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杨玉环重生之锦绣大唐 > 第125章 艰难谈判

杨玉环重生之锦绣大唐 第125章 艰难谈判

    马嵬坡的营地,刚刚经历了一番激烈的冲突,空气中还弥漫着紧张与不安的气息。雨水已经停歇,可地面泥泞不堪,士兵们的脚印杂乱地印在泥地上,仿佛此刻混乱的局势。

    李隆基站在众人面前,神色凝重,他深知,若想平息这场风波,唯有与士兵们坦诚谈判。他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各位将士,朕知道你们心中的怨恨与委屈,今日,朕就与你们好好谈谈,只要你们能放下对贵妃的执念,朕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那个满脸横肉、情绪刚刚稍微平复一些的士兵,此刻又抬起头,眼中依旧带着一丝倔强:“陛下,不是我们不听您的话,实在是这些年大唐的变化太大了,我们实在看不到希望啊。就说杨国忠,他在朝堂上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我们的家人在下面受苦,我们在前线拼命,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

    “是啊,陛下。”一个老兵也站出来,声音有些沙哑,“我们都是为了大唐,为了百姓才参军的。可如今呢?叛军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我们却感觉被朝廷抛弃了。”

    士兵们纷纷点头,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着心中的不满与痛苦。李隆基静静地听着,心中满是愧疚。“各位将士,朕明白你们的痛苦,这些年,是朕疏忽了,让杨国忠有机可乘,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朕在此向大家保证,回宫之后,一定会彻查此事,严惩那些贪官污吏,还大唐一个清明的朝堂。”

    “陛下,您说得容易,可我们怎么相信您呢?”一个年轻的士兵皱着眉头说道,“之前也不是没承诺过,可最后呢?杨国忠还是逍遥法外,继续作恶。”

    李隆基一时语塞,他知道士兵们对他的信任已经大打折扣,想要重新赢得他们的信任,绝非易事。“这次不一样,朕以帝王的名义起誓,一定会说到做到。”李隆基的眼神中透着坚定,“朕会重新整顿朝纲,选拔贤能之士,让大唐重新走上正轨。”

    “那杨玉环呢?”横肉士兵又追问了一句,“她和杨国忠是亲兄妹,她真的能置身事外?”

    杨玉环站在一旁,看着士兵们,眼中满是诚恳:“各位将士,我再次向你们保证,我从未参与过杨国忠的任何不法之事。我虽身处宫中,却也心系大唐的百姓,我和陛下一样,都希望能让大唐恢复往日的繁荣。”

    “哼,口说无凭。”横肉士兵还是满脸怀疑,“你说你没参与,谁能证明?”

    “我可以证明。”李隆基说道,“贵妃一直深居宫中,她的心思都在朕和宫中事务上,从未过问朝政。朕对她十分了解,她绝不是那种心怀不轨之人。”

    “陛下,您这是偏袒贵妃啊。”一个士兵小声嘀咕道。

    “朕没有偏袒任何人。”李隆基说道,“朕只是实事求是。各位将士,如今大唐正值危难之际,我们更应该团结一心,共同对抗叛军。若是我们内部先乱了起来,那正中了叛军的下怀。”

    “陛下,我们也想团结,可我们心里这道坎儿过不去啊。”老兵说道,“只要杨玉环还在,我们就总觉得大唐的祸根还没除。”

    “各位将士,朕知道你们对杨玉环心存疑虑。”李隆基说道,“这样吧,等我们度过这一关,回到长安之后,朕会让贵妃远离朝堂,不再参与任何政事。这样,你们可放心了吧?”

    士兵们听了李隆基的话,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一部分士兵觉得李隆基的承诺还算诚恳,愿意再给他们一次机会;可还有一部分士兵,尤其是那些之前坚决要求处死杨玉环的士兵,依旧满脸怀疑,不肯轻易妥协。

    “陛下,您这只是暂时的办法。”横肉士兵说道,“等回到长安,您要是反悔了怎么办?”

    “朕身为大唐天子,一言九鼎,绝不食言。”李隆基说道,“若是朕违背今日的承诺,就让上天惩罚朕。”

    “陛下,不是我们不相信您,实在是这些年被伤得太深了。”年轻士兵说道,“我们希望看到实际的行动,而不是空口承诺。”

    李隆基沉思片刻,说道:“这样吧,朕现在就写一份诏书,将今日的承诺都写在上面,交给你们保管。若是朕违背了承诺,你们可以拿着这份诏书,让天下人都知道朕是个失信之人。”

    士兵们听了李隆基的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们没想到李隆基会做出这样的决定。“陛下,您真的愿意这么做?”老兵问道。

    “朕愿意。”李隆基说道,“为了大唐,为了各位将士,朕愿意做出任何牺牲。”

    说着,李隆基让人拿来笔墨纸砚,当场写下了诏书。他将诏书递给老兵,说道:“老哥哥,这份诏书就交给你保管,希望你能相信朕。”

    老兵接过诏书,小心翼翼地收好,说道:“陛下,既然您都做到这个份上了,我们要是再咄咄逼人,就显得我们不懂事了。我们愿意再相信您一次,可若是您违背了承诺,我们可不会善罢甘休。”

    “放心吧,朕绝不会让你们失望。”李隆基说道。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谈判即将达成一致的时候,又有一个士兵站了出来:“陛下,就算您处置了杨国忠,让贵妃远离朝堂,可大唐如今的烂摊子该怎么收拾?我们的家人还在受苦,叛军还在肆虐,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心里还是不踏实。”

    李隆基看着这个士兵,心中暗暗叹了口气。他知道,士兵们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大唐如今面临的问题,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各位将士,朕会尽快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李隆基说道,“我们会重新集结兵力,与叛军展开决战,将他们赶出大唐的领土。同时,朕也会下令各地官员,安抚百姓,帮助他们重建家园。”

    “陛下,您打算什么时候行动?”士兵问道。

    “朕会尽快制定详细的计划,不日就会开始行动。”李隆基说道,“在此期间,还希望各位将士能够安心等待,相信朕,相信大唐。”

    士兵们听了李隆基的话,虽然心中依旧有些担忧,但也不好再说什么。他们知道,大唐如今的局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他们只能选择相信李隆基,相信大唐还有希望。

    这场艰难的谈判,虽然暂时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士兵们心中的疑虑和担忧,依旧没有完全消除。而大唐的未来,也依旧充满了不确定性。马嵬坡的营地,在经历了这场风波之后,虽然表面上恢复了平静,可每个人的心中,都在默默期待着大唐能早日迎来真正的转机。