点头:\"那依你之见,该如何进兵?\"

    \"属下以为,可分两路进军。\"陈宫眼中精光闪烁,\"杨再兴既已占据新安,可率神威军继续北上,直取衢州府城。辛弃疾则领神武军从东路迂回,切断衢州与明州的联系。\"

    \"魏武卒不能动。\"苏寒提醒道,\"南剑关那边还要防着南离,不能有丝毫松懈。\"

    \"主公说得是。\"陈宫略一思索,\"不过这样也好。新编的九千人马可以跟随杨再兴,加强正面战场。邢道荣虽然爱说大话,但带兵打仗还是可以的。\"

    虞翻突然道:\"下月将有连阴雨,正好可以借雨势掩护大军行进。若是梁衡死守,这场大雨也能助我们一臂之力。\"

    \"两路合围......\"苏寒仔细思索着这个计划。杨再兴的神威军加上邢道荣的新军从正面强攻,辛弃疾的神武军断东路,确实是个不错的战略。

    \"梁衡见两路大军压境,必定惊慌失措。\"陈宫继续分析,\"以他的性格,为了保全自己,极可能主动献城。\"

    \"好!\"苏寒重重一拍案几,\"就按这个计划行事。衢州拿下后,就只剩下岭州了。待我们掌控南境三州,就是根基稳固之时。\"

    \"主公......\"陈宫欲言又止。

    \"公台有话直说。\"

    \"属下以为,朝廷那边怕是已经得到消息了。我们必须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尽快拿下这两州。\"

    苏寒神色坚定:\"正是如此。传令下去,命杨再兴、辛弃疾准备粮草,三日后开始行动。\"

    \"诺!\"陈宫和虞翻齐声应道。

    看着两位谋士离去的背影,苏寒的目光又回到了地图上。衢州、岭州,这两州之地,他志在必得。

    衢州刺史府内,梁衡面如土色,手中的奏报不住颤抖。

    \"南......南湘府也陷落了?整个越州,都落入了苏寒之手?\"

    \"是的,大人。\"下属战战兢兢地回答,\"探子来报,南湘府已经完全被苏寒控制,就连越州刺史都......\"

    梁衡瘫坐在椅子上。自从半月前新安府失守,他就一直惶惶不可终日。如今南湘府又被攻陷,这意味着苏寒已经完全掌控了越州,下一个目标必定是衢州!

    \"完了完了......\"他喃喃自语,\"新安府本就是我衢州西大门,现在又有了越州这个跳板,苏寒岂不是......\"

    话未说完,又一名官员匆匆跑进来:\"刺史大人!清泉府传来急报,说是发现大批骑兵向北移动,疑似是苏寒的部队!\"

    \"这么快就......\"梁衡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晕厥过去。

    \"来人!立刻召集州衙诸官议事!\"

    不多时,衢州州衙的主要官员齐聚刺史府。参军、司马、录事参军、功曹、仓曹、户曹等人尽数到场,个个面带忧色。

    \"诸位......\"梁衡强作镇定,\"南湘已陷,苏寒的势力已经完全控制了越州。加上我们的新安府也已失守半月有余,如今苏寒的兵锋直指我衢州腹地。诸位以为,该当如何?\"

    参军李岩第一个站出来:\"刺史大人,依下官之见,应该立即向朝廷求援!半月前新安府失守时我们就该如此了!\"

    \"求援?\"功曹郑明冷笑一声,\"等朝廷的援军到了,我们的人头怕是都凉了。新安府一战,杨再兴用了几天?三天!仅仅三天就攻破了号称固若金汤的新安城!\"

    \"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录事参军问道。

    \"投......\"功曹话音未落,就被司马厉声打断。

    \"住口!若是投降,我等皆成叛逆,万死难辞其咎!\"

    眼看着州衙诸官争执不下,梁衡只觉得头痛欲裂。他何尝不明白,现在的局势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苏寒的军队战力如何,他再清楚不过。杨再兴、辛弃疾这两员虎将的名声,早已传遍南境。就连向来以骁勇着称的新安府守军,也不过支撑了三天就被攻破。

    \"诸位!\"梁衡突然开口,\"此事容后再议。你们先回去准备防务,本官要好好思量对策。\"

    众官员面面相觑,纷纷告退。等人都走后,梁衡瘫软在椅子上,面色惨白。

    \"完了......这次真的完了......\"他喃喃自语,\"若是抵抗,必定会被攻破。可若投降......\"

    就在梁衡思虑之际,外面又传来急报:有探子发现,辛弃疾率军出现在清泉府东部边界。

    这下,梁衡彻底慌了神。两路大军夹击,衢州危矣!

    \"都怪赵明那个蠢货!\"梁衡突然一拍案几,怒火中烧。

    想起已死的新安知府赵明,他就恨得牙痒痒。当初越州晋海府告急时,这个自作聪明的家伙,居然只派了一群乌合之众去支援,结果中了反贼的奸计,不但没能救下晋海府,反而让新安府也陷入了危险。

    \"若不是他如此行事,怎会让反贼有机可乘?\"梁衡越想越气,\"新安府是我衢州西大门,如今被攻破,岂不是让反贼长驱直入?\"

    赵明已经为他的愚蠢付出了代价。听说杨再兴攻下新安府后,当众审问了赵明的罪责,最后将其处死。这个消息传来时,梁衡还心有余悸。

    可转念一想,当初自己何尝不是犹豫不决?越州求援时,他也是拖了好几日才批准出兵。若是当时果断些,或许局势就不会如此被动。

    \"罢了罢了......\"梁衡摇了摇头,苦笑一声,\"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赵明已经人头落地,新安府也已经易主。我这个衢州刺史,怕是也快要面临同样的下场了......\"

    想到这里,梁衡不由得打了个寒颤。他太清楚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既没有赴死的勇气,也没有投敌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